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林清玄.docx

    • 资源ID:1585895       资源大小:75.89KB        全文页数:6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林清玄.docx

    1、届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林清玄2019届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林清玄作者简介: 林清玄,笔名秦情,名字来源:大猪清而不玄。台湾高雄人,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他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选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在梦的远方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菠萝蜜等。并且他

    2、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人物生平他17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出版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一发不可收,走上了文学之路。作品有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剧本等,最有成就的是散文创作。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吴三连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中华文学奖、中央时报文学奖、吴鲁芹散文奖、作协文学奖,曾于台湾获得世界华人文化新传奖、杰出孝子奖、世新大学十大杰出校友奖、成功杂志十大成功人物奖、宝岛十大才子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 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从

    3、小学三年级就想成为一名作家的林清玄在17岁时即开始发表作品,到30岁时,他的作品囊括了当时台湾的所有文学大奖。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 32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深入经藏。 35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90年代最畅销的作品。 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同时创作“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获颁杰出孝子奖。 林清玄的

    4、作品曾多次被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也多次被选入大学国文选,是国际华文世界被广泛阅读的作家,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评价读林清玄的书,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那些或宁静或激昂的文字,给予我太多太多。不得不说,林清玄的文字是值得去捧一盏清茶细细品味的。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重要的新生代散文家,他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显现出博大的悲悯情怀,其散文也呈现出质朴、清新、真纯的特点.悲悯情怀是林清玄的情感内核,悲悯是其散文的精神特质,清真成为其散文重要的美学风格.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

    5、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禅理散文禅理散文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开台湾当代禅理散文之先河,在当代文坛散放出熠熠光辉,照耀人类被物质文化笼罩下逐渐蒙蔽的心灵。文章对林清玄禅理散文的内容特色展开深入的剖析,揭示其禅理散文创作的精神家园.。 在台湾作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最近台湾对三十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

    6、调查,统计结果,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分别是林清玄和琦君。心里的宝玉 林清玄一位想要学习玉石鉴定的青年,不远千里去找一个老玉石家学习玉的鉴定。 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玉的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像老师傅一样,成为玉石的专家。 老师傅随手拿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开始给他讲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夏商周开始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 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随手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就这样,每天老师都叫他捏紧一块玉,光是中国历史就讲了几个星期。 接着,老师向年轻人讲风土人情、哲学思想,甚至生命情操。 老师几乎什么都讲授了,关于玉的知识却一句也不提。而且,每天都叫那

    7、个青年捏一块玉听课。经过了几个月,青年开始着急了,因为他想学的是玉,却学了一大堆无用的东西。 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想向老师表明,请老师开始讲玉的学问,不要再教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他走进老师的房间,老师仍然像往常一样,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正要开始谈天的时候,青年大叫起来:“老师,你给我的这一块,不是玉!” 老师开心的笑起来:“你现在可以开始学玉了。” 这是一个收藏玉的朋友讲给我听的故事,我很喜欢。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不懂,而独独懂玉的,因为玉的学问与历史、文化、美学、思想、人格都有深刻的关系。而这个世界的学问也不是有用、无用分得那么明白的。 其实体味人生不也像学着去懂一块玉吗?一个对人

    8、生没有深层体验的人,是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的。 没有深陷于生命的痛苦的人,无法了解解脱的重要。 没有深陷于欲望的捆绑的人,不能体会自在的可贵。 没有体会过悲哀的困局的人,不会知道慈悲的必要。 没有在长夜漫漫中啼哭过的人,也难以在黎明有最灿然的微笑。 人生就好像手中的一块玉,如果没有握过许多泛泛的石头,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多么珍贵了。 所以,要学玉的人,应该先认识人生。 1文章用大量的篇幅讲故事的用意是什么?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 2作者在文中给读者没有在长夜漫漫中啼哭过的人,也难以在黎明有最灿然的微笑。讲明一个怎样的道理?(用原文回答)(3分) 3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4文中写到“

    9、没有在长夜漫漫中啼哭过的人,也难以在黎明有最灿然的微笑。”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体会?(3分) 答案: 1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讲故事,意在说明要掌握好一门学问,首先要广泛地了解与该学问有关的知识,而且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即要想掌握好一门学问必须经历一个潜移默化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这样写为下文作者点明文章主旨作铺垫。 2一个对人生没有深层体验的人,是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的。 3人生犹如玉一般美丽、宝贵,但人生又是很平凡的,只有经历了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生之路,并且在平凡的人生过程中面对各种艰难、危险、冷漠、贫苦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样才体会到人生的珍贵,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并去珍惜它。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10、,回答时能够扣住文本,清晰地阐释自已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个没有经历过的挫折,失败、委屈的人,就难以体会的人生的价值,难以明白成功的真正意义,难以领会战胜它的快乐。例如,我在学习中(略) 思想的天鹅 林清玄(1)有时候我在想,人的思想究竟像什么呢?有没有一种具体形象的事物可以来形容我们的思想? (2)偶尔,我觉得思想像彩色的蝴蝶,在盛开的花园中采蜜,但不取其味,不损色香。而这蝴蝶不能在我们预设的花园中飞翔,它随风翻转,停在一些我们不能考察的花丛中,甚至让我们觉得,那蝴蝶停下来时,有如一株花。 (3)偶尔,我觉得思想犹如海洋,广度与深度都不可探测,在它涌动的时候,或者平缓如波浪,或者飞

    11、溅如海啸,或者反映蓝天与星光,只是,思想在某些时候会有莫名的力量,那像是鱼汛或暖流、黑潮从遥远的北方来到,那可能就是被称为“灵感”的东西。 (4)偶尔,我觉得思想像是诗经中说的“鸢飞戾天,鱼跃于渊”的鸢或是鱼,上及飞鸟下至渊鱼,无不充满了生命力。鸢的眼睛是最锐利的,可以在一千米以上的高空,看见茂盛草原上奔跑的一只小鼠;鱼的眼睛则永远不闭,那是由于海中充满了凶险,要随时改变位置。 (5)不过,蝴蝶的翅力太弱,生命也太短暂;而海洋则过于博大,不能主宰;鸢呢?鸢太过强猛,欠缺温柔的品质;鱼则过于惊慌,因本能而生活。 (6)如果愿意给思想一个形象,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天鹅的古名叫鹄,是吉祥的鸟,

    12、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那种两翼张开有六尺长的大鸟。它生长于酷寒的北方,能顺着一定的轨迹,越过高山大河到达南方的温暖之地。它善于飞翔,非白即黑;它也能安于环境,不致过分执著天鹅有许多的品性,它的耐力、毅力与气质,都是令人倾倒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对情感至死不渝的天鹅,不知道让多少人为之动容。 (7)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更要紧的是,天鹅是易于驯养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牵动,而能主宰自己的思想,让它在水草丰美的湖滨自在优游。 (8)据说,驯养天鹅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把天鹅的一边翅膀修剪,使它失去平衡不能飞,它就会安住于湖边。另一个方法是,

    13、把天鹅养在一个较小的池塘里。由于天鹅的起飞,必须先在水中滑翔一段路途,才能凌空而去,若池塘太小,它滑翔的路程太短就不能起飞了。从前,欧洲的动物园用前一种方法驯养天鹅,后来觉得残忍,并且天鹅展翅的时候很丑陋,所以现在用后一种方法了。 (9)驯养思想的天鹅似乎不必如此,而是确立一个水草丰美的湖泊作为天鹅的家乡,让它保持平衡的双翼(智慧与悲悯),也让它有广大的湖泊,然后就放心地让它展翅翱翔吧!只要我们知道天鹅是季候之鸟,即使它飞到万里之外,它在心灵中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家乡,经过数万里的路途,在千百万劫里流浪,有一天,它就会飞回它的家乡。 (10)传说从前科举期间,凡是到京城应试的士子都要穿“鹄袍”,

    14、译成白话就是要穿“天鹅服”,执事的人只要看见穿白袍的人就会肃然起敬。因为那些穿着白衣的年轻孩子,将来会有许多位至公卿,是不可轻视的。佛教把居士称为“白衣”,称为“素”,也是这个意思。思想的天鹅也像是穿白袍的士子,纯洁、青春,充满了对未来的热望,在起飞的那一刻不能轻视,因为它会翱翔万里,主宰人的一生。 (11)在我的清明之湖泊,有一只时常起飞的天鹅。我看它凌空而去,用敏锐的眼睛看着世界,心里充满对生命的探索的无限热忱。我让那只天鹅起飞,心里一点不操心,因为我知道,天鹅有一个家乡,它的远途旅行只是偶然的栖息,它总会飞回来,并以一种优雅温柔的姿势,在湖中降落。(选自2008年第8期读者) 1.文章的

    15、标题为“思想的天鹅”,有什么作用?(2分) 2.我们一般主张写文章要开门见山,你觉得文章(1)(5)段应不应该删除?为什么?(3分) 3.第(9)段中“驯养思想的天鹅似乎不必如此”指的是什么?(2分) 4.作者为什么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请简要说说理由。(3分) 5.作者将“思想”比作“天鹅”,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如果要你也给“思想”一个形象、准确的比喻,你会如何呢?请你根据下面的例句进行仿写。(4分) 例句: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浩大如天鹅之越过长空,在动荡迁徙的道路上,不失去温和与优雅的气质。 我愿意自己的思想我愿意自己的思想 答案: 1.标题运用新颖的比喻,将“思想”和“天鹅”联系起来,具有一

    16、定的新颖性、形象性,给人一定的阅读兴趣;初步揭示了文章的大致内容。 2.不能删除。因为作者将“思想”比作“蝴蝶”、“海洋”、“鸢”、“鱼”,都具有一定的弱点,都不能很好地体现作者对“思想”的深刻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引出下文,衬托出“天鹅”之喻的准确性、合理性。 3.把天鹅的一边翅膀修剪和把天鹅养在一个较小的池塘里。 4.天鹅有令人倾倒的耐力、毅力与温和优雅的气质;天鹅是易于驯养的,使我不至于被思想牵动,而能主宰自己的思想;天鹅纯洁、青春,充满了对未来的热望,心里充满对生命的探索的无限热忱。 5.精彩如海燕之搏击风浪,在暴风雨的考验前,不失勇敢和坚韧的品质。不屈如苍鹰之翱翔天宇,在孤独寂寞的征程上

    17、,不失豪迈和潇洒的雄姿。野姜花 林清玄(1)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循香而往,发现有一位卖花的老人正在推销他从山上采来的野姜花。 (2)我买了十把野姜花,想到这位可爱的老人,也记起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就像听一首老歌,那歌已经远去了,声音则留下来,每一次听老歌,我就想起当年那些同唱一首老歌的朋友,他们的星云四散,使那些老歌更显得韵味深长。 (3)如今,岁月像蝴蝶飞过、像小舟流去,我也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流浪岁月,仅剩野姜花的兴谢在每年的秋天让人神伤。后来我住在木栅山上,就在屋后不远处有一个荒废的小屋,春天里月桃花像一串晶白

    18、的珍珠垂在各处,秋风一吹,野姜花的白色精灵则迎风飞展。我常在那颓落的墙脚独坐,一坐便是一个下午,感觉到秋天的心情可以用两句诗来形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4)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 (5)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像远远的拖着一条尾巴,走远了,还跟随着。我想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 (6)有一次赶火车要去见远方的友人,在火车站前被一位卖水仙花的小孩拦住,硬要叫人买花,我买了一大束水仙花,没想到那束水仙花成为最好的礼物,朋友每回来信都提起那束水仙,说:“没想到你这么有心!” (7)

    19、又有一次要去看一位女长辈,这位老妇年轻时曾有过美丽辉煌的时光,我走进巷子时突然灵机一动,折回花店买了一束玫瑰,一共九朵。我说:“青春长久。”竟把她动得眼中含泪,她说:“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没有人送我玫瑰了,没想到,真是没想到还有人送我玫瑰。”说完她就轻轻啜泣起来,我几乎在这种心情中看岁月蹑足如猫步,无声悄然走过,隔了两星期我去看她,那些玫瑰犹未谢尽,原来她把玫瑰连着花瓶冰在冰箱里,想要捉住青春的最后,看得让人心疼。 (8)每天上班的时候,在复兴南路和南京东路的快车道上,时常有一些卖玉兰花的人,有小孩、有少女,也有中年妇人,他们将四朵玉兰花串成一串,车子经过时就敲着你的车窗说:“先生,买一串香的玉

    20、兰花。”使得我每天买一串玉兰花成为习惯,我喜欢那样的感觉有人敲车窗卖给你一串花,而后天涯相错,好像走过一条乡村的道路,沿路都是花香鸟语。 (9)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东部的东澳乡旅行,有一位长着一对大眼睛的山地小男孩卖着他从山上采回来的野百合,那些开在深山里的百合花显得特别小巧,还放散着淡淡的香气。我买了所有的野百合,坐在窗口,看着远方海的湛蓝及眼前百合的洁白,感慨万千。 (10)因此,我总是感谢那些卖花的人,他们和我原来都是不相识的,因为有了花魂,我们竟可以在任何时地有了灵犀一点,小小的一把花想起来自有它的魁力。 4作者揣摩人们买野花的原因是什么?(2分)5第三段中作者引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

    21、青”两句诗,作用是什么?(2分)6第四段“记忆如花一样,温暖的记忆则像花香,在寒冷的夜空也会放散”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6分) 7文中第五段写到“即使像买花这样的小事,也有许多珍贵的经验”具体指哪些经验?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4分)8下列句子极富表现力,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赏析。(6分) (1)在通化市场散步,拥挤的人潮中突然飞出来一股清气,使人心情为之一爽。(2)我把买来的野姜花用一个巨大的陶罐放起来,小屋里就被香气缠绕,出门的时候,香气就像远远的一条尾巴,还跟随着。 答案: 4.买野花的人可能是爱花的,可能其中也深埋着一种甜蜜的回忆(2分)5.引用两句诗,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具有诗情画

    22、意,富有感染力;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赏秋时的伤感心情.(2分)6.深层含义: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将记忆比成花,将温暖的记忆比成花香,形象地写出了记忆的美好,令人流连(1分).在孤独寂寞抑郁的处境中,这种美丽的回忆会伴随我们,帮助我们驱走孤寂伤感谢,带来丝丝幸福(2分)7.我偶然买束水仙给远方友人,没想到它竟成好礼物:我 买玫瑰送给女性长辈,竟让对方感动万分,倍加珍惜: 我养成每天上班途中买玉兰花的习惯,感受被敲窗户买花的美好感觉: 我在东澳乡旅行时买了野百合(4分)8.(1)运用动飞字,准确生动地写出了花香来得突然,清新馥郁,令人神清气爽.(2)运用了比喻,比拟的手法,语言形象生动,将花香形容得富有

    23、生机,美好可爱,表现出花香的迷人持久(共6分,每小题3分)马缨丹翻身 林清玄台北市区的安全岛上,行人道旁,开满了一大片紫的、黄的、白的、红的小花,繁华美丽。 走近一看,才发现是马缨丹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马缨丹竟已弥漫了整个城市。 马缨丹攻略了城市,使我感到惊奇,那是因为马缨丹原是乡间极为粗贱的花,蔓生于田野、坡地与林间,虽然它的花朵很美,有如散落的小星星;它的花期很长,从春天可以一直开到冬天。但是,它一向不为人喜欢。 马缨丹不受欢迎,有很大部分来自它的名字。在乡下,我们叫它“死人花”,那是因为马缨丹的花会发出一种怪味,似香非香,又经常盖满了坟地。其次,是它的生命力太强了,稍不留意,就会抢去

    24、作物的生机,对于这种除之不尽的花,乡人都会感叹地说:“有够臭贱!” 像马缨丹这种花,在台湾乡下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既不会被植于花园,也不会被种于庭院。 与马缨丹一字之差的金合欢,又叫做“马缨花”,待遇是大有差别的。乡下人认为,有如烟火盛放的金合欢,充满了喜气;而同样盛放如烟火的马缨丹,则充满了秽气。 马缨丹不管别人的眼光,自兴自谢,犹枯犹荣。 小的时候,我对这些被人离弃的花,有着难言的同情,常常剪下满满的小花,丢入庭前的水缸,水缸霎时热闹,映着天光云影,使我不禁为那不凡的美而痴了。 美丽的马缨丹只有天地,没有是非。俗人俗眼看这种花,只是泄露了自己的粗鄙,于马缨丹又有何损失呢? 在城市里,我经常漫

    25、步于马缨丹盛开的街头,这使我感到喜悦,也感到澄明。喜悦的是,马缨丹终于翻身了,曾有更多更多的人欣赏到马缨丹的美,趋近一闻,它有独具的味道,非香是香,在强调风格与自我的城市,马缨丹的确是风格独具、自我强烈的花。 使我感到澄明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对待并不是单一而绝对的。三十年前的乡间看见的,是粗贱丑怪;三十年后的城市,却是繁华美丽的。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的美与价值被忽略了;但只要我们坚持着美与价值,在另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的光辉就会确立。在某一个空间上,被视之为怪的,像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历经千年之后,人们才大梦初醒,看见他们的先知。 内心澄明的人,不会为一时一地的评价,或一

    26、时一地的曲解,而改变自己美好的初衷。千山飞越,万里孤鸿,在旅途上,人们往往要从缥缈的鸿影、雪泥的鸿爪去意见鸿,但能意见者众,能意会者寡;能一瞥者多,能惊鸿者少。 有人欣赏,我能站在都城最热闹的街头,与人心心相印;无人欣赏,我也能站在最孤寂的荒地,与天地精神相照。 我是一枝非凡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宜供养佛堂,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鼠目蛙见;我不在佛堂供养,我在山间供养,佛无所不在,无分别见。 我是一枝美丽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能作为情人爱的信物,我知道那是他们的意韵不足;我不成为花束做信物,我立于永恒之河边见证。 我是一枝清雅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宜作为茶道的瓶花,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道未会通;我

    27、不只在花瓶、不只在茶堂,在天地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清雅。 或者叫我马缨丹,或者不是。 我是散落的点点繁星,你走过的风中,一直都有我的消息! 19文章写马缨丹,第自然段却写了与马缨丹一字之差的金合欢(马缨花),请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0请你理解“美丽的马缨丹只有天地,没有是非”一句中,“天地”、“是非”两词的含义。(4分) 21文中的马缨丹有着美好的精神品质,请你结合原文谈谈马缨丹给了你哪些人生的启示。(4分) 22文章自然段写法上有独特的妙处,表情达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你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赏析。(6分) 答案: 19.答:对比(衬托),人们喜爱充满喜气的金合欢,却厌弃同样盛放如烟的

    28、马缨花,突出了马缨花不管世俗眼光,自兴自利,犹枯犹荣,坚持自我的美好品质。【解析:答出对比或衬托的手法2分,扣住马缨花的美好品质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天地”既是指马缨丹生长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指坚持自我,不因别人的评价和曲解而改变初衷的豁大胸襟(精神天地)。“是非”是指“我”对马缨丹的喜爱和人们对它的厌弃不屑的态度。【解析:“天地”一词要答出客观的自然环境(1分),也要答出马缨丹胸中的精神天地(1分)。“是非”要从“是”(“我”的喜爱)(1分)和“非”(人们的厌弃不屑)(1分)两方面来作答】 21.答:人生是多变的:它的时间与空间的存在,并不是单一而绝对的。 对待人生的态度:我们应坚

    29、持自我,不改变自己美好的初衷。【解析:概括原文作答,层次清楚,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22.答:(1)作者进行了人称的转换,使用第一人称,将“我”写成了马缨丹,让读者觉得亲切、真实,抒发了内心对马缨丹无限喜爱和赞美的真挚情感。(2)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我”和马缨丹联系起来,赋予了马缨丹“非凡”、“美丽”、“清雅”的品格,“供养”、“见证”等词语写出了马缨丹美好的精神品质。(3)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空间的无所不在和时间的永恒的角度,写出了马缨丹美好清雅的精神品质,同时增强了文章的音韵美。【解析:答对一点得3分。“比拟”和“排比”分别从两方面来答,指出手法1分,答出好处2分;第一

    30、人称的好处要扣住亲切、真实两方面来给分】 云在青天水在瓶 林清玄春日清晨,到山上去。 大树下的酢浆草长得格外肥美,我轻轻地把草和花拈起,摘一大束,带回家洗净,放在白瓷盘中当早餐吃。我把这一盘酢浆草端到窗前,然后我慢慢地咀嚼酢浆草,品味它的小小的酸楚,感觉到能闲逸无事地吃着如此特别的早餐,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幸福。 我看着用来盛装酢浆草的白瓷盘,它的造型和颜色都很特别,是平底的椭圆形,滚着一圈极细的蓝线。它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带着古玉一样的质感。我一直对陶瓷有一种偏爱,最精致的瓷与最粗糙的陶,都能使我感动。最好是像我手中的白瓷盘。不是高级到需要供奉,而是可以拿到生活里来用;但它一点不粗俗,只是放着观赏

    31、,也觉得它超越了实用的范围。 如果要装一些有颜色的东西,我也喜欢用瓷器,因为瓷器会把颜色反射出来,使我感受到人间的颜色是多么的可贵。白色的瓷盘不仅仅是用来装食物,放上几个在河边小溪捡到的石头。那原本毫不起眼的石头,洗净了自有动人之美。那种美,使我觉得随手捡来的石头也可以像宝石一样,以庄严之姿来供奉。 从手里的白瓷盘,我觉得我们生在这个世界,应该学习更多更深刻的谦卑与感恩。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不管任何季节走进树林去,都会发现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草木吸收露珠,承受阳光,努力生长;花朵握紧拳头,在风中奋斗,然后伸展开放;蝉在地底长期蛰伏,用漫长的几年的爬行,才能有枝头短暂悠扬的歌。不管是什么生命,它们

    32、都有动人的颜色,即使是有毒的蛇、蜘蛛。如果我们懂得去欣赏,就会看见它们的颜色是多么活泼,使我们感到生命的伟大力量。 抬起头来,看到云天浩淼,才感到我们住的地球是多么的渺小,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是多么渺若微尘,在白色、红色、蓝色的星星的照耀下,我们行过的原野是何其卑微。幸而,这世界有这么丰富的颜色,有如此繁茂的生命,使我们虽渺小也是可以具足,虽卑微而不失庄严。 我们之所以无畏,是因为我们可以把生命带进我们的心窗,让阳光进入我们的心灵,洗涤我们身心的尘埃,让雨水落入杂乱的思绪,使我们澄明如云。我觉得人可以勇迈雄健,那是因为人并不独立生活在世界的生命之外。每一个人是一个自足的世界,而世界是一个人的圆满。


    注意事项

    本文(届中考语文 现代文名家名作美读与精练之林清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