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单片机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x

    • 资源ID:15979040       资源大小:236.2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单片机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x

    1、单片机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21 整体设计及系统原理 22 硬件设计 32.1 温度检测电路 32.2 键盘控制和显示电路 52.3 加热控制电路 63 心得体会 8参考文献 9基于单片机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概述电阻炉在化工、冶金等行业应用广泛,因此温度控制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 要意义。其控制系统属于一阶纯滞后环节,具有大惯性、纯滞后、非线性等特点,导致传 统控制方式超调大、调节时间长、控制精度低。采用单片机进行炉温控制,具有电路设计 简单、精度高、控制效果好等优点,对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此次课程设计温度控制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温控范围:

    2、 300C1000C ;恒温时间:024小时;控制精度:C;超调量1%。1整体设计及系统原理本系统由单片机AT89C51、温度检测电路、键盘显示、显示电路、温度控制电路等部分组成。系统中采用了新型元件,功能强、精度高、硬件电路简单。其硬件原理图如图 1所示。在系统中,利用热电偶测得电阻炉实际温度并转换成毫伏级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 过温度检测电路转换成与炉温相对应的数字信号进入单片机,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后,通 过液晶显示器显示温度,同时将温度与设定温度比较,根据设定计算出控制量,根据控制 量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导通和关闭从而控制电阻丝的导通时间,以实现对炉温的控制。图1硬件原理图程序流程图在系统软

    3、件中,主程序完成系统初始化和电炉丝的导通和关断; 炉温测定、键盘输入、 时间确定和显示、控制算法等都由子程序来完成;中断服务程序实现定时测温和读取时间。 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2总体流程图2硬件设计2. 1温度检测电路本系统采用的K型(镍铬镍硅)热电偶,其可测量1312C以内的温度,其线性度较 好,而且价格便宜。K型热电偶的输出是毫伏级电压信号,最终要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与CPU通信。传统的温度检测电路采用“传感器-滤波器-放大器-冷端补偿-线性化处理-A/D转换”模式,转换环节多、电路复杂、精度低。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是高精度的集 成芯片MAX6675来完成“热电偶电势温度”的转换, 不需外围电路

    4、、I/O接线简单、精 度咼、成本低。MAX6675是MAXIM公司开发的K型热电偶转换器,集成了滤波器、放大器等,并带有 热电偶断线检测电路,自带冷端补偿,能将 K型热电偶输出的电势直接转换成12位数字量,分辨率0. 25C,工作电压为3.05. 5V。温度数据通过SPI端口输出给单片机,其冷 端补偿的范围是-2080C,测量范围是01023. 75T。表1为MAX6675的引脚功能图:表1 MAX6675的引脚功能图引脚号名称功能1GND接地端2T-热电偶负极(使用时接地)3T+热电偶正极4VCC电源端5SCK串行时钟输入端6CS片选信号7SO数据串行输出口8NC悬空不用当MAX6675的C

    5、S引脚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MAX6675将停止任何信号的转换并在时钟SCK的作用下向外输出已转化的数据。相反 ,当CS从低电平变回高电平时MAX6675将进行新的转换。在CS引脚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第一个字节D15将出现 在引脚SO。一个完整的数据读过程需要16个时钟周期,数据的读取通常在SCK的下降沿 进行。MAX6675的输出数据为16位,其中D15始终无用,D14D3对应于热电偶模拟输入 电压的数字转换量,D2用于检测热电偶是否断线(D2为1表明热电偶断开),D1为 MAX6675的标识符,D0为三态。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往的热电偶电路设计中,往往需要 专门的断线检测电路,而MAX66

    6、75已将断线检测电路集成于片内,从而简化了电路设计。D14D3为12位数据,其最小值为0,对应的温度值为0 C ;最大值为4095 ,对应的温 度值为1023.75 C;由于MAX6675内部经过了激光修正,因此,其转换结果与对应温度 值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温度值与数字量的对应关系为 :温度值=1023 75 X转换后的数字量/ 4095。由于MAX6675的数据输出为3位串行接口,因此只需占用微处理器的3个1/ O 口。 图2是以89C51系列单片机为例给出的系统连接图。使用时,可用软件模拟同步串行读取 过程。图中串行外界时钟由微处理器的 P1.3提供,片选信号由P1.2提供,转换数据由P1

    7、. 1读取。热电偶的模拟信号由 T+和T-端输入,其中T-需接地。MAX6675的转换结果2. 2键盘控制和显示电路按键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分别接在单片机 P0.0 P0. 5 口。它由9个按键构成,直接 与单片机I/O 口相连。当按键闭合时,单片机的 P0. 0 P0. 2 口的高电转移到 P0. 3 P0. 5 口。当用于温度调节时,开关分别用于调整温度的上下限值, 以及控制温度的输出。另外, 设定1键用于显示采集的温度,第二次按下则进行温度的上限调整,第三次按下进行温度 的下限调整,第四次按下则进行采集温度的显示构成循环。选择 2键进行移位调整,第一次显示个位,第二次显示十位。3键用于增加

    8、一个数,按下一次在原基础之上加 1,这个值在0-9-0之间变化。4键用于减少一个数,按下一次在原基础之上减 1,这个值在9-0-9之间变化。图4键盘接口电路显示电路采用3位共阳LED动态显示方式,选用7段显示数码管7SEG-COM-ANODE。 显示内容有温度值的十位、个位及小数点后一位。用P2 口作为段控码输出,并用74LS244 作驱动。P1.4 P1.6作为位控码输出,用PNP型三极管做驱动。模块电路如下图 5:图5显示接口电路2. 3加热控制电路用于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对被控对象实施控制,被控对象为电热杯,采用对加在电热杯 两端的电压进行通断的方法进行控制,以实现对水加热功率的调整,从而达

    9、到对水温控制 的目的。对电炉丝通断的控制采用 SSR-40DA固态继电器。它的使用非常简单,只要在控 制端TTL电平,即可实现对继电器的开关,使用时完全可以用 NPN型三极管接成电压跟随器的形式驱动。当单片机的 P1.7为高电平时,三极管驱动固态继电器工作接通加热器 工作,当单片机的P1.7为低电平时固态继电器关断,加热器不工作。控制电路图如下图6:图6电阻炉的温度控制图其中,固态继电器SSR-40DA是由固态元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具有工作安全可靠、 寿命长、无触点、无火花、无污染、高绝缘、高耐压(越过 2. 5kv)、低触发电流、开关速 度快、可与数字电路巨配,以阻燃型环氧树脂为原料,采用灌

    10、封技术,使与外界隔离,具 有良好的耐压、防潮、防腐、抗震动等性能。 固态继电器内部采用电压过零时开启,负载过零时关断的特性,在负载上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 因此电路的射频干扰很小, 可降低感性负载(如风扇、三相电动机等)的反电动势以及驱动阻性负载(如白炽灯、发 热丝等)时可显著降低浪涌电流等优点,其内部结构如图7:图7 SSR-40DA内部结构图3 心得体会天很热,借着课设的机会宅在寝室倒也还凉快。从拿到课设题目到完成这次课设也只 不过一个星期的多一点的时间,虽然对单片机只有粗略的认识,很多程序还有原理图都不 是很透彻的理解, 但是,借着世界杯的激情, 再借助从网上借鉴的资料, 加以简单

    11、的自学, 做题的思路还是蛮清晰的呈现出来了。这次的题目是有关电阻炉的温度控制。电阻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当中有着 相当广泛的应用,所以说这次做的课设题目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这让我感到蛮欣慰的。 通过查阅相关的书本,同时借助网络的资料,通过严格的删选及考虑实际的应用效果,我 知道了选择 MAX6675 芯片做测温点路, 89C51 做处理芯片, SSR-40DA 做继电器控制加 热电路是很好的思路,也是比较容易实现并且能够实现较理想的效果。最后将几个部分加 以整合及优化,以及必要的改造,就完成了最后的电路。最后的成果通过程序的调试显示 可以较好地完成既定的要求,整个电路结构简单、思路清晰、

    12、效果显著。整个课设的过程经历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当我真正去投入创作的时候,感觉到 很充实,很满足。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课设所学到的知识,不仅是对理论的一次充实,还 是对自己整个知识面的一次审视。这短短一个星期时间的经验,将会潜移默化的对以后的 学习生活,甚至在工作中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另外,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非常感谢 同学及老师对我的建议和帮助。网络也是一个相当有用的平台,有效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 将是对自己的又一个极大的帮助。参考文献1 于海生 . 计算机控制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2 赖寿宏 .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199

    13、7.3 熊静琪 . 计算机控制技术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4 王福瑞 . 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 .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5 黄一夫 .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R84 7kR9i7kR104.7K1i30R11CSQOPNPC1i1_x 厂C2HIQMPwctfxn XTAL1POD/ADOXTAL2PO1/AD1 PDAP? PO3tfAD3 P04TAD4 ros/ADSRSIPOLADSP0 7/AD7P2 WA9PUN ALEEAP2.3M11P2.Wt2 P2 513 PS.a/AKn 7/415Pl 0 pi 1P3.DRXD pa imPI 2Pl 3FM AP33/1NTOP3 3NT1IP34/TO pasrn ra.wSJ?PI石Pl 7PS.TfftDd-ATBK51nIJQLED2LED1LEDO223 123.24 A2G7仃weAMLS244ec A&AADA1gAjA4 ASABA?GND自动化0701朱贝尔R12Q%R13OlikSSR-44DAU4lMOTlJ*6V


    注意事项

    本文(单片机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