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x

    • 资源ID:15685365       资源大小:32.7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x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提出兴趣是人们从事或探究某种事务活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源。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掌握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或技能的心理支持平台,同时也是一种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情绪体验和内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深处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佳状态,自发地引起学生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全身心参与学习,投身学习提供最佳的学习心理准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技术支持(方式、方法和习惯).1、课题提

    2、出的背景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儿童对一件事有了兴趣,他们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思维极度活跃,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发现提出问题,真正思考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而创设一个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潜能,让学生去主动探索知识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的关键,因此本

    3、课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国内外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研究的比较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一些优秀的论文在报刊上发表,一些经验也比较成功。但是,研究只停留在片面的角度,缺乏系统性。(例如: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研究较多。)而且,事例性较强,出现就课论课的情况,有的凭空猜想,缺乏依据,没有从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二、课题的实施课题计划在一年时间内完成,具体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2012.122013.2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本阶段主要是做好思想发动工作,采取各种形式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培训。针对课题研究任务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收集整理有关资

    4、料,认识本课题的价值,研讨、制定开展活动的方案,组织开题工作。2012年12月,我们在沂南县教育科研办公室领导的指导下,筛选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我校近两年科研攻关的重点课题,并于2012年12月立项,课题编号为2012B2054。课题组成立后,我们一方面分学科进行理论学习,学习相关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素质教育理论和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并广泛查阅资料,初步掌握同类课题的研究发展动向;另一方面,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实验方案、规章制度的制定,实验经费的预算与落实,确保课题实验研究正常开展。第三,我们从调查学情入手。确定6个班的36名学困生(学习失趣),长期跟踪调查他们的学

    5、习行为、心理状态、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个人兴趣。调查结果表明:“学困”原因是爱家庭影响的4人(父母在外打工靠寄读或是单亲家庭);爱社会影响的5人(进网吧打游戏或打工也能挣钱思想影响);受智力因素影响的2人(生理障碍);受非智力因素影响的25人(想玩、不想学,对学习缺乏兴趣、信心)。他们中间有兴趣特长的35人(这些兴趣特长都不稳定,不突出)。然后我们针对这36名学生的特点施以恰当的学法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扶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成功的信心。学期结束有27人脱困,另9名学生与原来相比,也有不同程度地进步。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时出现学习兴趣下降,成绩下滑,

    6、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师只要诊断准“病情”,施以爱心,创设情境,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把失去的兴趣找回来,他们一定会进步。通过第一阶段的调查研究,为我们的第二阶段实验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第二阶段:2013.22013.5课题研究的实验阶段1、走进课堂,有意识地对课题进行尝试性课堂教学。2、积累一批有探讨价值的个案,探究原因。3、初步形成一些激发学习兴趣的措施及方法。4、各学科形成至少两个有借鉴意义的个案,并编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优秀案例。第三阶段:2013.52013.7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1)整理分析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进行课题总结。(2)编辑展示研究成果集。(3)上汇报课。第

    7、四阶段:2013.92013.12  研究的推广阶段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交流推广。三、课题的理论依据1、教育心理学理论从信息论、控制论、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无论人们进行什么活动(包括学习活动),都必须有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心理活动要有效地进行,又必须保持一定的“觉醒水平”。觉醒水平表明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一定能量状态,它可以吸收、分析、判断、储存信息。这是心理活动的最起码水平。在学习活动中。觉醒水平表明大脑有关学习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而无关的神经细胞则处抑制状态。这样,神经纤维通道的有关部分就保持高度畅通,因而“神经噪声”大大降低,信息在神经纤维通道的传输达到最佳

    8、状态。从心理活动的视角看,这种最佳状态只有在兴趣浓厚,情绪热烈,聚精会神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在强迫、压制,程度不同的苦恼和烦燥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学习,有关学习的神经纤维通过信息的传输是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的。因为上述干扰(紧迫感、苦恼、烦燥)必然会使神经细胞中应当抵制的部分变为兴奋,应当兴奋的部分则受到抑制。学生的学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要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不仅需要较好的智力,还需要对学习活动的兴趣、热情以及顽强的毅力,自信心等性格特征。2、学习心理学理论小学生贪玩好动、记忆力强、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遇事总好问个为什么?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就像海绵吸水一样积极主动参与并能获得心理感应。快乐

    9、教育理论:人类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是快乐。快乐与人与外界事物或与他人处于和谐境地,使人处于超然自由的状态。而快乐的情境常常伴生兴趣,兴趣使人产生接近或愿意接近事物(的情感),产生钻研、探索、创新的愿望,从而又孪生快乐。也正因为这样,快乐为智慧活动提供了最好的情感背景。在实践中,一旦兴趣衰退趋势出现时,由兴趣引起的快乐情感状态对维持兴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维护、激活作用,用快乐的松懈活动解除兴趣集中带来的紧张,用快乐的向往提供兴趣再生和巩固的动力,而这种效应是一切学习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不可忽视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快乐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掌握学习教学理论研究表明:学生

    10、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认知方面的差异之外,还存在着情感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在学生兴趣、态度和自我观念中体现出来的。那些带着兴趣和热情的学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和热情的学生学习得更容易,速度更快,达到的成绩水平更高。积极的情感态度可以促进学习,消极的情感态度会防碍学生的学习。苏霍姆森斯基教育思想也认为:智育,包括获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知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对脑力劳动的兴趣和要求,不断充实科学知识和运用科学于实践的兴趣和要求。素质教育理论研究表明:素质教育是教育者基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以适当的方法引导全体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开发自

    11、身的潜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并实现个性充分而自由发展。它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首先必须满足学生个体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其次必须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其特长及潜能,使其个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充满创造的活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倡导全面和谐的教育(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倡导建构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12、、勤于动手以及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和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四、研究取得的成绩1、加强学习兴趣理论探究,为课题实验“保驾护航”美国心理学家特尔门和西尔斯采用追踪观察的方法,研究智力超常儿童才能发展,意在发现超常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身体、心智和个性上具有什么样的特质。研究表明:早期智力超常并不能保证成年以后具备杰出的才能。于是研究者选择其中的150名最具成就者和150名低成就者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成就最大者的自信、谨慎、进取心、毅力等个性特征明显优于成就最小者。这种现象和实验结果,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即一个人的成就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一些智力以外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这就是非智

    13、力因素,它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动机(学习)要靠兴趣来维持,同时兴趣又是形成健康良好的情感、意志、信心、性格的基石。这里,我们要重点解决几个学习兴趣的理论问题:学习兴趣的起源:(1)需要。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是一个人人生目标的起点,一辈子孜孜不倦追求的信念时,就会产生积极、稳定、持久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会轻易消逝,它伴随着人的一生。(2)好奇。儿童好奇心特别强,他们对新生事物或美好的东西都会表现出旺盛的追求欲望。当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满足时,仍会对定向的目标表现出一种稳定、浓厚的兴趣。学习兴趣的分类:(1)依据兴趣的倾向性,可

    14、把学习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某一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它可以使人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去学习;间接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事物或认知倾向得到满足感时表现出来的兴趣。由于间接兴趣对认知活动本身缺乏兴趣,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来维持。(2)按兴趣的广度分,兴趣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广泛兴趣是指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有兴趣;中心兴趣是指对某一方面事物或活动有突出浓厚和稳定的兴趣。具有广泛兴趣的人,会经常注意多方面的新问题,并加以研究,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具有中心兴趣的人,往往会在某一方面做出特别突出的贡献。(3)按兴趣的效能来分,兴趣可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积极兴趣是对

    15、有兴趣的事物或活动采取积极主动行为的兴趣;而消极兴趣只对有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做表面的认识,既不深入认识它,也不采取行动,是静态兴趣,学习兴趣的特征:(1)趋向性。想学习有两种来源:一是,看到别人上学,我也要上学;看到别人读书我也要读书;看到别人写字,我也要写字。这是一种外在趋向性,是在无自主意识的状态下形成的,我们把它叫做瞬间兴趣(或短暂兴趣);第二种是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而对学习产生了需要、愿望、情感,并乐于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它,完成它,而且在完成之后还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满足、愉悦和乐趣,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兴趣。(2)主动性。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

    16、的事情,总是心向神往,优先给予安排,并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它。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他的意识、注意、行动、精神都会倾向并集中到学习上,而且全身心投入,同时带动其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说,学习兴趣是学生追求和探索知识、克服学习困难的内动力,是一种隐性状态,而它的显性状态则表现为能够积极主动去完成各种学习任务,并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3)持久性。积极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最稳定、最持久的内驱动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为,使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的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或成功时,就会产生

    17、学习的价值感、荣誉感和喜悦感,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发展,进而又会产生新的学习动力。因而具有持久性。(4)迁移性。兴趣的迁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原来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向另一事物 或活动。如今天上午第一节是语文,第二节是数学,第三节是体育,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语文转向数学,再由数学转向体育;单纯的学习动机是不稳定的,当学生对学科学习过程不再感到新鲜有趣或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发生转移。迁移后的兴趣大多不稳定,很容易再次转移。(5)选择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非全力趋向所有的学习客体,而总是会有所选择,即我特别喜欢语文、体育、科技活动还是其他客体,而对另外学习客体不给予足

    18、够重视。在学校班级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许多偏科生,这就是学习兴趣选择性的表现。学习兴趣的作用:(1)动力功能。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持久动力,这种动力经常表现在学习或认知过程地始动、选择、调节和控制上。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个体对所从事的对象感兴趣,那么其工作的积极性就高,就可以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但是如果个体对其所从事的对象没有兴趣,那么其工作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因此,当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能使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起来、活跃起来。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吃苦受累、被人强迫的事,而是来自于内心深处

    19、的一种需要,是一项充满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2)组织功能。兴趣是一种基本的积极情绪,它在心理活动中具有组织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激活适宜的认知结构,增强其活动的协调性、灵活性,使之更为健康有序。例如:直接兴趣,它作用于认知过程,与知识的获得、认知结构的建构、能力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间接兴趣则与认知对象的选择、学习方式方法的应用和意志情感态度的调整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经过长期的研究,说过:“一般说来,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那就是说,它们多半是遵循着与一个自己智慧航向相联系的路线安置贴切的材料。”这是对兴趣组织功能最

    20、形象的概括。(3)创造功能。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这说明兴趣与智力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是一项高度智力脑力劳动,它要求学生同时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专心致志,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求疑创新。同时,兴趣的创造功能与兴趣的组织功能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创造是一种高级的组织过程和智力开发的过程。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国陈会昌、王令望的实验研究也表明:兴趣对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强化功能。有兴趣的学习不像机械学习和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那样,单纯是为了储备知识,而是用所获得的知识来消除

    21、心理不足,解除疑问,获取新知。这使得知识就变成学习者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吸引人的思想,激发兴趣和热爱学习的诱因,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使学习者在学习进程中努力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人格和能力,感受自己的智慧力量和热情向上的动力。学习兴趣的发展:有趣情趣乐趣志趣学习兴趣的品质:想学、会学、乐学、善学。想学,内心的学习意识,课前的学习准备,表现为我想学。会学,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参与学习过程,表现为我能学,我会学。乐学,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内化理解,并归纳为学习方法,并能应用学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的情感体验,表现为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善学,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表现为学以

    22、致用,拓展创新。2、构建主体式兴趣课堂,为学生提供“乐学”环境。主体式“兴趣课堂”即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学生为主体,以媒体教学、趣味活动的优化组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注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充分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变化,创设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达到在兴趣中品味学习,在过程中体验学习,在进步中享受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主体式“兴趣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兴趣发展:兴趣情趣乐趣志趣学习品质:想学会学乐学善学学习行为:积极参与自主合作主动探究巩固创新教学结构:激趣导入引导参与诱导发现归纳应用“兴趣”指对学习或认知对象积极关注、热情投入、细心体验的内心驱动力。“情趣”在一定的具

    23、体教学情境中对学习认知的对象产生的兴趣。“乐趣”是指在学习认知对象过程中产生的愉快的心情,即体验享受学习的快乐。“志趣”是指对学习活动或认知对象的专注达到自觉或理性的程度,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需求和心理品质,意味着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最终形成,同时意味着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逐步成熟,形成一种志向。教学策略:(1)、体现教学目标的人文思想:即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心理变化和规律,制订层次化教学目标,关注品味学习和切身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2)、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和发展观:自主学习(阅读、预习、准备、体验、尝试等);小组合作学习(照顾兴趣、相互帮助、扬长

    24、避短);自由讨论鼓励先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生动活泼、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积极发言、共同提高);趣味学习(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各种趣味活动,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方法参与学习,将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操作、实验、阅读、思维、尝试、练习中学习);探究发现学习(即根据学习的目标或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或合乎情理的推理,先提一个假说,或进行科学猜想,然后经过实验验证和逻辑推理得出证实或否定的结论);暗示教学法(现代生理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理智与情感、分析与综合、有意识与无意识均不可分割,人的活动最有效的时刻就是这些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这个状态就是:

    25、愉快而不紧张;既有意识作用,又有无意识调节作用;环境、音乐、色彩等暗示手段发生交互作用。建立无意识的内在倾向,就可以转变为学习者的内在状态);情境教学法(即一种运用生动引人的环境、场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等现代教学的基本原理,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心理成分,恰当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教学信息及时反馈调节,保证教学信息顺畅迅捷的传递,逐步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问题教学法(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性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告终。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

    26、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领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实验教学法(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营造教学氛围的民主性、主动性和愉悦性。(4)、评价方式的激励性、鼓舞性和发展性。3、遵循儿童学习心理规律,把握学习兴趣基本特点。(1)、小学儿童的兴趣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小学儿童好奇心强,他们对于许多事物都感到新鲜、有趣,而愿意接触、认识、掌握它们。但是,他们的兴趣是有一个发展过程;低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窄、性格活泼、调皮好动、趋向性强、目的性差,因而,

    27、他们的兴趣往往容易受眼前具体生动、色彩鲜艳的事物所吸引和诱惑,总是从对事物本身的喜爱出发来认识事物。如,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不是由于对学科教学中的游戏,教材中的故事,认识的对象,老师的赞赏、表扬、亲近和蔼的教态、手势、语言、表情都能引起儿童的极大兴趣,他们能积极主动举手要求站起来回答教师的提问。到了中、高年级,他们的认识水平提高了,思维能力强,活动目的性增加,对事物有一种理性认识。这时,他们对于事物的兴趣就不完全是由于事物本身的个性(新奇、生动)引起的,而是由于他们的某些目的、需要所激起的。这样,间接兴趣便得到发展。例如,学生对某门功课或某项活动不感兴趣,但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它的意义,从而能积极

    28、参加,高效完成。但是,小学儿童年龄尚小,他们的理想、信念还不成熟,变易性大,所以他们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是短暂的,间接兴趣有很大的局限性,要加以引导。(2)、小学儿童的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学生入学后受到学校教育教学的熏陶与感染,学习活动的兴趣范围逐步扩大,从课内的学习兴趣扩大到课外的学习兴趣,从阅读课文的兴趣扩大到阅读图书杂志的兴趣;校内活动兴趣扩大到校外活动兴趣。学生兴趣的范围扩大了,但还未形成中心兴趣。例如上课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一会儿喜欢语文,一会儿喜欢科技活动,有时也会把自己的个性特长带到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的中心兴趣,指导他们围绕中心兴趣(学校学习),以中心兴

    29、趣为中心再带动其它兴趣共发展,互补互长,相得益彰。(3)、小学儿童的兴趣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儿童的早期兴趣是未分化的,随生随灭。在低年级,他们的兴趣可以很快发生,也可以随时消失。如他们一会儿喜欢写字,一会儿喜欢画画,一会儿喜欢阅读,一会儿喜欢计算。到了中高年级,兴趣的稳定可以保持得很久,稳定性更强。有些兴趣,比如对音乐、美术或体育的兴趣可以保持到一辈子。(4)、小学儿童的兴趣效能是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儿童对学习活动的目的要求,在入学以后逐步明白的,所以对各种活动的兴趣逐步由消极向积极发展。低年级学生认识范围有限,动手动脑能力较差,自控力较弱,对学习活动的注意力有所偏移,热情于追求事物的表

    30、面现象。到了中高年级,他们的认识活动能力增强,自控能力增加,逐步发生有效兴趣,构成实际学习活动能力,并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甚至创新。4、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1)学习目的和学科意义教育。小学生学习兴趣不够稳定,差异性比较大,目的性不强。我们要经常加强学习目的和学科的意义教育,只有当兴趣与人生目标,远大理想结合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兴趣才会有更大的自觉性、方向性和稳定性,才会有更大的推动力量。主要途径有:第一、充分利用集会、例会、晨会、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广播站、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学习目的、方法、习惯教育;第二,利用名人、科学家等古今杰出人物

    31、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故事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学好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远大志向;第三,利用学科教学,使学生了解,懂得学习的目的、任务以及学习内容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教师还要在每章、节或课时教学中的导入和探究学习目标的环节中、要生动具体地明确学习的目标层次系列,把教育目标转变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2)充分利用学科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逻辑系统性强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和格式多变的作业、内容,都能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激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望。由于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兴趣和情感容易发生

    32、转移,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学科特点,采取适当方式,使学生学有趣,忆有味。对那些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丰富、生动、多彩,容易引发学生需要和兴趣,对那些学科知识和教学过程贫乏、单调、呆板的不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我们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怎么做呢?第一要改进教学,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生活经验,个人情感于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科的不同特点,寓教于乐。使教学内容和过程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毅力和信心。第二,运用日本心理学家多野与稻桓提出的“引起儿童认知兴趣的策略”方案(他们认为只有在学生的语言、概念、事实等之间引起不和谐,就会诱发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活动和探索活动。由于认知的失调,学生会通过收集信息和探索行为来减少不和谐,进而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认知体系。其核心就是要求教师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它有三种方法:a、运用原有信息。呈现给学生的是与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矛盾的现象,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像王有根、王书敏、朱雪等教师,他们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很好地依据教材,挖掘启趣因素,设置悬念或提出启发性问题,这种形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b、发展不完全的认知体


    注意事项

    本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