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docx

    • 资源ID:15745279       资源大小:361.6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docx

    1、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典题示例农业自然条件分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

    2、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

    3、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解析第(1)题,横县在北回归线以南,纬度低,热量丰富,高温时间长,有利于茉莉的生长;横县北部地势高,冬季可以阻挡寒冷气流,因此受寒潮影响小;而江苏、杭州地形平坦,易受寒潮的影响,且江浙地区受梅雨天气和伏旱天气影响,会出现长时间的过干和过湿现象,都不利于茉莉生长。第(2)题,由题干可知,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冲积而成的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茉莉种植;茉莉分布在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雨季排水,防止洪涝灾害,有利于防止土壤过湿影响茉莉的正常生长,而且离河流近,有利于旱季引水灌溉,保证茉莉的正常生

    4、长。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24题。2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 B耐涝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3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洪涝C台风 D冻害4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答案2.A3.D4.A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耐旱。第3题,结合四个选项,干旱是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台风和洪涝对该地影响不大,可知冻害是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第4题,

    5、甲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因而小枣品质优良。区域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化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56题。5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6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答案5.A6.A解析第5题,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人口数量。材料中提到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均耕地增

    6、加,说明乌克兰的人口数量减少。第6题,人均耕地增加,即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扩大,所以人均粮食产量会增加。二、思路总结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种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较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4)关注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发展障碍。2.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气候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产

    7、品品质新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变化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地形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水源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产量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富,适宜发展绿洲农业(2)社会经济条件条件具体影响典例工业基础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

    8、产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交通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展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人口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影响商品率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技术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争力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政策农业生产方向的导向,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国农业税取消和农业补贴增大,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市场信息供求关系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欧洲奶酪市场广阔,奶酪产业规模大三、跟踪训练下图为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图示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林地由西部地区向东部

    9、地区扩展B.湿地面积减少得最多C.土地利用方式趋向多样D.过度砍伐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因2图示土地利用变化给该地造成的影响有地下水位升高沙尘暴多发旱涝灾害增加水土流失严重A.B.C.D.下图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B.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C.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A.I区B.区C.区D.V区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5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

    10、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A.热量更丰富B.地形更平坦C.土壤更肥沃D.水源更充足6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A.扩大播种面积B.提高机械化水平C.选用优良品种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读下表我国四类地区典型农作物的分布,回答下列各题。7.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区域位置和农业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可能为华北平原、两年三熟B.乙地可能为黑龙江北部、一年两熟C.丙地可能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三熟D.丁地可能为海南省、一年两熟8.以下关于四地的叙述有可能的是A.乙地热量不足,不利于商品化农业发展B.甲地地广人稀,适合商品粮基地建设C.丙地农业发展条件好,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D.丁地的主要环境问

    11、题为黑土肥力下降读“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9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0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11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1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

    12、改善生态环境2011年月19日,湖南省农科院发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3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它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B.土壤肥沃,生长期长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4当前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特点是A.单产提高B.种植面积不变C.商品率降低D.受自然因素影响变大二、综合题15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农业产区,对带动我国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图17是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13、从自然条件分析:西北地区棉花种植的优势条件是限制性条件是。(2)东北和京津沪都是我国牛奶优势产区,东北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京津沪牛奶产区主导区位条件是_。(3)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都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分析表中比较两地农业生产的差异。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08年10月,据黑龙江省统计局统计,今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5 691.2万亩,比上年增长2.8%。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稻、玉米等高产作物大幅度增加。播种面积增长和高产作物面积增加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仓”的美誉。目前,全省的粮食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在300亿千克以

    14、上,粮食商品率达到70%。材料二(1)材料二中,图甲、图乙所示地区分别属于什么农业地域类型?甲:乙:(2)甲、乙两地区都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商品率较高的是_,试分析其原因。甲:乙:(3)比较甲、乙两地农业生产优势的自然区位条件。1B2C【解析】1由两幅对比可看出湿地面积减少得最多,B正确;林地面积减少;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林地、湿地和耕地;过度农垦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因。2林地和湿地开垦为耕地,林地、湿地面积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旱涝灾害增加,水土流失加剧,C正确;该地区气候湿润,不会有沙尘暴。3BD4BC【解析】3仔细读图,区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技术水平较高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A错;区主要是

    15、中部省份,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B错;区主要有河北、陕西、河南和安徽等省份,耕地面积大,但土地后备资源少,C错;V区主要是西南、西北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D对。答案选D。5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以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代表的区。答案选C。5BC6CD【解析】5本题考查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平原,该地的纬度较高,水热条件比不上纬度较低的丙地,但该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6本题考查提高农作物单产的途径,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

    16、用知识的能力。在乙地扩大玉米的播种面积,会增加玉米的总产量,但不能提高单产;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不能提高单产。【答案】7. A 8. C【解析】7.据图表信息可知,甲为华北平原;乙为东北平原;丙为长江以南流域;丁为珠江流域。华北平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黑龙江北部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一年两熟至三熟,故A项正确。8.据图表信息可知,甲为华北平原,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资源不足;乙为东北平原,热量不足,但地广人稀,黑土肥沃,适合发展商品粮基地;丙为长江以南流域,水热资源搭配较好,有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丁为珠江流域,主要环境问题为酸雨,故C项正确。9D10B11

    17、A12D【解析】9珠江三角洲地处纬度比长江三角洲低,阳光更充足,雨水更加充沛.但珠江三角洲是丘陵地区,人口密度大,种植规模难以扩大,不具备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0图示地区为三江平原,地广人稀,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较高,主要以国营农场的形式经营,商品率很高.11P位于我国小兴安岭,森林广阔,布局家具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12该地区的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广的沼泽地,由于沼泽地具有调节局部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河流径流量、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等生态环境功能,故停止开垦沼泽地是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13B14A【解析】13东北地区的稻米产区较我国其他稻米产区,所处纬度较高,故热量不足,人口密度较

    18、小,主要靠机械化生产;但黑土肥沃,且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故品质优良。选B项。14为保障我国粮食的总量供应,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提高单产,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故选A项。15(1)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 水源缺乏(2)饲料丰富靠近消费市场(3)【解析】(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四个方向来分析;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沙质土壤;不利自然条件是水源不足。(2)我国东北地区的奶产区的主导因素是饲料,京津沪奶产区的主导因素是市场。(3)我国东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发展的是商品谷物农

    19、业,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长江流域是亚执业带季风气候,劳动力丰富,发展的是季风水田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16(1)甲是商品谷物农业;乙是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2)甲甲地是三江平原,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乙地是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人多地少。(3)【解析】(1)根据甲图中长白山,可判断出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三江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根据乙图中陆地轮廓和西江可判断出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2)图中甲地发展的是商品谷物农业,商品率高,原因是人均耕地面积大;乙是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低。(3)甲地位于我国三江平原,地形平坦,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是肥沃的黑土,水源充足;乙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长,降水量量,土壤是水稻土,肥力高,水源充足。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