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金川垃圾场详勘勘报告参考模板.docx

    • 资源ID:15856149       资源大小:24.6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金川垃圾场详勘勘报告参考模板.docx

    1、金川垃圾场详勘勘报告参考模板1、前言1.1、工程概况2011年12月5日,受辉南县金川城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吉林省辉南县金川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进行初步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拟建场地长约370米,宽约13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拟建一座垃圾坝长88.0米;调节池、污水处理站各一座;办公楼及车库一栋,高二层。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1.2、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1.2.1、勘察目的本次勘察为详细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目的是正确反映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掌握各土层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对场地的稳

    2、定性、均匀性作出合理评价并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工程参数及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基础方案建议。1.2.2、任务要求1.2.2.1、查明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若存在时,分析其成因类型、分布范围,预测其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出预防措施。1.2.2.2、查明场地内的地层结构、分布规律、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各层岩土工程特性进行评价,提供各层岩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1.2.2.3、查明场地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工程的影响。评价其对主要基础结构材料的腐蚀性。1.2.2.4、根据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影响地

    3、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各类因素,确定本工程抗浮水位。1.2.2.5、提供场地抗震设防基本烈度,判明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查明场地内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1.2.2.6、对地基基础方案作出评价,并提出建议。1.2.3、依据的技术文件1.2.3.1、岩土工程勘察合同1.2.3.2、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规划总平面图1.2.4、依据的技术标准1.2.4.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2.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4.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2.4.4、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1.2.4.5

    4、、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1.2.4.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2.4.7、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1.2.4.8、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暂行规定(DB22/T3992005)1.2.4.8、工程地质手册(第4版)-2007等。1.3、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勘察工作布置及其完成情况1.3.1、勘察方法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等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确定本次勘察工作。采用地面测绘、钻探取样、野外试验、室内土工试验、标准贯入测试等手段相结合的勘察测试方法。1.3.1.1、仪器设备1.3.1.1.1、钻探:采用4台 XY

    5、-1型落地钻机,回转钻进。钻进时,采用泥浆护壁,岩芯管(合金钻头)钻进。1.3.1.1.2、取土方法:粘性土采用敞口厚壁取土器,锤击法取土样,取土器直径为108mm。1.3.1.1.3、土工试验方法及设备:采用YLsoft.C0土工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进行试验。做土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直剪试验,渗透性试验。1.3.2、勘察工作量1.3.2.1、勘探点的布置依据建筑平面图,结合拟建物的荷载、结构特点等,共布置钻孔49个,钻孔间距9.0-50米。详勘阶段共布置钻孔49个,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3.2.2 、勘察进程本次勘察自2011年12月7日起进行现场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等工作,201

    6、1年12月16日现场工作结束。2011年12月18日开始进行室内土工试验,12月26日完成了室内试验分析、成果输出、校审工作。2011年12月27日起进行勘察资料的综合整理分析、成果图件编制、岩土工程问题计算分析、报告书编制及全部成果资料的校对、审核工作,2011年12月31日提交本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3.2.3、完成工作量汇总: 详见下表。表1.3.2.3-1 钻探工作量统计一览表钻探孔性质数量(个)孔深(m)下套管(m)累计进尺(m)钻探孔4915.0-40.01008.50地面测绘48100m2取岩土样原状土样67件,扰动土样9件,岩样2件表1.3.2.3-2 原位测

    7、试统计一览表测试项目数 量 统 计段次(次)组(点)总进尺(m)标贯试验测试216表1.3.2.3-3 室内试验统计一览表试验项目数 量粘性土常规试验67件颗分9件渗透性试验10件表1.3.2.3-4 野外现场试验统计一览表试验项目数 量渗水实验7个注水试验3个2、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貌地质条件概况2.1、区域气候条件概况勘察工作区域属北寒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特点是春秋短,冬夏长,夏季温热而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多年平均气温4.6C,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0C,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C,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00-1000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份,约占全年的70%。年相对湿度为60-80

    8、%左右。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为1.40m,年稳定冻结期为11月上旬翌年4月上旬。无霜期约130天,年日照时数约2400-2600小时。2.2、区域地貌地质背景概况勘察区域位于吉林省辉南县金川镇高丽房村东南侧,为中朝准地台铁岭靖宇抬拱。四周为低山区,场地位于山间谷地,堆积有第四系全新统湖沼积粉质粘土和粗砂及静水环境泥炭质土层。周围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军舰山组玄武岩及太古界混合岩地层。3、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岩土地层构成及特征3.1、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勘察区地处山间谷地,地面高程499.30-518.95米(地面高程为黄海高程系,采用RTK测量坐标和高程,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相对高差19.25米

    9、。总体地势南高北低。3.2、场地岩土地层构成及特征依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岩土体的成因时代,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将场地划分两个工程地质区,即第四系全新统(Q42 h)沼泽积工程地质区和第四系全新统(Q4h+l)湖沼积工程地质区。3.2.1、第四系全新统(Q42 h)沼泽积工程地质区3.2.1.1、第四系全新统(Q42 h)沼泽积1粉质粘土:灰黄色,稍湿,可塑;有机质含量12.6-13.8%,平均13.2%,为弱泥炭质土,厚度1.203.00米。泥炭质土:灰褐色、黑褐色,湿,疏松,质轻,有机质含量12.9-56.3%,平均35.7%,为中泥炭质土强泥炭质土,厚度1.5

    10、07.20米。以下层粉质粘土、层粗砂、层粉质粘土、1层粗砂、2层泥炭质土为第四系全新统(Q4h+l)湖沼积地层,层强风化玄武岩为第四系下更新统军舰山组(Q1j)玄武岩,见下文。3.2.2、第四系全新统(Q4h+l)湖沼积工程地质区3.2.2.1、第四系全新统(Q4h+l)湖沼积粉质粘土:黄灰色,稍湿,可塑。有机质含量平均16.6%,为弱泥炭质土,厚度2.007.70米。泥炭质土:灰褐色、黑褐色,湿,疏松,质轻,有机质含量平均16.6%,为强泥炭质土,厚度0.807.70米。粉质粘土:青灰色,稍湿,可塑,局部夹薄层强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7.4-34.8%,平均16.4%,为弱泥炭质土,厚度1.4

    11、015.30米。粗砂:青灰色,饱和,中密,砂质不纯,含土10-20%,含砾15%左右。矿物成分石英、长石为主。局部为中砂和细砂。厚度0.605.20米。粉质粘土:青灰色、黑灰色,稍湿,硬塑至坚硬。局部夹薄层强泥炭质土。有机质含量8.0-22.0%,平均12.0%,为弱泥炭质土,最大揭露厚度9.90米。1粗砂:青灰色,饱和,中密,砂质不纯,含土10-15%,含砾10%左右。矿物成分石英、长石为主。局部为中砂和细砂。厚度0.7-1.5米,为粉质粘土之夹层。2泥炭质土:灰褐色、黑褐色,湿,疏松,质轻,有机质含量27.1-56.8%,平均40.2%,为强泥炭质土。最大揭露厚度5.00米。3.2.2.2

    12、、第四系下更新统军舰山组(Q1j)玄武岩强风化玄武岩: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为硬质岩,岩芯呈碎块状和短柱状。最大揭露厚度5.00米。以上各层物理力学性质详见物理力学指标成果统计表。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4.1、地下水的类型及其赋存、渗透性、及埋藏分布特点场地分布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和玄武岩孔洞裂隙承压水,现将其赋存条件、渗透性及埋藏分布规律分述如下:4.1.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分布于第四系全新统(Q42 h)沼泽积工程地质区,赋存于表层的第四系全新统(Q42 h)沼泽积1粉质粘土层、泥炭质土,和第四系全新统(Q4h+l)湖沼积粉质粘土、泥炭质土、粉质粘土

    13、层中;富水性差,渗透性弱,为弱透水含水层;依据渗透性试验泥炭质土渗透系数3.51E-06m/s-1.33E-05m/s,平均8.41E-06m/s,粉质粘土1.66E-07m/s-3.18 E-06m/s,平均8.41E-06m/s,泥炭3.49E-06m/s,粉质粘土1.66E-08m/s1.89E-05m/s,平均5.82E-06m/s。均为弱透水层。地下水埋藏较浅,第四系全新统(Q42 h)沼泽积地下水埋深0.30-1.21m。该层地下水与工程建设关系十分密切。4.1.2、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分布在整个场地,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Q4h+l)湖沼积粗砂和1粗砂,含水层厚度粗

    14、砂0.60-5.20m,平均1.80m,1粗砂0.70-6.00m, 平均2.30m,但该层地下水不连续,部分地段缺失;粗砂顶板埋深7.80-22.10m,1粗砂顶板埋深14.00-29.10m;富水性好,渗透性强,为强透水含水层,依据注水试验粗砂渗透系数2.06E-02m/s,1粗砂渗透系数3.85E-02m/s;与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基本一致。该层地下水与工程建设关系不密切。4.1.3、玄武岩孔洞裂隙承压水玄武岩孔洞裂隙承压水分布在整个场地,赋存于第四系下更新统军舰山组(Q1j)玄武岩孔洞裂隙中,含水层最大揭露厚度5.90m;富水性好,渗透性强,为强透水含水层。该层地下水与工程建设关系

    15、不密切。4.2、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场地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每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月份为低水位期,大约在34月份水位最低,月份进入雨季后水位开始上升,一般在8月份为最高水位期。4.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依据相邻场地内的水质分析资料,该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作用。4.4、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 依据设计提供的拟建物设地下室,结合场地地下水的埋藏条件,调节池、污水处理站考虑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浮力问题。抗浮水位499.50米。5、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成果分析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6、岩土工程分析评价6.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

    16、价6.1.1 、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吉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图,场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6.1.2、建筑场地类别该工程场地以玄武岩为基岩,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地基土类型属中硬场地土,场地类别为类场地。场地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6.1.3、不良地质作用评价6.1.3.1建筑场地无液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基土无饱和粉土、砂类土,可不考虑液化问题。6.2 、冻深评价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场地的标准冻深为1.40m。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进行判别,场地土粉质粘土冻

    17、胀类型为强冻胀土,冻胀等级为级。6.3、各层岩土地基设计参数 6.3.1、各层岩土地基设计参数根据土工试验、原位测试成果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详见下表。7、地基基础方案分析评价7.1、地基土的稳定性评价对不同的建筑物选择合适的持力层,其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厚度均可满足稳定性要求。表6.3-1 各岩土层设计参数评价表层位岩土名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土工试验标 贯经验值推荐值1粉质粘土130130泥炭质土100125100粉质粘土180195190泥炭质土126145130粉质粘土155213160粗砂280280粉质粘土1852151901粗砂2923002泥炭质土133130强风化玄武岩

    18、100010007.2、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7.4.1、单一持力层地基土为同一地貌单元,但持力层顶面标高的坡度多数小于10%。分布均匀连续。因此地基土是均匀的 。7.3、地基土渗透性评价地基土的渗透性评价主要依据土的室内渗透性试验、渗水试验和注水试验,下面就渗水试验和注水试验的试验方法、求参公式及其结果进行介绍。7.31、渗水试验方法及计算试验采用单环法进行。计算公式:k=Q/F 式中:k渗透系数(m/s) Q渗入量(cm3/s) F铁环底面积1000cm2试验及计算结果见下表。表7.3-1 渗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表试验位置试验目的层Q(cm3/s)k(m/s)zk6泥炭质土0.7637.63E-

    19、06zk221粉质粘土0.1251.25E-06zk241粉质粘土0.0989.80E-07zk9粉质粘土0.2452.45E-06zk28粉质粘土0.3823.82E-06zk42粉质粘土0.1321.32E-06zk48粉质粘土0.2432.43E-067.32、注水试验方法及计算 试验采用定水头,观测流量,流量稳定8小时试验结束。计算公式:k= (Qln(R/rw)/(2ms)式中:k渗透系数 (m/h)Q注水量 (m3/h)R影响半径 (m)rw试验孔半径 (m)m含水层厚度 (m)s水头增量(m)表7.3-2 注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表试验位置试验目的层m(m)s(m)R(m)Q(m3/

    20、h)k(m/s)zk9粗砂1.54.04003.88.97E-01zk13粗砂1.74.04002.85.83E-01zk13粗砂+1粗砂2.94.04007.59.15E-01 对于zk13孔混合注水,采用下列公式分解: K2=(km-k1m1)/m2 计算得zk13孔1粗砂层渗透系数k=1.39m/h。表7.3-3 地基土渗透系数及渗透性评价表 单位:m/s层号岩土名称渗水试验注水试验室内渗透性试验取值渗透性评价1粉质粘土1.12E-061.12E-06弱透水泥炭质土8.41E-068.41E-06弱透水粉质粘土3.14E-063.14E-06弱透水泥炭质土3.49E-063.49E-06

    21、弱透水粉质粘土1.88E-065.82E-063.85E-06弱透水粗砂2.06E-022.06E-02强透水粉质粘土1.39E-061.39E-06弱透水1粗砂3.85E-023.85E-02强透水依据上表除粗砂、1粗砂为强透水层外,其余均为弱透水层。7.4、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地基土结构破坏性评价参数地下水对地基土结构破坏性评价参数允许渗透比降,地表水对地基土结构破坏性评价参数主要为不冲刷流速。采用经验值,见下表。表7.4-1 地基土允许比降、不冲刷流速表层号岩土名称允许比降不冲刷流速(m/s)1粉质粘土0.80 0.80 泥炭质土0.50 0.60 粉质粘土0.80 0.80 泥炭质土0.5

    22、0 0.60 粉质粘土0.80 0.80 粗砂1.00 0.15 7.5、基础抗滑摩擦系数基础抗滑摩擦系数采用经验值表7.4-1 基础抗滑摩擦系数表层号岩土名称基础抗滑摩擦系数1粉质粘土0.20泥炭质土0.15粉质粘土0.25泥炭质土0.15粉质粘土0.307.6、边坡坡率边坡坡率采用经验值表7.6-1 边坡坡率表层号岩土名称临时边坡坡率永久边坡坡率1粉质粘土1:11:1.25泥炭质土1:1.251:1.5粉质粘土1:11:1.25泥炭质土1:1.251:1.5粉质粘土1:0.751:17.7、岩石物理力学指标依据室内试验,见下表。表7.7-1 岩石物理力学指标表钻孔编号野外编号天然密度天然单

    23、轴抗压强度平均弹性模量平均泊松比割线弹性模量泊松比oRE5050g/cm3MPaMPaMPaZK527.00-27.201.955.1 ZK1328.80-29.002.14 6.6 0.40 2300 0.24 2500 ZK1328.80-29.002.40 32.5 0.22 3814 0.10 4355 平均值2.16 14.73 0.31 3057 0.17 3427 7.8、基础类型的选择根据各岩土层的工程特征,结合拟建物的结构特点,采用浅基础。7.9、基础持力层的确定和基础施工建议 依据主要岩土层的工程特性综合评价,垃圾坝持力层可选择在层粉质粘土上,将1粉质粘土层、泥炭质土,粉质

    24、粘土、泥炭质土层剥离,同时要采用人工降水方法降低地下水位,临时边坡采用表7.6-1坡率值;调节池、污水处理站持力层可选择在层粉质粘土上,将1粉质粘土层、泥炭质土,层剥离,同时要采用人工降水方法降低地下水位,临时边坡采用表7.6-1坡率值;办公楼及车库可选择在层粉质粘土上。8、结论与建议8.1 建筑场地无液化,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所以场地是稳定的,作为建筑场地是适宜的。8.2、该工程场地地貌单元为中低山区,属于山间谷地。8.3、场地岩土组成变化较大,各层土分布均匀连续。各层地基土的压缩性差异不大。故此地基为均匀地基。说明:此勘察文件须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后方可生效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注意事项

    本文(金川垃圾场详勘勘报告参考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