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们的母亲河.docx

    • 资源ID:15702467       资源大小:962.19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们的母亲河.docx

    1、我们的母亲河 第一章 我们的母亲河阳胜河 第一节、阳胜河的源头总 述 阳胜河,出自九源:一源出于香茬沟之水;二源出于八虎山牛槽沟之水;三源出于圣堂山之水;四源出于官道洼之水;五源出于北沟之水,六源出于崔家山之水,七源出于龙王沟之水;八源出于左家南沟之水;九源出于狮家沟之水,在阳胜村西汇成阳胜河。 狮家沟河源 狮家沟河源由分水岭河、槽桕沟、猪窝沟之水汇成,经东西对家沟之水,小郝家沟之水,龙凤沟(狐沟)之水,半天沟之水等汇入后直向东北进入阳胜河。长4公里,河内最大的泉眼是泉水庙之水,大旱之年也不干涸。 猪窝沟位于村西南3.5公里处,源于药岭山山根,东南上向西直下汇狮家沟河,长1.5公里,沟内有小泉

    2、水两处,夏季流冬季结冰。槽桕沟位于村西南3.5公里处,源于龙凤山间(尖山),西南上向东直下汇于狮家沟河。此外 狮家沟河源还有位于村西2公里处源于青龙山的狐沟水、位于村南1.5公里处源于青龙山的谷筒沟水、东西对家沟水小郝家沟水。 阳胜河除了上述九大河源在村中也有一些小河源。它们分别是: 一、位于村南0.5公里,源于摩天岭青龙山之间的南沟之水,长1公里,南上向北直下汇入阳胜河。 二、位于村南1公里处,源于纱帽嘴、元盘垴、摩天岭之间的张家沟之水,长1.2公里 三、位于村东南1公里处源于纱帽嘴的东沟之水。 四、位于村东南1.5公里处,源于仙女岭(油荆梁)纱帽嘴之间的南台沟水。 五、位于村东南2.5公里

    3、处,源于双座山(垛垴),仙女岭之间的老道沟水。 六、位于村东南3公里处,源于将台岭的松牛沟水。 七、位于村西1公里处源于卧龙山下的交道沟水。 八、位于村西源于寨垴山、寨维垴间的小药沟水。 九、位于村东源于阳胜寨山下的白杨树沟水。 十、位于村东阳坡沟之水。 十一、寨维沟之水。12、小渠沟之水。想一想:你还知道有关阳胜河的哪些知识?说一说:你去过阳胜河的那些源头?做一做:去实地考察阳胜村最大的活水源头泉水庙,向家长了解它的一些知识以及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节、 阳胜河流向何方 阳胜河走向自西向东,流出村后经西城、新城到新村西合西北方向夏庄之水向东南方向到宁艾村西,合西南方向马郡头之水向东到宁艾

    4、村东,合东南方向张庄河之水,向东北方向合管道沟、陈家庄之水流经上、下马方,到立壁村西合神峪之水,合西北西峪之水注入到大石门水库,再向北经大石门、小口头村到石门口合徐峪河及柏井、桥头沟之水,折向西北到西郊村东汇合南川河折向北,经南上庄,南坪在乱流村南注入桃河。全长40公里,桃河到娘子关磨河滩村注入绵河,属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 做一做:1、搜集子牙河水系图了解其详细知识以及对周边地 区的作用。 2、去看看我们的母亲河河水及河道的情况再问问长辈30年前的阳胜河设什么样子的。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第二章 风俗民情 概 述 阳胜村虽处在山林间,谷之中,风俗民情夙称淳朴。岁时节日风俗是社

    5、会民俗的组成部分。阳胜村的岁时节日有明显的农业特征。农忙季节一般一月一个节;农闲季节节日相应增加,最典型的就是过春节啦。民间有正月天天都是节之说。本村的节日多是围绕勉励农事,祈求丰收,祭祀土神展开的并且很隆重。这些活动大部分以娱乐形式为主,如元宵节的观花灯,耍社火,转黄河等。 昔日阳胜民俗中主要内容之一是敬奉鬼神,如春节前后的祭灶王、迎门神、送五穷等。这些信仰都始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崇拜,直到后来佛教的传入,阳胜民间的神灵信仰又提升到一个新层次。且更具民俗风格。 总之,本村民俗淳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陈规陋俗渐渐革除,优秀的民情发扬光大,并与健康的时代新风尚融为一体。替代富有中国特

    6、色的社会主义新风俗正在本村逐步形成。 第一节 阳胜的春节(一) 相传在尧舜时期已有此俗,但称呼不尽相同。尔雅.释天中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辛亥革命后采用阳历纪年阳历元月一日为岁首,故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春节俗称“大年初一”、“老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从腊月开始“忙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一)祭灶王 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的日子。村民这天的主要活动是入夜用糖瓜祭祀。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管灶的神,其职责是查看人们是否有浪费之事。腊月二十三这天,灶君要上天把人间的事情奏明大帝,因而老百姓习惯以糖瓜摆贡祭祀(意思是糊住灶君的嘴),并在各家锅

    7、灶旁的墙上贴“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对联。祭灶时老百姓要吃饺子为灶王送行,期盼灶君上天言善,勿乱讲人非。 (二)办年货 腊月二十三前后,家家陆续置办年货,吃喝穿戴要一应备齐,村民们流传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女孩要袜,男孩要帽,老婆要袍”的民谣,其从侧面反映村民对春节的重视。 春节前两天家家户户开始蒸枣糕、榨油食、炒年菜、洗器皿。60年代前,村民们在年节来临时,都要砂碗盛装小米面调成的糊糊,放入糖精、碱面制成一种叫“米面黄”的食物,作为过节的主食,进入80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春节前夕,请厨师大炒、大炖准备年食已成为一种新的习俗,主要有炸带鱼、丸子

    8、、饺子馅、排骨等。同时过年必备之品还有香、纸、蜡烛、炮、供奉食品等,用来祭祀家堂天地诸神。(3)扫年 即一年一度的大扫除,俗称“扫家”,届时,全家动手,翻箱倒柜,擦洗器皿,打扫门窗阁,房檐屋角都要装刷一新。在打扫完后,多用毛头纸糊窗户,并请巧女绣姑用红纸剪窗花贴在窗户正中央。窗花的种类有“石榴嫁牡丹”、“孔雀回头看牡丹”、“梅花佛手干”、“鱼叼莲”、“鸳鸯戏水”等图案,小巧玲珑,别致好看,为春节增添了不少喜庆色彩。(4)贴对联 年三十(或二十九)是贴对联的日子,且这贴对联讲究颇多。每家的大街门、家门框、门扇上、树上、碾、磨、车以及厨房、炕墙等处都要贴小型单联,书为“枝繁叶茂”、“日磨千斤”、“

    9、身体健康”等意在取吉祥安泰之意。许多人家还在照壁或阳台上贴个“福”字,表示家人有田种,有衣穿,有的倒贴“福”字,取福到(倒的谐音)人家之意。(5)敬门神 南朝梁擅荆梦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门户左右,左神茶,右郁垒,俗称之门神”。至唐代便由真人秦琼、尉迟恭代替。人们希望驱邪避难。春节时,便买钟馗画像或挂中堂,或挂墙壁,或贴于门扇上,并在家门两旁的门墩上放置用红纸包好的炭块或木炭(相传红纸代表秦琼,黑炭代表尉迟恭叫黑大汉把门)意在避凶纳福。此俗今已不倡。 做一做:1、搜集一些春联并自己创作一幅。 2、试着在家长帮助下做一个窗花。说一说:1、过年是你家都办哪些年货。 2、过年时你家通常有哪些活

    10、动? 第二节 阳胜的春节(二) (一)除 夕 除夕有祭神供祖之俗,特别是有钱人家除夕夜齐家老少要去祠堂迎接列祖列宗,一般人家在室内设置神龛或设置神祖位牌,有的悬挂家谱图卷(俗称挂祖),意在让先祖的灵魂回家与后辈儿孙共度春节。是日下午,全家要围在一起包饺子,说吉祥话,互助安祥。饺子的形状有“元宝”、“鱼”“花”。饺子包好后一个个摆在用高粱杆梢缝制的“篦”上。近夜时分,家人分别将香炉、蜡台、贡品(一般是特制的五个花馍、五个水果、五个花糕,象征五福来临。)摆放在祖先和诸神的供位上,然后焚香、烧纸、点蜡、放炮,意谓“迎祖宗”、“接诸神”。 (二)熬年守岁 民间称守岁为“熬百岁”。这一天“一夜连双岁,五

    11、更分二年”。老百姓有“熬年年,熬年年,熬个年年活一百”的说法。当天晚上,全家煮饺子(俗称扁食)又叫“捞元宝”。然后开柜取出新年衣物一应穿戴。但将把翌日晨餐备就,春节不再做清扫、开柜、洗漱、切剁之事,意在避免“扫兴”、“漏财”之晦气,以取“招财”,“聚气”之吉利。然后全家坐在一起把酒言欢,相互祝愿,通宵达旦。近年来村民在除夕之夜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待时钟敲过十二响后,家家户户爆竹声声。 (三)拜年 大年初一黎明即起,燃放爆竹。一家老小,衣着一新,先向诸神及家堂敬香之后,晚辈逐一向长辈叩拜祝岁,长辈要酌情给晚辈发放压岁钱和糖果花生等。 早饭过后,邻里族友相互拜年,家长携儿孙出门向邻居和家族长辈

    12、依次拜年。人人见面相互祝贺,喜气盈门。午饭较为丰盛,午饭后,朋友熟人互相拜年,有的小孩聚到一起玩耍。 大年初二,时开始出门的日子。村民相传这天要拜老娘家,正月初三拜丈母,初四姑母家。除初五之外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底才结束。 (四)送“五穷” 正月初五叫破五。旧时沿袭有送“五穷”的习俗。“五穷”指生、老、病、死、苦。当天人们用五色纸剪五色纸剪五个仕女,谓“五穷“五穷媳妇”,以秸秆串之,放于十字路口焚烧,然后点上香纸,称送“五穷土”。意在送走穷的,迎来富的,也是人们对富裕生活的一种向往。“破五”之日不走亲访友,以避免带上穷气、晦气。 (五)闹元宵 古称月圆为“元”,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

    13、一个月圆之日,所以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从正月十四开始各家各户张灯结彩、垒塔火、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自建村以来此俗相沿不衰。 1、垒塔火 塔火,俗称“棒槌火”。相传女娲炼石补天时所用之灶形。用土和泥堆成里面烧炭。元宵节阳胜村的棒槌火接连不断,一个个红红火火的塔火为这个喜庆祥和的节日增添了不少气氛。 2、观花灯 自古元宵有家家户户摆灯,门上挂灯之俗。有时还赛灯、扭灯、迎灯。花灯的种类异彩丰呈,狮子灯、十二生肖灯、人物灯、戏曲故事灯、等最大众的灯还有瓜菜、花卉、鸟兽、虫鱼等造型。这些灯象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灯中旧时多点蜡烛。 观花灯以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最盛,届

    14、时,男女老少都出来街上观赏各家各户精心糊制的彩灯。有时村里组织人马扭灯。扭灯时,或脚踩鼓点,扭十字步前进,活在广场上进行队形变化,形式多样。若遇月明之夜,灯月交辉,人灯鼎沸,一派闹春景象。 3、猜灯谜 灯谜,就是将谜语写在灯笼上,人们借赏灯时猜,以增加节日情趣。灯谜的内容很多,有的打字、有的是猜人和物。 4、耍社火 也称闹红火。有各种杂耍、游艺活动,如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为内容,往往锣鼓喧天,人山人海。(6)添苍日 正月二十五为“添仓日”又称“填仓日”、“天仓日”,正月二十为小填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填仓。此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的坛坛罐罐里放满或添加一些谷菽食品。有民谣曰:“过了年二十三,

    15、添仓和面做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捡到昆虫验丰年”。意在期盼农家年年屯满仓流,五谷丰登。 正月二十五送祖宗这天,各家族集合到一块各自携带香纸和贡菜鞭炮,将年前迎回来的祖宗送到坟上。说一说1、元宵节理你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做一做:1、搜集黄河阵的来源以及图纸 2、转一下黄河阵 3、烤棒槌火并向家长了解相关知识 第三节 阳胜的庙会 民间的庙会俗称“赶会”、“赶集”、“赶庙”。旧时,庙会多以祭祀神灵为主要内容,兼有商贾贸易活动。民众有叫亲戚赶庙之俗。新中国成立后,庙会的主要形式逐渐趋向于新风新俗,多以农副产品等物资交流为主,兼有文艺演出,戏剧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探亲访友、娱乐交流的好机

    16、会。 说一说:1、你记忆中的庙会。 做一做:写一篇以庙会为主题的作文,600字左右。 第四节 阳胜其他农历节日 龙头节 农历二月二是龙头节,俗称“龙抬头”。民谣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解放前,二月初一下午家家在大门外及院内要用石灰围一形似城郭的图案,曰:“打灭城”:意则用石灰面围身,以为禁龙卵意在消灾灭邪。是日,各家吃面条叫“挑龙须”,吃鸡蛋叫“煮龙蛋”,吃煎饼叫“揭龙鳞”,吃米面油茶叫“炒龙髓”。如今,除饮食外,其它习俗已自行消之。 清明节 清明节是祭祖最隆重的节日,又称“鬼节”。是日,家家携香火、冥纸、冥钱、冥衣、酒肴、鞭炮上坟祭祀祖先。长辈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节,大多数要提

    17、前一日上坟,俗称“做新节”。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怀念。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俗称“五月端午”。是村民吃粽子、饮雄黄酒、插艾叶、桃枝、于门侧,剪“公鸡擒五毒”贴与门窗,或贴“艾虎”于门上的日子。三岁前的儿童还要在前额写上福字,左右胳膊写上长命百岁、金玉满堂,俗称“号老窝瓜”。从这天起,儿童当月要佩香包、香囊、臂截、百索长命缕(用红黄两种线搓成的绳索)意在驱瘟辟邪。妇女戴艾叶、石榴花、以寓吉祥幸福。 七夕节 即农历七月初七,据传说此夜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日。所有麻雀去搭桥,晚上在葡萄树下可以听见他俩的对话。若下雨说明织女在哭诉。旧时有放河灯之俗。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秋祭日”是各家剪

    18、色纸为络,带香纸贡品到坟祭祖,并将纸络挂于地头,谓之“地头钱”以供奉五谷神。还有的蒸各种动物形状的面食,俗称“面羊”。面羊除了供奉外还分送亲友邻居及外甥女,谓之“送面羊”。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称为中秋节。村民自古有赏月、祭月、拜月之俗。是日月升时分,家家以月饼、瓜果、嫩玉茭、毛豆角等供奉月婆。祭拜之后,合家欢聚,分食月饼,品尝水果,共享天伦之乐。村里有民谣:“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年必是好收成”。此外村民在中秋前后互送月饼之风盛行。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节,九九重阳,秋高气爽,古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佩茱萸放风筝的遗风。村民有“九月九喝烧酒”,亲友相邀庆贺之俗。村民将新收的黄米、豆子、红枣做

    19、成豆沙糕、枣糕尝新品鲜。现在村民们紧跟时代步伐,在这个一年一度的老人节里开展“尊老、敬老、爱老”的活动。 十月初一 农历十月初一也是鬼节,称为送寒衣节。当天家家上坟祭祖,为亡者送寒衣,即用五色纸加棉花糊制成衣、被、帽、鞋等,从简者将棉花卷于五色纸内即是。祭奠时,与香纸同燃,然后为先人墓丘培土,以示敬悼。 冬至俗称过冬,这一天开始数九,当天午饭家家吃枣糕,谣曰:“过冬不吃糕,死下一旮旯”。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此日村民多食腊八粥,俗称糜。相传曰:“腊八不吃糜,死啦没人埋。”此食呈稠粥状,由黄米、小豆、绿豆、红豆、黄豆、麦豆、高粱、玉米熬成,有浓郁的乡土风味。有的家门前立冰块,以喻

    20、示来年丰收。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农历节日,为什么?做一做:1、重阳节的时候陪陪自己的祖父祖母 2、搜集各地中秋节的习俗 第三章 名胜古迹 第一节、风雨药林寺 药林寺海拔1160米,寺院位于村正南4公里处,在西汉时期建了上艾县后,就有洛阳白马寺来人传教。看到药林山山势陡峭、沟壑深邃,山路迤逦,苍松翠柏,满山遍野鲜花簇拥是一个绿色的世界是一个建庙的好地方。于是于公元前140年,与阳胜村民在此山上凿下了许多小石洞、小佛像。 到明朝宣德年间,有个姓高的僧人在此修道。明成化11年间(1475)由阳胜都里的阳胜、新城、新村、上马郡头、北阳胜、南后峪、鸦洼等七村在药岭山中一块巨石上凿石佛像凿石窑洞,修建了

    21、寺院。后人以山上草药胜多、森林满山称其为药林寺,又因为此地气候凉爽是避暑胜地又称为清凉寺。 1918年昔阳县苏家岭村陈狗蛋从河北正定引进瑞典、挪威、土耳其、约旦、黎巴嫩等五国八家的人准备到苏家岭修建别墅,但是外国人并没有看上苏家岭。随即陈狗蛋将外国人引到药岭山上参观,外国人很爽快的决定在此修建别墅。 当时陈狗蛋找到药林寺院负责人王小刚商议此事,很快王同意了瑞典在东垴山上租界,约旦在南嘴山上租借,其他六家选的底盘是阳胜村苏文仁家的地盘,通过协商苏文仁同意这六家租界。其中瑞典一家在中部,挪威两家、土耳其一家、瑞典一家共四家设在西部,黎巴嫩一家设在北部。这样就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国八家的别墅山庄。这些

    22、修别墅的人是来中国传耶稣教的,春秋冬他们在河北正定、蒿城等地传教,留下别墅用人看管,东洋楼是新城村张永生之父看管,南洋楼是新城村人王小刚看管,北洋楼是阳胜村张广联看管,其余中西五家都是苏文仁及其长子苏明小看管。 药林寺不仅是佛教圣地,它还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在抗日战争时期太行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秦基伟曾在此生活战斗过。他指挥当地军民打击日军侵略者。在1939年百团大战时期,刘伯承司令员到过药林寺院,并约过阳胜村名医张进智去药林寺给刘、秦二司令员看过病。日军投降后,药林寺成了太行第二卫生材料厂所在地。该厂为支援解放战争做出了贡献。曾受到毛主席的表扬,解放后该厂迁至北京,成为北京四药厂。2009年

    23、双鹤药业在此寻根。 1962年晋中地区在药林寺院旁修敬老院。从此平定县林业局接管了药林寺院和森林,并成立了林场,于1994年7月被山西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做一做:想自己的长辈询问关于药林寺别墅的修建,寺庙修建等方面的故事。 第二节、旅游胜地药林寺 药林寺位于平定县城南20公里的药林山中,寺中有药王神位。是平定县境内的一处省级森林公园。寺后是八路军制药厂旧址,平定人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支援解放! 药林寺山势陡峭,沟壑深燧,山路迤丽,苍松翠柏,满山遍野鲜花簇拥,气候凉爽宜人。二百多公顷的森林面积,郁郁葱葱。春来翠绿如染,夏时气候清爽,秋季色彩纷呈,红叶似火,冬季银装素裹,青松独秀,是一处集

    24、修养、避暑、观光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园内有上至元代,下至明清的建筑群,有蜚声遐迩的石窟艺术,还有我国解放初期,秦基伟司令员领导建设的太行第二卫生材料厂旧址,以及美、英、法、黎巴嫩、挪威五国于一九一八年兴建的异国别墅遗址,药林山奇峰兀立,其中的景观可与西湖的一线天比美,毫不逊色。 山中的森林景观:云霞雾凇、翠山红叶、林海松涛、奇花瑶草、绿衣斗士、谷壑藏龙等和绚丽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极大的丰富了该公园的景观资源。园中有多重古稀名木,如:易怒多目松、守寺三神、二仙把道、蓬松、三权鼎立、迎客松、栓皮栋等林海深深、古刹禅院清凉寺、清凉石窟、虎窝、清凉寺旧址、将领台等文物彪炳。新近开

    25、发的“药林寺药林寺矿泉水”,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清凉可口,品位独佳,深受老百姓喜爱。 公园内的古建筑清凉寺,又名药岭寺,其创建历史久远,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修。该寺红墙金瓦,气字轩昂,掩映于祟山峻岭之中,庙前顽石纵横四卧,有一巨石,镌刻有“药岭寺”醒目大字,周边松林似海,郁郁葱葱,显得古刹宁静清幽。沿石台阶向上攀登,途经待月石和月楼,便可达到寺内。在寺庙菩萨阁的正北为著名的清凉石窟,其雕刻艺术堪称一绝。石窟之上筑有三殿,正殿为大佛殿,亦称正殿,东西两侧;筑有配殿。另外西院正北建有子孙殿一座,各个殿内塑有各种佛像,塑艺精湛,形态各异,造型优美。 另外,在殿堂右侧及背后,有近代建筑的院落两座

    26、,规模较大,保存基本完好,原为抗日战争时期太行二分区利华制药厂遗址。该寺也曾是抗战时期太行军区司令员秦基伟战斗过的地方。寺内至今还保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地方。凉石窟。清凉石窟,位于药岭寺殿宇之下,刻于明成化十二年(1475年),为天然巨大岩石雕凿而成。其门高2米,宽1.39米,进深5米。窟宽5米,高2.9米,正面凿3尊佛像。柱头雕有楼阁式和喇嘛式浮屠。石窟右面凿10尊罗汉像,9立卧,石窟左面也凿10尊佛像,其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头俱毁。石窟背面还凿有大小不同佛像12尊,顶部有4尊浮雕,中央雕刻有遒劲巨龙。其下正对八角井一眼为泉水,面积不足半平方米,常年积有清澈泉水。

    27、既不外溢,也不减少,传说,饮用此水可消灾防病,古往今来,被当地视为“圣水”。该井一有微光,窟顶巨龙便倒影其水中。在石窟外还有明代名人松严所书的“清凉石”、“脱尘”等,字迹毓秀。整个石窟造型奇特,构思巧妙,其雕刻艺术水平,为三晋罕见。 虎窝。位于古刹西南约1公里处的嶙峋怪石之间。由6块巨石组合而成洞穴。洞长10余米,宽约1.5米,洞穴正壁上有明朝松严所书“虎窝”二字,笔锋苍劲,气宇非凡。在另一块巨石上还有光绪年间所刻的“威而不猛”四个大字,字迹圆润清秀,笔走龙蛇。并在其上方角落处刻有“龙岗、性庵、仝来”六字。该洞阴森凉爽,山风吹来,犹如龙吟虎啸,令人不寒而栗。说一说:1、谁去过药林寺?记忆中药林

    28、寺 2、关于药林寺的故事做一做:1、搜集药林寺图片、传说 2、有条件的同学去药林寺旅游一下并且了解其现在的发展状况。 3、让药林寺的美景保持下去我们应该怎样做? 山西小杂粮 山西主要产旱粮,小吃自然也以旱粮为主料。山西人很会做杂粮,花样繁多,最常见的有窝窝头、小米粥等。而莜面栲栳栳、荞面猫耳朵、红面抿圪抖、白面碗秃子也是非常好吃的山西杂粮。 晋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所致盛产莜麦、荞麦。莜麦面粘性小,制作面条很难,人们把和好的莜面团摘成小丁,推擀成二寸长、半寸宽的面片,再把面片卷成空心小圈一个个围放在小蒸笼里,蒸熟以后蘸着西红柿、炸酱等臊子吃,别有风味。 山西荞面猫耳朵也非常有特色,把其放在汤碗里,

    29、半浮半沉,一看便有食欲。 红面抿圪抖是以高粱面为原料,手工做成的两头尖细、中间粗壮的短面棍,是一种口味独特的煮汤面,汤料鲜美,加辣加醋,对南方人来说高粱更是难得品尝的稀罕物,一碗擦抿圪抖足可饱口腹之欲。 白面碗秃子是把调制好的精白小麦粉放入一只平底碗中,上蒸屉蒸熟,冷却后倒出便成了一个个透明的碗秃子,用刀切成条状,味道绝不同于面条,配上山西老陈醋味道很好。 山西小杂粮不仅管饱肚子,而且低糖,对身体有好处。 平定的特色小吃 在被誉为“晋东雄镇”平定县有一句谚语叫“三天不吃抿圪抖,浑身上下直圪抖”,这非吃不可的抿圪抖以酸菜抿圪抖为佳,是当地的特色小吃。酸菜用的是窖藏一年的腌制芥菜,加辣椒与葱蒜炒制

    30、,而成,当然也可以随个人口味加些豆腐、香干之类,味道会更鲜美。 抿圪抖是用玉米面和白面和面放在专用的抿圪抖床上擦抿而成。先将擦板架在开水锅上然后来回搓擦,面团变成一颗颗犹如蝌蚪一样的面粒在锅中翻跟斗,烧煮一会即熟。这是平定正宗的农家饭。 平定的特色风味小吃众多,其特点是用料讲究,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菜品色泽鲜亮,口感软嫩鲜香,讲究食材的的原汁原味。吃抿圪抖能配上平定的肉焖,那真是人间一绝。做一做:1、了解抿圪抖的做法自己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小试牛刀。 2、搜集肉焖的做法 民间艺术奇葩:山西平定刻花瓷背后的故事 始于唐代的平定古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平定窑刻花瓷因其特殊的材质、

    31、复杂的烧制工艺、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而名扬天下。 2006年9月25日,在阳泉市平定县召开的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展演暨中国刻花瓷艺术节上,平定县被命名为“中国刻花瓷之乡”、“中国刻花瓷研究基地 ”。从此,平定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献名邦”,又多了一项“刻花瓷之乡”的桂冠。然而,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荣誉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刻花瓷” 这个近乎失传的民间艺术奇葩如何艰难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平定窑:在今山西平定县,故名。始烧于唐,而终于金,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 平定砂器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秦代就已有生产,唐代始有记载,明清盛名于世,亦有康熙帝御赐“龙字盖”的典故。平定黑釉刻花瓷,是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珍品,以其黑亮的釉面、古朴的花形、精炼的造型,为古今中外众多陶瓷爱好者和收藏家所喜爱。 中国陶瓷史载:刻花瓷,其工艺最早起源于唐代,在山西、陕西、河北一带生产。上世纪,中国陶瓷考古专家在山西平定发现了大规模的黑釉刻花瓷古窑址。 大明统一志等明清两代诸文献均载:刻花瓷平定窑址始于唐,经五代兴于宋,最终因金国入侵战乱而失传。平定刻花瓷,这一


    注意事项

    本文(我们的母亲河.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