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章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docx

    • 资源ID:15804512       资源大小:27.1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章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docx

    1、第一章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形成及地位一、生态文明的渊源与发展1.原始文明与生态意识的萌芽在漫长的原始文明时期,人与自然保持了一种原始的和谐关系。由于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不强,为了生存多采取聚居的生活方式,主要依靠共同狩猎、采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食物以果腹。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体质发展到智人阶段。早期智人的大脑开始发育,原始人类开始有了思维和意识。在同自然界的广泛接触中,早期智人向自然界学习,从偶然的石块碰撞中发现了摩擦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还发明了弓箭,学会用弓箭射杀野兽。在长期与自然界的斗争中,先人们看到大自然神秘的力量,人们顺从、敬畏自然

    2、,祈求自然的恩赐和庇护,并开始形成朦胧的生态保护意识,产生了原始崇拜,这些原始崇拜是这一时代共享的精神文化,有些反映出人类早期的生态意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膜拜都是原始生态意识的萌芽,然而这些意识还不系统,还处于散漫、朦胧状态。总的来说,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界生存,对自然的认识非常有限,生态意识处于萌芽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盲目与自发的基础上。如果以“人”代表人类社会,以“天”代表自然生态,那么,在原始文明时期总体上是一种“人不敌天”关系,是一种自生自灭的自然和谐关系。2.农业文明与生态意识的初步形成农业文明是以农耕为主要特点的社会文化。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

    3、代,人类开始驯养动物、种植庄稼,人类开始进入农耕社会,这个社会的生产特点就是采取粗放经营方式,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耗尽地力的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必备的生活资料。不论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民族,人类都在试图征服自然界。但是由于人烟稀少、生产力落后,因此人类对自然界的破坏尚不足以影响生态环境。在农业文明时期,一方面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因此仍肯定自然对人的主宰作用,主张敬天保民;但另一方面随着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自信心的增强,人类逐渐开始把自身提升到高于万物的地位。如苏格拉底宣称,“思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先秦尚书云:“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他们都强

    4、调了人的作用。由于人的作用的日益强大,也构成了对大自然的破坏。恩格斯语:两河文明的毁灭。总的来说,在农业文明阶段,人类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对自然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形成了朴素的生态意识,尽管出现了对立的萌芽,但仍然是“天人合一”的相对和谐关系。3.工业文明与生态思想的提出1760年,以织布机、蒸汽机发明为主要标志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兴起,世界由此逐步进入工业文明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也得到空前的提高,从而加速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采。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观是机械主义发展观。它认为:人高于自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崇尚人类“统治自然

    5、”、“战胜自然”、“做大自然的主人”,把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看作是唯一目的。正是这种对物质利益的追逐,造成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极其残酷的掠夺。工业文明暂时缓解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却激化了生产与自然的矛盾,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潜在危机,甚至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在“人定胜天”的价值理念驱使下,经济至上主义横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大自然也在以生态规律作用的形式对人类实施报复和惩罚。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日益受到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突出表现为森林锐减、土地退化、淡水匮乏、酸雨和温室效应加剧、海洋资源破坏、自然

    6、灾难增加、人口增长、能源危机。由此暴露出了机械主义发展观的“三大缺陷”:第一,忽视了自然资源的供给能力的有限性,违背了资源的稀缺性法则。第二,忽视了生态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违背了经济发展要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这一基本法则。第三,过分强调国民收入核算指标的有效性,忽视了该指标所固有的缺陷。总的来说,工业文明时期,一方面人类创造了无比辉煌的物质文明成就,另一方面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从人和自然的关系看,属于典型的“人定胜天”观,但是,最终“人”无法“胜天”。4.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与兴起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就是当

    7、代人类在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下来的。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生动的语言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与环境产生的危害,敲响了环境危机的警钟,极大推动了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这是人类生态意识从觉醒走向成熟的里程碑,该报告反映了人类的自我反省,激发了当代人类对全球危机的社会责任感,被奉为“绿色生态运动”的圣经。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该报告全面论述了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

    8、它们当作一个更大课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目标来追求。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则是人类建构生态文明的一座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最广泛和最高级别的成落,而且还是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由理论变成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为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真正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早在1994年,中国政府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颁布了旨在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以及人口、教育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21世纪议程。“九五”计划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同科教兴国战略并列为国家的两项

    9、基本战略。“十五”计划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各领域的阶段性目标,编制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专项计划。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全面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和谐社会”理念,并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由此为生态文明建设点了题。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以一个完整的部分阐述“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

    10、标是“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并分别就“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做了系统阐述(胡锦涛,2012)。由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开了题。总之,生态文明走出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从文明重建的高度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类文明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从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化来看,人类已经走过依靠“黄色土地”的农业文明,即将走出依靠“黑色石油”的工业文明,现今正站在“绿色生态”的生态文明的门槛前,正在步入一个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正在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和谐”的境界

    11、,这是人类文明建设的一种自觉(刘爱军,2007)。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构成1.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建设生态文明”有下列表述:“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胡锦涛,2007)这一表述虽然并非生态文明的严格定义,但是,基本涵括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从中可见,生态文明建设既包括资源能源节约,又包括生态环境保护;既包括生产方式转变,又包括消费模式转型;既包括生态文明观念的确立,又包括生态文明行为的稳固。从学

    12、理性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其中“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最早的意思是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被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主要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文明”一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已有记载,如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是“城邦”一词的代称(潘岳,2007)。简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程度和整体进步状态。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来讲,文明则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自我改造的结晶。因此,生态文

    13、明是指人类在经济社会活动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沈满洪,2010)。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尊重自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其实现途径是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秩序。2.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生态文明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含了生态文化、生态产业、生态消费、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生态科技与生态制度等七个基本要素。这七个基本要素是生态文明的基本组成单元,又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1)

    14、生态文化繁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柱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文化的繁荣创新为先导,建构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在世界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机械论,树立有机论;在价值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重建人与自然的价值平衡;在发展观上,生态文明需要超越“不增长就死亡”的狭隘增长主义,建立“质量重于数量”的人口、资源、环境共同可持续的整体发展观。生态文化广泛渗透于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柱。(2)生态产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产业作为发展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产物,

    15、是人类对传统生产方式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要求生态经济系统必须由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向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以人类与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来发展生产力。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3)生态消费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生态消费模式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生态消费模式需要依赖消费教育来变革全社会的消费理念,进而转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引导人们从浪费型消费模式转向适度型消费模式,从环

    16、境损害型消费模式转向环境保护型消费模式,从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转向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4)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就难以实现。正如北京生态宣言指出的:“人类未来健康取决于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土壤质量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等之间的微妙的平衡关系”(第三届世界生态高峰会全体会议,2007)。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实践要求就是要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消除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的威胁,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质

    17、量的明显改善和可持续发展。(5)生态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没有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人类社会发展就失去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保护自然资源、节约自然资源、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循环利用废弃资源,积极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6)生态科技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量生态科技用生态学整体观点看待科学技术发展,把从世界整体分离出去的科学技术,重新放回“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中,将生态学原则渗透到科技发展的目标、方法和性质中。坚持走生态科技的发展道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也是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量

    18、。(7)生态制度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动力源泉在于制度创新。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生态战略规划制度,着眼于长期而不是短期的发展,真正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宏观决策中来;另一方面,要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建设与创新,鼓励更多主体的积极参与,创建更加公平的法制环境,建立更加灵活的政策工具,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氛围。3.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1)生态文明范畴的广泛性从内涵上看,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指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意识形态、观念、理念、心理、道德以及一切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19、。生态法治文明,指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生态行为文明,指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各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活动。从外延上看,生态文明建设是具有多维性指向的有机整体。它的指向覆盖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社会领域,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引领和约束作用。(2)生态文明形态的高级性从人类文明发展史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更高级形态。历史表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都是以索取和破坏自然为代价换取的,不可能永续发展。而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共存共荣共进、和谐发展的文明,必然替代工业文明。世界工业化发展的成

    20、果包括造成了全球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失衡,而其实质是文化危机和制度危机。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人与人才能最终实现和谐。从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相互关系看,生态文明处于基础性地位和决定性环节。没有生态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等均无从立足,更谈不上人类文明的长期延续。(3)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是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气候危机。而导致这些危机的根源却极其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是科技根源和制度根源。从科技根源看,存在着科技研发的生态不确定性、绿色科技开发的时间滞后性、科技成果应用的人的利己性乃至科技成

    21、果滥用。从制度根源看,生态环境和资源能源问题往往同时面临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机制失灵和社会机制失灵的威胁,要避免或解决这些失灵又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的调整,矛盾错综复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有长期卓绝的思想准备。4.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1)生态文明观超越了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观有别于可持续发展观,又囊括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主持完成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97)其基本特征是两点:一是“需要”,二是“限制”。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发

    22、展中国家“限制”,以保障发达国家的“需要”,存在明显的国别歧视。而生态文明观则站在人类文明建设的高度,更具有全局性、系统性和科学性。(2)生态文明观超越了低碳经济观生态文明观有别于低碳经济观,又包括了低碳经济观的内涵。低碳经济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态,主要表现为经济低碳化和低碳经济化(沈满洪等,2011)。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国别歧视。正因此,南北之间存在下列冲突:发达国家强调二氧化碳的增量,发展中国家强调二氧化碳的存量;发达国家强调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指标,发展中国家强调二氧化碳排放的人均指标,人均二氧化碳的趋同

    23、不是现实趋同而是历史趋同;发达国家强调生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发展中国家强调最终消费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生态文明观既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又强调要根据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与公平关系。(3)生态文明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态文明观不是一个独立的范畴,而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

    24、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最早表述。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界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2007)这些论述充分表明,生态文明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话语体系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中国终于开始在国际上开始拥有话语权。生态文明观便是其中之一。生态文明不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而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建设的重大贡献。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思想提炼,同时,又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生态文明建设与“五位一体”总局布局1.“五

    25、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由此奠定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指导思想,特别强调,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能“一手软、一手硬”,而要“两手都要硬”。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首次提出“政治文明”范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样,把社会主义建设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

    26、”一起抓拓展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在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后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论断。这就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进一步拓展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并且形成了“五位一体”的雏形。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

    27、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2012)这样,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框架正式确立。2.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

    28、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2012)这段话,一方面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格局中的特殊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那么,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到底如何呢?(1)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集中地体现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暴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也就是说,环境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

    29、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持续增进福祉所赖以支撑的自然环境条件。环境问题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来的,也必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解决环境问题必须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依靠足够的经济投入。如果从文明形态角度看,发达的物质文明有助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发达的生态文明有助于改善物质文明建设质量。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3)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

    30、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关系。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活动中形成的成果的总和,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是,通过制度安排和国家公共权力的运用来维系社会秩序,通过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来保障个人的权益。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处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关系既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又是相互包容的关系。首先,政治文明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与生态文明相融的政治文明,强调尊重利益

    31、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其次,生态文明比政治文明具有更加宽泛的内容。政治文明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文明被生态文明所包容,政治文明建设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台。(3)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基本上等同于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形成的成果的总和,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

    32、人与自我的关系。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既存在交叉的关系,又存在包容的关系。首先,生态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精神文明又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在人类的伦理道德和审美体验中,没有生态文明,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更不可能有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只有自然界生机盎然,生态系统合乎规律地循环,人类才能过上一种真正合乎人性的生活。其次,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相互包容的关系。禀承生态文明的精神文明,就是要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4)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郑杭生等,2008)。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首先,社会建设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的核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章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