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6048242       资源大小:890.23KB        全文页数: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

    1、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必修二复习资料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考点: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的涵义。(测试要求A)原子的构成一个原子中:质子数(Z)=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此原子的质量数。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绝大多数元素有多种核素,如氢元素有1H、2H、3H等三种核素。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

    2、称为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如12C、13C、14C是碳元素的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同位素原子其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其原子、单质及其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某些物理性质略有差异。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见右图)【例1】 某元素的阳离子,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 (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核电荷数和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及离子电荷数的关系。由于阳离子带正电,为

    3、原子失去电子的结果;阴离子带负电,为原子获得电子所致。所以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应该是原子的质子数减去阳离子的电荷数,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的质子数加上阴离子的电荷数。根据质量关系: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因此要求中子数必须先要知道质量数和质子数。根据题意,质量数为已知,而质子数则可根据该离子所带电荷数和它的核外电子数求得。阳离子核外电子数为x,则该阳离子所对应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核内的质子数也为。所以【答案】A。【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元素各核素的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B任何元素的原子都是由核外电子和核内中子、质子组成的C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它的电子数与氖原子相同

    4、,所以变成氖原子D 、 、 的质量数相同,所以它们是互为同位素【解析】本题是利用相关概念来对选项作出判断。对于A选项,可利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概念来进行判断;对于B选项,可利用部分原子结构的特殊性来解决;C选项中,必须明确决定原子种类的微粒是哪几种;D选项可用同位素的概念来进行判断。A选项中的各核素是属同一元素,这些核素间必定互为同位素。根据同位素和质量数的含义可知:各核素原子的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二者之和在数值上等于质量数,因而质量数必不相等,但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A选项正确。B选项中描述的只是原子构成的一般规律,而忽视了氕原子( )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而无中子这个特例,故B选项

    5、错误。C选项中原子种类应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的,若原子核不改变,仅核外发生电子得失,是决不会发生由一种原子转变为另一种原子的,而只能由原子变为离子,故C选项错误。D选项中互为同位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因而其质量数必然不等,故D选项错误。【答案】A。考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测试要求B)考点: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测试要求B)考点:认识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测试要求B、II)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

    6、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核电荷数如钠原子:各电子层排布的电子数电子层数微粒符 号原子核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例3】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解析】设核电荷数=质子数a,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x,最外

    7、层电子数为y依题意:a5x,a3y,则5x=3y,x=3y5。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即y为18的正整数,仅当y=5时,x=3合理,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5。【答案】。【点评】 本题除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外,还要求学生借助解不定方程这一数学知识解题,把数学工具及化学原理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考点: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认识元素周期律。(测试要求B)考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测试要求B)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学生实验测试内容)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学

    8、生实验测试内容)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一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具体表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 最外层电子排布:由1个递增到8个(K层为1个递增到2个);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 主要化合价:正价由+1 +7,负价由-4 -1;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变化。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的影响较大;核外电子数:电子数

    9、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标准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标准:对应的单质与水或与酸置换出氢气越容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标准:对应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氢化物越容易、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碱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碱金属元素包括:锂(Li)、钠(Na)、钾(K)、铷(Rb)、铯(Cs)等。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相似性:银白色(铯略带金色光泽),硬度小、有展

    10、性,密度小(只有铷铯密度大于水),熔点低(除锂外都低于水的沸点),导电、导热。 递变规律:从锂到铯,密度呈减小趋势(但钾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减小(Li不易用小刀切开,其它软)。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相似性:单质都是较强的还原剂,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以及水反应,其氢氧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强碱。 递变规律: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增强。原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卤族元素包括:氟(F)、氯(Cl)、溴(Br)、碘(I)等。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注意:C

    11、l2 、Br2 、I2与不同溶剂所形成的溶液的颜色:水苯(或汽油)四氯化碳Cl2黄绿色黄绿色黄绿色Br2黄橙色橙橙红橙橙红I2黄棕褐浅紫紫红紫深紫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相似性:单质都是较强的氧化剂,都能与氢气等反应,其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递变规律:从氟到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原因:由氟到碘,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应逐渐增大;同时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应逐渐减弱。由于原子半径的增大超过了核电荷数的增加对电子吸引的影响,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使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失去电子的倾向依次增强。即单质的

    12、氧化性逐渐减弱,而其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考点: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测试要求A)考点: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测试要求B)考点: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测试要求A)考点:感受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在化学学习、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测试要求A、I)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该周期中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该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性质同周期(从左右)同主族(从上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逐渐增大电子层结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电子层数递增最

    13、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大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小逐渐增强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逐渐减弱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1+7非金属负价= -(8-主族序数)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 F除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难易及其稳定性形成由难易稳定性逐渐增强形成由易难稳定性逐渐减弱强调: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结构位置性质”的关系如下:元素周期律

    14、和元素周期表对物质结构理论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于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也有指导作用。例如,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半导体材料,如硅、锗等;通常制造的农药,所含有的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靠近,在一定的区域内;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元素周期律从自然科学方面论证了事物变化中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例4】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都可以按照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

    15、所属编号(1)S、Na、Mg、N (2)N、P、Sn、As (3)K、Ca、Al、Zn (4)Cu、Fe、Ag、Ca 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主族元素 过渡元素 同周期元素 同主族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周期表的结构是否熟悉。中Na、Mg、S为同周期元素,中N、P、As为A族元素,中K、Ca、Al是主族元素,中Cu、Fe、Ag是过渡元素。【答案】N,Sn, Zn, Ca,。【例5】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

    16、,X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X元素的名称是 ,Y元素的名称是 ,Z元素的名称是 。XZ3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电子式是 。分别写出X、Y的含氧酸的分子式: 。【解析】依题意三种元素均可形成化合物,其电子层数之和为5,定有一种元素一个电子层,则Z为氢,另两种元素均为二个电子层,Y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2倍,则为碳元素,则X为氮元素。【答案】氮、碳、氢 NH3, HNO3,H2CO3。考点:认识化学键的涵义。(测试要求B)考点: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测试要求B)化学键:人们把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化学键的形成与原子结构有关,它主要通过原子

    17、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转移或共用来实现的。化学反应与化学键的关系化学反应的过程是旧物质的消耗和新物质生成的过程,是反应物中原子重新组合成产物分子的一种过程,因此化学反应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并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注意: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可能部分被破坏,也可能全部被破坏。如H2+F2 =2HF,HH、FF键均被破坏。对离子化合物,其溶解于水后,便成为自由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其熔化后,也成为自由的阴、阳离子,离子键也被破坏。对于共价化合物,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能与水作用,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HCl、HBr等。对于某些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作用,其分子内共

    18、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考点: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测试要求A)考点: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测试要求B)考点: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测试要求A)考点:能写出结构简单的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单的常见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测试要求B)离子键:人们把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像氯化钠这样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离子键的形成成键的主要原因:原子转化为具有稳定结构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使体系的能量降低 ;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静电吸引、 静电排

    19、斥);成键条件:通常为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VIA、VIIA)之间容易形成离子键 ;复杂的阴、阳离子之间也可以形成离子键 。如过氧化物(Na2O2等),大多数碱(NaOH、KOH等),大多数盐类(Na2SO4、NH4Cl、NH4NO3等)。 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是影响离子键强弱的两个方面。即离子半径越小 、离子带电荷越大,离子键就越强。注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a阳离子的半径一般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 b阴离子的半径一般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 c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的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 离子键的存在: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共

    20、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像氯化氢那样仅由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共价键的形成:成键的主要原因: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的形式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通过静电作用,形成新的物质,使体系能量降低。;成键的粒子:原子(同种或不同种);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静电吸引、 静电排斥);形成共价键的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一般能形成共价键。不活泼金属元素原子和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一般情况下,原子最外层缺几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就形成几对共用电子对。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非极性键极性键概念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

    21、子对发生偏移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不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成键原子电性电中性显电性形成条件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共用电子对数目越多,共价键越强。组成与结构相似的不同分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活动性差异越大,键的极性越强。如HF、HCl、HBr、HI等分子中,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HF分子中的H-F键。共价键的存在: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原子团中;注意: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Na2O2等。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原子

    22、的最外层电子:注意:电子式只表示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多少个电子,不表示这些电子的排布方式。离子的电子式: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其化学式阴离子的电子式加 ,在 右上角标上负电荷符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注意:可以用弧形箭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用“”表示形成过程,不能用“=”;离子化合物中相同的离子不能合并。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分子(共价键)的形成过程H2的形成:HCl的形成:注意:用电子式表示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分子时,不标 和电荷。 【例6】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所表示的各原子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和19 B6和16 C11和17 D14

    23、和8【解析】通常为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VIA、VIIA)之间相互接近时,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具有稳定结构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键,得到离子化合物,使体系的能量降低。A选项中10号元素原子最外层已经达到了8电子相对稳定结构;B选项中6号元素原子难于失去最外层电子,只能与16号元素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生成CS2;D选项中14号元素原子难于失去最外层电子,只能与8号元素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生成SiO2。只有C选项中11号元素原子与17号元素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变为阴、阳离子,形成离子键,得到离子化合物NaCl。【答案】C。【例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4、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D氦分子中含有共价键【解析】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OH,Na2O2,故A选项不正确;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也可能是单质分子,如氯气,氮气,因此B选项不正确;氦气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健,当然D选项也不正确。【答案】C。【例7】下列粒子电子式书写有不正确的有 。A氯原子: B硫离子:S2 C溴离子:D钙离子:Ca2+ ECa2+2 - FMg 2+ 2- 【解析】根据电子式的书写规则判断。【答案】BEF。【例8】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

    25、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原子半径ab;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为 ( )AabcdBbadc cbadbacd【解析】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在c、d的下一周期。a、b同周期,原子半径ab,则a在b的前面;c、d同周期,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cd,则c在d的前面。所以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为badc。【答案】B。【例9】A、B、C、D、E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分子或离子,他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总数,且A是由5个原子核组成的粒子。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变化:A+BC+D,B+E2D。且D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

    26、物均能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A的电子式:_;写出B的化学式:_;写出D中共价键的类型:_。【解析】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的物质是水,故D是H2O,水分子中有10个电子,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或离子有HF、H2O、NH3、CH4、Ne、Na+、Mg2+、Al3+、O2-、F-、OH-、H3O+、NH4+等。A是由5个原子核组成的10个电子的粒子,则A必为NH4+(若A为CH4,则无给定的两个反应),再根据题目给出两个反应可推导出B是OH-,C是NH3,E是H3O+。具体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OH-+H3O+2H2O。【答案】极性共价键。第二章 化学

    27、反应与能量考点: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测试要求B)考点: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测试要求A)考点: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涵义。(测试要求B)考点: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测试要求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学生实验测试内容)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不同的物质不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若E反 E生时,有部分能量释放出来;若E反 E生时,反应物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当物

    28、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反应是物质中的化学能的转化途径,而化学键的改变是物质中的化学能变化的原因。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即能量是守恒的,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例如,燃料的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等。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例如,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

    29、应、炭和水蒸气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煅烧石灰石等。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主要是为了制取所需要的物质;有时却主要是为了利用化学反应所释放出的能量。化学反应考点:能说明有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现象等。(测试要求C)考点:能根据实验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正确结论,完成实验报告。(测试要求D、b)考点: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测试要求A、I)考点:以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等有关实验为例,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测试要求B、b)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学生实验测试内容)探究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热量)变化。 探究实验1:【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3mL6mol/L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现象】剧烈反应,溶液温度迅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化学必修二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