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木兰诗》教案 新人教版 2.docx

    • 资源ID:15698733       资源大小:34.9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木兰诗》教案 新人教版 2.docx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木兰诗教案 新人教版 2第10课 木兰诗教案学情分析:新课改提倡以学生为学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木兰诗面对的学习群体是一群13岁左右的少男少女,他们成长在丰衣足食的20世纪90年代,受经历和知识水平所限,对本诗中作者要表达的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制定教学目标为: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依据教学目标1、2点制定教学重点为: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理清思路,概括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 一、创设情

    3、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

    4、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 “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木兰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 英雄气概 女儿性情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读到木兰是一个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

    5、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 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附板书: 木 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 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

    6、背诵。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二、品味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万里赴戎机

    7、,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 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体

    8、验反思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探究发现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

    9、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

    10、却作为妲己 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五、布置作业 描写家人团聚场面,字数300字。六、课后反思木兰诗这篇课文我在教学设计中计划用二个课时来完成,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对课文字词语句翻译以及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上。第二课时的教学,这就要求我在第一课时完成对全文的正音、字词翻译、音节停顿,进而将课文熟读成诵

    11、的教学任务,以便第二课时展开对花木兰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思想的解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在第一课时并未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就影响到了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真正读懂课文,二是也影响到完成自己备课时确定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而我也没有根据第一课时的授课情况对第二课时内容及时做出恰当的调整。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难点:运笔的技法。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2、介绍

    12、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

    13、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总第(2)课时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

    14、书写。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春:上部三横

    15、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三点水第二点略向外展;右边“工”字上横是短横,下横是长横;中竖略斜。 南:上横短;下边两竖内斜;框架中两横都是短的,中间一竖悬针;三个竖画左、中差不多长,右竖钩最低;横折钩要写出弯势。 4、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1、杏花春雨江

    16、南我的思考:进一步加强写字姿势训练,这是根本。在了解字结构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每个字的书写。及时对书写情况进行反馈,同时通过奖励激发学生兴趣。课后反思:通过字形的比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笔画位置的比较,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引导。第(3)课时 课题:书写练习2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车字旁写法,并能把“轻”字写端正。2、完成书写练习。重点:正确地书写“轻”字难点:“车”字旁的书写。教学过程:一、讲评上一课作业情况。1、表扬书写优秀者,展示其作业。2、指出存在的主要缺点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二、指导“车”字旁写法:1、出示范字,观察“车”字旁写法。2、讨论明确其书写要领:“车”字旁分四笔完成,整个偏

    17、旁左重右轻,不超过竖中线。第一笔横稍短。第二笔撇折收笔于横中线。第三笔垂露竖,应在第一笔横下的正中位置起笔。最后一笔,比第一横长一些,离折笔稍近一些。3、练写“车”字旁。三、指导临写“轻”字。1、观察范字。2、明确写法。“轻”字的写法:“轻”字左窄右宽,右边的第一笔起笔与左边的第一笔短横相齐平,底部大体相齐,右边上下两部分基本相等。四、课后延伸书写:斩、转 板书设计:书写练习2、轻、斩、转我的思考:以复习巩固导入,并有针对地进行纠正。明确字的重心及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分布的位置,使学生初步掌握字的结构特点。在练习书写“车”字旁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整个字的字形。课后及时巩固,拓展。课后反思:学生基

    18、本上能把握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处理好左右的布局。第(4)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六)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懂得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宜上大而下小难点:把握好字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教学新课1.讲解以宝盖头、穴字头等作为字头的字(1)教师讲解字头的书写。(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指导书写。(3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小结,提出要求。2.指导书写例字(1)出示例字:“宝”:首先要控制好字头,摆正位置,下面的“玉”字占格子的一半以上,特别是最后一横宜稍长,使整个字立正。“穷”:下面的力字宜正,不宜写

    19、得太小。(其余字略)(2)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3、提出注意点三、讲评: 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6)宝、穷、写、会、奔我的思考: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好字的结构,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辨别能力。激励学生更好的书写。 第(5)课时课题:怎样写好字 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端正态度。教学过程:一、正确的学书之路1临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最根本的方法。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书法家是不经临习而成功的,没有一个字写得好的人是不经过临帖的。只有临帖,取法唐楷、晋行、汉隶、秦篆等传统的东西,才会有所获

    20、。2专一学书首先应师承一家,建立根据地,然后再发展。这就有一个选帖的问题,选帖的标准:好帖;喜欢。选定帖后专心致志,认真临习,坚持不懈,直至形同神似。这个时期检验你学习得怎样,首先看临得像不像,再看笔法笔意。3博采众长当对一本帖或一家书体临习达到形同神似之后,就要广涉其他好帖,取其营养加以吸收消化,融会贯通。4字外功夫练字的同时经常要多读书,多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总之一句话,加强字外功夫的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便自成一家。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正确的学书之路概括为:二、科学的学书方法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得到较

    21、好的学习效果。1临帖和摹帖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2每天定量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

    22、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3循序渐进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

    23、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三,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第(6)课时 课题:结构特点(七)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皿”、“土”等做字底的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

    24、一、观察例字,进行讨论:(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2)它们分别是什么字底?(3)书写上有什么特点?二、教师示范小结三、指导要点盘:上半部分宜瘦长,下面要宽扁。皇:“白”字头是方形结构的,要写的紧凑些,略小;“王”上两横短,下横长,略大。至:第一横不要太斜,撇折点也不要太斜;下面的“土”要端正,下横要长。竖:上半部分要摆好位置,左右不要分开;下面的“立”,点在正中,上横短,点撇要呼应,下横适当拉长。四、学生练习,教师指导。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七)、盘 至 竖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

    25、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还需要指导。 第(7)课时课题:结构特点(八)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上下相同、左右相同这类字的结构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二、读课文中的一段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三、教师示范并小结。四、范字指导提要哥:下面的部分要先写“口”再写竖钩,注意笔顺。竹:左竖回锋,有撇略高于和长于左撇。羽:左小右大,其中的4点要摆好位置,使其显得丰满些。吕、昌:口和曰要写成扁方形,上下重复,上小下大。兢:语文课文中还

    26、没有出现过,这个字可只让学生知道其书写方法,左边的竖弯钩改成竖提。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八)、哥 羽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基本上能把握学生的字形,但在细节上还要加强指导。 第(8)课时 课题:结构特点(九)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左右偏旁比例不等的特点,学习这些字的写法。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二、读读课文,说说这些

    27、例字的书写有什么规律。三、教师示范并小结。四、范字指导提要峰:“山”字旁略高,右半的长撇长捺要舒展。和、知:右“口”一般比左“口”大,并比左“口”略低。催:左让右,单人旁撇短些,不要太斜;右半部分上下平稳,高大些。说:言字旁横向左取势,不宜过宽,转折时要对准上面的点,提和下一笔呼应,并注意提的角度。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九)、峰 催 说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学生对于字形复杂的字在结构上还需要指导练习。 第(9)课时课

    28、题:结构特点(十)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了解左中右结构字的构字特点,学习这类字的写法。2、通过书写练习,写好课文中的例字。重点:掌握这类字的结构,学习写法。教学过程:一、先看看例字,再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想一想,说说写好这些字的关键是什么?三、教师示范并小结:这课的例字均是左中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相互间的穿插和避让,使之协调统一。四、范字指导提要仰:中间的竖提收缩。做:中间部分收缩,使右边部分的长撇得到充分的舒展。哪:左口向上抬,右竖充分往下舒展。班:左提收紧,使中间的撇能向左充分展开。右“王”下横从撇下起笔,略长些。街:中间部分的竖起笔稍高,以显示挺拔有神,4个横画要和右边的

    29、横画相互穿插,使其紧密不松散。五、收上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比,对写得好的进行表扬,并加盖符号章,然后贴在展示板上,向学生展示。 板书设计:结构特点(十)、仰 街 哪我的思考:通过自主观察来了解字形。在逐字的教学指导中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对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的把握尤其重要,有些学生还要加强指导,引导仔细观察。 第(10)课时课题:学习钢笔字的方法 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习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重点:掌握练习钢笔字的方法。教学过程:练字是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一种锻炼,是眼、脑、手并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技巧,从不会到会,靠人引路或自己探索;从会到熟,必须经过反

    30、复的书写训练。在科学的练习方法指导下,在反复的书写训练中逐步提高,是学习写字的成功之路。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激发动机,培弊意志人对练习写字的需要不是自生的,而是靠实践的体验,靠教育者的引导,逐步形成的,并由此产生情感,形成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练字的动机。否则,无意练字,勉强对付,定是笔力浮滑,结构松散,进步不快;这样又会反过来影响写字的兴趣。意志,对练习写字的人尤为重要。在人们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产生练字的欲望后,还要根据练字的要求,拟定计划,选择练习手段,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这种自觉确定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就是锤炼意志的过程。练就一手好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俗话说“字无百日功”。练字要经历一个反复训练,逐步提高和形成书写技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枯燥无味,练习时间难以保证,效果不明显。这时,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练字意志品质,就会出现弃笔停练、半途而废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练字意志品质的锻炼,用耐心、恒心、信心克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到忙中抽闲,持之以恒。要长计划、短安排,求质不求量,天天写、天天练。如果每天能坚持写好两、三个字,两年后,就可把两干多个最常用字练好了。总之,要做到进步不快不泄气,成绩显著不骄傲,只要马不停蹄,勤练不掇,终会达到理想的目的地。二、循序渐进,规矩练字循序渐进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木兰诗》教案 新人教版 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