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林海》 之二.docx

    • 资源ID:16028157       资源大小:28.35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林海》 之二.docx

    1、林海 之二林海 之二林海教学设计之二佚名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1、我们学习过美丽的小兴安岭,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东部,还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叫大兴安岭。那里群岭起伏,森林茂盛,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名副其实的林海。板书:林海2、释题:课题中的“林”指的是什么地方的“林”?“林海”又是什么意思?3、出示幻灯,简介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

    2、400米,它的森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桦为主。二、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及生词。2、读准生字词,同桌互查。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4、记忆字形,了解字义。(1)分析字形结构。(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悦耳:好听。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1)初入大兴安岭觉得名字悦耳。(2)岭的样子。(3)岭的颜色绿得难以形容。

    3、(4)林就像大海一样。(5)花多而美。(6)木材用途广泛。(7)作者看到大兴安岭的林场后的感受。3、默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1)试着说出分段依据(按照不同的内容分段)(2)分段并归纳段意。第一段:(第一自然段)作者刚进入原始森林时的感受。第二段:(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从岭、林、花三个方面介绍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第三段:(第七自然段)参观林场时的见闻和感受。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并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教学内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2、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4、、复习回顾。1、自由读课文。2、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二、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有什么感觉?这个感受是怎样来的?(感到大兴安岭的名字是那样的亲切与舒服,这一感受是眼见脚踩手摸等深入林中观察的结果)2、指导感情朗读,要读出亲切舒服之感。3、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述)三、重点讲读第二段。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岭的特点)2、自读后小组讨论,大兴安岭的“岭”、“林”、“花”各有什么特点。3、讨论、交流。“岭”的主要特点是“温柔”。“温柔”原指性情柔和,平顺。本课指山势平缓,轮廓柔和,这个特点是通过与

    5、秦岭比较得出的?“云横秦岭”意思是云在秦岭的半山腰,写出了秦岭的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大兴安岭的“岭”还有一个特点是多。“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看不厌”一是因为“岭”各具形态,二是因为“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看着这样的“岭”,心里一定感到亲切、舒服。“林”的主要特点是树多成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落叶松”,“白桦”。但从“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可以知道树的种类多。看到这么多树,心中一定感到亲切与舒服。4、学习本段中的修辞方法,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思考:

    6、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用这些修辞方法可不可以?5、老师范读,指导朗读。(大兴安岭真是太美了,谁能带着感情读一读这段?)6、自由读课文,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作者这样描写,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们上穿翠绿的衣衫,下穿白色裙子,脚穿多彩的绣花鞋。颜色搭配多么协调,多么漂亮,多么有生气。)7、小结:大兴安岭的岭温柔,林美丽,花鲜艳,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喜爱与赞美之情,让我们怀着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再读这段课文。四、讲读第三段。1、自读第三段,思考:为什么到了林场,“我”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如何理解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7、”?2、讨论、交流。因为在林场看到“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山林中已经有了不少市镇,人们在愉快地劳动,一是伐木、栽树,一是进行科学研究,使林海得到了综合利用。人们的生产、生活同兴安岭息息相关,所以亲切之感更加深厚。兴安岭的“兴”有“兴盛”、“兴旺”之意,“安”有“安定”的意思。这是从字面上说,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兴盛安定兴安岭也有一份贡献,所以说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3、为什么说它的美与建设结为一体?因为大兴安岭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而更主要的是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其它资源,与国家的建设结为一体,与人民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美得并不空洞。4、指名感情朗读。5、作者是怎样表

    8、达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的?个人思考后讨论交流。作者结合对大兴安岭“岭”、“林”、“花”的描写,边写景边抒情;借看“岭”“林”“花”产生的联想,抒发感情;参观林场,看到林区的发展,看到人们愉快的劳动,幸福的生活,对兴安岭爱之更深,在叙述中抒发喜爱之情。五、.总结、扩展1、根据板书,要求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篇课文是抒情散文,是作家老舍游历大兴安岭后写的,文章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叙述了这个原始森林的景色,并展开联想,抒发作者喜悦、歌颂之情。课文中的三个“亲切与舒服”贯穿全篇,构成整体,中心突出、前后呼应,本文不仅记叙了作者所观

    9、察到的景物,而且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联想,抒发了感情。3、综合训练,发展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运用“中心突破法”抓住“亲切舒服”重点理解作者第一次感到“亲切舒服”时主要写些什么?文中是怎样体现出作者这感情的?(3)采用“举一反三法”让学生用学习作者第一次感受的段落的方法学习第二、三次的段落。六、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仿照本文写法,写一处景物。 林海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9-基础训练三9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的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

    10、、和蔼可亲。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特点及地球上有限的资源。4、了解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加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懂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保护好地球。课时划分两课时授课时间第周至第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生词。2、初知课文,理清脉络。巩固快速阅读。3、学习课文第一段,学习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全世界人民都是地球村的居民。但是,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怎么样的?它能供我们人类生多久呢?今天我们学完第27课只有一个地球后就知道了。二、初知课文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词,学

    11、习生词。2、检查生词学习情况。(1)指名读生词。(2)听写生词。(3)围绕学生错得多的生词组织教学。3、再读课文,根据材料的性质给课文分段。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划分。4、课文主要讲什么?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出示下列思考题,学生自学后讨论:1、用“”画出描写地球样子的句子,你是怎么理解的?2、地球的特点“小”作者是怎么写的?四、巩固练习。1、抄写生词三遍,听写一遍。2、读熟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及面临的生态被教坏的状况。2、让学生明白保护地球的紧迫性,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听写生词。二、理解内容。l、这段从哪些方面采说明“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

    12、的”?资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什么?会造成什么后果?2、自读第三段,思考讨论:人类目前为什么不能够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3、自读第四段,讨论:(1)这段讲几层意思?(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三、.总结归纳。1、这课主要讲什么?2、在写法上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四、巩固练习。1、读课文,思考后讨论课后作业第2题。2、作业:(1)反复朗读课文。(2)课堂作业本上内容。(3)写一篇读后感。板书设计(徐中华执笔)10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要求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

    13、好奇心。重难点、关键1、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2、质疑、讨论、解决。课时划分一课时授课时间第周至第周教具准备地图、宇宙星图。教学设计一、导入。l、大家对天上的事情了解多少?(可谈神话,可谈科学。)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宇宙生命的文章。二、学习生字词。酶:生物体的细胞产生的有机胶状物质,由蛋白质组成,作用是加速有机体内进行的化学变化,如促进体内的氧化作用,消化作用、发酵等。碳:煤碳,碳水化合物。析:分析。磁:磁石,磁铁。陨:陨石,陨落。三、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读通顺。2、自读自悟,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1)从神话引入谈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2)猜测地球不是有生命存在的惟一天体,

    14、但至今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3)有生命天体必须具备的条件。(4)经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5)猜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6)发现火星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发现火星上面的黑色条纹像运河,颜色变化随季节改变。(7)揭开黑色条纹是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颜色变化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8)发现火星的特点是:干燥、空气稀薄、温度低、没有磁场和臭氧层,说明在火星上难以生存。(9)进一步考察发现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10)从近年来的陨石雨中,大家找到了有机分子,大家相信地球以外的太空

    15、中存在生命一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按质疑研究结论三个顺序来写。分成三个部分。(1)(1、2自然段)提出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存在生命。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惟一天体。(2)(3-8自然段)研究问题: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及研究后发现一部分天体不可能存在生命,火星可能存在,但未找到生命物质。(3)(910自然段)结论:人类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找到生命,但会继续探索宇宙的生命之谜。4、学生提出问题讨论。5、师归纳。(1)有生命的天体应具备什么条件?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是必要的水分。是适当成分的大气。是有足够的光和热。(2)为什么水星、金

    16、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不具备条件?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3)为什么火星可能会有生命存在?因为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地球自转一圈是23小时56分4秒,火星自转一圈是24小时37分,地球自转轴与轨道平面有23度26分的倾角,而火星的倾角是24度,所以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昼夜,有四季,火星的两极也和地球一样,被冰雪封冻着。猜测火星上的黑色线条是人类

    17、挖的运河,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变化,可能是火星表面植物随季节变化而变色。(4)火星上的线条与色彩变化到底是什么?火星上的线条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色彩变化是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才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5)火星上到底能否存在生命?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所有的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6、朗读课文7、学生自由运用课外所学进行辩论。四、.总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学习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要保护我们生存的地球,因为至今为止,地球还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五、作

    18、业。1、课堂作业本上内容。2、搜集有关宇宙生命的资料。板书设计(徐中华执笔)积累运用三教学要求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2、阅读短文,了解地球的优点激发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热爱。3、引导学生能身体力行为环保做力所能及的事。4、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未来世界的美好生活并写成作文。重难点、关键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2、通过积累运用三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课时划分四课时授课时间第周至第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读背古代格言,受到饮水思源和热爱环保的教育。2、阅读短文,了解地球的优点,激发学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的热爱。教具准备1、抄有格言的小

    19、黑板。2、有关介绍地球知识的图片。教学过程一、揭示教学任务。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部分。二、学习“读背”中的格言。(出示小黑板)1、自由读,解决生字新词。稼穑:种地。2、再读格言,说说你对格言的初步了解。(生述,补充后师小结。)第一句:每一次吃饭,都要想想种地之艰难;每一次穿衣,也都要想想纺织的辛苦。(之:的。)第二句:借土地的力量生长的物体有一定的数量,借人力成长的物体也有一定的限度,我们开采、利用这些物体时要把握一定的度,则经常可以开采利用;如果我们无节制地大量地开采利用,那么资源就慢慢减少,不能供给人们的需要了。3、谈话,从中受到教育。这是关于什么方面的格言?(第一句告诉我们农民劳作

    20、的辛苦,叫我们饮水时别忘了想想水源是谁开发的,即饮水要思源。第二句是告诉我们要爱惜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不要无休止、无节制地大肆开采,以致导致资源枯竭。让我们受到环保教育。)4、指导读背。三、完成“阅读部分。1、揭题,释题。颂:赞美,歌颂。2、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训练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指导自学:你读通这一短文了吗?字词:窒息:呼吸被阻而停止。也比喻事物受到阻碍得不到发展。妥善:合适,稳当。乐土:快乐地生活的地方,文中指地球。主要内容:课文介绍了我们人类生存的星球的几个大优点,号召人们要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解释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学课文,质

    21、疑问难。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解题。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这首词的题目。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读了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在封建统治阶级向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毛主席的这首词用的是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是反其意而用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熟读课文,思考: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三、自学课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记号,

    22、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简单地作一下批注。) 四、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待第二课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读一读陆游的咏梅词。 3自主探究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弄懂字词及重点句的含义,体会梅花的品格。 2、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词中描绘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下来。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齐读这首词。 二、合作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

    23、,教师适时点拨。 (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看出来,但体会梅花的品格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来理解。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句,讲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依然盛开着。赞颂了梅花傲霜斗雪的坚强品格。“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句,讲当山花漫山遍野盛开之时,梅花在百花丛中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赞颂了梅花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反复吟诵,读出词的韵律和节奏,从中感受作者坚强的革命意志和谦逊的品格以及宽广的革命胸怀。) 5激发想像,画一画。 (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描绘的景象画下

    24、来。) 6背诵这首词。 (自由背、齐背、指名背。) 三、.总结、拓展 1师生小结 毛主席的咏梅一词,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进而赞颂了梅花坚强、乐观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谦逊的品格和宽广的革命胸怀。 2读写结合。 结合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把它改写成一段话。 六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泊船瓜洲,并会默写。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25、诗人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一提起母亲,一提起家乡,我们倍感亲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吟诵母亲和家乡的诗句。二、整体感知,重点品析。(一)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1)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2)简介王安石的资料。王安石:(10211086)宋代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数重山(sh chng) 照我还(hun)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1)知诗

    26、人:宋,王安石。(2)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3)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二)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 ”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间(jin):隔开,间隔。只:仅仅。数重:几层。绿:吹绿了。还:归。3理解本诗的特色。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三)三

    27、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四)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五)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

    28、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四、作业1总结古诗五读法。2预习游子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读诗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伟大的母爱。2学习生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每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描绘的意境,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具准备:游子吟歌曲录音,课文中插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伟大而平凡的爱,这种爱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对,这就是伟大的母爱。你能从日常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父母是怎样关爱你的吗?(学生畅谈)2解题。游子吟:古时歌曲的名称。这首诗表现的是伟大的母爱。3简介作者。孟郊(751-814)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未能成功。直到45岁才中进士,一生贫困穷寒。二、自读诗文,扫清障碍。1请大家自己读全诗,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多种方式理解诗句意思,并找出不懂的词。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学习成果。3指名读诗,纠正读


    注意事项

    本文(《林海》 之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