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建设敬老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5727507       资源大小:31.1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设敬老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建设敬老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敬老院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榆林晚霞福利服务中心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拟建地点:占地100亩。建设年限:20072009年1.2 编制依据及主要资料1.2.1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福利服务中心立项的报告。1.2.2榆林市敬老院现状及改造规划资料。1.3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3.1 项目背景2005年末,榆林市总人口为351.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87,出生率为9.41,比“九五”末相比,分别下降了和0.54和0.59个千分点。榆林城区总面积为705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近30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近30000名,65岁以上

    2、孤寡老人5960人,全市共有“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和瞻养人”的无依无靠五保对象3345名,其中,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入院集中供养的鳏寡孤独人员约2860人,老年人口较多,榆林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积极支持老年福利事业发展,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员 9.61万人,比上年增长6.5%;参加医疗保险人员16.31万人,增长6.7%;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52万人,增长1.4%。目前,榆林市有2家敬老院,虽然榆林市敬老服务中心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全市社会福利事业建

    3、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加快扶贫开发进程,着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全县敬老院等福利事业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但随着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城市市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及人口老龄化,福利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比较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发展要求,已严重影响着社会福利事业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制约着榆林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更好的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保证其健康快乐生活,榆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根据榆林市福利事业现状和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榆林经济开发区新建1所集收养、收治、康复、防治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福利服务中心,其主要工作职能是收养 “无法定抚养人

    4、和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孤儿等。计划将其建设成为一所设施齐全、功能显著、环境优美的示范型社会福利事业窗口单位。使中心成为榆林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称,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系数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年型。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3亿多,占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到21世纪中叶将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即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又预测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数将从2000年的

    5、0.94亿(占总人口的7.3%)增加到2050年的3.34亿(占总人口的22.6%),我国已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现有2360多万老年人“独守空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问题,同样是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也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需要。敬老服务机构的出现是人口老龄人发展的结果,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从市场学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市场即是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又是需求与消费的桥梁,作为老龄产业中主要的消费群体老年人,从需求到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必须通过这个桥梁才能完成。老年人数的增加,从而引起市场需求结构的变

    6、化,呈现出老年市场需求扩大的趋势。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榆林市委、市政府也提出建设“和谐榆林”的要求。如果老龄化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建榆林经济开发区福利服务中心,将为榆林市弱势老人、孤儿等提供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好场所,不仅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快乐幸福,也为孤儿等困难弱势群体提供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使其在这个充满爱和温暖的大家庭里健康成长。这必然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快榆林市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榆林晚霞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实施后,将彻

    7、底改变原有的敬老院设备陈旧、环境较差等这一现状,将扩大收养、收治规模,完善服务功能,亮化美化生活环境,切实解决榆林市弱势群体生活困难,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服务宗旨。作为榆林市一所规模较大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将在自治区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敬老院建成后,我们决心积极进取、科学管理、精心经营,力争把本敬老院变成市、省乃至全国先进典型,为镇政府争光。敬老院这项工作由民政部门的领导扶持,并受到社会的鼎立相助,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基础。再就是传统家庭赡养老人已不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敬老院的落成是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它的前景是广阔、乐观的。 1

    8、.4 建设规模及内容 榆林晚霞福利服务中心是一所集收养、收治、康复、防治为一体的多功能、社会化、开放式的综合性福利事业窗口单位。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服务中心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洗衣房、浴室、锅炉房、医疗办公设施、污水处理系统及园林绿化等。榆林晚霞福利服务中心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1.5 主要设计标准及规范GBJl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3年版)GBJl3-8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1994年版)GBJl48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1994年版)GBJl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1992年版)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9、50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03年版)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l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l38979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JGJ4087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试行)GB501769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1占地面积66700平方米(100亩)。1.6.2 床位1200张。1.6.3 其它指标总建筑面积: 7238 道路面积: 2160 容积率: 0.17建筑密度: 12%绿化率: 50%用水量: 20m3/h用电量: 300KW耗热量: 1327.4KW主

    10、要经济指标表:1总用地面积M266700合100亩2建筑系数%123道路及活动场面积M221604总建筑面积M272385绿化面积M2108016绿地率%507容积率%0.17 第二章 总平面布置2.1 选址 环境静谧、距公用供(排)水、电等基础设施较近的位置,且周边征地方便,利于扩大规模。选址所在地土质良好,便于建设园林化的生活环境。目前该项目最为理想的拟建地址已选定。项目区有关气象资料:榆林市地处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夏受蒙古寒流影响,雨水稀少,气候干燥寒冷,西北季风盛行,是主要风沙期;夏、秋两季雨量集中,气候温和多东南风。 年平均气温 8.50C绝对最高气温 38.90C绝对最低气温

    11、 -28.10C年平均降雨天数 66.5d年平均降雨量 436.7mm日最大降雨量 141.7mm年平均降雪天数 10.6d年平均积雪天数 24d最大积雪厚度 16mm常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SSE(11%)、NNW(10%)、C(32%)年平均风速 2.2m/s最大风速 19m/s平均气压 9096Pa极端最高气压 9336Pa极端最低气压 8908Pa年平均降雹 12次年最多降雹 4次每次降雹 一般时间 5lOmin每次降雹 最长时间 27min年平均雷暴天数 29.9d工程及水文地质1、地质构造与地震:工程区属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中北部偏东,地层平缓,大部地区为中生代沉积岩系,第四系黄土及松散堆

    12、积广泛出露,地质活动相对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皱褶和断裂。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该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建筑物、构筑物宜适当考虑抗震设防。2、地质概况:工程区为沙漠滩地,地形平坦,沙层较厚,基岩埋藏较深,地质构造简单,地基承载力较强。3、水文地质:榆林市主要河流为榆溪河,该河全长130m,属黄河水系,纵贯榆林市区中部。榆溪河多年平均流量11.77m3/s,最大年平均流量15.60m3/s,最小年平均流量8.09m3/s,平均年流量3.711x108 m3。该河上游有多座中小型水库,起到调洪截流作用。距厂址最近的水库库容1500万m3,水质良好。榆溪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也比较丰富,区内9处水源地面积

    13、2232.2km2,天然补给量95.74x104m3/d,可开采量53.43 x104m3/d,剩余量较大。总的来看,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好。2.2 总平面布置2.2.1 总平面布置原则1)结合选址现状,合理布局;2)根据福利服务中心的功能特点,按功能分区;3)满足工作生活要求,尽量缩短电力、供(排)水管线,降低成本;4)满足消防要求,严格执行有关设计规范,节约能源;5)合理进行绿化建设,以达到减少污染、美化坏境的目的;6)适当预留建设用地,确保福利服务中心可持续发展。2.2.2 总平面布置 该项目区东西长250米,南北长400米,用地面积100亩;北部为附属区,布置有锅炉房、洗衣房、变电所、泵房

    14、等;南部为生活区,布置有公寓楼、康复中心、门诊部等。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便于管理。2.3 竖向规划2.3.1 竖向布置原则1)与总平面布置协调,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高程用地;2)满足道路及管线敷设对高程的要求;3)合理确定工程的竖向标高,使土方工程量最小;4)满足各区间的便利联系;5)保护生态环境。2.3.2 竖向布置 项目区的场地科学设计,确保汇集的雨水顺畅流入县城排水管网。场地地形控制标高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自然标高、土方工程量和外侧道路标高要求。注重加强项目区环境美化、绿化。 第三章 建筑结构3.1 建筑本工程设计项目主要有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锅炉房、洗衣房、变配电室、门

    15、卫等。详见建筑物一览表,建筑平面功能分区合理,符合国家规范的要求,立面造型美观大方。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耐火等级层数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备注1公寓楼二六4800砖混带电梯2门诊部二二600砖混3食堂二一450砖混4变配电室二一160砖混5康复中心二二600砖混6锅炉房二一288砖混7泵房二一60砖混8门房三一30砖混9洗衣房三一100砖混10浴室三一150砖混合计72383.2 结构 1.自然条件:本地区基本风压0.35KNm2,基本雪压0.2KNm2,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最大冻土深度115厘米,场地类别为类。 2.设计要求建筑物安全等级均为二级,根据国家地震局地震烈度区划图及有关文

    16、件确定为8度地震区,结构均按8度抗震设防。 新近堆积黄土状亚粘土,轻亚粘土为高压缩性土,本层厚度4.4米,具有非自重湿陷性(级),允许承载力取100kPa。 黄土状亚粘土(厚度待定),具有非自重湿陷性(级),允许承载力取180kpa。 黄土状轻亚粘土,厚度1.32.1米,具有非自重湿陷性,允许承载力取195kpa。 基础处理及设计方案待地质勘察后再确定。 场区内所有建筑物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3.3结构选型1、公寓楼2、门诊部3、康复中心4、变配电室5、食堂6、锅炉房7、门房都是砖混,采用承重粘土多孔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第四章 公用工程4.1 给排水4.1.1 设

    17、计依据(1)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l3-8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l487)(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l5-8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6)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18-36)(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1.2 给水1)生产用水根据公用工程用水指标量确定。2)生活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绿化等。3)生产、生活用水量小时最大用水量 20m3/h全日用水量 282m3/h用水部位供水压力 0.35MPa4)用水水质项目区用水由榆林市供水管网提供,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

    18、用水标准。生产生活用水量:1生活用水最大小时用水量24m3/h;最大日用水量576。2绿化及其它最大小时用水量3m3/h;按8小时计。合计6004.1.3 给水系统1)给水管网给水管网接榆林市供水管网,接管口径为DNl50,进口外设计量水表。给水系统为生产、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供水管道可采用枝状布置,管径等于或小于DN75时,采用镀锌钢管丝接,管径大于DN75时,采用给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2)消防泵房及水池 根据项目区消防总水量设置蓄水池,水池容积162m3即能满足消防要求,完全能满足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生活用水和今后发展用水。工程拟设300m3蓄水池1座(地下式钢筋

    19、砼水池)。生产、生活用水由供水管网供给,消防用水由消防泵供给。配套2台消防专用水泵,型号为KQZ80-250(I)B,N=30KW。4.2 排水1)排水系统采用生活、雨水合流排水系统,枝状布置,埋地敷设,排水管道选用钢筋砼管,水泥砂浆接口。2)生活污水主要为粪便污水和洗浴废水,对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达标后统一排出。3)门诊部、康复中心排出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统一排出。4)雨水经道路流入雨水口,汇入雨污合流排水管道后,统一排入市排水管网。4.3 消防、防火等级 项目区防火类别为丙类,设置消防给水系统,按同时使用水枪数量2支,每支水枪最小用水量为101/s,共202/s,火灾延续时间为10分钟

    20、。 消防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系统,按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为1次,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15l/s,3小时消防用水量为162m3。 室外设置地下消防栓,室内消防除设置消防栓外,还须配备干粉灭火器等。设备一览表1消防水泵KQZ80250(I)B,Q=87m3/h,H=60m ,N=30KW台2一开一备相关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消防泵房规格尺寸为69m;数量1座;高4.8米半地下2蓄水池(消防水池)规格尺寸为300m310103.5m; 数量1座4.4 采暖通风4.4.1 室外气象资料及设计参数1)采暖计算温度: 152)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93)夏季通风计算温度: 274)冬季

    21、室外平均风速: 1.7m/s5)夏季室外平均风速: 1.7m/s6)冬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偏北风 337)夏季主导风向及频率 偏北风 33 8)冬季大气压力: 895.7mba9)夏季大气压力: 883.5mba1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149天资料来源: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l9-874.4.2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要求1)外墙:K1.56Wm2K2)屋面;K0.5Wm2K4.4.3 采暖1)热媒的选择参数热媒为9570热水,由锅炉房供热外网提供。2)系统形式各建筑物采暖形式为管道明装上供下回双管系统。3)主要设备选择散热器选用铸铁四柱760型,管道为焊接钢管,阀门选用J41T-16型

    22、及 J11T16型截止阀。采暖耗热量表序号建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热指标W/m2耗热量KW备注1公寓楼48001607682门诊部6001603603食堂450100454康复中心600160965泵房6010066变电所160100167浴室150160248洗衣房100100109门房301602.4合 计72381327.44.4.4 热力外网采用“氰聚塑”直埋供热管,由锅炉房引出,以枝状接至各建筑物采暖入口。4.4.5 锅炉房1)热负荷确定采暖热负荷为1327.4kw,考虑外网损失15,计算总热负荷为1526.51kw。2)根据用热负荷项目区采用1台DZL1.495/700C-AII型热

    23、水炉采暖,采用一台CLSD-10.0,额定供热量:1.4MW,茶浴炉供应洗浴、开水。4.4.6 通风一般生活建筑采用自然通风,门诊部、治疗室、康复中心部分用房采用分体式空调,浴室、洗衣房采用机械通风系统,配套排风扇3台,风机设置在外墙上,平时可根据室内空气状况进行机械换风次数及频率。4.5 供电4.5.1 负荷等级及电源1)负荷等级项目区负荷等级为三级。2)电源项目区位于*县城区内,可在县城供电线路“T”接一回架空线路作为供电电源。4.5.2. 设计依据1)各专业提供的有关条件及用电设备一览表2)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及自治区现行有关政策。4.5.3 设计范围项目区的消防、动力、照明设计、电力外

    24、网及户外照明设计。4.5.4 用电负荷本工程用电负荷估算为300KW,变电所选用一台320KVA变压器可满足目前及发展需要。4.5.5 供电系统1)项目区内设变电所1座,内设变压器室1间,低压配电室1间。2)电源由县城10KV线路引入,为满足本次建设要求,并为今后发展留余地,主变选择一台S9-160KVA/10/0.4/0.23KV型变压器。3)变电所低压侧采用集中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4)项目区配电电压场为380/220。4.5.6 配电1)动力配电 消防泵房配电采用1KV电力电缆由低压配电屏直埋引入泵房动力控制箱,由动力控制箱至消防泵房。 其它动力配电采用低压配电屏引至建筑物内配电箱,采用

    25、BV-500型导线穿钢管沿墙暗敷。2)照明 照明电压为220V,采用高效荧光灯,照明电源由变电所低压侧引入建筑物后,线路采用BV-500型导线穿钢管沿墙暗敷。3)供电外线及户外照明 配电线路均采用电缆埋地敷设,本区道路照明采用柱灯或路灯。4)防雷与接地 10/0.4/0.23KV变电所周围设置电气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变电所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及保护接地共用该接地装置,其余建筑物在电源进线处设电气重复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主要电气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1变压器S9-160KVA/10/0.4/0.23KV台22低压开关柜GGD2-12A只23低压开关柜GGD2-2

    26、2A只24自动补偿电容GGJ2-01A只25动力控制箱XL(F)-21-06只45照明控制箱PZ30-15/33410只6第五章 消防5.1 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1997)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l40-90)3.其他法律、法规、规程、规范5.2 建构筑物耐火等级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锅炉房、变配电室为二级,其余耐火等级为三级。5.3 消防车道主要建筑物四周布置与出入口相连的道路,主干道宽7米,次要道路宽度大于4米,其净空5米内无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满足消防要求。5.4 建筑层数、长度、面积、防火间距和安全疏散1)总图及建筑部分:主要建筑物及配套公用系

    27、统,其间距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2)二款规定的建筑物耐火等级,经复核,各建筑物的层数、长度、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疏散人流路线组织和流量均满足规范要求。5.5 消防给水为了提高消防给水的可靠性,在项目区内建有一300M3的地下蓄水池,另外还有由县城供水管网接入管径为DNl50,水压为0.350.5MPa的自来水,以供消防用。1室外消火栓用水标准(升/秒)20;使用时间2h;用水量(m3)1442室内消火栓使用时间2h3合计5.6 室外消火栓系统 沿室外主干道单侧设置,地下式。间距110米,保护半径150米。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设置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大于50米。5.7 消防水源消防水源取自县城供水管网。5.8 灭火器配置按规范要求配置。5.9 电气公寓楼、门诊部、康复中心设置火灾事故照明。每栋建筑物的总进线开关均选为漏电保护型,预防电气火灾。 第六章


    注意事项

    本文(建设敬老院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