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案第2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资源ID:15763418       资源大小:172.5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案第2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1、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案第2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案(第2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能根据事实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能说出中和热的涵义。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了解科学研究基本方法。3、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中和热等基本概念。【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比较【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景 在我们接触的化学反应中,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实验2-1思考:1、 实验的目的是?2

    2、、铝条为什么要打磨?3、在感知盐酸和铝反应是否有热量的变化时,用的是温度计,还可以用什么来感知?各有什么优缺点?实验2-2思考1、 实验的目的是?2、猜测反应放出的气体是什么?3、氯化铵晶体和Ba(OH)28H2O晶体要研细?实验2-3思考和交流1、实验的目的是?2、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如果要你来测量,在反应的装置上,你认为要注意什么?试画出测量的装置图。3、为了保证20ml 2mol/L NaOH完全反应,通常加适当过量的盐酸,如25ml 2mol/L HCl ,问若加15ml 2mol/L HCl,所测得的中和热是 (填偏大、偏小、不变)。4、

    3、用HNO3和KOH来做这个实验,所测得的中和热结果和盐酸、氢氧化钠这组比较数值 (填偏大、偏小、不变)。归纳小结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量的变化(也有其他形式,如发光)。对于化学反应我们有时是利用它的产物,有时我们利用的却是它的能量!如化石燃料的燃烧等。思考1、结合物质的燃烧,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吗?放热反应就一定不用加热吗?小结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2、氢气和氧气反应是放热反应,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时,若一种是生成2 mol水蒸气,一种是生成2 mol液态水,两种情况下放出的热量同吗?若不同,谁的大?思考与交流反应放出或

    4、吸收的热量和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有关吗?【课时作业】班级 姓名 学号 1、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 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即可发生C、需要加热条件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3、下列变化中,吸收热量但不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干冰升华B、生石灰和水C、氢气还原氧化铜D、酒精挥发4、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A、都需要达

    5、到着火点 B、都产生热量 C、都要点燃 D、都属于氧化反应5、 航天飞机用的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 N2+ 4H2O+Cl2+2O2+Q,下列对此反应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C. 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D. 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 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C 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D 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

    6、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7、用的燃料,现大多为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的混合气体,它由煤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故又称水煤气。试回答:(1)、出制取水煤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2)、设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丙烷(C3H8 ),其充分燃烧后产物为CO2和 H2O,试比较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3H8及CO所需氧气的质量比。(3)、氢气是未来的能源,燃烧时除产生的热量高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8、50 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

    7、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的数值有何影响?(3)改用60 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是否相等?所求中和热数值是否相等?简述理由。9、比较完全燃烧同体积下列气体需要的空气体积的大小:天然气(以甲烷计)、石油液化气(以丁烷C4H10计)、水煤气(以CO、H2体积比1:1计)10、两位同学讨论放热和吸热反应。甲说: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乙说:反应中要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11、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

    8、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12、共价键都有键能之说,键能是指拆开1mol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如HH键的键能是436kJ,是指使1molH2分子变回2molH原子需吸收436kJ的能量。知HCl键的键能为431.5kJ/mol,下列关于键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生成1 mol HCl键放出431.5kJ能量B、每生成1 mol HCl键吸收431.5kJ能量C、每

    9、拆开1 mol HCl键放出431.5kJ能量D、每拆开1 mol HCl键吸收431.5kJ能量参考下表中的键能的数据,判断下列分子受热时最稳定的是化学键HHHFHClHBr键能kJ/mol436565431368A、HF B、HCl C、HBr D、H2参考答案:123456DAADBDDC7、(1) C+H2O= H2+CO ,吸热 (2)70:11 (3)清洁无污染8(1) 保温 ,隔热 (2)降低 (3)不等,要多;相等9C4H10 甲烷 水煤气10、甲不对,乙不对11、小于12、AD、A2019-2020年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一、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

    10、变化的关系1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体系 能量 的变化,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 同时 发生的。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 吸收能量 (1)化学反应过程中 能量发生变化 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放出能量 例如: H2(g) Cl2(g) = 2HCl(g) 断开1mol H2 分子中的 HH 键时需要吸收436kJ的热量 断开1molCl2分子中的 ClCl键时需要吸收243kJ的热量 形成2molHCl分子中的HCl 键时要释放2431kJ的热量 此反应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 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

    11、量 反应中放出能量 = 2431kJ(436kJ + 243kJ)= 184.6kJ (反应中放出能量后,体系的能量 降低 。)若反应中:生成物分子形成时释放的总能量 反应物分子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反应中就要吸收能量。(反应中吸收能量后,体系的能量 升高 。)(2)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 相对大小 。图示如下: 第1页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两条基本自然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互相转化,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12、 (3)质能守恒定律:质量与能量是相互联系的,公式:E = mc2 (C :光速) 2. 能量的相互转化: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 原电池势能动能 化学能 电能 降雨 电解池 3.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物质燃烧 化学能 热能 加热KClO3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反应热)。(1)反应热: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符号:H 单位:kJmol1 计算:H =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反应叫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反应叫吸热反应.。实验2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13、23mL 6molL1的盐酸,再插入用砂纸打磨光的铝条,观察现象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填表: 反 应现 象 测量温度变化 结 论铝与盐酸铝条溶解,有气泡产生温度升高铝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第2页 【实验22】将约20gBa(OH)2 8H2O晶体研细后与10gNH4Cl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敌有几滴水的玻璃片(或小木板上),用玻璃棒搅拌,闻气味,用手触摸杯壁下部,试着用手拿起烧杯,观察现象,填表: 反 应 现 象 结 论Ba(OH)2 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烧杯壁下部很凉,拿起烧杯时,玻璃片粘在烧杯底部。此反应是吸热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

    14、H)2 8H2O + 2NH4Cl = BaCl2 2NH3 10H2O 实验23在50mL烧杯中加入20mL 2molL1的盐酸,测其温度。再另用一支量筒取20mL 2molL1的NaOH溶液,测其温度,并缓缓地倾入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观察反应中溶液温度变化,并作好记录。 反 应 盐酸温度NaOH溶液温度中和反应后溶液的温度 结 论盐酸与NaOH溶液 16 16最高温度:28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3)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所有的燃烧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金属与酸的反应 生石灰和水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晶体Ba(OH)28H2O与NH4Cl 反

    15、应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放出热量: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强酸、强碱的水化热大)溶解过程 吸收热量:铵盐溶解等。 第3页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键能变化及反应热的关系:放热反应吸热反应表现形式H 0或H为“+”能量变化生成物的总能量 低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高于 反应物的总能量键能变化生成物总键能 高于 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低于 反应物总键能联 系键能越 大 ,物质能量越 低 ,越 稳定 ;反之键能越 小 ,物质能量越 高 ,越 不稳定 。图 示反应热: H =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H =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16、【图22】 太阳能与人类生存 第4页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知识拓展】中和热及测定 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中和热的测定:(一)实验用品: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0.50mol/L盐酸、0.55mol/L NaOH溶液(二)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

    17、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棒通过,以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图所示。2用一个量筒量取50mL 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 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三)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

    18、据计算中和热,中和热计算公式: H其中(m1+m2)表示溶液质量,c为比热容 c=4.18J(g)1(四)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中和热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无影响)1.俯视法量取50mL盐酸和50mL氢氧化钠溶液-( )2.量取盐酸溶液未用水洗涤,马上量取氢氧化钠溶液-( )3.未使用环形玻璃棒搅拌不均匀,未完全中和-( )4.实验时天气冷室温低,中和时放出的热量被烧杯吸收或散失到空气中-( )5.用50mL 0.50mol/L的NaOH溶液-( )6.未将NaOH溶液一次倒入烧杯中-( )7.用50mL 0.1mol/L的HAc代替盐酸- ( )8.未盖严纸板- ( ) 第5页【随堂

    19、练习】1、 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2 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 A )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

    20、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下列过程中H小于零的是 -( A )A. NO2转化为N2O4 B. 醋酸的电离 C. 硝酸铵的水解 D.氯酸钾分解制氧气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 1mol硫酸与足量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5. 1molH-H键的键能是436KJ, 1mol I I 键的键能是151KJ, 1molH-I 键的健能是299KJ。则H2(g)+I2(g)=2HI(g)的反应是 -( B )A

    21、.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 C. 分解反应D.可逆反应6.指出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AB)A.生物体内进行的缓慢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B.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越多,化学键越牢固。C.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与化学能无关。 D.柴草的燃烧与化学能无关。7下列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D )A.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B.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C.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8.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 ) A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生石灰溶于水11面粉厂必须严禁烟火的主要

    22、原因是- ( D ) A防止火灾发生 B防止污染面粉 C吸烟有害健康 D面粉颗粒极小,当其扩散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接触,一旦引发反应,极易发生爆炸1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C.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第6页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练习卷班级 姓名 坐号 一、选择题1近年来,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冰状物质可燃冰,其有效成分为甲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烷属于烃类 在相同条件下甲烷的密度大于空气 甲烷难溶于水 可燃冰是

    23、一种极具潜力的能源A B C D2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级能源中的水能、地热、天然气等;二级能源中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太阳能 风能 石油 煤 潮汐能 木材A B C D3已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产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 ) A放热反应 B.吸热反应 C.有催化剂作用 D.无法判断4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活泼金属跟酸反应 B制造水煤气 C酸碱中和反应 D镁条燃烧5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问题,人们一方面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寻找新能源。以下做法不能提高燃料效率的是-( )A 煤的汽化与液化 B 液体燃料呈雾状喷

    24、出C 通入大大过量的空气 D 将煤粉粉碎6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 )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D有剧毒7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8对于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9“摇摇冰”是一种即冷即用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固体氢氧化钠10有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 (g) + O2 (g) = 2H2O (g) + Q1 kJ; 2 H2 (g) + O2 (g) = 2 H2O (l) + Q2 kJ; H2 (g) + 1/2 O2 (g) = H2O (g) + Q3 kJ;其中Q1、Q2、Q3的大小关系为-( ) 第7页AQ1 = Q2 = Q3 B2Q3 = Q1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化学 21《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案第2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