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综合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15804316       资源大小:161.3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综合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

    1、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综合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期末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GGgg BGGGgCGgGg Dgggg解析:选C由图可知子代高茎和矮茎比为31,所以亲本都应为杂合子。2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 BC D解析:选A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9331。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应有9种,故其基因型

    2、比例也不可能是1111。3采用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中的问题()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合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解析:选B测交法可以测定生物的基因型,所以选用测交法;提高小麦品种的纯合度需对小麦进行连续自交,并逐代选育;区分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可根据生物的特点选用自交法或杂交法。4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的皮肤中含量最多,白人的皮肤中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

    3、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3种31 B3种121C9种9331 D9种14641解析:选D关于子代的表现型可以这样来理解:AABB、AaBB、AaBb、Aabb、aabb这5类个体的皮肤越来越白。根据题中条件可知,纯种黑人与纯种白人婚配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那么其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后的基因型种类为9种,分别为AABB 1/16、AaBB 2/16、 AaBb 4/16、AAbb 1/16、Aabb 2/16、aaBB 1/16、aaBb 2/16、 aa

    4、bb 1/16、AABb 2/16。根据题中显隐性关系,表现型相同的有AaBB(2/16)与AABb(2/16),AAbb(1/16)与aaBB(1/16)、 AaBb(4/16),Aabb(2/16)与aaBb(2/16),还有AABB1/16和 aabb1/16两种表现型,因此子代有5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4641。5下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病为色盲,乙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B7和8生一两病兼发的男孩的概率为1/9C6的基因型为DdXEXe D若11和12婚配,则生出病孩的概率高达100%解析:选

    5、C因5、6正常,生下女儿10患病,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以乙病为红绿色盲(伴X隐性遗传)。10号为dd,6号正常,基因型为Dd,1号患乙病,故基因型为XeY,将来为6号提供含Xe的配子,6号基因型为XEXe。综上所述,6号基因型为DdXEXe。6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关于该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B图中五碳糖为脱氧核糖或核糖C相邻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的D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缺少的碱基是T解析:选A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每个核苷酸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核苷酸分子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组成

    6、核苷酸链。7下列有关计算结果,错误的是()ADNA分子上的某个基因片段含有600对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数为200个B将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含一个双链DNA分子)去侵染含14N的细菌,噬菌体复制3次后,则含有15N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1/8C在某双链DNA分子的所有碱基中,鸟嘌呤的分子数占26%,则腺嘌呤的分子数占24%D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CG)0.4,上述碱基比例在其互补单链中也是0.4解析:选BB项中噬菌体复制3次后含有15N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2/8。8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

    7、传信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A BC D解析:选B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传递。9下面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3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能合成黑色素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图2所示的生物

    8、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中含有4个b基因解析:选D首先根据图3确定黑色素形成的基因型为A_bbC_。图2只研究两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若第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有C基因,则可能合成黑色素,若无C基因则不能合成黑色素。b2链含有T,一定不是RNA链。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基因型为AaBB,肯定不能合成物质乙。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若染色体复制以后,肯定存在某细胞含有4个b基因。10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和,和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D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解析

    9、:选D图a是基因重组,图b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图a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都没变,图b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数目没变;基因重组可能使下一代性状改变,也可能不变;交叉互换发生在减前期,易位可发生于减数分裂间期。11.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四分体时期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C此细胞有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选A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A错误;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细胞中的大的那条染色体上的

    10、两条染色单体上应是基因A,因此a的出现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的,故B正确;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的话可以形成AB和aB两种精子,此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的话可以形成一种卵细胞(AB或aB),故C正确;此动物是二倍体,其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故D正确。12下图有关生物变异来源概念图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图中的的改变B图中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C图中的可分别表示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的结构改变不一定会造成生物性状的改变解析:选B造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是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可分别表示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

    11、结构的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13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6B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B、aXB、AY 、aY四种解析:选D甲图生物的基因型是AaDd,自交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1/21/41/8;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丙图中双亲患病,而女儿正常,所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图中果蝇基因型是AaXB

    12、Y,其配子基因型有AXB、aXB、AY、aY四种。14在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并测定其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见下图。其中在 a点时向培养基中添加了一定量的青霉素。下面对该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Acd 段菌体数量不再增加,这与使用青霉素有关Bab 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最大Cd 点开始出现的变化说明 d时一定是再次加入了青霉素D曲线从 b 点到 d 点主要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择过程解析:选Bcd段是受一定容积和一定量的培养基所限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A错误;青霉素起选择作用,将少量抗青霉素基因突变的菌体选择下来,大量不具有抗青霉素基因的菌体死亡裂解,ab

    13、段种群中抗青霉素基因的基因频率明显升高,B正确;d点开始也可以是进入正常的衰亡期,C错误;曲线ab段体现了青霉素对肺炎双球菌的选择过程,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58分)15(10分)设小麦的高产与低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AA为高产,Aa为中产,aa为低产。小麦抗锈病(B)对不抗锈病(b)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以高产不抗锈病与低产抗锈病两个纯种品系为亲本培育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过程图。试回答: (1)通过方法获得的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基因型有_种。(2)步骤的方法是_,步骤中最常用的药剂是_。(3)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的_(填步骤代号)。(4)经步骤(人工

    14、诱变)处理获得小麦品种不一定是高产抗病类型,这是因为诱发突变是_,而且突变频率_。(5)已知小麦是两年生植物(第一年秋冬季播种,第二年春夏季开花、结果),则通过“”途径获得基因型为AABB小麦植株至少需要_年。解析:(1)图中过程为杂交育种,获得的高产抗病小麦品种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2)步骤为单倍体育种,步骤是花药离体培养,步骤中最常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3)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图中步骤都进行了减数分裂。(4)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且突变频率很低。(5)根据题意,第一年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种子,第二年秋冬季播种,第三年春季开花,并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基

    15、因型为AABB的小麦植株。答案:(1)两(2)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3)(4)不定向的很低(5)316(10分)回答下列与减数分裂有关的问题:.上图中AG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睾丸内细胞分裂图像和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细胞图像DF属于_分裂;DA属于_分裂。(2)图中C细胞和A细胞分别称为_、_。(3)写出一个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_。(4)图D细胞在分裂产生配子时A和a的分离和a与a的分开分别发生在坐标系G中的_、_阶段(用数字表示)。(5)图A、B、C、E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甲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段是_

    16、。(2)图乙为细胞_分裂_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3)若图乙2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_,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段。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DF属于有丝分裂,DA属于减数分裂;C细胞和A细胞分别称之为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就是G图中的1阶段,a与a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就是G图中的2阶段。A、B、C、E中只有C、E含有同源染色体。.分析图甲可知,其曲线表示的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DNA变化趋势,乙表示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丙表

    17、示含染色单体的时期。答案:.(1)有丝减数(2)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3)AB、ab或Ab、aB(4)12(5)C、E.(1)ah(2)有丝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并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3)6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后分离形成的(4)efce17(10分)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示中,DNA的模板链是_。(2)遗传信息是指_分子链上的_排列顺序。(3)转运RNA的功能是_。(4)图示中DNA片段决定_个氨基酸,共需_个转运RNA来运载。(5)图示中细胞核内发生的过程叫做_,核糖体上发生的过程叫_。(6)图中核糖体在信使RNA上

    18、相对运动方向是由_向_。(7)该过程在下列哪种细胞中不能完成()A胰腺细胞 B肠黏膜细胞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D白细胞答案:(1)E(2)DNAE脱氧核苷酸(3)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转运特定的氨基酸(4)44(5)转录翻译(6)左右(7)C18(10分)某种二倍体野生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研究表明,该植株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花瓣的颜色由花青素决定,花青素的形成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白花植株的花粉授给紫花植株,得到的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F2。(1)细胞中花青素存在的场所是_。(2)亲本中白花植

    19、株的基因型为_, 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_。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占_。(3)研究人员用两株不同花色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子代植株有四种花色。则亲代两株植株的花色分别为_。(4)研究人员发现该矮茎植株种群中出现了高茎性状的雌雄个体,若高茎性状为基因突变所致,并且为显性性状,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证明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XY非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杂交组合:将多对矮茎雌性植株与高茎雄性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若杂交后代_,则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_,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解析:(1)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2)根据题意,亲本中紫花植株的

    20、基因型为AAbb,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产生的F2有9种基因型,白色的有aaBB、2aaBb、aabb,紫色的有AAbb、2Aabb,红色的有2AABb、4AaBb,粉红色的有AABB、2AaBB,因而F2中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的比例为4363;F2中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有AABB、aaBB、2aaBb、aabb、AAbb,所占比例为6/163/8。(3)用aaBb白花植株与AaBb红花植株作亲本杂交,后代有四种花色。(4)根据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给子代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而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给子代没有性别差异进行分析。答案:(

    21、1)液泡(2)aaBB43633/8(3)白色和红色 (4) 雄株全为矮茎,雌株全为高茎雌、雄株均有矮茎和高茎 19(8分)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人类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最具说服力的实验。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专性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2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如果仅凭猜想,控制其性状的遗传物质有可能是_。(2)你认为怎样才能得到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3)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4)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22、理论上分析,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复制出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携带32P的噬菌体有_个。复制用的原料来自于_。解析:(1)单凭猜想,遗传物质可能会有三种情况:蛋白质和DNA都是遗传物质;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物质。(2)解答这一问题要考虑到病毒本身不能增殖,必须借助于宿主细胞,因此应考虑先培养出有标记的宿主细胞,然后再培养出有标记的噬菌体。(3)若接种噬菌体后的培养时间过长,复制增殖后噬菌体会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有放射性。(4)一个被标记的噬菌体含有两条被标记的链,不管复制多少次,最多有两个子代噬菌体含有放射性物质,复制的场所和原料由细菌提供。答案:(1)蛋

    23、白质和DNA都是遗传物质;其遗传物质是蛋白质,不是DNA;其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2)将宿主细菌培养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含有32P的细菌;用T2噬菌体去侵染被32P标记的细菌,待细菌细胞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会被32P标记(3)培养时间过长,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4)2细菌细胞内游离的脱氧核苷酸20(10分)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2)上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代表。这三

    24、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3)如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4)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年份种群A种群C规模t(%)w(%)规模t(%)w(%)190046 000511

    25、 00051192045 0005.5185071194048 0007185090.8196044 00081800120.6198042 00061600100.8 200040 00051550111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D受气候影响更大据表中数据分析,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_;种群规模与基因_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解析:(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物种内的个体数量却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物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而生存斗争的结果是适者生存。(2)自然选择

    26、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图表示该种群保留下来的个体中体形中等的个体所占比例较大;图表示该种群保留下来的个体中体形较大的个体所占比例较大;图表示该种群保留下来的个体中体形较大的个体和体形稍小的个体所占比例相差不大,这说明该种群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类型较多,在长期的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更容易进化产生出新物种。(3)由于在种群A和B之间建了矿,导致种群A和B之间出现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A和B之间的基因交流(种群A和C之间仍可以有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突变和基因重组逐渐积累,其有利变异不断地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经过长期的选择作用,种群B同种群A与C的基因库差别越来越大,并逐渐形成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的物种。(4)从表格数据来看,种群A的种群数量没发生多大变化,其基因1和基因2的各基因频率也没发生多大变化,说明种群A在一百年中,其种群基因库变化不明显,而种群C的种群数量明显减少,由于种群A和种群C的栖息地之间有公路,但它们之间仍有基因交流,而基因1中t的基因频率升高,w的基因频率基本没变,这说明种群的规模与基因1(T/t)的基因频率的变化关系密切。答案:(1)存在生存斗争(或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等)(2)(3)由于与种群A之间的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B与种群A的基因交流,因此种群B内的基因突变积累,且产生的变异被环境选择保留下来;种群逐渐适应了生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生物必修二期末综合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