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docx

    • 资源ID:15818744       资源大小:55.64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docx

    1、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GEIHUA1688】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网络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教学过程:一、引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二、新课讲授(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P2P3,并填表)

    2、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总结两点:、计算机网络组成:(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2)、通信协议。(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

    3、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局域网LAN 10千米以内城域网MAN 10千米到60千米以内广域网WAN 100千米以外交流:除我们了解的校园网、网络实验室这类局域网以外,请与同学们交流,看能否为城域网和广域网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三、课堂小结四、作业1、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你是否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谈谈你的看法。2、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网络聊天就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请你谈谈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3、完成在线随堂小测。教学反思:第二课不同的连接策略学习目标:1、了解网络类型、网络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2、掌握网络拓扑结构教学重点、难点: 各种网络拓扑结构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根据需求选

    4、择网络问题:假如你希望与邻居好友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能够共享彼此的文件与打印机,并可以联网打游戏,请问你如何组网?需求分析:计算机数量?实现服务?组网距离速度介质设备协议一、网络类型类型优点缺点对等网(workgroup)每台计算机能同时提供和使用资源;无须服务器负载大;备份困难密码多服务器(Server)-客户机(Client)对资源集中控制,使用户更容易找到资源需要有专门服务器及网络操作系统(造价高)二、网络传输介质超5类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图示传输速率100Mbps/155Mbps以上10Mbps/100Mbps1000Mbps以上价格相对便宜相对便宜昂贵安装难易度容易安装和管理,需使用RJ

    5、-45连接器。容易安装和管理,需使用BNC连接器件,线两端需要使用终结器件并有良好接地比较复杂和精细,需使用光纤连接器件和光电转换器件适用场合100M内500M内可达20公里以上三、网络中的连接设备网络连接设备通常分为两大类: (1)网内连接设备; (2)网间连接设备。 网内连接设备主要有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及中继器等。网间连接设备主要有网桥、路由器及网关等。同时随着无线局域网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802.11系列标准的无线局域网连接设备也开始出现。四、网络的拓扑结构第三课 网络中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学习目标:1、了解两种通信信号、信道与带宽及掌握两种信息交换方式2、了解网络协议及如何安装网

    6、络协教学重点、难点:分辨两种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区别电路交换技术与分组交换技术教学过程:1.3网络中的数据通信1、通信信号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波形特点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存储、保密性好、可靠性高保密性差、易失真、易受干扰、通信质量差、信道与带宽信 道带 宽概念是通信双方之间以传输介质为基础传递信号的通路,由传输介质及其两端的信道设备共同构成。从抽象的角度看,信道实质上是指定的一段频带。 是指通信信道的传输容量。从抽象的角度看,带宽是指信道可用的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之差。 单位传输模拟信号的传输介质则使用频率单位赫兹(Hz)来表示带宽传输数字信号的传输介质则使用比特率(bps)作为带宽的量度。 比特率反

    7、映了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每秒内所传送的信息量的大小。 2、信息交换方式传统电话IP电话采用技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原理预先分配传输带宽。用户在开始通话之前,先要申请建立一条从发端到收端的物理通路。只有物理通路建立之后,双方才能互相通话。在通话的全部时间里,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将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分割为若干个分组(packet),以“存储转发”的形式,每个分组中有一个分组头,含有可供选路的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优缺点线路利用率低,专线专用,费用较高。延时短,线路利用率高,费用低,但话音质量低。第四课 网络协议【教材分析】 “第四节 网络协议”内容是讲述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的安排是通过任

    8、务驱动和学生交流来完成学习任务。物理上的连接不足以让网络能相互通信交流,让学生动手安装网络协议,更好地把网络协议的概念呈现在学生面前。解释如何把复杂问题分层分解的思想与方法是通过让学生了解寄信的过程,在交流和讨论过程中认识分层思想的好处。OSI层次模型的内容设计并没有像传统教材那样逐一介绍其各层的功能,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分层及分层的好处是什么。通过OSI/RM与TCP/IP协议的比较,可以让学生学会进行知识迁移,掌握新的知识。 【涉及课标】 1、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2、能描述网络的开放系统互联协议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3、能描述因特网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思想与功能。

    9、4、能描述模型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与网络协议安装相关的硬件知识,认识采用连网设备,能够判断“网卡”是否已经正确安装; 过程与方法: 掌握安装网络通信协议软件的方法,能够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参数。对TCP/IP协议的配置参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操作,学会进行结果验证。 【教学重点】 了解与网络协议安装相关的硬件知识,认识采用连网设备,能够判断“网卡”是否已经正确安装;(2)掌握安装网络通信协议软件的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教师提前准备演示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同学

    10、们,我们在前面学习过网络的定义,学习了网络由三个组成部分下面我找个同学回答一下网络的组成部分 网络由计算机、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网络软件(主要是指网络协议),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网络协议。 一、网络协议 打电话的过程,拿起电话听一下有没有拨号音,可果有再拨号。当听到对方的铃声后,等候对方拿起话机。双方开始通话,双方都会约定使用同一种语言。我们都得服从这样的一个通话规则,否则双方无法通话。 协议:通信双方所共同遵循的规则。 同样,在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通信设备之间,计算机与通信设备之间交换信息也要有一些规定和约定,这就是网络协议。 在网络组建过程中,具体选择哪一种网络通信协议,主要取决于网络的

    11、规模、网络的兼容性和和网络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在局域网中一般采取NETBEUI,IPX/SPX和TCP/IP三种协议。这三种协议的特点详见课本P21表1-6 二、安装网络协议软件 现在网络教室中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就是因为计算机中已经安装并配置好了网络协议。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是如何安装网络协议,让计算机能够真正“对话”。 三、网络协议OSI模型 1、分层体系结构 对一复杂问题的解决与分析,可以采用一种分层的思想方法来解决。在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设计中,就采用了这种分层设计的思想。前面所述的三种协议都是一种分层的体系结构,不同协议的分层结构是不同的,每种协议都会有独特的层次结构和组织方式,是由

    12、各自的生产厂商自行定义的。 2、OSI层次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规模与数量都得到了迅猛增长,但是许多网络都是基于不同的硬件和软件实现的,这使得它们之间不兼容,而且很难在不同标准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为了解决不同标准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研究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简称OSI层次模型) 四、TCP/IP协议简介 TCP/IP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网络协议,它是计算机世界里的一个通用协议,在OSI参考模型出现前10年就存在了,实际上是许多协议的总称,包括TCP和IP协议及其他100多个协议。 TCP/IP协议是一种分层的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

    13、,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网络接口层。 练习: 练习(1)中,假设学生作为网络生产厂商是否愿意采用OSI参考模型作为产品开发的模型。 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要我们在关注OSI分层模型体系的优点的同时,能够认识到其不足,养成辩证的思维方式。作为一个国际标准,要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其开发周期势必很长,并且完成的结果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有许多地方式是复杂且不必要的,最终OSI标准未能普及。但网络生产厂商会在设计自己的产品时与OSI分层模型联系起来,以它作为思考的出发点。 练习(3)“从分层结构图看,TCP/IP体系结构模型比OSI分层参考模型简单”,这种描述是不对的。从分层的数量上看,TCP/IP体

    14、系结构模型的确比OSI分层参考模型少,但作为一个协议体系,不能从分层的数量多少说明其系统的复杂性。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由于OSI模型的分层较多,对于各层功能的定义相对比TCP/IP分层要精确,在设计与实现过程中会容易。TCP/IP的网络接口层,要适应用不同的子网体系结构,消除不同子网体系差异,它的设计与实现是相对复杂的。最后,TCP/IP协议体系比OSI分层参考模型早十年推出并应用,OSI分层参考模型是在参考了TCP/IP协议的分层思想后,对其各层功能再进行细化的定义。因此,原命题的结论是不对的。 第五课 组建局域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双绞线的标准线序(对等线与交叉线),并尝试

    15、交叉线的制作。(2)熟悉网卡,知道网卡的用途,并尝试进行安装。(3)理解网络组建的所需要的硬件设备以及网络协议的配置。(4)学会简单对等网的组建。2、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多种方法对网络进行测试。(2)经历对等网组建的过程,理解组网的基本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建立对等网,加深对网络的认识。(2)通过对等网络的组建,能够关注家庭、学校、社会上网络的情况。(3)在组网的过程中,加强与他人讨论和交流的能力。(4)通过对等网络的组建,提高学生在网络组建方面的自我效能感。【学习重点】1、 双绞线的制作2、 网络的配置3、 网络组建的基本思想。【学习难点】1、 对等线与交叉线之间的区别与

    16、制作方式2、 网络的配置和测试【教学策略】1任务探究法2小组学习:每4个学生为一组,每组一台计算机,学生们要合作安装网卡,进行网络的设置,然后小组中制作一条交叉线,最后能做到组间互相访问。3反思学习:在学习和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教学课时】2学时【教学资源】1、 能够连通互联网的多媒体电脑室。2、 实验室,内有已经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带网卡的计算机16台、RJ45接头(水晶头)若干、网线若干(包括部分已经钳制好的交叉线),网线钳28个、网线测量仪14个、交换机4台3、 教师预先编写好的学生组网活动手册每人一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

    17、.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3分钟) 问题:“小明家新买了一台电脑,他的旧电脑还运行着windows me,现在希望把原来电脑里的大约20G的数据复制到新电脑里,请同学们帮他想一想,有些什么好办法?”听取学生列举方案,并提出:“如果使用对等网的连接 学生列举方案:1、硬盘对拷2、双机互连,通过局域网共享数据 提出问题,引出对等网络的组建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2上网搜索了解双机互连的各种方法。(7分钟) 提出问题:1、什么是对等网;2、对等网的连接方式有哪几种;3、分别需要哪些设备? 学生分组(4个人一组),带着问题上网寻找小型网络的组建方案,并将其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组内讨论。 引导

    18、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网络探究双机直连的对等网网络组建的多种方案。3确定网络连接的方案(3分钟) 教师总结,并确定实验方案1双机通过网线直接连接;2通过交换机/集线器实现网络的连接 学生发言,选择一种组网方案,并说明该组网方案需要哪些设备 确定组网的方案4了解网线制作的方法(5分钟) 问题:“双绞线的标准线序有哪些双绞线的连接线序有哪些” 学生上网查找并把网线制作的线序标准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知道双绞线的两种连接线序,了解双绞线的标准线序,并了解双绞线的两种连接线序(T568A和T568B),为网线的制作做好准备5网线钳的使用,及交叉线的制作(10分钟) 1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线序的不同用途。2教师

    19、示范网线钳的使用,并提示交叉线制作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讨论不同线序的网线的不同用途,知道两机直接使用的是交叉线。 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学习交叉线的制作。6网络的配置(5分钟) 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配置 探究网络的配置 对网络的配置有一个初步的认识7网络的测试(7分钟) 1问题:l 网卡是否正常工作,如何判断?l 如何判断网线是否正常l 网络连通的多种判断方法l 网络不同可能存在的问题2请学生讨论3教师小结 1学生带着问题上网搜索,并在小组内部讨论2同学间分享3听取教师的总结, 网络的测试是一个较难的工作,而且互联网上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列举,因而教师通过这个环节,把网络配置及网络测试的相关的注意事项

    20、告诉学生。8试验一:双机直连(具体见流程图)(33分钟) 任务一:网卡的安装 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认识网卡,并安装硬件和软件 把组网过程分为四个任务,学生组内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任务以后组内进行交流学习。引导学生间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学生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问题,并不断通过反思学习来解决问题。 任务二:网线的制作 制作用于双机直连的交叉线 任务三:网络的连接配置,以及网络的测试 网络的配置,需要组间的协调任务四:实现数据共享 共享数据并进行数据的传输实验二:多台计算机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连接 学生把网线接到交换机上,并进

    21、行网络配置。 让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实验二的操作。9交流和总结(7分钟) 1请学生交流组网的体会。2对本课进行总结。 1部分学生与全班分享一下自己在组建网络过程中的体会。2听教师总评。 通过学生的自评,交流中初步学习使用反思学习的方法。 课外拓展 小明打算通过宽带连接到互联网,请你帮他想一想,如何使小明的这两台计算机同时连到互联网,有哪些解决方案? 有兴趣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外研究 让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第六课 接入因特网学习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各种接入方式2、掌握ADSL虚拟拨号上网的软、硬件配置安装3、了解因特网上的服务组织教学重点、难点:ADSL 上网的安装配置教学过程:一、因特网的接入

    22、方式1、拨号接入:普通Modem拨号接入、ISDN拨号接入、ADSL虚拟拨号接入2、专线接入Cable Modem接入、DDN专线接入、光纤接入3、局域网接入4、无线接入二、ADSL虚拟拨号配置1、ADSL硬件安装2、网卡、网卡驱动程序、TCPIP网络协议的安装3、ADSL虚拟拨号软件(PPPoE拨号程序)的安装 WinXP已自带PPPoE软件二、因特网上的服务组织ISP: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CP: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如新浪、搜狐等网站。ASP:网络应用服务商,Application Serv

    23、ice Provider。主要为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如主机租用、托管、应用系统(邮件,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教学反思:第七课 IP地址及其管理学习目标:1、掌握IP地址的分类、格式及子网掩码的作用2、掌握域名的组成和格式、域名系统的作用3、了解客户机域名服务器设置及互联网域名管理教学重点、难点:会区别IP地址类别,会判断IP格式正确与否,会判断网络号和主机号 教学过程:一、IP地址及其管理1、IP地址:采用TCP/IP协议接入因特网,为了使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能够和其他计算机通信,需要有一个全球都接受的方法来标识网上的计算机。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都

    24、分配了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互联网地址(Internet address)或IP地址(IP address),该地址用在所有与该主机的通信中。1、IP格式:2、IP 地址是由四个用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组成的。实际上,一个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每8个位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整数数字来表示,以简化人们的记忆。 例如:某学校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IP地址为4,则对应的二进制表示:4、IP地址分类第八课、网络域名及其管理学习目标:1.掌握域名的组成和格式、域名系统的作用2.了解客户机域名服务器设置及互联网域名管理教学重点、难点:会分析域名的组成,每部份的含义。教学过程:二、网络域名及其管理(一)、域名

    25、和域名系统同学们上网的时候在浏览器里有三种输入地址的方法:、输入英文名称,如:、输入中文名称,如:清华大学其实计算机只能识别IP地址,但这种数对人来说太难记,于是引入了后面两种方式(域名),当人们使用域名方式访问某台远程主机时,计算机必须首先将域名“翻译”成对应的IP地址,然后才能通过IP地址与该主机联系。这个翻译的过程称为“域名解析”。反过来,由IP地址得出域名地址的过程称为“域名反向解析”。因特网采用一种分布式分层机制的域名系统DNS来使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解析和反向解析能快速有效地进行。(二)、域名的组成域名的基本格式:主机名 . 机构名 . 网络名 . 地区域或行业域名(三)、客户机域

    26、名服务器的设置以windows XP为例,桌面“网上邻居”右键-属性,在新打开的窗口中的“本地连接”上右键-属性。(四)、域名的管理因特网的域名管理方法是:规定顶级域的划分,顶级域名由Internet网络信息中心负责管理;顶级域以下的划分则由各个域自行管理。 因特网的顶级域分为两大类: 顶级域名行业域名属性对照表 顶级域名地区域名范例对照表 第九课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2、掌握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形式3、掌握WWW信息资源、FTP资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种网络信息资源:WWW信息资源、FTP资源教学过程:1、 什么是网络信息资源 定义:是指

    27、在网络上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源、情报、消息等。 主要内容:(1)为国家和政府服务的政府信息资源。 (2)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3)为生产和消费提供的商用信息资源。 媒体类型: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2、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特点(1)呈全球性分布式结构。(2)以多媒体、多语种的形式表现。(3)属于数字化信息。(4)获取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5)分散存储,数量庞大。 (6)具有时效性。3、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形式(1)WWW信息资源(2)Telnet信息资源(3)FTP资源(4)Usenet新闻组信息(5)Gopher信息资源(6) 其他信息资源(如TCR,流媒体资

    28、源) 本节课重点掌握万维网和FTP:一、WWW信息资源,即万维网1、什么是万维网 (1)定义:World Wide Web,缩写WWW)是因特网上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服务。(2)基本用途: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的浏览与查询服务。(3)方式:通过WEB(网站)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 2、万维网信息资源的特点 (1)以超文本/超媒体形式组织 (2)分散存储 (3)具有动态性3、万维网服务器与浏览器 (1)万维网服务器提供万维网信息需要有专用的万维网服务器。(2)浏览器浏览器是到达数百万Web网站的工具。通过在浏览器中输入网站地址可以访问到万维网中的信息。 4、统一资源定位器 (1)因特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我

    29、们用一种统一且方便的方法来标记,识别这些资源。因特网上采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缩写为URL)来识别网络上的资源。(2)URL的基本格式:协议:/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文件名(3)用户点击HTML网页中的超链接,实质上也是一个URL。 二、FTP资源1、FTP资源 (1)定义:(File Transport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器就是存放文件型资源并执行文件传输协议实现文件传输功能的计算机。(2)与万维网的区别:FTP服务器存放的资源往往直接就是用户需要获取的目标。而万维网网页中除了文本信息外,用户往往还要通过超链接才

    30、能找到需要的资源。2、FTP客户端软件(1)优势:大多数浏览器可以下载文件,但一般不能上传文件,而FTP客户端软件却可以实现这一要求。(2)FTP客户端工具有两种模式:Windows命令行模式和图形截面窗口模式例:FlashFXP窗口第十课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学习目标:1、了解因特网上的两大类信息交流方式2、了解因特网上的多媒体技术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电子邮件的格式、使用模式及免费Email的申请使用教学过程:一、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一)、非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1、电子邮件2、留言板3、BBS论坛(二)、实时的信息交流方式1、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如ICQ,QQ,MSN Messenger,netmeeting等。 2、IP电话3、视频会议电子邮件:、使用email的c/s和b/s模式C/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应用教案课程精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