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秋季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资源ID:15857253       资源大小:82.85K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秋季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1、秋季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教学要求: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4、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16个生字。教学过程:一、看录像,激情并揭题。1、看录像。2、说说你有什么体会。3、这就是每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2、反馈,

    2、集体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2、出示要认的生字:旗 旦 京 广 仪 式 班 护 队 曲 令 卫3、学生识记,齐读 分组读 男女比赛读四、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广 卫 旦 令 京 安 众 式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3、分析字形,说识记方法。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1、规范书写生字。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找出升旗仪式的时间,地点。3、指名朗读。(二)自学第二和第三自然段。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升旗

    3、仪式是庄严隆重的呢?2、学生自由汇报结合指导朗读。(三)精读第四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2、指名回答。三、总结课文。1、全班齐读全文。2、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说说吗?想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升旗仪式?四、作业:教学反思:2、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2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敕勒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4、1谈话引出课题。 2、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1自学诗文。2小组交流。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 四、赏读讨论,背诵诗文。 1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拨2背诵诗文。五、忆生字,指导书写。1读要求会写的字:首、川、似。2按结构记忆字形。独体字:首、川。 左右结构的字:似。3指导书写: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和写。

    5、六、总结。七、作业: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时句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诗题。 今天老师再带你们到风光秀丽的庐山看看。(出示挂图)庐山秀丽的风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文人来观赏,并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篇。今天我们来学习赞美庐山瀑布的古诗望庐山瀑布。板书:望庐山瀑布二、初读诗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诗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读诗句,互相纠正字音,把诗句读正确。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导名读全诗。 三、再读诗文,理解词语。 自学诗文,边读边想读懂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明白。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五、总结谈话,课后拓展。六:作业教学反思:3、秋天教

    6、学要求:1、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4、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教学重点:认识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积累词语。背诵课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课文录音 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会写8个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秋天的文章,(板书课题:秋天)齐读课题,认识“秋”字,你是怎么记住“秋”呢?二、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自由地朗读课文,用横线圈出不认识的生字。1、想办法弄懂画横线的字的读音。2、小组交流生字的读音。3、全班齐读课文。三、识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

    7、认读。2、学生分析要求会认的16个生字。3、重点分析字形:枣:上下结构,上面是束少一横,下面是两点.四、写字。1、出示要书写的8个生字2、学生自由读,交流识记方法。3、学生汇报,师范写。4、学生给8个生字组词。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测读。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说。3、秋天到了,太阳不再炎热了,哪些东西让人感受天气凉了?学习第二自然段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段写了哪些景物呢?这些景物怎样?2、你能读好这个自然段吗?试着读给同桌听。3、汇报朗读体会

    8、。4、指导背诵。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由朗读,找出果园里哪些果子熟了?2、这一段该怎样读好它呢?你能说一说,读一读吗?3、齐读这段,尝试背诵。学习第四自然段1、丰收的秋天还在哪里呢?全班齐读最后一段。2、学生汇报三、总结全文。1、说说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2、教育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教学反思:4、天路一、 由天路引出,激发兴趣 1. 教师放天路的歌曲,学生听后谈出感受。 2. 学生看畅所欲言:说一说你知道的路(水路、空中走廊、邮路、海上航路等); 3. 思考:你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认为它重要?修建它的过程是怎样?在这条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4. 再放这首歌曲;板书并齐读课题:天路。 二、

    9、介绍西藏,青藏铁路 1. 学生反馈收集的资料,教师整理归纳。 2. 课件出示一些青藏铁路以及修青藏铁路的画面。 三、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生字的音、形、意。 2. 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流利。 3. 抽读生字,检查读音。 4. 强调字形。 5. 理解词语的意思。 6. 自由读歌曲。 7. 指名逐节读歌词,正音,小组轮读。 四、 快速浏览,歌曲写了什么?资料中又写了什么? 五、 课堂小节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从此山不在高路不在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天路呢? 六、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百花园一教学重点:1、掌握用部首查

    10、字法查字典的基本方法。2、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学会表达和倾听。教学过程:一、语海畅游学习部首查字法。本项练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部首查字典的基本方法。棚 深 试 逃读词语,辨字音。乐园 进行 爱好 多少 生长乐曲 银行 好看 少年 漫长二、读读背背秋浦歌【唐】李 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三、能说会道想一想,你参加了什么活动?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做了什么?再想一想,在活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试着把上面的内容说一说。说的时候要注意态度自然大方,声音响亮。语言通顺明白,表达清楚。说事情时要把事情说完整。组内成员互相交流,力争每个人都能积

    11、极发言。听得同学要认真倾听,不走神。比一比,看谁说得好。把说的话写下来,句子要通顺、连贯。四、写话用几句话写一写你的暑假生活。注意正确使用逗号,句号。教学反思:5、征友启事教学要求:1、认读15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与人交往时,既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教学难点:领悟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结果。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掌握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有一头小牛很孤独,也想交朋友,它是怎样做的?2、揭示课题:征友启事。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猜猜课

    12、文可能写了什么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由朗读课文。2、读后释疑: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三、再读课文,巧识字。1、出示生字词,集体认读。2、同桌互读。3、做“开火车”的识字游戏。四、指导书写。1、学生拼读要求写的8个生字。2、给8个生字组词。3、分析识记生字字形。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5、讲评学生的书写。五、作业。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领悟两张征友启事的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结果。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1、认读生字卡片。2、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牛,它非常想和别的动物做朋友,它怎样做了呢?引入新课。二、精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2、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孤单”,体会小牛的

    13、心情。3、学习二、三、四自然段。(1)自由朗读,提出问题:小牛找朋友的条件是什么? 它能找到朋友吗?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来?(2)理解“做到以上几点”等词语,假如你是(山羊,猎狗,马驹)你会说什么?(3)小组表演。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1)过渡:小牛没有找到朋友,很失望,就去找老牛,老牛会说些什么?(2)全班齐读。5、学习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自然段。(1)自由读,出示第二张征友启事的内容,理解“或者”的意思,对比“谁能做到以上几点,欢迎联系”与“谁只要能做到以上一点,就欢迎前来联系。”这两句话的不同。(2)假如你是山羊,猪,狗等动物,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3)分角色朗

    14、读课文。三、总结全文。四、拓展你想找什么样的朋友?请你也写一张征友启事。教学反思:6、小马过河教学要求:1、学习本课13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教学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读准字音。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15、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分段指名读课文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指导书写生字,分析记忆字形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试 尾 深 浅2、练习写字。四、作业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教学过程:一、复习。1、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读

    16、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三、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四、学习第七自然段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五、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

    17、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小结: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六、总结全文教学反思:7、断织劝学教学目标:1. 认识“孟、断、织、推、今、呢、堂、呆、念、逃、眼、泪、改”等13个生字,会写“改、就、机、泪、呆、今、怎、念”8个字及本课的词语。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表演这个剧本。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的道理。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表演课文,在情景表演中明白做事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收集关于孟轲的资料以及孟母教子的视频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8、2、能找出本课生字的形近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述: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和我们平时不大一样的课文,它就是第7课。(板书课题:断织劝学)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读准字音。2、师范读课文。3、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认识与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三、识记生字四、写字教学1、自主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老师范写。3、学生描红、临写。五、布置作业1.识记生字。2.自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以“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孟母是一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而又讲究教育方法的母亲。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另一个

    19、关于孟母教子的故事。(板书课题:断织劝学)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小组讨论:演孟轲和孟母的同学应该是什么什么表情,有哪些话要说,应该怎样说? 3.全班汇报三、指导朗读1.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重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读出语气。先确定角色,明确角色的关系,联系实际想想母亲、儿子交谈时各用什么语气。可把课文分为三个情节:孟轲逃学断织劝学孟轲悔悟。并确定对话的基调:母询问、儿作答;母断织、儿惊讶;母述因、儿悔悟。2.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要注意括号内的提示)3.全班汇报表演。四、演课本剧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断织劝学 孟轲逃学 断织劝学 孟轲悔悟教学反思:识字一 保护庄稼的好卫

    20、兵教学要求:1、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结构特点。教学重点:1、了解形声字的结构特点。 2、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教学难点:了解形声字的结构特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猜一猜,谁是庄稼的好卫兵?(青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小青的儿歌。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轻声的读法。2、指名读,说说谁是保护庄稼的好卫兵?小青蛙能保护庄稼吃害虫,小朋友们可不要随便伤害它们呀。3、学生齐读,你发现儿歌中的秘密了吗?(清、情、晴、睛、请)三、识字1、出示要认识的字词卡,学生齐读。 庄稼、卫兵、晴朗、眼睛、事情、2、学生分析记:庄、稼、晴

    21、、情、睛、兵3、教师指导:庄、稼、晴、情、睛、兵四、写字1、出示要书写的8个生字,学生认读。2、用这8个生字组词。3、学生分析只记生字的字形。五、总结全文。这首儿歌写了青蛙是保护庄稼的好卫兵,是人类的好朋友。希望同学们能保护小动物。教学反思:百花园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了解重复的量词组成的短语意义与单字量词短语的不同之处。2.通过对比,认识“把”字句的表述方法,学会“把”字句与一般句式的转化。3读读背背,理解名句的含义,并做好积累,为进一步运用做准备。4.学习“能说会道”,练习口语交际,懂得说话要看环境,要得体。在口语交际中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5.练习写日记,懂得日记的格式与写法。教学重点1

    22、、“把”字句与一般句式的转化,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2、围绕“看望同学”主题,练习口语交际。3、学写日记,掌握日记的格式。教学难点:掌握日记的一般写法。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引入新课汉语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了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走进百花园,来采撷最美丽的花朵。二、语海畅游,对比发现(一)分析重复的量词组成的短语与单字量词短语表示的不同意义。1.(出示课件1)左右对比,读一读、说一说:从左右两组短语的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2.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3.教师总结: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右面的短语都是用了重复的量词的,虽然量词前的“一”没有变,

    23、但它所表示的数量已经改变了。“一条条河”是指很多条河;“一匹匹马”是指很多匹马;“一座座山”是指很多座山;“一阵阵风”是指很多阵风。(板书:量词重复:意义不同)4.要求学生分别用上下两种短语说句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不同意义。(二)认识“把”字句1.(出示课件2)将每一组里的两个句子读一读,比一比。2.学生说一说同一组里两个句子所表示的意义有什么不同?3.教师总结归纳:每一组里的第一个句子,都是有了“把”字,把动作的对象提前了,这种句式叫“把”字句。这种句式的特点是强调动作的对象是什么。(板书:“把”字句 强调动作对象)3.学生练习两种句式的转换,教师出示练习题: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出示

    24、课件3)(1)老师关上了窗子。 (2)小明终于写完了今天的作业。 (3)小燕一口气喝了一大杯子水。 4.学生作业展示,师生评价。教师及时纠正发现的错误。三、读读背背,勤于积累1.(出示课件4)自读,有不认识的字问问周围同学。(板书:名句积累 读读记记)2.弄清名句的含义:(出示课件5) 想在一年内获得利益的,不如种植粮食;想在十年内获得成果的,不如种植树木;想终身获取利益的,不如培育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至理名言便是从管子的上述三句话中提炼出来的。它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家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培养人才虽然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从中得到的益处是无法估算的。因为,人才的

    25、培养对于治理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3.教师范读。4.学生反复读,争取熟读成诵。四、能说会道1你生病了,有人来看望你,你的心情如何呢?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医院看望过病人?还记得爸爸妈妈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板书 口语交际:看望同学) (设计意图:激活原有的生活经验,奠定情感基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有话可讲。)3、.情境一:我们的好朋友圆圆,不小心摔伤了脚,在家休息。小利非常着急,买了一束鲜花,想到圆圆家看望一下,可是,他从来没有看望过病人,正犯难呢,你给出个主意,到了圆圆家,该怎么说呢?4、教师引导。(1)播放A同学到医院看望生病同学的录像。(出示课件1)(2)辩

    26、一辩:你们看录像上的同学做得对吗?你觉得他做的好在哪儿?不足在哪儿?(3)学生自由说,老师相机板书要求:有礼貌、讲文明、表问候、送祝福(设计意图:积极调动学生的语言储备,引导学生用规范、丰富的语言有条理地说话,在交际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言语表达能力。)5、师生合作练一练,演一演。(1)老师:今天我来当一回圆圆,再邀请一位小朋友来当我的同学,我们来演一演,愿意吗?(2)老师和一位小朋友合作表演。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仔细倾听对话内容,然后作简单评价。(3)小朋友说说表演时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师生同演,体现了师生间平等互动,既为学生演提供范例,又激发了学生演的兴趣。)五、记录生活,学习日记1.出示

    27、范例,初步感知(出示课件2)读日记,说说你认识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导归纳:(1)格式:第一行写具体日期、星期几、天气情况。(2)内容: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事或者自己的想法。2.明确内容,提出要求(1)记的事件要真实。要多记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事和人,多记身边发生过的现实生活中的事和人。只有真实的最能反映事件和心情,真实地叙述问题,才有参考价值,才是有效的积累,才能反映规律。(2)记的事件内容要有具体些,尽量不要用概括性叙述,而要有一定的描写。孩子写日记主要是练笔。它不同于一般的史料记录。孩子作文最大的毛病是不具体,因此,要教孩子通过仔细回忆和重新观察,把事件或人物的细节写出来。(3)要有

    28、选择地记。一则日记一般只记一件事,不能太杂,不能拖泥带水地在一则日记中什么都记。也就是说,一则日记要围绕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可以一桩事、一个场景、一段对话、一处风景、一个外貌、一种心情、一个动作等,日记不是流水帐。(4)记事件的感受不要牵强附会。每个人都会对身边发生的事产生一些感受,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在记叙过程中,可以穿插自己的感受。但这种感受一定要真实,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要老是考虑这个想法对不对。有些孩子,在自己的日记中也搬用套话大话,说一些违心的假话,这种心理是很不好的。(5)要妥善地保存日记。日记是私密性极强的,要孩子注意保存。每过一段时间,可翻一翻以前的日记,这样,既可以回忆比较

    29、,也可以可增强对记日记的信心。3.希望同学们都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板书 记日记:记录生活)教学反思:8、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要求:1、认读1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大致了解科文写了什么事,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了这块石碑。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教学难点:1、大致了解课文写了什么,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这块石碑。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教学挂图。看了这幅画,大家想问什么?这口井在哪?这口井为什么要围起来?这口井有什么作用?二、学习生字,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读通顺认读生字。自由组成四人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师生予以串讲故事。理解题目。三、自由读课文,提出问题、1、毛主席为什么决定带领红军战士为村里人挖一口井?2、毛主席怎样找到水源?四、写字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师范写,生书写。五、作业:抄写生字各一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教学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理解乡亲们为什么在井旁立这块石碑。教学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秋季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