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武汉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二上期中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 资源ID:15688969       资源大小:335.5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武汉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二上期中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1、湖北武汉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二上期中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2019年湖北武汉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二上期中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 班级_ 分数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 礼记载 : “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 , 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 , 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是谓制度。”该制度是 (_ ) A 宗法制 _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_ D 禅让制 2. “先王之法 , 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 , 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 ,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 , 争生乱 ,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 , 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_ ) A 加强了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有效控制

    2、B 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得以强化 C 地方权力严重削弱影响行政效率 D 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3. 学者徐增阳在流动与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说 : “在农民的心目中 , 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 , 官吏被称为父母官 , 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 (_ ) A 宗法血缘关系 _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_ D 民族传统美德 4. 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 , 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 , 但山东的简称是鲁 , 而不是齐。关于山东的简称是鲁不是齐的原因 , 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_ ) A 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B 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C 因

    3、孔子受到历代推崇 D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5. 春秋时期 , 部分大诸侯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 , 如晋封曲沃就是典型的例子。此现象反映了 (_ ) A 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_ B 西周分封制遭破坏 C 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_ D 井田制度开始瓦解 6. 左传有载 : “桀有昏德 , 鼎迁于商 ; 商纣暴虐 , 鼎迁于周。”下列与材料中“鼎”含义相同的是 (_ ) A 春秋鼎盛 B 问鼎中原 C 钟鸣鼎食 D 一言九鼎 7. 有学者认为 , 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 , 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4、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_ ) A 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B 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 C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 8. 有学者指出 : “古来帝王 , 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 , 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 , 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 , 王而不藩者 ,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 ( 康熙 ) 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_ ) A 宗法分封制 _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9. 费正清在中国 : 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 : “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关于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表述正确的是 (_ ) A 相

    5、权三分独立施政 _ B 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_ D 机构完善皇权顶峰 10.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 , 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 , 也正是这一制度 , 扼杀了创造力 , 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_ ) A 分封制 _ B 宗法制 _ C 科举制_ D 行省制 11. 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记载 , “灵、献之世 , 台阁失选用于上 , 州郡轻贡举于下 , 故时人语曰 : 举秀才 , 不知书 ; 察孝廉 , 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 , 高第良

    6、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 (_ ) A 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 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 C 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 D 其弊端日益突出 1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 , “口口口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 , 宰相的派出所 , 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文中的口口口应是 (_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军机处 13.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秦朝一直沿用 , 直到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寿终正寝”的标志性事件是 (_ ) A 汉代设中朝 B 唐代设三省 C 宋代设副相 D 明代废丞相 14. 梁启超曾把中

    7、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 , 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_ ) A 汉朝的刺史 B 宋朝的通判 C 明朝的内阁 D 清朝的军机处 15. “据统计 , 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 , 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 , 人口不超过几千 , 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_ ) A 小国寡民 B 独立自治 C 封闭保守 D 彼此隔绝 16. 希腊哲学史中写道 : “ ( 城邦 ) 一旦制定了法律 , 它就作为共同条例公诸于众 , 平等地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的人。它又是城邦一致协议而规定的 , 以此规范每个公民的生活。”这表明古希腊法

    8、律 (_ ) A 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B 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C 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 D 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意愿 17. 克利斯提尼执政期间 , 极力发展梭伦改革的构想。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 , 减少政治混乱 , 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而特意设置了 (_ ) A 五百人议事会 _ B 陪审法庭_ C 陶片放逐法 D 执政官 18. 当时有人抱怨说 , 罗马帝国的“麻烦在于人口众多 , 管理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 , 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 , 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通过一系列司法实践 , 罗马帝国形成了 (_ ) A 习惯

    9、法 B 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19. 唐律规定 : 诸谋反及大逆者 , 皆斩 ; 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 :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_ ) A 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 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C 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 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20.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 , 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其法律制定的出发点是 (_ ) A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 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 权力之间相互制衡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 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 , 英国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 , 其关键在于

    10、对国家权力分配问题的解决。这里的“关键”指的是 (_ ) A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 光荣革命排除暴力 C 国王掌握国家权力 D 阶级利益得到调和 22. 美国学者洛威尔指出 , 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 , 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 , 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 , 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_ ) A 英国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 B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 C 政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D 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3.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 : “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 , 只能去内阁蹭饭。

    11、不仅如此 , 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该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_ ) A 政治上无实权 , 必须服从议会 B 为官清廉 , 能与阁臣共进退 C 作为内阁首脑 , 接受议会监督 D 经济待遇与政治地位不相称 24.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 18371901年在位 ) 之所以享有盛誉 , 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 , 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由此可见 , 女王在英国 (_ ) A 毫无作用 B “君权神授” C 掌控议会 D “统而不治” 2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由选举产生 , 实行任期制。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_ ) A 中央集权 B

    12、分权制衡 C 民主原则 D 议会至上 26. 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它难以逾越的措施 , 以防止走向暴政。”这些“措施”中最主要的是 (_ ) A 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 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 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27.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_ ) A 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B 中央权力与地方分权结合 C 地方各州自治权不断增强 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28.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

    13、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 , 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 , 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辄。英法革命所要解决的如出一辄的问题是 (_ ) A 摆脱外国殖民统治 B 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29.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 , 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 , 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确立这种“政体”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_ ) A 英国权利法案 B 美国1787年宪法 C 法国1875年宪法 D 德意志帝国宪法 30.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

    14、 , 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段话中的“国家”指的是 (_ ) A 德国_ B 英国 _ C 法国 _ D 美国 二、综合题31.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古希腊 ) 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 , 人员的频繁扩散、迁入、交流 , 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在进入阶级社会时 , 地缘战胜血缘、私有制战胜原始氏族共产制 , 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中华文化主要发祥地中原地区 , 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农耕经济 , 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这里的血缘纽带遭受侵蚀 , 导致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统治阶级新贵 , 形成君主集政权、财权、神权于一身的格局。 材料

    15、二 相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构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中西两种政治文明的差异,(2分)及存在差异的原因。(8分) ( 2 ) 指出材料二中四幅示意图所展现的政体。 ( 8分 ) 图3体现了美国政体具有怎样的特点 ?( 2分 ) 32.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 , 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 ( 夏商周 ) 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 , 从诸侯到士 , 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 , 世代为官春秋时期 , 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 , 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的长官 , 不再是世袭领主 , 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

    16、任免 , 对君主负责 , 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 美国 )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 , 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 , 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 ,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 , 最大的困难在于 : 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 ; 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

    17、用管理人员上的区别。(6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有何重大意义。(10分) (2)材料二中“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2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第2题【答案】第3题【答案】第4题【答案】第5题【答案】第6题【答案】第7题【答案】第8题【答案】第9题【答案】第10题【答案】第11题【答案】第12题【答案】第13题【答案】第14题【答案】第15题【答案】第16题【答案】第17题【答案】第18题【答案】第19题【答案】第20题【答案】第21题【答案】第22题【答案】第23题【答案】第24题【答案】第25题【答案】第26题【答案】第27题【答案】第28题【答案】第29题【答案】第30题【答案】第31题【答案】第32题【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武汉华中师大第一附中高二上期中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