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1年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doc

    • 资源ID:15990498       资源大小:7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doc

    1、教育学全题名词解释:1、 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都 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2、 遗传素质:是人在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3、 环境:指的是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4、 教育制度:是批一个国家各级种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5、 义务教育: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

    2、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6、 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7、 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的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8、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9、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首先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简称师德。10、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11、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

    3、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聘用制度。12、课程:是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由具体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育人方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13、显示课程:是人们精心设计的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又称正式课程。14、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它是在学校情境中由隐性的校文化组成的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15、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所要达到的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的基本要求。16、课程评价:是

    4、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17、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8、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9、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授课制和分组教学等教学进行活动的结构。20、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21、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给

    5、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22、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和,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黑心化为个全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首先品质的教育。23、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工作中的矛盾、关系的准则或指导思想。24、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英雄事迹影响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方法。25、班级:是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聚合体。简答题:1、 教育的属性?答: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

    6、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 教育的社会属性?答: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 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答: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再生产科学技术,二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4、 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影响?答教育圣人的意识进行符合阶级意识的培养,从而实现“政治社会化”教育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功能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5、 教

    7、育对文化影响和作用?答: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的文化活动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6、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序,制约着人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着人的个特点的发展7、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答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的日益扩大教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8、 现代世界各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的总体趋势?答: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

    8、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 从纵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学制已由学校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变为终身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9、 教育目的的功能?答: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10、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答: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1、素质教育的特征?答: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12、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答:主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普通性原则发展性原则13、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答:首先,教

    9、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理论建构、知识创新、品德示范、宣传咨询等直接参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着先导作用;再次,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14、教师要扮演好以下角色?答: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开放型社区文化的共建者在对待自我上,教师是反思实践者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是合作者15、本体性知识具体要求如下

    10、?答: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广泛深刻的理解,掌握该学科的有关事实、概念、原理、理论等,并达到熟练的程度了解和掌握与所教学科相关知识和背景材料了解本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最新发展,正在进行的研究及最近取得的成果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提供的认识和探索自然或人类社会的方法这样可以从方法论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本学科的有关问题,培养其科学与创新精神16、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内容包括?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17、教师的权利包括?答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校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的权利

    11、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18、教师的义务?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律制度,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12、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19、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因素?答:校长的引领合作性教师文化的激励民主管理制度的保障20、学生的本质特点?答: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学生是具有不同智能结构的人学生是具有明显发展特征的人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21、列举人的智力结构内容?答:人的智力主要有语言智力、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运行操作智力、内省智力、交往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等几类。22、人的发展的特点?答:稳定性和可变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不平衡性个别是差异性发展的关键期发展的年龄特征。2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答: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学生所

    13、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24、人身权?答: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25、学校和教师的职责主要包括?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和地主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共同做好校舍维护和防护工作,不得使未成年的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和生命的校舍中及教学设施中进行学习和活动对侵害学生各项人身权的行为应积极予以劝阻、制止或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26、现将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总结归为以下几点?答: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注重内容的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27、教学过程的基础规律?答: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统一的规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掌握

    14、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于的相统一的规律28、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经常采用以下原则?答:思想性和科学统一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29、教学工作中心环节?答: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语言清晰组织严密积极性高30、德育过程的规律?答: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内部矛盾斗争转化,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促使学生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指导学生在集体和个人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道德品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1、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答:社会主义方向性

    15、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下面教育与对比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32、学校德育的途径?答:直接的道德教学渗透在学科科学中的道德影响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班主任工作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33、我中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境陶冶法指导自我教育法品德评价法34、班级管理的内容?答: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35、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方法?答: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虽教育

    16、工作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论述题1.当代共性特征与发展趋势答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劳动与教育结合。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所引起的劳动领域的不断变革,又必然要求教育主动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促进个人全面发重要条件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对普及化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可体现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平等,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平等。3.教育形式、手段多样化,今天既有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教育形式;也有广播电视教育、函授

    17、教育、多媒体等教育形式。4.教育内容综合化,当前教育内容综合化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明显反映便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战争、犯罪、暴力。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接受教育应当是每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终身教育是把教育看成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学校教育学到的并非一个人一生知识的全部,学校教育的阶段性结束也不是学习的终止。每个个体都应在其未来工作中不断学习,以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对其所提出的新要求。6.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要求教育的现代化。因此世界众我国家在

    18、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都将教育的现代化看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 论述五育?答:智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培养人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体育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智育是各育实施的认识基础,智力支持;德育则是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美育协调各育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各育不能偏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今天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各育的不平等,各育的不平衡

    19、,从而导致了人的发展的片面性。所以,素质教育的真谛就应该是通过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3.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答:第一,因材施教。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教师不能用同样的模式去塑造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套用现成的公式去处理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第二,教师讲课活动虽然要以教科书为依据,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然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时有发

    20、生。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地妥善处理,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

    21、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适应性。5. 德育的意义?答:1.加强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加强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青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

    22、道德品质形成打基础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对他们终身来说,有着定向和奠基的意义。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教育目的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抓好德育,才能 有效地促进青少年一代全面健康的发展,才能保证实现教育目的。6. 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答: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的。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首先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品德意志,

    23、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行,即品德行为习惯,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道德品质结构中的知、情、意、行四个要素之间是有着有机联系和活动顺序的,一般是从提高认识开始,沿着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顺序发展,根据不同的客观条件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道德教育过程既可以从知和情的培养入,也可以从意和行的锻炼开始,具有多开端性。由于在品德的发展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快。有的慢,容易出现薄弱环节,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和严重脱节,如“言行不一”会阻碍道德品质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因

    24、材施教,弥补其薄弱环节,改变其发展不平衡的具体情况,使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7. 班主任也要特别注意暂时落后学生的转化工作,要根据暂时落后的学生的特点做好转化工作?答:1.正确对待暂时落后的学生,关心热爱这些学生2.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3.培养学习兴趣4.抓反复,反复抓。案例题1、 美国斯坦福大学推翁教授对智商130以上1528名儿童进行50年研究早年智力与晚年成就并无极大关系,试用教育学原理分析?答: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遗传素质仅仅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并不

    25、最终决定人的发展。而遗传素质所提供的可能性,只有通过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才能获得应有的发展。2、 1968年罗森塔尔从1-6年中各选 3个班发展预测请用教育分析?答:教师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的领导方式、教育智慧和人格特质等。其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不仅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师生人际关系。著名的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实验以及后续的验证性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3、 案例:粒粒倒立,多饱满:答: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4.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5.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教育:就学校教育而言,是指根据

    26、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德、智、体、美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予以规定,要求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的,强制、免费和普通的国民基础教育。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纵向的学校级别和横向的学校类型构成。 学校文化: 是指有学校成员

    27、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对外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管理: 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遗传决定论:认为人性个体的的差异是由个体的遗传素质或人的自然素质中的某些特点决定的,这种主张被称之为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认为真正在儿童的发展中起着绝对影响作用的力量,是儿童生活环境和后天所获得的教育引导。辐合论:也称为二因素论。这种儿童发展观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两种因素对儿童发展

    28、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互相代替。儿童发展:是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与社会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和变化的过程。教育机智: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相容: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彼此协调一致与谅解。它是群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是群体团结的心理特征。教师资格:凡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经过权威机构审定,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条件或标准,并取得国家的教师资格证书者,就可以认定他具有“教师资格”。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

    29、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指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教学: 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教学原则: 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 是指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课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地组织安排的。课程设计

    30、: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也称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三种重要的课程观: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决定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分科与综合的关系;人文与科学主义的关系。我国课程改革应注意的问题课程改革应有自己的特点,既要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又要提倡重学生和重视个性发展的人文精神。当前课程改革应进行两方面的“基本建设”,在课程中同时加强人

    31、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两个方面的任务,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和课程提出的要求,是课程必须完成的使命。课程实施注意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打基础保证不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怎样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和能力之间始终存在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没有任何知识能够完全凭借“灌输”而为学生所掌握,知识都是个体通过一定能力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因此,一定的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反之,也不存在完全不依赖与任何知识的能力,无知就无从谈起能力的发展。因此,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二者在存在方式上分属于不同范畴。在发展上,彼此的独立性就更加明显,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征。教学中应处理好这一关系,使课程能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为达到此任务,必须建立不同的学习方式,课程应给予学生各种积极开放的机会,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种教育起源观。生物起源观。其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勒图尔诺和英国沛西能,认为教育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即已存在,教育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社会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