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名师优卷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必修2.docx

    • 资源ID:15683465       资源大小:118.4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名师优卷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必修2.docx

    1、名师优卷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必修2课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指导学生欣赏一些精湛的手工业艺术品,并注意归纳鉴赏方法。2.运用历史材料引导学生归纳古代手工业产品的基本特征,注意详略得当,剖析与讲解相结合。知识点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自然经济(1)地位: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2)特点:以小农经营为主的高度分散的经济;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基本做到_。2.家庭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

    2、工业紧密结合的“_”的经济形式。3.田庄手工业(1)生产经营种植粮食作物,兼及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进行酒、醋等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2)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知识点二“工官”和“匠户”1.“工官”制度(1)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都由政府垄断。(2)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_私用的物品。(3)技术: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4)规模: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5)“工官”工场:西汉时在长安设立“东西织室”,在齐郡设“_”。(6)影响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3、,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的。2.“匠户”制度(1)匠户: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2)表现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的制度。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_,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世代相袭。(3)影响: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知识点三纺织业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2.商周时期(1)商代:甲骨文中出现有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2)周朝:纺织工与王公、士大夫等并列,称做“国有六职”。3.汉代(1)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花色品种多。(2)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到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

    4、“_”。(3)纺织技术被唐宋、元明时代沿袭和发展。4.唐代(1)中期以后,官营纺织业有相当大的规模。(2)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5.宋代(1)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2)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6.元代(1)_革新纺织工艺,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先进织造技术和工具。(2)棉纺织业发展,_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7.明代(1)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2)一些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3)手工工场和_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知识点四先进的冶金技术和陶瓷业的成就1.冶铜技术(1)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小件铜器,但不是主要

    5、的生产工具。(2)商代:分布相当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3)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冶铁技术(1)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2)战国时期:铁器大量出现,出现经过淬火的钢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3)汉代: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杜诗创造出_。(4)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_。(5)北宋时期:以_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3.制陶业(1)原始时代:出现了彩陶、蛋壳黑陶。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做原始青瓷。(2)唐代:中国古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_”曾风行一时。4.制瓷业

    6、 (1)东汉:制瓷技术成熟、出土有青瓷器。(2)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都很有名。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3)宋代:唐宋以来有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名窑。(4)清代:_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品种多达十余种。【历史概念】 庄园经济(1)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皇室的庄园为皇庄,称苑、宫庄、王庄等;贵族、官吏和地主的庄园为私庄,称墅、别墅、别业、别庄等;属于寺庙的庄园称常住庄。唐中期以后,成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2)庄园地主一般把庄田租给

    7、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租地农民对地主有一定的依附关系。庄田产品多用于自给,少数也出卖,庄园经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易错防范】 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演变及地位从经营的方式看,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手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的转变;至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到明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易错防范】 民间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

    8、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易错防范】 古代纺织业不仅仅是丝织业,还有棉纺织业。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但率先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是江南丝织业。【图示巧记】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历史概念】 手工业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进行生产的活动。最初与农业密切联系,属于农民副业性质的家庭手工业。后脱离农业,形成独立的个体手工业。其特点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用私有生产资料分散经营。后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手工业。【图示

    9、巧记】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形态和特点【自主学习答案】知识点一1.(2)自给自足2.男耕女织知识点二1.(2)皇帝(5)三服官2.(2)户籍知识点三3.(2)丝国6.(1)黄道婆(2)棉布7.(3)雇佣劳动知识点四2.(3)水排(4)灌钢法(5)煤3.(2)唐三彩4.(4)粉彩主题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及特点史料探究1.官营手工业史料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 注:“三服官”,汉官名,主要制造皇帝冠服。“三工官”,汉少府属官,指考工室、右工室和东园匠。“织室”,西汉为宫中织作缯帛和文绣郊庙之服。思考史料论述的哪种手工业类型?结合所学知识

    10、说明其生产经营的特点。 答案类型:官营手工业。特点:做工人数多(规模大);耗费大;产品主要服务于皇室和官府;政府设工官管理。2.民营手工业史料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注:由“数口之家”可看出是个体小农户经营。思考史料表明了手工业发展的何种经营方式?有何特点? 答案方式:家庭手工业。 特点: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史论形成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通方式劳动力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

    11、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明中叶以后一些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农民自身稳定了小农经济,在近代破产主题古代手工业的特点和新发展 史料探究1.发展特点及原因史料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思考史料反映出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有何特点?试分析其中原因。答案特点:行业之间相互隔绝具有保守性,技艺传承具有封闭性。原因:受宗法观念的影响,手工业市场狭小,为防止技术

    12、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2.棉纺织业的兴盛史料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王应奎柳南续笔注:“御寒”“生暖”“无不赖之”主要反映了棉布的功能及地位。思考史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棉布实用价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3.江南手工业的新发展史料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许涤新、吴承明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体现的是一种雇佣关系。思考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13、手工业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雇佣关系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史论形成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征(1)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 (2)官营、民营和家庭(田庄)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3)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4)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 (5)生产规模扩大,在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6)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呈现相应的变化。拓展延伸 古代手工业始终没有形成革命性技术变革的原因(1)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

    14、工具的动力和社会基础。(2)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的发明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3)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4)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和发明。课堂小结知识网络答题术语1.在古代中国,手工业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2.“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3.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丝

    15、织业、冶金业、陶瓷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2017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 B.唐朝C.宋朝 D.明朝解析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私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故答案为D项。答案D2.(2017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图所示的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中国古代被誉为“青铜文明”的时代是指()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两汉时期 D.魏晋时期解析商周时期,青铜工艺出现繁荣局面,史称“青铜时代”。故答案为A项。答案A3.(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有学者认为:中国

    16、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从那时起,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驰名世界。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解析西汉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东西方贸易更加频繁。故答案为B项。答案B4.(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A.冶铁业的进步 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了棉纺织业 D.已经有了养蚕业解析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D项正确。答案D5.(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

    17、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A.西周 B.秦朝C.南北朝 D.明朝解析材料“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说明是灌钢法,该技术发明于南北朝,故C项正确。答案C6.(2016海南学业水平测试)“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A.白瓷 B.青花瓷 C.粉彩瓷 D.珐琅彩解析依据题干“色白花青”排除A项;粉彩瓷和珐琅彩瓷器是明清时期的,C、D两项错误。所以B项符合题意。答案B7. (2018宁波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

    18、料一明代史料笔记松窗梦语记载:“杭州桑麻遍野,茧丝棉苎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缯币者,必走浙之东也。”材料二(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古代的什么经济现象?(2)材料二中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手工业生产部门的突出成就?这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在世界历史上占有怎样的重要地位?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解析第(1)问材料一突出反映了明代杭州纺织业发达和各地商人来此买卖纺织品的现象。第(2)问先分析图片,可得出图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冶铁业、制瓷业和丝织业的突出成就,再回归教材,说明其历史地位并从中得出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突出、工艺高超等认识。答案(1)材料说明了明代

    19、杭州纺织业发达,是全国纺织品交易的中心。(2)冶铁业、制瓷业和丝织业。地位:我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国是瓷器的故乡,西方国家称中国为“瓷器大国”;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中国被称为“丝国”。认识:我国古代在冶铁业、制瓷业和丝织业等方面成就突出,工艺水平很高,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学习思考】1.运用我们从古代诗文、戏曲、民间传说中学到的知识,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状况。(教材第10页)提示黄梅戏中董永和七仙女的“男耕女织”的剧情,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典型体现。2.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教材第11页)提示(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

    20、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的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3.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这是不是可

    21、以说明在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初期,丝织业已经相当发达了?(教材第12页)提示这说明物质生产比较贫乏的禹的时代,丝织业的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然而,在中国古代丝绸是贵重织物,往往为贵族所专有。【自我测评】(教材第16页)在地图上标示出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耀州窑的大体位置。提示它们的所在省份是:定窑河北、均窑河南、景德镇窑江西、龙泉窑浙江、耀州窑陕西。【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16页)请思考:中国传统农户是怎样实现基本消费的自给自足的?提示因为中国古代长期以来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下,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传统农户基本不和外界发生关系,尤其是商品交换关系;他的日常所需,诸如吃的、穿的、用的都可以通

    22、过土地来直接或间接地获得。其中“桑麻以衣”以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等,都是家庭手工业生产所得。课时作业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当时社会的四个阶层分工不同,但是和手工业发展有关的是工商食官,也就是说在当时手工业仍然由官府垄断,从而得出结论当时还未打破官府对手工业的垄断。答案D2.(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下图所示青铜器是我国进入青铜铸造繁荣时期的代表。这一时期是()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C.隋

    23、唐时期 D.宋元时期解析商周时期是青铜铸造的鼎盛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故A项正确;春秋战国以后,中国进入“铁器时代”,故B、C、D项错误。答案A3.(2018四川乐山高一下学期期中)“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弦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一例随转。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这描写的是()解析根据材料“则排随来去,搧冶甚速,过于人力”可知,题干所表述是一种冶炼的辅助工具。根据所学,第一幅图是古代中国的灌溉工具筒车,故A项错误;第二幅图是古代中国的灌溉工具翻车,故B项错误;第三幅图是古代中国的播种工具耧车,故C项错误;第四幅图是古代中国的冶炼辅助工具水排,由东

    24、汉太守杜诗发明,故D项正确。答案D4.(2018河南平顶山高一下学期期中)某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想寻找史实印证“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诸多新因素,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都有所体现”这一观点,他找到的经济方面最有力的证据是()A.苏州机户“自行设机督造,雇匠织造”B.临清“绅士商民近百万”C.吴江“游手之徒,十室而九”D.汉口“人烟数十里,贸户数千家”解析明清时期中华文明在经济方面出现的新因素即资本主义萌芽,“雇匠织进”体现了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正确。答案A5.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赞叹的瓷器是()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25、 D.彩瓷解析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君家白碗胜霜雪”,可以判断诗中赞叹的瓷器是白瓷。答案A6.(2018北京西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下列各项符合唐代手工业状况的是()A.冶铁业中开始使用灌钢法B.开通丝绸之路,产品远销欧亚C.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D.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解析灌钢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故A项错误;丝绸之路开通于西汉,故B项错误;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制瓷业在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故D项正确。答案D7.(2018四川德阳高一下学期期中)就阶段性特征而言,宋代是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高峰。这一论断最有力的证

    26、据是宋代()A.丝织品已远销地中海地区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C.以灌钢法制造出锋利兵器D.矿冶业普遍使用煤作燃料解析A项在汉代时期就已实现,故A项错误;B项是元代棉纺织业成就的表现,故B项错误;C项是南北朝时期冶铸业的成就,故C项错误;D项是宋代冶铸业的成就,故D项正确。答案D8.(2018湖南永州高一下学期期中)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A.西周 B.春秋战国 C.宋朝 D.明清解析青铜器产生于商周时期;铁制农具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珐琅彩瓷器发明于清朝,故D项正确。答案D9.(2017德阳高一期末)国务院总理李克

    27、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中国的“工匠精神”自古有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周礼考工记 今夫工,群萃而州处 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相高以知事。管子小匡 材料二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齚指称叹,以为不可及。(明)慎蒙皇明文则大成卷一二材料三每遇岁时,篚筐交道,宴会杂遝,穷水陆之珍,恣歌舞之乐,而百工技艺亦且日事淫巧,以罔重利,皆伤化糜

    28、财,渐不可长,宜重惩以法。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三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其手工业类型及其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工匠精神”的表现,“工匠精神”推动古代中国手工技术的发展,请从制瓷、冶金领域各举一例加以说明。(3)据材料三,指出对“百工技艺”“日事淫巧”的态度,说明其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类型,根据材料一的分工明确和出处得知是官营手工业,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得出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根据材料一“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相高以知事”得出具有技术优势,工匠间互相学习交流。第(2)问,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二“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得出借鉴;根据材料二“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得出创新;第二小问成就,结合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如青花瓷、粉彩瓷、灌钢法等。第(3)问,第一小问态度,根据材料三“渐不可长,宜重惩以法”得出重惩;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压抑民营手工业发展的角度作答即可。答案(1)类型:官营手工业。特点: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具有技术优势,工匠间互相学习交流。(2)表现:借鉴;创新。举例:略(3)态度:重惩(“反对”亦可)。影响: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名师优卷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时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