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高中历史必修3.docx

    • 资源ID:15934380       资源大小:50.74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高中历史必修3.docx

    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高中历史必修3莒南三中高二历史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一)一、单选题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2广东省新会县城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

    2、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这副楹联实质上说明了()A忠恕孝悌是巩固家庭和睦的前提B维护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会责任C血缘关系是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D宗法观念是维护家庭和睦的基础3某校高二3班在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中期报告中,提到了如下关键词:克己复礼、仁政、罢黜百家、朱熹、黄宗羲。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儒学的形成及发展B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C法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D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4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演化B商品经济的发展C儒家思想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5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

    3、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A阶级斗争是推动思想进步的根本原因B思想领域的斗争是社会矛盾的反映C唯心主义思想一直占据官方统治地位D唯物与唯心之争推动社会思想发展6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

    4、”。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A“大一统”理念B天人感应思想C民本仁政观念D封建迷信思想7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留下了_三千多部著作。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易经()A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B其思想广泛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C是古代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D是后世著书立说的范本8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

    5、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9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A孔子B韩非子C老子D墨子10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子又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A孔子将孝的标准分为养、敬和无违三方面B养、敬、无违已成

    6、为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C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D孝是孔子思想除仁、礼外的又一核心内容11孔子曾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古罗马普卢塔克的名言:“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由此可见,古代东西方思想家都强调()A崇德尚群B济世爱民C诚实守信D礼法并施12现代宇宙学的“爆胀宇宙论”认为,我们面临的宇宙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发端于时空极小的“奇点”的绝热膨胀,破除了神创宇宙论。下列哪位古代文化名人的思想与该理论有类似之处()A老子B荀子C韩非子D朱熹13吕思勉先生说:“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如孔子主

    7、张“克已复礼”,老子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去,墨子主张“兼爱”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14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A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B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C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D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15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

    8、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因材施教D兼爱非攻16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一思想()A“和而不同”B“克己复礼”C“仁者爱人”D“周而不比”17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A六国相互削弱有利秦实现统一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1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述先秦历史时指出“他们各怀一套理想,或抱一片野心,朝秦暮楚”,所谓“孔席不

    9、暇暖,墨突不得黔”,以期行道得志于天下,因此而有_。”文中空缺处应为()A百家争鸣B世卿世禄C封邦建国D制礼作乐19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贼子惧。”材料表明春秋一书()A政治立场的保守性B维护了周王的绝对权威C体现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D提出的治国理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20先秦诸子站在不同立场,提出了多种形态的国家起源论。有先秦学者认为原初民始生之时,人各持己义,“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无君臣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上述材料体现的是()A老子的“自然生成”说B荀子的“止争息乱”说C墨子的“除

    10、乱尚同”说D孟子的“与民教化”说21管子国蓄第七十三上说:“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夫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散行之以重,故君必有十倍之利”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作者认为国家不能与民争利B作者认为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C作者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税收D作者认为应由国家垄断商业22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中存在着君臣、君民两个基本关系。(孟子)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 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这反映出()A孟子立论的基础是儒家的道德体系B在君臣关

    11、系上孟子与孔子的观点截然不同C在君民关系上孟子秉承了孔子“礼”的学说D孟子用“民本主义”思想阐释君臣关系23荀子强调“礼学”,认为“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他曾猛烈批评孟子等人的思想,并培养了韩非子、李斯等著名的法家代表人。这说明()A荀子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体系B荀子主张尊“礼”贬“仁”C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有相近实质D韩非子与荀子基本主张一致24荀子劝学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此,荀子认为()A人性善良B环境对人的影响重大C人的品质与生俱来D人可以战胜自然25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民为本D礼乐典制26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B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C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27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

    13、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A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C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D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28法国学者皮埃尔拉斯洛在盐:生命的食粮一书中说到,“盐税相当于王权”。有中国学者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不仅盐税相当于王权,而且食盐本身就是王权的体现,王权的象征。食盐真正开始体现王权的时候正是古代中国()A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C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D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29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A中央集权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减弱C儒学地位的提高D世家大族

    14、的出现30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A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B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C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D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31(2014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5)(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

    15、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

    16、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6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32(2015湖南师大附中高三10月月考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强调“刑过不避大臣,善赏不遗匹夫”,“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试图把“法”作

    17、为基本规矩尺度,以此去规范、约束一切行政活动,排除君主和官吏的私心、私威及主观臆断的干扰,韩非子还非常重视对官吏的监控,甚至提出了“明主治吏不治民”的主张。商鞅看到了仅靠监督来防止官吏腐败的局限性,设置专门的监督机构和官员。事实上,从秦代开始,中国传统政法体制设置就贯穿着浓厚的监督制约色彩。 材料二 儒家强调加强道德修为,自内而外从思想上防控腐败,这对于反腐倡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孔子主张“欲而不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张扬“居陋巷而不改其乐”,这种内省不疚、无愧于心的精神满足感,是为官者严格自律的内在动力。 材料三 西方把权力视作“利维坦”。为了防止权力失控,防止腐败,西方素有分权、法治的

    18、传统,形成了遏制和防范权力腐败的制度和文化,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学习的标杆或参考。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高度推崇法律:“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部遵循,仍不能实现法治。”经过历史的沉淀,法治深入人心。为了防范公职人员腐败,很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比如韩国有公务员道德法,法国有政治生活财务透明度法等,在这些制度得到很好执行的国家,政治就相对清明,腐败现象较为轻微。西方国家大多建立了反腐败专门机构,一般直属议会,例如,英国领导反腐败机关的总检察长直接对议会负责。对于公职人员违反法律以权谋私的行为,很多国家的公务员法都规定了明确的惩惩戒施,秉承零容忍的执法态度。在西方国家

    19、,新闻媒介被称为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外的“第四权力”,是民间社会系统的信息通道。 以上材料摘自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需汲取中外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法家和儒家在反腐败问题上的基本主张。(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防止腐败的措施有哪些?(10分) (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反腐败的认识。(4分)莒南三中高二历史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二)31针对“文吏以事胜,以忠负;儒生以节优,以职劣。二者长短,各有所宜”的情况,汉武帝()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B崇儒尚法,霸王道杂之C设置刺史,分区监察D察举征辟,儒释道并重32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

    20、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A霾是灾难的象征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自然规律33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34秦朝修建成阳时,把渭河比作银河,各宫殿为星座,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这

    21、一建筑理念蕴涵的思想是()A“天行有常”B“三纲五常”C“天人感应”D“大一统”35汉代董仲舒曾提出“屈君而伸天”的主张。这表明他主张()A用天来限制皇权B用天来加强君权C加强中央集权D使儒学处于独尊36周敦颐(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老师)在通书中阐释了自己心中的“孔颜乐处”,他说:“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处之一,则能化而齐,故颜子亚圣。”可见理学对“乐”的本质认识是()A心外无乐B苦中作乐C格苦致乐D

    22、本心自乐37北宋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反映出理学一开始就追求()A欣赏自然、移情易性B存天理、灭人欲C天人合一、道法自然D自我完善、君子气节38宋刑统斗讼律规定:“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徒三年。”这一材料体现了()A儒家思想的法典化B法家思想的具体化C道家思想的合理性D君主专制的必要性39南宋宋慈在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中试图把个别的具体事例进行全体性、系统性综合。12、13世纪,“金元四大家”对医学进行体系化建设,将身体内部各种机能和病理进行统

    23、一的、整体的说明。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民族政权并立有利于文化交流B儒学哲理化推动科学体系构建C印刷术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D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处于巅峰期40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A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B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1大清律例明确规定,儿子殴打父母,不论有伤无伤,处斩刑。如果是父母殴打儿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负任何法律责任。殴打儿子致死,最重也只处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罚。上述规定反映出清代法律的特点是()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24、B强调等级尊卑,主张同罪异罚C法分贵贱,因人而异D强调以礼入法,忽视个人权利42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佛教)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A赞同佛教的禁欲主义B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C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D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43明代重视女子读物编纂,内训训女宝箴古今列女传闺范等盛行一时,这一状况反映出()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B明代治国根本理念发生变化C儒家思想逐渐居于正统地位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44“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

    25、的最高道德标准。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45南宋叶适认为 “理学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强调 “物之所在,道则在焉”,并主张“通商惠工,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材料反映的核心思想是()A以“功利之学”反对理学空谈B工商业是国家经济的根本C主张国家扶植商品经济的发展D用道家思想管理国家经济46宋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孟子与论语并列,孟子跻身于“四书”,成为了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A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B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C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D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


    注意事项

    本文(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单元高中历史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