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 资源ID:15912597       资源大小:153.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1、二O一O年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计 公 报济 宁 市 统 计 局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2011年2月25日)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新世纪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抢抓经济回暖机遇,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同时,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推进战略转型,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经济运行普遍向好发展,总体呈现增速较快、质量向好、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新的成就。一、综合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2、。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2.8亿元(注1),比上年增长12.9%(注2)。“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320.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1356.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865.9亿元,增长15.4%。在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增加值58.7亿元,增长11.5%;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19.5亿元,增长2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8亿元,增长1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37.5亿元,增长18.6%;;房地产业增加值56.0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2.7%、59.2%和38.1%。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3、12.6:53.3:34.1,与上年相比,一产提高0.5个百分点,二产下降1.6个百分点,三产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50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4653美元),比上年增加300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1.9%。二、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20.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种植业208.6亿元,增长1.1%;林业4.4亿元,减少4%;牧业80.0亿元,增长9.1%;渔业19.4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8.1亿元,增长5.2%。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为65.1:1.4:24.9:6.1:2.5。种植业结构

    4、得到改善。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93万亩,比上年增加3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606万亩,比上年减少24万亩,粮经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62:38。蔬菜瓜果面积达到329万亩,减少4.6%。主要农牧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粮食总产464.8万吨,比上年增长4.2%,单产达到468公斤/亩,增长0.9%,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其中,夏粮232.5万吨,增长3.6%,秋粮232.3万吨,增长4.7%。棉花产量13.8万吨,减少2.2%。水果产量28.3万吨,减少3.6%。肉类产量76.7万吨,增长6.5%。禽蛋产量56.3万吨,增长7.6%。奶产量13.9万吨,减少15.8%。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全

    5、市新增造林面积12.9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达到27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渔业生产稳步增长。水产养殖面积69.9万亩,增长4.3%。水产品产量34.6万吨,增长7.4%。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39万千瓦,增长8%;拖拉机11.1万台,增长3%;农用运输车21.8万辆,增长3%;大型联合收割机2.3万台,增长13%。小麦机播面积520.5万亩,小麦机收面积522万亩,占小麦收获面积的98%。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46.6万吨,增长6%。农村用电量13.6亿千瓦小时,增长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658.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

    6、4%。机电井累计达到13.8万眼,其中已配套11.9万眼,配套率达到86.7%。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上年的3763家发展到4220家,增加457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195.2亿元,增长16.5%。其中,制造业737.8亿元,增长22.1%,占规模工业的61.7%;采掘业381.6亿元,增长5.7%,占32.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5.7亿元,增长15.7%,占6.3%。国有企业143.3亿元,增长4.8%;集体企业5.8亿元,增长5.4%;股份合作制企业9.2亿元,增长39.0%;股份制企业816.8亿元,增长16.6%;外商及

    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59.3亿元,增长27.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60.8亿元,增长14.5%。轻工业326.1亿元,增长17.3%;重工业869.1亿元,增长16.2%。轻重工业比例为27.3:72.7。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产值1603.3亿元,增长27.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5%,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煤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制造、能源工业四大千亿级产业完成增加值877.5亿元,增长14.8%,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73.4%。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49.0亿元,增长32.2%;利税564.3亿元,增长42.2%;其中利润

    8、365.0亿元,增长50.8%;亏损面为3.6%,下降1.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6.9亿元,增长51.7%。总资产贡献率17.6%,提高1.7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9.4%,提高5.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6.8%,提高1.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3.06次,减少0.04次;全员劳动生产率15.1万元/人,增长6.4%;产品销售率98%,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2.3%,提高13.9个百分点。工业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79家,增加14家,其中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7家,增加9家。建筑业生产效益稳步增长。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372家,减少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

    9、77.2亿元,增长33.4%;实现利税17.1亿元,增长19.9%。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6.2亿元,增长23.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0.2亿元,增长22.3%,其中,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83.7亿元,增长23.7%,农村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26.3亿元,增长18.6%。“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442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2倍,年均增长22.9%。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5.6亿元,下降5.3%;第二产业投资766.4亿元,增长25.3%,其中工业投资738.2亿元,增长26

    10、.2%;第三产业投资598.2亿元,增长37.6%。在建项目3997个,新开工项目3012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94个,竣工项目2303个。在工业投资中,制造业完成投资658.7亿元,增长29.4%,占工业投资的89.2。部分优势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80.6亿元,增长75.7%;机械电子工业投资250.6亿元,增长44.1%;医药制造业投资21.1亿元,增长48.5%。“双高一资”产业投资增幅放缓或下降,其中,煤炭工业投资39.9亿元,下降15.6%;电力工业投资30.4亿元,增长2.3%。纺织工业投资35.7亿元,下降6.4%;化学工业投资81.0亿元,增长4.4

    11、%,造纸业投资35.6亿元,增长7.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30.4亿元,增长49.9%,占规模以上投资的9.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在服务业投资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投资60.4亿元,下降0.4%,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投资90.8亿元,增长5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投资22.4亿元,增长2.5倍。房地产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业分别增长77.7%、19.5%、81.7%。房地产开发增长加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4.6亿元,增长63.4%。房屋施工面积1624.9万平方米,增长29.9%;房屋竣工面积231.4万平方米,增长9.0%;商品房销售面积335.4万

    12、平方米,增长2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15.0万平方米,增长30.0%。商品房待售面积23.9万平方米,下降27.3%。五、国内贸易、民营经济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3.5亿元,增长18.6%。“十一五”年均增长19.1%。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767.9亿元,增长18.7%;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95.6亿元,增长18.3%。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61.0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2.5亿元,分别增长18.6%和18.8%。在全部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478.6亿元,增长16.3%,所占比重达到49.7%。城乡集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亿元商

    13、品交易市场达到22处。民营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截止2010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35.2万户,增长3.5%。其中民营企业3万户,增长5%;个体工商户32.2万户,增长3.4%。从业人员达到199.6万人,增长4.1%;注册资金554.7亿元,增长14.1%;上交税金196亿元,增长30.3%。六、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旅游业对外贸易渐趋均衡,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44.7亿美元,增长56.7%。其中出口23.0亿美元,增长46.7%;进口21.7亿美元,增长68.8%,贸易顺差1.3亿美元。国有企业出口3.8亿美元,增长50.0%;外商投资企业出口8.2亿美元,增长38.9

    14、%;民营企业出口11.0亿美元,增长51.9%。一般贸易出口17.9亿美元,增长60.1%;加工贸易出口5.1亿美元,增长13.4%。对亚洲出口9.0亿美元,增长53.5%;对欧洲出口4.6亿美元,增长58.0%;对北美洲出口2.8亿美元,增长5.9%;对非洲出口3.0亿美元,增长20.0%;对南美洲出口2.9亿美元,增长120.0%;对大洋洲出口0.6亿美元,增长30.5%。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轻纺产品出口5.3亿美元,机电产品出口5.0亿美元,药品出口0.99亿美元,分别增长16.5%、99.0%、36.0%;农副产品出口8.0亿美元,工矿产品出口1.5亿美元,分别增长69.8%和5.8

    15、%。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步伐加快。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5个,合同外资92117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45780万美元,增长10.0%。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发展。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27040万美元,增长2.9倍;完成营业额17015万美元,增长63.3%;外派劳务5516人次,增长15.9%。境外投资企业1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0548万美元。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28.9万人次,同比增长18.1%。国内旅游人数2989.5万人次,增长22.3%,国内旅游收入221.9亿元,增长25.5%。全年旅游社会总收入223.2亿元,增长26.0%。旅游创汇17117

    16、.9万美元,增长41.4%。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8.3亿元,新建改建公路935.2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61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3.7公里。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19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2.0%,货物周转量403.7亿吨公里,增长8.1%;客运量8778万人,增长7.8%,客运周转量59.2亿人公里,增长7.3%。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2701万吨,增长18%;货物周转量114.8亿吨公里,增长64%。邮电通信业结构调整加快。年末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4.1万门,减少4.6%;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92.9万门

    17、,增长16.5%;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845万门,增加26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2.2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减少19.1万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9.2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减少9.9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3.0万户,减少9.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97.4万户,增加83.4万户;互联网用户48.1万户,增加8.3万户。邮电业务总量33.3亿元,增长12.7%。其中电信业务量29.9亿元,增长12.8,邮政业务量3.4亿元,增长11%。八、财政、金融、保险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9.3亿元,增长25.7%,“十一五”年均增长20.5%。地方财

    18、政支出完成2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十一五”年均增长23.5%。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国税、地税实现两税收入326.1亿元,增长25.4%。其中,国税收入194.0亿元,增长24.9%,地税税收收入125.6亿元,增长26.4%,两税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2.6%。金融支撑能力稳步提高。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56.3亿元,比年初增加360.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75.1亿元,比年初增加20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66.4亿元,比年初增加237.7亿元。银行现金收入5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3.9%;银行现金支出50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全年

    19、货币净投放52.5亿元,比上年增加30.4亿元,增长137.7%。保险事业蓬勃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市累计保险金额4740.5亿元,增长23.4%。其中人身险保险金额1881.4亿元,财产险保险金额2859.1亿元。全年各类保费收入73.0亿元,增长35.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9亿元,增长57.2%;人身险保费收入53.2亿元,增长29.4%。全年累计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15.4亿元,增长9.7%。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8.1亿元,增长17.9%;人身险赔给付金额7.3亿元,增长1.8%。九、市场物价市场物价结构性上涨。据调查,市区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2.9%,高于上年涨幅2.5

    20、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7.4%,其中粮食上升14.0%。烟酒及用品上涨4.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微涨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2.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升1.0%,居住价格上涨2.7%。衣着、交通和通讯分别下降1.7%和0.7%。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2.0%。在基础性材料价格、市场需求、汇率变动以及上年同期基价较低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9.6%、8.0%,创下了近两年的新高。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实施科技计划项目53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9项,省级190项,市级318项。技术创新成果

    21、丰硕,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00项,有129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9项获省科技进步奖,99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市申请专利4048项,专利授权3691项。10项专利获第三届山东省发明创业奖。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7家,市级395家。民营科技企业达到124家。已建立5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00处产学研基地,4处国家火炬计划技术产业基地,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23处,其中省级示范园3处,市级示范园20处。科技企业孵化器8处,孵化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在孵项目达到700多个。引进新技术、新成果420项,签订技

    22、术合同316项,合同金额5.1亿元。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141所,在校生133万人。其中普通高校7所,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研究生3263人,本专科在校生7.8万人;成人高校2所,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2.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41所,在校生6.7万人,其中普通中专7所,在校生2.5万人,职业高中(中专)27所,在校生3.9万人,成人中专5所,在校生2375人;普通高中45所,在校生12.7万人;普通初中254所,在校生29.3万人;小学1273所,在校生54.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生1554人;学前教育幼儿园1506所,在园幼儿19.1万人。义务教育适龄儿

    23、童入学率达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艺术表演场所12个,公共图书馆1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2个,博物馆7个,纪念馆1个,文物保护机构13个。文化出版业进一步繁荣。全年共出版各类刊物8种,报纸5种。广播电视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3.39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5.2%,电视人口覆盖率94.7%。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医疗防保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1270个,其中,医院113个,卫生院14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4个,疾病防控中心14个,妇幼保健机构13

    24、个,高等医学院校2个,中等医学教育机构6个。年末各类卫生人员3894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3055人。医疗床位29254张。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在参加全国比赛中,获金牌10枚,银牌4枚,铜牌3枚;在参加全省比赛中,获金牌46.25枚,银牌13.5枚,铜牌27.5枚。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在全省继续保持较好位次。另外在世界比赛中,获银牌1枚,铜牌1枚;在亚洲比赛中,获金牌2枚。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全力推进中心城区重点项目建设,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高。全年园林绿化完成投资49000万元,新增园林绿地面积168.7公顷,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9.8平方米。市政设施建设完

    25、成投资81560万元,新建、升级改造道路16条,新增道路长度36.3公里,新增道路面积142.5万平方米;道路升级改造30.5公里,面积121万平方米。对110条城区小街巷实施综合整治,共计整理背街小巷24公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城区新增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供热总面积达1507万平方米;燃气普及率达96.6%;城区日供水量达12万立方米/日,城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积极推进供热“汽改水”工程,将城区的100座自备换热站整合为52座中心换热站。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86%以上。全年调整延伸公交路线5条,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方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共完成环保投资53.2亿

    26、元,其中城市建设环保投资29.7亿元,“三同时”环保投资6.0亿元,老污染源治理投资17.1亿元,南四湖流域湿地生态建设及塌陷地复垦投资1.6亿元。环境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合格率及执行合格率均为100%;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78个,关停污染重、能耗高、浪费资源的企业18家,完成了COD、二氧化硫减排目标任务。环境污染得到进一步控制,全市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各主要河流、湖库COD浓度较上年下降12.1%,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达到100%;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大气污染指数为83,全年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31天。十二、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年末

    27、全市户籍总人口843.03万人(注3)。其中,男性人口432.46万人,女性人口410.5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3万人,出生率为11.38;死亡人口4.56万人,死亡率5.45;全年净增加人口4.9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94(注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92元,增长12.1%,人均消费支出10424元,增长12.2%。济宁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6元,增长11.9%;人均消费支出12500元,增长11.2%。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5%,比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450元,比上年增长15.2%;人均生活消费

    28、支出4216元,增长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上升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4.8平方米。就业保持稳定增长,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1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4.0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29.4亿元,为12.6万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1.4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0.1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8.3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2.0万人,养老保险费收入3.8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99

    29、.8万人,征缴基本医疗保险费12.5亿元,支付医疗保险待遇11.5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0.1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2.95亿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1亿元。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0964张,收养各类人员18602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319个,社区服务中心20个。全年接受社会捐赠6359.6万元。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低保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互助为辅助、优惠政策相配套、基层社区组织为依托的“五位”一体社会救助体系。2010年全市城市低保对象23791户、50073人,发放低保金10254万元;救助农村低保对象88754户、18100

    30、3人,发放救助金16264.9万元;供养农村五保19951人,年投入供养资金 5155.3万元。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增加值指标为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省统计局核定的年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济宁统计年鉴-2010为准。3、全市人口数据为公安系统户籍人口数据。4、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取自市计生委数据。附表1: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粮食万吨464.84.2 #夏粮万吨232.53.6秋粮万吨232.34.7棉花万吨13.7-2.2油料万吨22.91.4 #花生万吨22.82.4瓜菜万

    31、吨927-11.0 #蔬菜万吨805-12.0水果万吨28.3-3.6肉类万吨76.76.5奶类万吨13.9-15.8禽蛋万吨56.37.6水产品万吨34.67.4肉猪出栏头数万头573.89.8生猪年末存栏数万头303.211.8羊年末存栏数万只257.3-0.8附表2: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原煤万吨8809.08.5发电量亿千瓦时578.417.0挖掘、铲土运输机械台35469108.6变压器万千伏安546.0119.6通讯电缆万对千米34.4-37.8电力电缆万千米0.7-53.3化学农药原药万吨2.741.8合成氨万吨35.6-29.9化肥(折%)万吨25.0-26.6烧碱万吨29.89.3纱万吨42.712.3布亿米3.7-2.1服装万件1944.046.6机制纸及纸板万吨321.612.3焦炭万吨394.0-4.9白酒万千升3.811.0啤酒万千升25.6-0.3汽车辆12141117.3改装汽车辆3186311.4水泥万吨735.614.0附表3:2010年济宁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 标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9食 品7.4其中:粮食14.0 肉禽及制品


    注意事项

    本文(济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