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秦汉时期军费开支筹措与管理问题研究之一.docx

    • 资源ID:15701525       资源大小:31.44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秦汉时期军费开支筹措与管理问题研究之一.docx

    1、秦汉时期军费开支筹措与管理问题研究之一秦汉时期军费开支、筹措与管理问题研究(之一)恩格斯说:“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即经济的条件。”1(P210)秦汉大一统王朝,为开疆拓土,经常大规模、频繁地对外用兵。尤其是秦始皇、汉武帝、王莽和东汉后期的战争不断,导致后勤费用急剧膨胀,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相当大。为解决军费问题,统治者对军费的筹措与管理十分重视。学界对此问题做过一些研究,如马大英先生的汉代财政史2,黄今言先生的秦汉赋役制度研究3,刘不同先生的汉武帝战时财政论4,黄今言、陈晓明先生的汉代边防军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5等。但因研究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仍有言之未尽

    2、之处。本文拟根据现有资料专就秦汉时期军费开支、筹措与财务管理情况做一些探讨,以期就教于同仁。一、军费开支结构及其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秦汉时期国家有一支庞大的军队。秦时南征百越用兵50万6(卷6秦始皇本纪),北伐匈奴用兵30万6(卷88蒙恬列传),地方兵史书无明确记载,全国36郡以上(注:汉书卷28地理志:秦“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汉兴,以其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开广三边。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7(卷28地理志),我们按每郡500010000兵力计算当不为过,加卫戍京师的部队,秦代军队总数当在100万以上。汉代的兵力总数当也不少于这

    3、个数字。如据文献记载: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7(卷1高帝纪)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6(卷57绛侯周勃世家)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餽之?7(卷24食货志)汉已发兵百万,使太尉亚夫击破吴楚,方引兵救齐,齐必坚守无下。7(卷38高五王传)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人,五月,到颍川,复与严尤、陈茂合。8(卷1光武帝纪)说明汉代全*队的总数也在100万以上,这与当时大规模战争的需要和能服役的人数是一致的。据黄今言先生考证,当时有适龄应役对象2400万9(P222)。武帝时仅屯田的边卒就有60万,边防军最高额应在8090万左右

    4、,最低时也在30万左右10(P336),加之戍卫京师的中央军和各个郡国的军队,其总兵力应该不低于秦时的100万。现在我们就以100万算,要装备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并保障其生存和活动,军械的制造与储备、军马的繁殖与饲养、军士的给养与消耗、烽障要塞的建筑与修缮、伤病的治疗及死亡将士的安葬抚恤、各种赏赐及战争耗费等等,军费开支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应该非常之大。为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依据一些零散的史料记载,将国家财政总收入与军费开支做一概略比较。(一)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情况查考诸文献,目前已见对秦汉时期财政状况有记载的有如下三条:(高帝)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人给家足,都鄙廪庚

    5、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7(卷24食货志)孝元皇帝奉承大业,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7(卷86王嘉传)汉定以来,百姓赋敛,一岁为四十余万万,吏俸用其半,余二十万万,藏于都内,为禁钱。少府所领园地作务之八十三万万,以给宫室供养诸赏赐。11(卷627引桓谭新论)上述文献记载的国家掌控的财政情况:第一条是个概略数字;第二条记述很清楚,为83万万;第三条也很清楚,年总收入为123万万。黄今言先生考证汉平帝时国家财政中的租、赋总收入为12,772,359,0203(P227),二者可相互印证。综合而论取其概略整数,我认为汉代财政年总收入平均大

    6、约120万万。这只是据史料做概略定量分析,其他费用分析也是如此,不可能精确,但总比没有定量分析要好。(二)经常性军费开支项目及其在国家财政中的比重就总体而言,军费开支可分为每年都要开支的经常性军费和不定期开支的临时性军费两项。每年都要开支的经常性军费主要有军官俸禄、衣粮供给费、军械装备及军马费等。1.军官俸禄。依据黄今言先生考证:汉代边防军的“军官与士卒的比例为1:10”,比照西汉官吏俸禄,平均每年每一军官“俸禄为1.66万钱”10(P369)。我们要研究的是包括内郡在内的所有军队,考虑到内郡的郡、县尉及其所属军官的俸禄,可能已由国家(或地方)官俸财政支出的情况,我们在黄先生考证的边防军的军官

    7、与士卒比例的基础上降低一倍,为1:20。这样算来,100万军队各级军官每年的俸禄100万1/201.66万钱=8.3亿钱。2.衣粮供给与转输费。秦汉时士兵发放的衣服主要有袭、绔、袍、禅、履等12(P67),每样衣服的价格汉简中记述有些差别,可能是受不同时间(季节)的供求关系影响的缘故。黄先生考证,一般情况下袭、绔、袍、禅的价格分别为500钱、500钱、1000钱、300钱10(P371)。至于、履、袜、鞋之类汉简中未见有记价格者,估计值不了几个钱,可以忽略不计,再考虑到有些衣服并非每年都全发,以其总价格2300的一半1150钱计,应该是最为保守的。这样军队服装费开支为100万0.1150万钱=

    8、11.5亿钱。关于军粮(不考虑食盐和其他副食品)供给费用。首先必须搞清军粮的月给标准问题。据居延汉简中记载制成表1。表1汉简军粮供给标准表简文编号标准出麦二石,以食夷胡卒徐德十一月食重。133132石出麦八石,禀如意燧卒程充等四人四月食。10262石出粟卅石,三月以食卒十五人。16082石万年燧长武糯二石,卒魏圣取。38192石戍田卒七十人,月食百五十九石六斗九升。E.P.T56:30142.2石出麦五百八十石八斗八升,以食田卒剧作之六303242.2石十六人,五月尽八月。出麦二石六斗,以禀夷胡燧卒。25362.6石山麦二石六斗以禀。387232.6石卒徐尊,七月食三石。142173石四月食三

    9、石。17273石止害燧卒孙周,二月食三石三斗三升少,正月乙27113.33石少酉自取。第十燧卒覆贺,十二月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一16113.33石少月丙寅卒冯喜取。鄣卒李就盐二升,十二月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244223.33石少一月庚申自取。燧长王望,五月食三石三斗三升少,四月甲午卒28683.33石少曾放取。尉吏皇楚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子自取。鄣尉吏郭当粟三石三斗三升少,申自取。尉吏郭永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二月丙午自取。鄣卒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月壬申自取。鄣卒马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月癸酉自取。鄣卒弋南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月癸酉自取鄣卒孟寿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一月癸酉自取。鄣卒孔之粟三石三斗三升少

    10、,十月癸酉自取。鄣卒徐充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月癸酉自取。鄣卒王奴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月癸酉自取。鄣卒李寿壬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月癸酉自取。鄣卒胜之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月癸酉自取。26213.33石少月己酉卒陶宗,陶敞禀三石三斗三升少戎326103.33石少赐戊午取。第七燧长王庆粟三石三斗三升少陈尊取卩。卒杨武粟三石三斗三升少陈尊取卩。卒陈尊粟三石三斗三升少自取卩。E.P.T51:603.33石少第四燧长董登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二月癸丑卒宣取卩。卒邓副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二月癸丑卒宣取卩卒范。栗粟三石三斗三升少十二月癸丑。卒威粟三石三斗三升少自取卩。E.P.T51:873.33石少从上表情况看,月口

    11、粮有2石、2.2石、2.6石、3石、3.33石少等五种标准,之所以如此,可能各有原因。最有可能与发放口粮时所用的量器有关。因为汉代有“大石”、“小石”之分,可能1、2、3情况所记,属大石。5所记,属小石。所谓“三石三斗三升少”的“少”即“小”。在当时大石与小石的比率为十比六,即小石一石合大石六斗。故“三石三斗三升少”则为大石2石;但4所记“三石”,因未注少字,若以大石计,似乎偏高,以小石计,1.8石,正合严尤劝王莽不要发30万大军入击匈奴时所计人均月标准7(卷94匈奴传)。故此我们有理由将其以小石计。那么,汉代边兵月粮的发放量,大致为大石2.6石、2.2石、2石、1.8石。高者2.6石与赵充国

    12、上奏所记2.66石大体一致(赵充国上奏汉宣帝曰:“愿罢骑兵,留驰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吏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用谷月二万七千三百六十三斛(石),盐三百八斛。”2736310281=2.66)7(卷69赵充国传)。但仔细比较后发现上表所记2.6石均系麦,赵充国上奏所记2.66石为谷,并非与其他多数简所示粟相同,显然,应理解粟为粟米,属成品粮,麦和谷为毛粮,折合成成品粮也就是1.8石多。通常的月粮标准应以2石(大)居多,上述34条简文中,将3.33石少也折合为大石2石,有28条皆记月粮标准为2石(大)。1.8石和2.2石上下浮动0.2石应属正常现象。其原因,可能与发放粮食的时间先后及士卒所

    13、承担的任务有关。汉代士兵口粮的发放时间,通常是提前一个月付给,上述汉简显示5月10月(白天较长,又是夏秋粮收获的季节)标准可能要高一些;11月4月(白天较短,季节偏冷,活动量偏小)标准可能较少一些。上述记载也有4月和7月食三石的特例情况,若是大石,可能是“田卒剧作”或进行特种训练士卒的一种特殊标准。若是小石,可能是从事较轻工作(或其他尚不可知原因)士卒的月标准。上表还反映,粮食的发放办法有两种,一是由兵卒个人自取;二是按口粮标准发放到戍所统一使用(见上表30324和1608简等)。其价格史书中未见记载,陈直先生统计汉简中所见的价格分别为:粟二石,直三百九十,三石,直三百六十。入谷六十石六斗六升

    14、大,直两千一百二十三。籴粮粟二石,石百一十。籴得粟五十石,石八十五。15(P95)价格波动比较大,不太一致,可能是品种及质量不同和供求关系影响的缘故,属于正常现象。我们以成品粮粟的价格为准,取上述三种价格平均值(195+110+85)3=121.66钱。汉书赵充国传说:“张掖以东,粟石百余钱。”综合二者可概略取整数价100钱计。边兵人数,秦时是80万,汉武帝时60万,平时约20万-30万10(P366367)。我们取其大概平均数值50万计。即内地军队口粮费为:50万12(个月)2(石)0.0100万钱=12亿钱。边防军队考虑到屯田自给一部分,若以自给一半计,则其口粮费为:50万12(个月)2(

    15、石)20.0100万钱=6亿钱。但同时还必须考虑向边防军队转输的费用,据刘光华对汉简的研究,从酒泉郡的表是雇车一辆运25石粮至金关,约需运费1300余钱,而这段距离不过是长安至金关的1/10。也就是说,假如从长安运粮至金关,每辆运粮车所耗运费就高达13000钱16。但需要指出的是转运并非全部雇佣民力,平时主要是“更卒”和士兵,主要是战时要雇佣一些民力,究竟需要多少民力,尚未发现有文献记载,我们只能大致测度其为1/5左右的粮食需要雇佣民力。这样粮食转输费为:50万12(个月)2(石)22513000钱1/5=62400万钱,取其整数即为6亿钱。这样衣粮供给与转输费共计为11.5+12+6+6=3

    16、5.5亿。3.军械装备及军马费。秦汉时属冷兵器时代,虽然武器损耗不大(除箭镞外)。但其还是要损耗一些,加之要储备一定的量。这样生产、保管和修缮费用自然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当时中央和各郡国都设有工官作坊和武库。如汉书贡禹传说:蜀广汉主金银器,岁各用五百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厩马食粟将万匹。师古(注)曰:“三工官,谓少府之属官,考工室也,右工室也,东园匠也。”三工官计岁5000万,若三者平均,则考工室一年生产兵器的费用也就是1666万。再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注:河南、南阳、济南、泰山、颍川、河内、蜀、广汉等郡,皆有工官。则工官制作兵器费用1666万8=1.3亿。至于尚方、武库制作兵器费用

    17、因未发现有文献记载无法考证,暂且予以忽略不计。全国制造车船的费用。据汉书韩延寿传记载:延寿在东郡时,试骑士,治饰兵车及治饰车甲三百万以上。一郡300万车甲,这可能是特例,因为全国总兵力(包括步骑兵)才100万左右,即使是备一些装备,正常情况下应该也在100万左右。南方郡当为船,不管是车还是船,一件以1万钱计(黄先生考证:“车、船规格不同,市价有别。1丈的船为1200钱,轺车1乘10000钱至12000钱”。车船有大小之分,同时不同时期价格也应该有高低波动之别,这里就以船10丈和轺车的整数价10000计)17。此项费用为100万1万钱=100亿。若以其使用寿命20年计,费用每年也当5亿。养马费。

    18、秦王朝统一后,“始皇寓海内,六万骑之国马尽归秦”18(卷148),再加上秦统一前原有的“骑万匹”和后来在郡县及边区新牧养的马应该有相当的数量。如留侯张良劝刘邦定都关中时说“北有胡苑之利”6(卷55留侯世家)注引索隐崔浩云:“苑马牧外接胡地,马生于胡,故云胡苑之利。”注引正义博物志云:“北有胡苑之塞。”可见,秦官府在易养马的上郡、北地等靠近胡的边地建有相当规模的牧马基地和牧马场,能成为汉朝定都关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说明马的数量之大。汉踵秦之制,并有发展。当时在京都附近大量养马。如汉官仪曰“天子六厩”,“马皆万匹”。在边郡也建苑养马。据汉书景帝纪记载:六月,匈奴入雁门,至武泉,入上郡,取苑马。如淳曰

    19、:“汉仪注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师古曰:“武泉,云中之县也。养鸟兽者通名为苑,放谓牧马处为苑。”汉旧仪补注也有类似记载: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马三十万头。上述36所牧马场养马30万匹,加之前述天子六厩牧马场所养6万,有明确记载的仅属中央太仆直接管辖的牧马场地所养的马就达36万匹。玉海卷148引魏王朗所说,西汉王朝“西京中厩则騑騄驸马六万余匹,外牧则扈养三万,而马十之”。西京中的“厩”养马6万匹,外牧马的人3万,而每人养马10匹。6+310也是36万匹。与上述文献记载数字一致,二者互证。玉海还记

    20、载:(汉武帝时)雄卫霍张皇之师,勒兵塞上,厩马有四十万匹。仅中央太仆直辖的厩养马就有40万匹之多,说明汉武帝时官养马匹在进一步扩大。上述牧马数量若再加上内地各诸侯国和郡县官府养马,数字会更高。东汉刘秀建国后实行“柔道”治国方针,主张“偃武修文”,边郡牧养马匹减少,但与西汉比其掳掠战马量很大(见表2)。表2两汉战争掳马数量表时间掳获战马情况记载史料出处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青复出云中,西至高阙,遂至于陇西,捕首虏数千驱匈奴马牛羊百有余万。汉书卫青传元朔五年(前124年)令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于是引兵而还。汉书卫青传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度辽将军出

    21、塞千二百余里卤获马牛羊万余。前将军出塞千二百余里卤马牛羊汉书匈奴传二千余。蒲类将军出塞千八百余里卤马牛羊七千余。虎牙将军出塞八百余里卤马牛羊七万余。昭帝时遣校尉常惠使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将翖侯以下五万骑从西方人,至右谷蠡王庭,获汉书西域传马牛羊驴橐驼七十余万头。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遣弟左贤王莫将兵万余人击北单于得其众合万余人,马七千匹、牛羊万头。后汉书南匈奴列传(49年)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超知二虏已出,密召诸部勒兵追斩五千余级,大获其马畜财物。后汉书班梁列传永元元年(89年)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后汉书窦融传附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

    22、之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曾孙宪传永元二年(90年)(梁)慬临阵被创,不顾,连破走之,尽还得所掠生口,获马畜财物甚众后汉书班梁列传永元六年(94年)(班超)纵兵钞掠,斩首五千余级,获生口万五千人,马畜牛羊三十余万头后汉书班梁列传永元九年(97年)(司马寇)盱斩虏千余人,得牛马羊万余头。后汉书西羌传安帝永初七年(113年)骑都尉马贤与侯霸掩击零昌别部牢羌于安定,首虏千人,得驴骡骆馳马牛羊二万余头。后汉书西羌传元初元年(114年)遣轻骑钞击杜季贡于丁奚城,斩首四百余级,获牛马羊数千头。后汉书西羌传元初四年(117年)任尚又遣假司马募陷阵士,击零昌于北地,杀其妻子,得牛马羊二万头。后汉书西羌传元初

    23、四年(117年)乌桓大人于秩居等与连休有宿怨,共郡兵奔击,大破之,斩首千三百级,悉获其生口牛马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财物。元初六年(119年)度辽将军邓遵出塞追击鲜卑,大破之,获生口及牛羊财物甚众。后汉书乌桓鲜卑传永宁元年(120年)春尚将诸郡兵与马贤并进北地击狼莫所略人男女千余人,牛马驴羊骆馳十余万头。后汉书西羌传永宁元年夏马贤将万人击之(西羌)。获生口千余人,马牛羊以万数。后汉书西羌传建光元年(121年)马贤率兵召卢忽斩之,因放兵击其(西羌)种人,首虏二千余人,掠马牛羊十万头,后汉书西羌传延光三年(124年)中郎将马翼遣兵与胡骑追击,破之,斩首及自投河死者殆尽,获马牛羊万余头。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延

    24、光四年(125年)(班)勇发敦煌、张掖、酒泉六千骑及鄯善、疏勒、车师前部兵击后部王军就,大破之。首后汉书班梁列传虏八千余人,马畜五万余头。顺帝永建元年(126年)乌桓校尉耿晔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率众王出塞击之,斩首数百级,大获其生口牛马什物。后汉书乌桓鲜卑传永建六年(131年)渔阳太守又遣乌桓兵击之,斩首八百级,获牛马生口。后汉书乌桓鲜卑传阳嘉四年(135年)马贤亦发陇西吏士及羌胡兵击杀良封,斩首千八百级,获马牛羊五万余头。后汉书西羌传永和三年(138年)烧当种那离等三千余骑寇金城塞,马贤将兵赴击,斩首四百余级,获马千四百匹。后汉书西羌传永和四年(139年)马贤将湟中义从兵及羌胡万余骑掩击那离等,斩之,获首虏千二百余级,得马骡羊十万后汉书西羌传余头。永和六年(141年)武威太守赵冲追击巩唐羌,斩首四百余级,得马牛羊驴万八千余头。后汉书西羌传桓帝延熹八年(165年)颎凡破西羌,斩首二万三千级,获生口数万人,马牛羊八百万头,降者万余落。后汉书段颎传灵帝建宁元年(168年)颎驰骑于傍,突而击之,虏众大溃,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后汉书段颎传建宁二年(169年)颎追至谷上下门穷山深谷之中,处处破之,斩其渠帅以下万九千级,获牛马驴骡毡裘庐后汉书段颎传


    注意事项

    本文(秦汉时期军费开支筹措与管理问题研究之一.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