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电路原理》教案.docx

    • 资源ID:16021203       资源大小:28.38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路原理》教案.docx

    1、电路原理教案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课程教案 2009 2010 学年 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 电路原理 课 程 性 质 必修课 教 材 名 称 电路(第5版) 适用专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生 类 别 内外招生 开 课 单 位 电气自动化研究所 授 课 教 师 李伟华 职 称 助教 暨南大学教务处 制二00 九 年 八 月 暨南大学全日制本科课程教案填写说明一、用宋体、5号字填写,每项页面大小可按照规定格式自行添减。二、一次课为一份教案(不包括封面)。三、“课程性质”填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学生类别”填内招生,外招生或内、外招生;公共选修课的“适用专业(方向)”填写“

    2、全校各专业”。四、“开课单位”填学院、学系和教研室(无教研室只填学院和学系)。五、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社会实践、实习或见习课、其他等。 六、“教学内容”应具体,而不应只填写教材章节名称或讲授主题的题目。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第1节 电路和电路模型;第2节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第3节 电功率和能量;第4节 电路元件;第5节 电阻元件;第6节 电压源和电流源。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9年 9 月 9 日第1周星期三第 79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熟悉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

    3、线性的概念;了解集中参数电路、非时变电路的概念。2. 掌握电压、电流变量及其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3.掌握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的伏安关系及性质;了解电阻器的分类、作用。4.了解线性和非线性、非时变和时变的概念。基本内容:第1节 电路和电路模型:1电路模型概念、2理想元件概念第2节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1参考方向的概念、2支路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其真实方向的关系、3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第3节电功率和能量:1功率、能量的概念、2功率的分析计算及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第4节 电路元件第5节 电阻元件:1电阻元件的定义及伏安关系、2电阻元件的能耗分析第6节电压源、电流源:1电压源的特性、

    4、2电流源的特性重点: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其真实方向的关系及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功率的计算。R元件的特性及其v-i关系。电压源、电流源的伏安关系。难点:器件建模的概念。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判断。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其真实方向的关系很重要。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在功率的分析计算中,判断一个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可用公式法或根据实际物理特性。元件的伏安关系是电路分析的基础,特别是电压源、电流源的伏安特性要熟练掌握。书后习题:第1、2、4、5、7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

    5、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第7节 受控电源;第8节 基尔霍夫定律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9年 9 月 11 日第1周星期五第 78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4类线性非时变受控源的表示方法,特性及含

    6、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电路连接关系。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掌握利用两类约束关系分析简单电路的方法。基本内容:第9节 受控源:1受控源的分类、2受控源的表示方法、3受控源的特性、4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第10节 基尔霍夫定律:1支路、回路、结点的概念、2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3基尔霍夫定律表示形式、4基尔霍夫定律的综合应用重点:4类线性非时变受控源的表示方法,特性及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内容,表示形式及应用。难点: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方法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基尔霍夫定律是电

    7、路理论的最重要的定律,分析电路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后面要讲的各种方法的基础,要熟练掌握其应用。对于受控源要注意其与独立电源之间的区别及在电路中的作用。书后习题:第9、10、12、15、16、18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

    8、变换第1节 引言、第2节 电路的等效变换、第3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第4节 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第5节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第6节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9 月 12 日第2周星期三第 79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等效的概念,端口的概念。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及等效互换方法。2. 掌握对称时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的概念,了解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的方法。基本内容:讲解第1章部分习题第1节 引言第2节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3节 电阻的串并联:1电阻的串联、2电阻的并联、3电阻

    9、的混联 第4节 电阻的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第5节 电压源的串联、电流源的并联 第6节 实际电压源、电流源的模型及其等效变换重点:等效的概念、电阻串并联、混联;Y形连接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的概念、对称时的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方法。难点:关于等效概念及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等效是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电阻的串并联、混联的等效变换,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是分析电路的一种基本方法;负载的Y形连接与形连接是三相电路中常见的连接形式,对称时的等效变换要熟练掌握。书后习题:第1、4、5、6、8、11题参考

    10、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7 输入电阻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 电路的图;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3-3 支路电流法。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9 月 19 日第3周星期三第 79节教

    11、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输入电阻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了解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图、连通图和子图的概念,掌握树、回路,选取树和独立回路的方法。3. 掌握支路电流法的应用基本内容:2-7 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的概念、计算,等效电阻的概念,两者的区别3-1 电路的图:图、子图、有向图、无向图的概念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独立结点和连通图、树的概念、KCL的独立方程数、独立回路、KVL的独立方程数3-3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的概念、支路电流法的使用步骤重点:输入电阻计算方法、图和子图的概念,选取树和独立回路的方法、支路电流法观察直接列出其方程难

    12、点:含受控源电路的输入电阻的计算、树的概念,独立回路的确定。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求一端口的输入电阻是电路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熟练掌握。了解网络图论的基本概念:图、连通图和子图的概念,掌握树、回路,选取树和独立回路的方法,为列写复杂电路奠定基础。支路电流法是后续各种方法的基础应熟练掌握方程的列写书后习题:第二章13、14、16;第三章3、6、7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

    13、(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4 网孔电流法;3-5 回路电流法;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9 月 20 日第3周星期四第 78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网络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的应用。基本内容:3-4 网孔电流法:网孔电流的概念、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当电路中含有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时网孔电流法的使用3-5 回路电流法:回路电流的概念、回路

    14、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当电路中含有无伴电流源时回路电流法的使用、当电路中含有受控电压源时回路电流法的使用重点:网孔电流法观察直接列出其方程、回路电流法的应用。难点:网孔电流法(含有电流源支路时列写方程)、含有无伴电流源支路时的回路电流法的应用、 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回路电流法的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网孔电流法是一般较简单的方法,应掌握其在电路中的应用。回路分析法是网孔分析法的特例,更具普遍性、实用性,是应该熟练掌握的分析方法。1回路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的比较有何异同点?2书后习题:第三章8、9、10、13、14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

    15、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3-6 结点电压法;第4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4-2 替代定理;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9 月 26日第4周星期三第 79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

    16、:1. 掌握结点电压法的应用。2. 熟悉线性电路齐次性和叠加性概念,掌握叠加定理的应用。3. 了解替代定理的概念。基本内容:3-6 结点电压法: 结点电压的概念、结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当电路中含有无伴电压源时结点电压法的使用、当电路中含有受控电流源时结点电压法的使用、当电路中含有受控电压源时结点电压法的使用、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的总结。4-1 叠加定理:叠加定理的引例、叠加定理的内容表述、叠加定理的使用举例、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叠加定理的应用、使用叠加定理时的注意事项、线性电路齐性定理4-2 替代定理重点:结点电压法的应用、叠加定理及其应用。难点:含有无伴电压源支路电路的结点电压法的应用、含有

    17、受控源电路的结点电压法的应用、含有受控源电路的叠加定理的应用、替代定理的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实际电路中往往支路较多、结点较少,所以结点电压法应用广泛,应熟练掌握。本章所讲授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直流电阻电路,也适用于直其它如正弦交流电路。因此,要熟练掌握。结点电压法适用于支路较多、结点较少的场合;回路电流法适用于回路较少、元件较多的场合。线性电路齐次性和叠加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实际中应掌握叠加定理的应用1应用叠加定理求解电路时,参考方向对最后叠加有何影响?2书后习题:第3章15、18、19、22、24题;第4章3、4、7、8

    18、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4章 电路定理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9 月 29 日第4周星期六第 78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19、掌握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应用。2. 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基本内容: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戴维宁定理的内容表述、戴维宁定理的证明、戴维宁定理的使用举例、诺顿定理的内容表述、诺顿定理的证明、诺顿定理的使用举例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应用重点:戴维南和诺顿定理及其应用。难点:戴维南和诺顿定理中如何正确求出开路电压voc与入端等效电阻Rin,尤其是含有受控源的网络。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是本章所介绍的重要定理之一。在只求某一支路的有关问题时,可优先考虑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1书后习题:第四章9、10、1

    20、2、13、16题2求输入端等效电阻Rin时,有几种方法?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4章 电路定理 4-5 特勒根定理;4-6 互易定理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10 月 10 日第6周星期三第 79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

    21、、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熟悉特勒根定理的两种形式,掌握特勒根定理的应用。2. 熟悉互易定理的三种形式及应用。基本内容:4-5 特勒根定理:特勒根定理1的内容和证明、特勒根定理2的内容和证明、应用举例4-6 互易定理:互易定理的三种形式及应用举例重点:特勒根定理的应用、互易定理的三种形式及其应用。难点:特勒根定理的的应用条件及何时应用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的三种形式的应用条件及如何构建互易定理的三种形式。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特勒根定理是对集总电路普遍适用的基本定律,就此而言,与基尔霍夫定律等价。应用互易定理时必须要

    22、注意应用条件是什么,并会灵活构建互易定理的三种形式1特勒根定理的应用条件是什么?2互易定理的应用条件是什么?3书后习题:第4章18、20、23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5章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5-2 比

    23、例电路的分析;5-3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10 月 17 日第7周星期三第 79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外特性,了解实际的运算放大器元件。2. 掌握理想运放的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并能熟练解含有理想运放的电阻电路。3. 掌握几种常用的运放电路,如微分、积分、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等基本内容:5-1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实际元件、运放特性5-2 比例电路的分析:求解运放电路的方法、反相放大器5-3 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及其在解理想运放电路题的作用、电压跟随

    24、器的隔离作用重点: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难点: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中虚短和虚断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效运算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一种重要的多端器件,应用十分广泛,应该熟练掌握运放,特别是理想运放的电路分析。书后习题:第5章1、2、4、5、6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5、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6章 储能元件6-1 电容元件;6-2 电感元件;6-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10月 18 日第7周星期四第 78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储能元件:电感、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及性质;了解电容器、电感器的分类。基本内容:6-1 电容元件:电容元件的定义及伏安关系、电容元件的储能分析6-2 电感元件:电感元件的定义及伏安关系、电感元件的储能分析6-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和并联:串并联的等效参数计算重点

    26、:L、C元件的特性及其v-i关系。难点:电容器的电压和电感的电流的计算、储能计算。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电容、电感等储能元件在动态电路的分析中非常重要,其VCR必须熟练掌握书后习题:第6章3、4、6、7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

    27、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7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10 月 24 日第8周星期三第 79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电路变量换路定律和初始值的计算。2. 掌握一阶RC、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 掌握一阶RC、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基本内容: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电路的状态、电路变量换路定律和初始值的计算7-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RL电路的

    28、零输入响应7-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重点:电路变量的换路定律及初始值计算、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难点:电路变量初始值的计算、正弦电压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及其解释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媒体板书结合教学,原理讲解举例讲解提问。思考题、讨论题或作业: 小结:利用换路定则确定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是解动态电路的基础,必须很好掌握。掌握一阶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总结其方程解的特点。书后习题:第7章2、4、5、8、10题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1、刘崇新,罗先觉,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胡翔骏主编,电路分

    29、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周守昌主编电路原理(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李翰荪主编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谭永霞主编,电路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电路原理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7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7-5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7-6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授课类型理论课授课时间 2007年 10 月 31 日第9周星期三第 79节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三部分): 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直流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和求解方法。2. 掌握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3. 了解二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基本内容:7-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全响应的三要素法及其深入理解7-5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基本计算方法、过阻尼放电、欠阻尼放电和临界阻尼放电过程7-6 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二阶电路零状态响应的计算方法、全响应的计算方法重点:一阶动态电路计算的三要素法。


    注意事项

    本文(《电路原理》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