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docx

    • 资源ID:15873099       资源大小:183.12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docx

    1、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宁夏比较优势和基础条件,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特色、适应发展趋势、兼顾现有基础”的原则,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节能环保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确定为“十二五”时期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产业。为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

    2、产业在自治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将宁夏打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特制定本规划。一、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一)重要意义。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各国纷纷把加大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作为实现经济振兴、抢占新的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突破口。“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宁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中资源依赖性高、重化工比重过大、重

    3、点产业能耗高等主要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为实现宁夏未来的科学发展,必须依靠更多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速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二五”时期,是宁夏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重要发展期,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型期。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宁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提供了历史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宁夏解决产业层次偏低、资源环境代价过大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宁夏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实

    4、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二)发展条件。 1. 经济形势向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一五”时期,在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推动下,宁夏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3亿元,是2005年的2.7倍;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54亿元,是2005年的3.2倍。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以宁东基地为重点的工业快速崛起。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2. 产业政策日趋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区出

    5、台了促进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服务外包、软件等一系列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截至“十一五”末,全区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9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24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15个,自治区级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12个,自治区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40个。产业促进政策的完善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3. 资源禀赋条件得天独厚,为战略性新兴产

    6、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宁夏处于甘肃内蒙古辽宁大风带,风能资源丰富,理论储量为2253万千瓦,适宜风电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1214万千瓦。宁夏是全国太阳能辐射的高能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辐射一类区,年日照数为2250小时3100小时,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云量少等特点,开发太阳能的潜力较大。此外,区域内荒漠和半荒漠土地面积达1089万亩,为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煤炭、矿产、生物等资源丰富。宁夏煤炭探明保有储量300多亿吨,位居全国第6位;煤藏密度(单位面积保有储量)、丰度(人均保有储量)均居全国第2位。硅石资源丰富,资源量在200亿吨以上,品质位居全

    7、国前列、西北首位。冶镁白云岩、石英岩(硅石)、石膏、石灰岩、辉绿岩等矿产资源是轻金属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化工材料、建材的重要原料。生物资源丰富,具备特色中药材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发酵工业所需要大宗玉米、马铃薯的供应能力;气候干燥、杂菌感染率低的自然环境使宁夏生物发酵产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三)产业基础。1. 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特色突出。在新能源领域,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基本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2010年底并网光伏发电9万千瓦;风电产业初具规模,2010年底并网风力发电76万千瓦。在光伏和风电领域引进和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在新材料领域,钽铌铍等稀有金属材料在国际上占有重要

    8、地位,钽铌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电容器级钽粉、钽丝世界市场占有率分别达18%和40%以上,铝、镁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在装备制造领域,聚集了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煤炭机械、铁路牵引变压器、数控机床等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专用设备制造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生物领域,四环素、红霉素等原料药生产在全国占据优势地位,生物发酵核心菌种培育和生产技术多为自主研发,生物酶在西北地区具备发展优势。在节能环保领域,从事环保产品生产的企业达20多家,建立了“灵武市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试验区”,涌现了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信息

    9、服务产业形成了一定基础,物联网研发和应用示范取得新进展。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态势初显。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市、吴忠市等区域初步形成了集聚发展的态势。其中银川经济技术国家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设了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新能源研究院、宁夏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银川动漫基地等一批创新创业平台。宁夏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受区位优势不足和生态环境脆弱等因素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资源依赖性强,产业规模小、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

    10、严重不足,企业融资困难、自主创新能力弱,重点产业综合发展实力不强。“十二五”时期,要跟上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宁夏必须抢抓机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端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自治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市场培育、人才支撑、标准制定等环节,做大优势,做强特色,培育产业集群,打造完整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11、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将宁夏打造成为西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激励、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加快突破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升级与培育新兴相结合。对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等具有资源能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产业,要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不断升级,实现差异化发展。对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要以重大技术突破为目标,选择主攻方向,明确发展重点,争取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突破。创新驱动与

    12、需求培育相结合。着力发展原始创新,强化集成创新,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完善产业扶持政策,通过政府采购、应用示范等方式,引导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承接产业与自主发展相结合。整合资源,优化环境,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与国际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间的交流,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承接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集中力量,有效推进,加快促进地方骨干企业发展,催生新型业态,构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高校等社会各界共同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十二五”时期是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夯实基

    13、础、突出特色、突显优势、形成规模的关键时期。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以上,初步形成稳步发展、有序推进的格局;对全区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初步形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2015年分项目标如下:总量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2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30%以上。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形成产值百亿级的产业集群,打造一批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创新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打造一批国家级研究(实验)

    14、机构,创建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集聚目标。初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突出、产业链较为完整、龙头企业主导带动作用强、在国内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领域建成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优势特色产业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若干知名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的特色产业基地。三、发展重点“十二五”期间,宁夏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高端化、规

    15、模化、集群化的发展方向,优先发展能够快速做大做强的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生物产业,积极培育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节能环保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建设具有拉动效益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链,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提升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层次,增强发展实力。(一)新能源产业。1. 发展目标。总量规模增长目标。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247亿元以上,增加值达74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6%。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宁夏重要产业之一。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到2015年,形成风电装备龙头企业3家4家,风电装机容量

    16、达到500万千瓦,风机制造能力达到300万千瓦,风电装备整机(主流机型)配套零配件本地化率达到70%,风电装备整机制造能力在满足区内新增风电装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能力达到30万千瓦,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升级。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宁夏新能源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载体功能,通过政府引导促进新能源产业向规划的重点集聚区汇集。依托“宁夏新能源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到2015年,将宁夏逐步打造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绿色发展目标。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采用先进的绿色制造技术,注重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降低污

    17、染物排放,提高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2. 重点方向。(1)风能产业。形成风力发电完整产业链,发展风电装备整机制造及零部件配套制造,推进风力发电建设。大力发展风电装备整机制造,推动产品转型升级。继续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外大型风电整机企业,凭借其品牌和技术优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鼓励区内整机制造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再创新等方式,掌握制造主流风电机组的关键技术,带动本地配套零部件发展。支持企业积极转变产品结构,推动风电机组由小型化向大中型化转变。继续完善2.5兆瓦及以上风电装备集成制造技术并实现整机的规模化生产,加快研究开发3兆瓦及以上的风电装备整机制造技术。加快发展风电装备零部件制造,提

    18、升本地化配套水平。依托本地风电装备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开发并实现2.5兆瓦及以上风电装备配套零部件如塔筒、齿轮箱、变浆轴承、主轴承、轮毂、叶片、偏航驱动装置、机舱罩、风力发电机、控制柜、标准件、主轴等的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风电装备配套产业链。大力推进风力发电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系统配套、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宁东、盐池、中卫、红寺堡、同心、海原等大型风电场建设,引导风电规模化开发。鼓励风能资源相对丰富地区,因地制宜开发小型风电场,形成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相结合的格局。专栏1:风能产业发展重大工程 风能资源开发:继续进行风能测试,开发风电场。 风电装备整机技术开发及产业化:依托宁夏

    19、发电集团、恩德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银星能源有限公司、宁夏运达有限公司等风电装备整机制造企业,发展2.5兆瓦及以上风电装备集成制造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开展宁夏银星能源有限公司300台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500台齿轮箱、500套塔筒等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宁夏运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年产400套2.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等。 风电装备零部件制造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加快区内塔筒、齿轮箱、变浆轴承、主轴承、轮毂、叶片、偏航驱动装置、机舱罩、风力发电机、控制柜、标准件、主轴等风电装备重要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发展,依托西轴股份有限公司、长城须崎铸造有限公司、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银星能源有限公司,逐渐完善风电装备配套

    20、产业链。开展西轴股份有限公司2.6万套风力发电机组配套轴承、宁夏京冶轴承科技风机轴承制造项目,银川舟舰钣焊制造有限公司300台套/年风力设备零部件配套项目等。 大型风电场建设:建设宁东、盐池、中卫、红寺堡、同心、固原、海原等大型风电场。 分布式风力发电:在风能资源相对丰富及用电负荷集中的地区开发小型风力发电,以低电压等级形式分散接入电网。 大型风电场并网:配套建设相应送出工程,建设33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等高压输电工程。 自主创新能力:建设2.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产业化试验检测平台、风电公共技术开发平台。(2)太阳能光伏产业。打造晶硅太阳能光伏完整产业链,涵盖多晶硅及单晶硅硅料

    21、、硅片、光伏电池制造与组件封装、光伏配套装置等环节,积极发展非晶硅太阳能发电技术。提升晶硅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冶金法、改良西门子法制造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多晶硅纯度,继续降低生产能耗及制造成本,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继续提高光伏电池与组件封装制造水平,支持规模化光伏电池切片、电池组件封装生产。依托光伏产业重点企业,逐步提升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开发光伏配套装置及产品。积极引进和建设大功率逆变器、控制器、蓄电池、光伏电池专用玻璃、太阳能发光聚光器、单晶炉、多晶炉锭、铸锭炉等光伏配套系统,推动光伏配套制造业的发展。开发多晶硅相关成套设备,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使用。发展

    22、非晶硅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工艺的研究与开发。积极跟踪世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聚光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进行技术与工艺的适度研究与开发,加快对非晶硅太阳能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光伏电站等应用领域推广使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产品。稳步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鼓励利用沙漠、戈壁及无耕种价值的闲置土地建设集中式太阳能光伏电站。重点建设宁东,石嘴山市惠农区、大武口区、平罗,吴忠市红寺堡、太阳山、青铜峡、盐池,中卫沙坡头等光伏电站。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的分布式并网发电及自发自用的屋顶光伏发电工程,鼓励在通信、交通、照明灯等领域采用分散式光伏电源。针对西部农村、偏远地区、无电地区对电力的需

    23、求,协作开展光伏独立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为特殊领域和复杂条件下的电力保障提供技术支撑,推动光伏独立发电系统的产业化应用。专栏2: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重大工程 技术开发及产业链:提升晶硅光伏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非晶硅太阳能发电技术,积极开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聚光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支持宁夏昂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MW太阳能电池片及50MW组件项目;开展宁夏银星能源有限公司200MWp/年太阳能电池及光伏发电配套组件项目,北京华信电子企业集团年产300MW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配件项目,宁夏天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太阳能级硅棒20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银川

    24、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单晶硅及切片项目,无锡尚品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站等项目建设。 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在石嘴山、吴忠、中卫等地建设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建设哈纳斯盐池高沙窝太阳能燃气联合示范电站,开展太阳能综合应用区域性示范。 分布式光伏发电:积极发展建筑一体化的分布式并网发电及自发自用的屋顶光伏发电工程。 市场培育:建设大型光伏电站,推广与建筑结合的并网光伏系统,加强进行适应光伏发电发展的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 自主创新:围绕光伏产业链建设中系统技术的开发与集成,加快自治区光伏发电装备系统、硅单晶材料制备与检测工程实验室建设;积极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开展合作,

    25、建设光伏电站系统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平台。(3)智能电网建设。大力推进适应新能源并网的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协调、促进新能源电站与智能电网的融合,加快新能源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新能源集中与分散并网接入工程建设,大力支持电网企业进行智能化电网改造,推进新能源智能接入系统建设,研究开发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的智能电网储能技术。推进适应电动车快充和慢充的配电网建设,积极开展智能小区建设和智能电表应用,推动终端用户智能模式升级,使光伏、风力发电产业得到有序、健康、快速发展。(二)新材料产业。1. 发展目标。总量规模增长目标。新材料产业规模显著增长,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155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4

    26、6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6%。到2020年,新材料成为全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继续保持在钽铌铍等稀有金属加工业、镁冶炼业、铝冶炼业和碳基材料业的传统优势,加快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新材料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建设,在镁合金压延加工业、铝合金压延加工业、新型化工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大幅提高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产品比重。产业基地建设目标。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将宁夏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领先的重要新材料产业基地。绿色发展目标

    27、。重视新材料生产的节能、降耗与环保,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及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污染。2. 重点方向。(1)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材料及深加工。通过延长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实现主导产品升级、新产品开发和深加工产品的拓展,使上、中、下游产品逐步走向协调发展。主要产品包括:高比容钽粉、细径钽丝、钽电容器、铌粉、铌丝、钽铌合金及其化合物、铍青铜管棒带材、光电元器件、钛加工材等。依托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的人才、技术优势,重点支持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新材料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项目建设,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巩固我国在国际钽铌产业的优势和主导地

    28、位,使宁夏成为我国重要的钛及钛合金生产基地。(2)轻金属新型合金材料及加工。加快镁产业的结构调整,做大做精金属镁生产,做优镁合金锭、镁屑、镁粒等初级产品,开发镁合金中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结合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现代兵器、家用消费品、机械设备等产业扩大应用镁合金加工产品,逐步提高镁合金变形材系列产品、镁合金压铸件系列产品比例。以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博士后工作站为平台,加强电解铝关键技术研究。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向大规格工业型材棒锭、板(扁)锭发展,重点发展大断面高档次铝板带材和铝合金管棒材生产,填补国内高精度铝板带管棒材的空白,提高铝型材的附加值,满足国内对高档次铝型材的需求

    29、。积极开展交通工具轻型化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力争为国内轨道交通领域动车、高铁等建设提供产业配套。(3)电子信息材料。依托重点企业的技术储备,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紧跟国际钽基电子元器件最新技术,促进钽铌基电子元器件的研究开发。重点发展超细银粉、超细镍粉、电子浆料、蓝宝石晶体加工制品等新型电子材料,延伸产业链,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型电容器、电位器、电阻器等产品。(4)碳基材料。依托优质的“太西”无烟洗精煤资源优势,提升技术档次,开发高新产品。活性炭行业重点开发脱硫/脱硝活性炭、活性炭加工制品等产品。碳化硅行业重点开发生产亚微米级碳化硅粉、碳化硅结构陶瓷、碳化硅导电薄膜、碳化硅敏感元器件等产

    30、品。碳素行业重点开发生产惰性阴极碳块、惰性阳极碳块等高新产品和增碳剂。(5)新型化工材料。依托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煤制烯烃下游产品,包括聚甲醛、聚碳酸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酰胺(PA),以及聚丙烯腈(PAN)纤维及其下游产品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积极开发下游改性、特种塑料品种和各种异型材。发展胍盐类,液体单氰胺、固体单氰胺、二氧化硫脲等石灰氮及其下游新型化工材料。专栏3: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工程 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施宁夏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新材料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系列项目,开展细直径钽丝、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200吨一氧化铌、铌及铌基材料、

    31、铍铝合金、3000吨钛及钛合金、300吨电子浆料、新型锂电子电池正极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强做大钽铌铍等稀有金属材料;积极发展具有市场前景和资源优势的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储能材料等。 先进结构材料:重点发展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高强轻型合金材料。重点实施宁夏锦宁巨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高精度铝板带箔、20万吨铝杆项目,宁夏华镁特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只镁合金车轮毂项目,宁夏华盈矿业有限公司10万吨镁合金、5万吨预拉伸中厚板项目,太阳镁业年产30万吨镁合金项目,宁夏广银铝业有限公司高精度铝加工材用铸锭项目,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铝材等。 高性能复

    32、合材料:组织实施神华宁煤煤制烯烃项目,宝塔石化120万吨/年PTA及配套原料,庆华集团年产11.5万吨芳烃项目,国电英力特年产45万吨醋酸乙烯、10万吨聚乙烯醇,国电英力特宁东醋酸酸酐醋酸纤维多联产项目等。 自主创新能力:依托国家钽铌特种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继续开展钽铌稀有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建立特种金属材料研发体系,建成成套规模化生产工艺和工程化体系,为钽铌稀有金属材料向高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组建铝材料高端产品研发应用自主创新平台,开展高附加值铝材料核心技术研发,提升铝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推进电力电子电磁元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建设,加快电力电子电磁高端、高附加值元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宁夏镁及镁合金工程材料复合成型工程实验室与国内外同行业间的科研合作与开发,加快镁合金复合成形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究。(三)先进装备制造业。1. 发展目标。总量规模目标。到2015年,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增加值达到6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到2020年,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以上。结构优化目标。重点发展自动化成套煤矿机械、智能化


    注意事项

    本文(宁夏回族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