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教案.docx

    • 资源ID:15839473       资源大小:24.5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教案.docx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材简析: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五册的第一课,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感情,一个 情 字贯穿全文。课文按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的顺序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美丽、团结和充满欢乐。课文通过描写这所民族学校,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教学目标 1、会认 坝、傣 等5个生字,会写 坪、戴 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 坪坝、穿戴、打扮 等

    2、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师生跟着边拍手边唱。 2、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们是属于哪个民族,哪一朵花呢? 3、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饰

    3、、风俗等。 4、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饰和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文字资料,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况。 5、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着重引导学生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况,并相机出示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早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小路上走来,他们都高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他们要去哪呢?我们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 三、趣味识字 1、出示词语: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

    4、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全体读、) 2、游戏巩固生字。 贴字游戏: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出相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画的智慧树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导 戴、蝴蝶、雀、舞 字的书写。 四、整体朗读感知 思考:民族小学的美体现在哪里?你喜欢哪一段就重点朗读哪一段。 五、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朗读第一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课文插图,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的? 3、四人小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们

    5、学习这么认真,朗读课文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4、引导体会: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这句话,用横线画下来,课后抄写在积累本上。 5、下课了,同学们怎样尽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们玩什么游戏? 6、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来上课、交朋友说明了什么? 7、学习第四自然段: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边读一边想象,拿起彩笔,画出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六、加深体会,比赛朗读。 1、学了课文,你觉得民族小学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出这些美吗?指导体验朗读: 景色美:通过看图体会朗读。 衣着美:指名一学生穿

    6、戴上一套白族服饰展现在同学面前,接受大家的赞美后,用高兴、自豪的语调朗读。 行为美:结合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句子和学生平时的礼仪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发自内心的真诚、友好、光荣的语调朗读。 朗读美:如何读得连小动物都被吸引住了。 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参加朗读比赛,先在小组进行,再选出代表参加。 七、课后积累 1、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下来。 八、布置综合性学习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我们将开展一次活动,那么,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该怎样记录呢? 可

    7、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画图的形式 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巧用体验 移情朗读 朗读是任何一门语言课都非常重视培养的一种能力,它是任何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人都应具备的一种能力,一堂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无疑是充满遗憾的,因此,培养学生通过朗读形成一定的语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用自豪、赞美的感情来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刚开始,我用提问的形式问学生: 那些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学校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较浅,加上生活区域与时空和课文所写的内容有差

    8、距,因此对课文所写内容没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读起来感情并没有真正表达出来。如何引导呢?看到一名学生带来的一套白族服装,我灵机一动,马上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请她套上这套服装。当她再次出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立刻传来一片赞叹声,我看到,自豪与喜悦也漾在了她的脸上。我马上提议: 你能用现在的心情来朗读课文的片断吗? 她有了新的朗读体会,果然读得声情并茂。接着,我又让在坐的全体同学用刚才发自内心的赞叹体验来朗读课文,他们也读得入情入境。由此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

    9、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感。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如:为什么

    10、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 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词比赛。 小组开火车比赛。 顺风耳 比赛。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 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 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

    11、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理解词语 一本正经、假装 ,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 有点像 有点像 还有的像 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 草地会变颜色: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中午,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12、)色的; 傍晚,花朵又( ),是( )色的,草地就变成( )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1、 摘蒲公英 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这朵 蒲公英 就作为学生的奖励。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 蒲公英 ?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 三、拓展延伸 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 2、学生画画。 3、成果汇报。 四、写字指导 1、默读田字格中的生字,想象用什么办法记住。 2、全班交流。 3、教师着重指导 耍、绒、瓣、察、假 。 4、学生练习写字。 【课后反思】 挥洒想象和才情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 地球 。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

    14、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 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 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 有的说: 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 有的说: 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 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 老师,我!我! 唯恐我不让

    15、他回答。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 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爬天都峰 教学目标: 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

    16、料。) 如:天都峰:是黄 七十二峰 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 2.怎样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本文主要写了

    17、暑假里,爸爸带 我 去爬天都峰, 我 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 我 和老爷爷。) 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 我 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 挂 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 我爬得上去吗?

    18、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 发颤 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 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 4.抓住 奋力而攀 ,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奋力 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 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两个 一会儿 读出作者爬山时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历尽艰辛克服各种困难。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爬呀爬 ,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 终于 是奋力的结果,还能表现出 我们 经过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带点词的语气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要攀登高峰,必须

    19、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5.抓住 互相道谢 ,通过讨论,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对 我 及爷爷说的话的理解。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这句话肯定了 我 爬山的勇气对老爷爷行为的影响。 居然 是说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没有想到的。 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 我 由望峰生畏到坚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气来源于老爷爷的行为鼓舞。 通过交流,由此得出他们都是在对方的鼓舞下,爬上顶峰的。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爸爸的话。 (1)自己动手画出爸爸说的话,认真读一读, 汲取 是什么意思?(吸取) (2)爸爸

    20、说的话 真有意思 你怎么理解?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3)爸爸为什么说这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四、总结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 爬天都峰 设计理念 一、说教材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是爬天都峰。这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学习的课文,通过本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因此这一组教材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而这篇课文是第3篇精读课文,所以它在本单元是举

    21、足轻重的。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在暑假里, 我 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 我们 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生字词,检查评议,书写生字。 这里我单说第二课时:提示课题,提出学习任务读议结合,理解重点句段,依据板书,弄清全文之间的联系。 根据课标3 4年级阶段目标要求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注重体现人文精神。根据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22、的能力;学生能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后,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重点、难点:体会句子,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二、说教法运用 针对教学内容,我打算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训练。从图中理解体会,教师通过 教、扶、放 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以情景教学法激发兴趣,使其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脑动心到,心口一致。合作交流,疑难共解。 四、说教学环节 (一)引入课题,分析题眼 (1)先以质疑的方式,引入课题,质疑:我

    23、们怎么才能上到山上去?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然后让学生展示一下搜集到的天都峰的有关资料,并小组交流。再通过比较 登山 与 爬山 让他们体会爬山是手脚并用。这为后面的体会思想起到铺垫作用。 (2)朗读课文按 爬山前 爬山时 爬山后 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二)品释词语,明白道理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部分,小组讨论:天都峰有什么特点?找出句子读一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部分,联系上下文理解 奋力、手脚并用、终于 等词语。小组讨论:人物的动作、语言,体验我的心情。 3、自读第三部分,自由讨论: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

    24、什么要谢老爷爷? 居然 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上别的词语效果一样吗?(果然、突然、忽然)并分角色读 老爷爷和我 的对话。齐读爸爸的话,品析 汲取 是什么意思?你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善于从别人的身上吸取力量) 4、拓展学习:想一想,假如你在爬天都峰,请把你在 爬天都峰 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一课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 课堂上,我首先对生字和词语检查过关,然后就把重点放在朗读感悟上。这一课中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上以及我和老爷爷相

    25、互激励的话语上面。这里重点说一直对于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上,我让学生多次朗读第二段,在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如: 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 挂 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但是在找一找这些词语时,却碰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对于 挂 这个词语,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因此花在这里的时间就相对多了些,最后我希望通过知识的迁移来使学生理解,我举了望庐山瀑布的例子,通过这里的 挂 字来使学生理解课文中的 挂 字,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所以这样一来就比较容量理解了,我也认识到有些东西的学习对三年级刚升上中段的学生不能太强求了,要通过知识的迁移和感性的事物的帮助才能行!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