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课标下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阅读中积累在识记中思考.docx

    • 资源ID:15918887       资源大小:10.0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标下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阅读中积累在识记中思考.docx

    1、新课标下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阅读中积累,在识记中思考“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2022版语文新课标六大学习任务群 中唯一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目标有三个:(1) “积累语言材料和语 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2) “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 文字运用规范。”(3) “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前两条目标达到了, 自然就实现了 “奠定语文基础”,第三条可以说是“语言文字积累与 梳理”的审美性目标。从原始图画到甲骨文,再到金文、陶文、简牍, 汉字的形体日趋完善,直至成熟,这是汉字的历史之美、时空之美; 从先秦籀文到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汉字成了世界上 唯一可以冠以“书法”的文字

    2、,这是汉字的形态之美、艺术之美;从 最初的象形为主,到“六书”的成熟,再到以形声为主,同时融合外 来文化,扩充汉字词库,这是汉字的音韵之美、结构之美。三个层面 一起构成了 “汉字的文化内涵”。落实上述目标的方法则是:在语文 实践活动中积累、观察、分析、整理。目标清楚了,方法也明确了,是不是就能落实学习目标呢?个人 感觉不一定,至少我自己是没多大把握的。其一,“语文实践活动” 如何理解?其设计与实施形式又是怎样的?其二,“观察、分析、整 理”高度概括,容量极大,与当前语文课堂中的“识字与写字”教学 比,需要做哪些改进?新课标为了一线教师更好理解并操作,在每个学习任务群后都附 了 “教学提示”,“

    3、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后的“教学提示”不短,篇 幅接近“学习内容”,便于理解,提炼梳理一下就是:(1)以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根据,以学生生活实际为来源,创设合理的识字与写字学习情境。(2)教学中注重形象直观,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 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第一学段坚持多认少写,重视学 生写字姿势纠正和书写技能掌握。(3)教学生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运用有 机结合。忌贪多求快,忌死记硬背。(4)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知识,避免概念化, 应当在真实语境中学习;避免功利性,为考试而学。(5) “识字与写字”的评价标准是能认、会写(要求掌握的必须 正确认识

    4、和书写),巧认(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识、理解)、写好(正 确、工整、流利)。下面就上述五条“教学提示”,同时结合具体课例,谈一点个人 的想法。统编一上“识字”版块第一篇课文是天地人,课文一共六个字:天地人你我他课后没有其他任何说明,但是我们老师都清楚,这一课的教学目 标就是认识“天、地、人,你、我、他六个生字。按照以前的教学 经验,我们的教法通常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先让学生认,开火车认, 出示或生字卡片认等等,然后老师引导学生组词、造句,看图说话等 等。稍不注意,我们还会教学生怎么写。如果我们在教学之前做一个 小调查,会发现班上一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早已会认这六个生字,一 部分孩子甚至会写。课堂上

    5、我们还这样教,学生兴趣和课堂效率可以 预想。参照新课标第一条“教学提示”,不能说之前的教法完全忽视 了第一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一一我们就是在教学生认识 这六个字,没教其他的。不能说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组词、造句都 是引导学生说各自的生活实际。也不能说没有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 看图识字、看图说话就是情境啊。但是,以前的教法忽视了 “激发学 生识字、写字、诵读、积累、探究的兴趣”,我们的目标只是识字、 写字! “情境” 一词在新课标中反复出现,首先指向“语言运用”,其 次指向“兴趣激发”!新课标中的“情境”其实是“大情境”! “大情 境就是整个单元的情境,或者说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都发生在这个

    6、情境 之中,而不是用来导入新课的情境,而且这情境是真实的生活情境。”(陆志平,七问语文大单元,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1年第10期) 现在我们要变的就是:为识字教学创设合理的语文大情境。当然,在 这里,不一定是整个识字单元的语文大情境。统编一上识字(一)一 共五篇课文(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 歌),如何五篇课文一共需要认识3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分别 从人称、方位、身体器官与动作、自然现象与名称等方面归类,每篇 课文自称一个体系,以课文篇目为范围创设大情境是合理且可行的。 如何创设呢?以天地人为例:师:XX同学你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叫XXX。生:老师您好,我是一年级X班的

    7、学生,我叫XXX。师:老师现在需要你帮我一个忙,介绍一下其他同学。生:他是我的同桌,他叫XXX。她叫XXX,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师:今天,我想和你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作“天 地人”。我说“天”,你说“蓝天”;我说“天”,你说“白天”;我说 “天”,你说“今天”。明白了吗?师:现在,我们的游戏升级了。我说“蓝天”,你说“蓝天上飘 着几朵白云”;我说“白天”,你说“白天,我们在校园里学习”;我 说“今天”,你说“今天,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会了吗?师:做完了游戏,我们一边看,一边听故事。夏天到了,(天空)蓝蓝的,阳光照着(大地),(草地)上开满 了鲜花,红的、蓝的、紫的,小花们昂着小脑

    8、袋朝对方打招呼。风信子迎着太阳说:“蓝天,你好!大地,你好!小草,你好! 我是你们的好朋友,风信子。”芍药吹着微风说:“蓝天,你好!大地,你好!小草,你好!我 是你们的好朋友,芍药。”鸽子花带着微笑说:“蓝天,你好!大地,你好!小草,你好! 我也是你们的好朋友,鸽子花。”它们多么高兴啊。上面教学预设片段,创设的大情境就是“打招呼”。先是日常生活中的师生打招呼、同学打招呼,后是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打招呼。把 “天、地、人、你、我、他”融入其中,反复出现,不断强化,在学 生脑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同时,与“天、地、人、你、我、他六 个生字一起出现的一定是生活中、阅读中常见的词语、句子,这就是 强调在真实

    9、的情境中识字、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也是随文识字、集 中识字等学法的具体体现。“教学提示”中说“提倡熟读成诵,不要死记硬背”,这一点不 仅针对诗文词句的积累,对“识字与写字”同样适应,而且极为重要。 “不应当把学习仅仅归结为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和死记硬背。 死记硬背会使儿童变得迟钝和愚蠢,既有害于儿童的健康,又不利于 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不应当是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童话、美、 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生机蓬勃的治理活动。”(一般发展 与掌握基本知识P27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教 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课堂上,假如我们一再向学生强调“这 个字读什么”“这个字这样写

    10、” “这个字错了写多少多少遍”“这些词 语要求记下来”等等观念,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反复抄写了,识字 写字对学生来说也只能是痛苦的事了。因此,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多 次强调,对于定义、规则、概念等基础知识(放在语文学科,那就是 语文文字的积累与梳理了),教学中尽量采取“不随意识记”一一“儿 童不通过专门记诵而获得的知识越多,那么他在记诵那些非经记诵就 不能识记的东西时就越容易记住。”(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P280,同上)关于“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我们需要注意的另一点是:在海 量阅读中识记、积累,理解、欣赏。“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基础 型学习任务群没错,但没有必要安排专门课时搞语言文

    11、字积累与梳理。 “基础型”的知识不仅是其他方面(或者说“其他学习任务群”)、学 科学习的基础,同时更贯穿于其他方面与学科的学习,两者之间存在 一个互动交流的关系。好比整本书阅读,没有“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开展“整本书阅读”有问题,而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语 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即使在第一学段,也没必要开展专门的“语言 文字积累与梳理”课,完全可以通过大量诵读儿歌、童话、绘本等落 实这一目标,教师在这其中,需要起到的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 “这个字为什么这样写? ”“这个词语的意思为什么发生了变化? ”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一一思考知识创 造与运用的一般规律。这样一来,就与课标里的“核心素养”中的“思 维能力”形成紧密联系了。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标下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在阅读中积累在识记中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