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4.docx

    • 资源ID:15714974       资源大小:190.05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4.docx

    1、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4【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4)一、选择题1中国近化工业史资料在描述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时说道:“铁路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下列关于此现象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 B国民党发动内战C官僚资本的玉迫 D一战后我国民族工业的产品质量下降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相继颁布了奖励工艺品暂行条例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奖励法工业奖励法等文件,同时邀请蔡元培、马寅初分别担任监察院长

    2、、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委员长。由此可知( )A国民政府积极扶持民族工业 B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C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完全扫除 D民族工业日益陷入绝境3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厂家资本工人1913年689家33亿元27万多人1920年1795家50亿元55万多人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4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

    3、考试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5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A中共七大为抗战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为中国人民指明战后奋斗方向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C19 世纪 70 年代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相继传入中国D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6在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颁布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握手礼取代跪拜礼。这发生在哪一事件之后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7

    4、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以下表述属于“观点”的是A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B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睐C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D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8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可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这一史实应纳入的学习主题是A断发易服 B移风易俗 C实业救国 D践行民权9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

    5、哪一特点?A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B沿海地区发展快C总体发展比较落后D资金少,规模小10张謇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你认为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时期是在()A甲午战争后 B“一战”期间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11905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老木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老金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赵老刚说:“我刚参加了科举考试。”王老德说:“我读过申报。”他们中很明显有一个人在说谎。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说谎老人是A王老德 B李老金 C张老木 D赵老刚12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曲折而又艰难的路程,它的发展可以分为

    6、7个阶段。如图中出现第3阶段状况的外部因素主要是A甲午战后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扫除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障碍C帝国主义忙于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13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外因有(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C北洋军阀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14它的废止,改变了久被非议而不可触动的传统教育制度,做成了戊戌维新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改革。材料指的是A创办新式学堂 B派遣留学生C废除科举制度 D建立新式海军15下

    7、面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说明A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C实业救国的浪潮方兴未艾D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16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潮的影响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7张春是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他的奋斗目标是“实业救国”,其创建的大生纱厂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

    8、一个缩影。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时期应该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后C“一战”期间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18下图所示为实业张謇所办公司发行的股票。票据发行的年份应是公元A1933年B1934年C1935年D1936年19据史料记载,1912年孙中山应山西都督阎锡山邀请来到太原,发表了重要演讲,他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先成功,此实山西之力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还说“有天赋之煤铁资源,山西前途不可限量”。受孙中山思想影响,山西民族实业家纷纷兴办实业,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下列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A山西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重大作用B辛亥革命促进了山西民

    9、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C山西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为全国最早D实业救国是当时社会重要的思潮20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A张謇 B林则徐 C詹天佑 D李鸿章21申报在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提到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社会习俗在哪一事件之后逐渐流行?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2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在此背景下,近代中国所有厂矿企业的资本额中,属于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的资本额,由占22.4

    10、%上升到70%。材料表明,此时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是由于()A洋务运动的刺激 B政府政策的放宽 C列强侵华的放松 D社会思潮的推动23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的知识总结,其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大生纱厂的结局印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的曲折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D抗战胜利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24近代上海的一首竹枝词写道:“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这首竹枝词反映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内容是( )A星期工作制的

    11、实行 B大众传媒的流行C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 D民众服饰的多样化25文学和艺术创作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它代表个时代的风貌,也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同时,时代的精神也为文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下列作品中创作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是A毕业歌 B义勇军进行曲 C国际歌 D黄河大合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春天,随着资金的相对增多、制度的逐步完善、先进技术的逐步采用,民族工业的产品质量也逐步提升,故D符合题意;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后来又有国民党发动内

    12、战、官僚资本的压迫,民族工业萧条甚至破产,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2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那景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工业的文献,说明国民政府重视和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选项A符合题意;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出现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B;民族工业发展障碍完全扫除,说法错误,当时还有帝国主义和官僚势力的阻挠,排除C;民族工业陷入绝境是在抗日战时期争,排除D。故选A。3C解析:C【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到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1914年到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

    13、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春天,所以出现了表格中的现象。AD项表述错误;B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选C。点睛: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时间入手,结合中国近代民族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19131920年期间处于一战时期,由此可以做出正确选择。4B解析:B【解析】【详解】科举考试在1905年被废除,B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之后才取消“老爷”“大人”等称呼,A可能发生;申报是在1872年创办的,武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1911年,C项的说法正确;中山装出现在辛亥革命之后,D项说法正确。故选B。5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实是反映历史的客观史实;

    14、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有主观因素。因此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人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属于历史史实,选项C符合题意;A是对中共七大的评价,排除;B是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评价,排除;D是对商务印书馆的评价,排除;故此题选C。6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民国时期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剪发辫,易风俗:男子开始流行西装和中山装,女子开始流行穿旗袍。改称谓,废跪拜:以先生、某君代替以往的大人、老爷,以鞠躬、脱帽、握手代替行李、跪拜、作揖,故D符合题意;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7

    15、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观点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火车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属于观点,故A符合题意;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到人们的青睐、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徐悲鸿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愚公移山属于史实,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8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整个仪式简朴感人。”结合所学知识,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题干中的内容体现出学习主题是移风易俗。B选项符合题意;断发易服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16、。A选项不符合题意;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C选项不符合题意;践行民权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解析:A【解析】【详解】结合图文中示意图可知,我国的民族工业(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缓慢,依据所学可知,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给中国的民族工业以发展的机会,但由于民族资本的自身特点,轻工业得到很大发展,重工业极其缓慢,故A项符合题意;B项“沿海地区”在图文中没有显示,故B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叙述是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整体评价,与题文不相符合,故应排除;D项说法是中国民族资本的特点之一,与题文不相符合,故应排除;所以本题应选A。10B解析:B【解析】【分

    17、析】【详解】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我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短暂发展的“春天”,所以大生纱厂经营会“最景气”,答案选B。11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故赵老刚说刚参加了科举考试属于说谎,故D符合题意;1898年谭嗣同赴法场、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1872年申报创办,故ABC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2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外部因素”,结合图表信息可知,第3阶段是从1912年到1919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

    18、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13D解析: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外因有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给我国民族工业带来了发展的“春天”,故选D。1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它的废止,改变了久被非议而不可触动的传统教育制度”可知,材料反映废除科举制度,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它的废止,改变了久被非议而不可触动的传统教育制度,做成了戊戌维新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改革,C符合题意;ABD

    19、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故选择C。15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民族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被吞并。漫画中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说明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故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20、故选A。【点睛】此题应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以及特点。1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民国建立前一两年、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结合所学可知,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使国人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故B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国政府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是解题的关键,排除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7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张謇是近代著名

    21、民族企业家,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发展很快,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企业开始走下坡路,最后被吞并。所以大生纱厂经营“最景气”时期应该是在一战期间,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8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计为民国元年;公元1913年,即民国2年;公元1914年,即民国3年其中规律为: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21,由此可见,民国二十五年,25+1912-1=1936年,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2、,排除,故选D。19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1912年孙中山应山西都督阎锡山邀请来到太原,发表了重要演讲,他说:“去岁武昌起义,不半载竟先成功,此实山西之力使非山西起义,断绝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还说“有天赋之煤铁资源,山西前途不可限量”。受孙中山思想影响,山西民族实业家纷纷兴办实业,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有误的是山西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为全国最早。题干材料未提及山西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为全国最早,故C符合题意;题干信息体现了ABD表述,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20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

    23、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A符合题意;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B排除;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C排除;李鸿章领导洋务运动,D排除。故选择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2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申报在自由女子之新婚淡中提到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可知,这一社会习俗在辛亥革命之后逐渐流行。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

    24、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所以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C。2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分析材料“19世纪末,清政府逐渐意识到:对于民间资本的残酷排挤是极其不合理的”等可知,材料体现了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为支付日本巨额战争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

    25、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2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的“实业救国”的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我国民族工业再度受挫,“状元实业家”张謇的大生纱厂也由原来发展的黄金时期转向萧条衰落。ABC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民族工业日趋萎缩。D与史实不符,但符合题

    26、意,故正确答案为D。24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分析题文的“七天礼拜是休期,各业停工逐队嬉;或赴教堂听讲解,满街游戏任驰驱”。这首竹枝词,其中的七天礼拜指的是星期工作制的实行,BC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答案选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25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选项B符合题意;毕业歌表达了青年学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远大抱负,A排除;国际歌是巴黎公社后,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作词,C排除;黄河大合唱是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D排除;故选B。


    注意事项

    本文(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试题附答案4.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