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docx

    • 资源ID:15945048       资源大小:38.17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docx

    1、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望岳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伟大的“诗圣” _。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 、 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 、 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

    2、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

    3、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春望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伟大的“诗圣” _。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3、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

    4、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写出了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4、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5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7.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 “破”“深”二字的表达效果。8.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9. 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11.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12、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5、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1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6、。石壕吏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伟大的“诗圣” _。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本诗的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4. 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5.对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归园田居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田园诗人” _。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愿望或理想(主旨、中心

    7、思想)3.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4.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5.说说“带月荷锄归”一句的妙处。6.诗中表现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 (1分)7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B、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早起去锄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回家。截取两个片断,将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C、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劳动的艰辛。D、“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

    8、”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使至塞上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诗人 _。2. 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颔联诗人以“ ”、“ ”自比,表达了 的感情。4. 从修辞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6.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二字的妙处。7、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这幅图画具有 美。美的具体表现: 8.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

    9、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燕、孤烟、长河、落日为对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势博大。B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C颈联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诵读时应该使用急促的节奏,低沉、悲凉的语调,表现劲拔、坚毅之美和苍茫之感。D尾联写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语透雄豪,既见军情紧急,又见诗人对战事的关心。10.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

    10、、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渡荆门送别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 _。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3.这首诗前六句着重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分)4赏析“月下飞天

    11、镜,云生结海楼”。 5说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中的“下”字好在哪里。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登岳阳楼(其一)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诗人 _。2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一句所展示的画面。5.谈谈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理解。6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

    12、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读之让人感慨万分。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

    13、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长歌行一、默写 二、练习1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体会“老大徒伤悲”中“徒”的妙处。 3本诗劝勉珍惜青春,积极进取,不要老来空自悲叹。苏轼却在他的浣溪沙中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联想人生也可以老当益壮,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举例说明。4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5请再写出一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野望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诗人 _。2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3本诗寓情于景

    14、,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_的心情。4本诗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5体会“欲何依”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6分析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早寒江上有怀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_。2这是一首 抒情诗。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 ,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3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4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论语 微子里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作者借“ ”慨叹自己彷徨失意

    15、,如同迷津的意思。7说一说“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一句写景的妙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诗人 _。2本诗前四句描绘_,后四句表现_。 3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现的画面。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6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7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黄鹤楼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诗人 _。2诗的前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

    16、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抒写了怎样的感慨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4尾联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5在马致远的秋思中与“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意境相似的两句诗是 。6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7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送友人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诗人 _。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赏析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5赏析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

    17、情”。6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秋词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诗人 _。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情景。3你怎样理解诗中“鹤”的形象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5从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与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阅读。6诗歌后两句借景抒情。这两句描写丁什么样的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 (4分)7诗中说:“自古逢秋悲寂寥”请写出一句“逢秋悲寂寥”的古诗词名句。(2分)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只看到秋天气象萧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B第二

    18、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C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D后二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鲁山山行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诗人 _。2颔联“改”“迷”用的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所展现的画面。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这首诗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6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总写“山行

    19、”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诗人耐内心陡生隐懊之情。浣溪沙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词的作者是_(朝代)著名的_派词人 _。2本词通过描写清泉寺优雅的风光和环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3描绘上阕所展现的画面。4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默写 二、练习1本词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的诗

    20、人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3. 作者“僵卧孤村”,为什么“不自哀”4.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5.对本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守“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之中也透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参考答案望岳1本诗的作者是 唐 代伟大的“诗圣” 杜甫 。2、望 高大雄伟 峰峦连绵 山色青翠

    21、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 “钟”是“聚集”意思,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的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割”是“分开”的意思,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隐天蔽日的奇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2、(意思接近即可) (2分)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意思接近即可)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一面明亮,一面昏暗,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7、D 8、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9、C10、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

    23、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 春望1本诗的作者是 唐 代伟大的“诗圣” 杜甫 。2、望 山河 草木花鸟3、破 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4、“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5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写长安城沦陷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怀。

    24、6.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国都沦陷,城池残废,虽山河依旧,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这两句诗用春草的茂盛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突出了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 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1分),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1分)7.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 “破”“深”二字的表达效果。“破” 是沦陷的意思,山河虽在,但国都已沦陷,“破” 字突出战乱危害,以景衬情,突出作者的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

    25、深”是茂盛的意思,写出了长安城春天乱草遍地,树木苍苍的萧条景象,“深” 字写出了战乱的危害,以景衬情,突出作者的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8.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伤国事花也落泪,怅恨亲人离别,鸟啼令我心更乱。这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9.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白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的无法梳髻插簪。含义:运用细节描写,含蓄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感时忧国、忧国思家的情怀。10、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

    26、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11. “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1分) 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国家残破(忧国) (1分)。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1分))12、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家书难得,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13、C 石壕吏1本诗的作者是 唐 代伟大的“诗圣” 杜甫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全诗

    27、通过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对国家的担忧,对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3.本诗的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4. 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想使官吏同情她,使家庭免于服役。但是官吏不同情她,老妇无可奈何自请服役。5. A第1句写诗人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归园田居1本诗的作者是 东晋 著名的“田园诗人” 陶渊明_。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愿望或理想(主旨、中心思想)表达了诗人隐居躬耕,热爱田园生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