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中国现代史02现代中国的经济.docx

    • 资源ID:15667384       资源大小:578.9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中国现代史02现代中国的经济.docx

    1、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中国现代史02现代中国的经济北京市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中国现代史 02现代中国的经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2015北京朝阳二模18)金冲及等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中记述:“1952年夏秋之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三个超出预期的变化:一个是国民经济任务的提前完成;另一个是工商业产值中国营产值超过了私营产值;再一个是农村中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发展起来。”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A加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 B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C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D为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供依据【考点】20世纪50年代

    2、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国民经济恢复 【解析】“1952年夏秋之交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三个超出预期的变化:一个是国民经济任务的提前完成;另一个是工商业产值中国营产值超过了私营产值;再一个是农村中互助合作事业普遍发展起来。”新中国取得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良好成绩,使中共中央加快了总路线时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故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标注着新中国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故C项错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故D项错误。【答案】A2(2015北京西城一模18)下图是我国

    3、1952年和1957年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对比图。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有()到1957年,我国已经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我国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的发展速度农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的完成新中国成立时,国内已有了较好的工业基础A B C D【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解析】到1957年,我国一五计划完成,只是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我国并没有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故错误;依据题干柱状图中信息,1957年和1952年相比,工业增幅明显高于农业,说明工业的发展速度快于农业,故正确,图片中农业变化主要是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是1952年完成,故错误;新中国成立

    4、之初,国内工业基础较差,故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3(2015北京朝阳二模23)与这幅时政漫画同期的大事有()A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B中国政府编制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C苏联与民主德国等7国签订了华沙条约D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最后议定书及附件 【考点】朝鲜战争;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解析】漫画反映的事件是朝鲜战争。第一台计算机诞生1946年的美国,时间早于朝鲜战争时间,故A项错误;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与朝鲜战争时间大致同期,故B项正确;1955年签订华沙条约,朝鲜战争于1953

    5、年停止,时间不符合题干,故C项错误;1944年,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最后议定书及附件,时间早于朝鲜战争时间,故D项错误。【答案】B4(2015北京丰台一模18)有一证件的文字是:“兹有顾福初君依章于1955年9月6日报名入社,共投股田7亩2分3厘3毫折合6股7分,特发给此股单为证。”对此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C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 【解析】1955年,顾福初加入合作社,文字反映了三大改造

    6、的历史事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故A项正确;三大改造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未获得土地的所有权,故B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没有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对农业的改造后,配合起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农业高级社,农民没有土地的经营自主权,这是后来改革开放的事情,故D项错误。【答案】A5(2015北京朝阳一模20)“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四十五年间“中国面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完成国家工业化 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实现了民族独立 走上了发展社会主

    7、义道路A B C D【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解析】“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时间是1956年,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故错误;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1971年,故错误;1949年实现了民族独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6(2015北京海淀一模17)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纲领。对这一决策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

    8、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考点】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1953年开始在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制定了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是1957年底超额完成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双百” 方针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期就已经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了,文革期间更加没有得到贯彻,故D项错误。【答案】A7(2015北京通州一模19)“共产主义是天堂,人

    9、民公社是桥梁,顺着阳光大道走,一步一步进天堂。”此歌谣最有可能出现在()A解放战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 D大跃进时期【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公社还未建立,故A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实行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也还未建立,故B项错误;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只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故C项错误;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也正在进行,故D项正确。【答案】D8(2015北京海淀二模17)阅读材料上表中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的历史过程是()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 B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

    10、C从“大跃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D从国民经济调整到“文革”发动【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八字调整方针 【解析】国民经济恢复是1949年到1952年,一五计划是1953年到1957年,与本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是1953到1957年,大跃进是1958年,与本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大跃进是1958年,国民经济调整是1960年,调整农轻重的比例,重工业比例调低,城市人口减少,故C项正确;此时间段尚未到文革发动,故D项错误。【答案】C9(2015北京昌平二模37)(36分)相通相连相融(3)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形势紧密相连。结合20世纪50年代和9

    11、0年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发展的史实,回答:中国是如何适应世界形势发展自己的?(16分)【考点】(3)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瓦解;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中国的外交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3)首先分为两部分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从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

    12、三个角度回答。比如说50年代即两极格局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中国对此的应对即为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计划经济体系;政治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0年代回答思路与此类似。【答案】(3)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系。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计划经济体系;政治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

    13、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中国与世界接轨,改革开放深化。政治上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经济上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外交上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1(2015北京东城一模18)20世纪80年代,我国率先在农村进行改革,首先解决的问题是()A实现统一经营,适应国家工业化要求B克服平均主义,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D变革土地所有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我国农村改革面临的问题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的集体经营,分配上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农业发展,A项不

    14、是解决当时的问题的措施,故A项错误;B项解决的是改革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故B项正确;C项是农村改革内容,但不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故C项错误;我国农村改革只是改革土地的经营方式,仍保持土地公有制,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北京朝阳二模19)1986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国的改革。那些“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外”还包括()A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B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推进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D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改革开放

    15、后的经济建设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等地发表的南方谈话,时间晚于题干,故A项错误;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晚于题干,故B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扎实推进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故C项错误;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中心转向城市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正确。【答案】D3(2015北京海淀一模18)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展示了邓小平的重要历史活动瞬间。右图所示邮票展示的场景是为了纪念邓小平提出了()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6、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2015北京西城二模19)有学者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原有的“知识无用论、排外思想、意识形态的狂热与平均主义同时被新政策和新规划的大潮一扫而空。”其中“新政策和新规划”应包括()恢复高考制度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设立经济特区 分配制度改革A B C D【考点】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设立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恢复高考制度发生在1977年,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错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发生于1978年5月,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舆论上的准备,故

    17、错误;1980年第一批经济特区设立,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故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展开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稍后全面展开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对分配体制作了变动,故正确,选项D项符合题意。【答案】D5(2015北京海淀二模18)阅读下表时间立法特点20世纪80年代通过了以宪法(1982年修订)为核心的一大批用以恢复和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了以调整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为主的法律法规。关于90年代以来立法特点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需求 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A B C D【

    18、考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拨乱反正,平凡冤假错案是1978年,此时的立法特点应该是恢复和维护社会生活基本秩序的法律法规,故错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需要加大相关立法工作,故正确;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提出,需要加大相关立法工作,故正确;随着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6(2015北京东城二模23)在历史学习中强调史论结合,但常常因为对概念理解

    19、有偏差,导致结论错误。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史实结论A王安石实行市易法,政府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表明北宋一度放弃了抑商政策B古希腊梭伦改革把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为近代代议制民主奠定了基础C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意味着两极格局被打破D20世纪80年代中国逐渐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着农业经营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革【考点】王安石变法;梭伦改革;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家庭联产承包制 【解析】王安石实行市易法只能说明宋代重视商业的发展,但不能表明其放弃了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古希腊梭伦改革是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不是

    20、为近代代议制民主奠定基础,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的打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故C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业经营和分配方式,故D项正确。【答案】D7(2015北京通州一模37)(36分)货币 资本 股票材料四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了以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为团长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代表团,在接受客人赠送给他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后,将一张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回赠给客人(如图19)。国际社会因此发出了“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惊呼。(4)“中国第一股”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4分)试分析“中国与股市握手”的意义?(4分)【考点】(4

    21、)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解析】(4)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材料三中“1984年发行中国第一股”的信息,从结合这一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的相关重大历史事件分析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材料三中“中国第一股”的这一信息从股份制开始进入中国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结合股份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作用分析作答即可。【答案】(4)背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经济建设中,遇到资金不足的困难。(4分)意义:中国已开始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方式(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的方式),发展自己的经济,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也可从促进思想解放或促

    22、进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4分)8(2015北京东城二模37)(36分)不同文明的发展有其独特性,文明的交流互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材料三(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加快了融入世界的步伐。结合史实,分别说明在与图片(图13)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我国是如何主动融入世界的。(14分)【考点】(3)新中国的外交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时代【解析】(3)根据第一图片中的中、美领导人握手的场景科分析出其显示的历史事件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结合其相关内容及历史意义作答即可;根据第二图片中有关“党的十

    23、四次代表大会”信息可知其显示的历史事件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结合十四大的主要内容作答即可;根据图片三中有关“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信息可知其显示的历史事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结合其相关历史意义作答即可;根据图片四中“我国网民规模达5.46亿”的信息可知其显示的历史事件为21世纪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结合其相关历史意义作答即可。【答案】(3)融入:1972年尼克松访华,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许多西方国家纷纷同我国建交,自5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3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4、,在经济体制上为融入世界创造了条件。(3分)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赢得了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契机,标志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3分)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为加强与各国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条件。(3分)学生答题体现了完整清晰的逻辑关系:2分9(2015北京昌平二模37)(36分)相通相连相融(3)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形势紧密相连。结合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发展的史实,回答:中国是如何适应世界形势发展自己的?(16分)【考点】(3)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与瓦解;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

    25、设;新中国的外交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改革开放后的重要外交活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加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解析】(3)首先分为两部分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分别从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三个角度回答。比如说50年代即两极格局的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中国对此的应对即为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计划经济体系;政治上通过了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0年代回答思路与此类似。【答案】(3)适应:20世纪50年代,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系。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经济上通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建立了计划经济体系;政治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中国与世界接轨,改革开放深化。政治上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经济上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外交上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中国现代史02现代中国的经济.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