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安全知识复习讲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docx

    • 资源ID:15667249       资源大小:708.49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全知识复习讲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docx

    1、安全知识复习讲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一、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及分类1危险化学品概念按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B136902009)将危险化学品分为理化危险、健康危险、环境危险3大类。第1大类,含爆炸物等16类;第2大类,含急性毒性等10类;第3大类,含危害水生环境等7类。(二)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内容及要求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简称MSD

    2、S(M S D S),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根据国家标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B16483-2008)要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包括16大项近70个小项的安全信息内容,具体项目如下:主要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该部分应标明化学品主要的物理和化学危险性信息,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信息,如果该化学品存在某些特殊的危险性质,也应在此处说明。标明该化学品是物质还是混合物。如果是物质,应给出其化学名或通用名、美国化学文摘登记号(CS号)及其

    3、他标识符。如果是混合物,不必列明所有组分。该部分应说明必要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及应避免的行动,此处填写的文字应该易于被受害人和(或)施救者理解。说明合适的灭火剂及灭火方法,如有不合适的灭火剂也应在此处标明,应标明化学品的特别危险性,标明特殊灭火方法以及保护消防员特殊的防护装备。该部分应包含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环境保护措施、泄露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主要指化学品操作处理和安全储存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主要指为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化学品危害而采用的防护方法和手段,包括:容许浓度、工

    4、程控制方法、个体防护设备。主要描述化学品的外观及理化性质等方面的信息。主要叙述化学品的稳定性和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危险反应。该部分应全面、简洁地描述使用者接触化学品后产生的各种毒性作用(健康影响)。提供化学品的环境影响、环境行为和归宿方面的信息。提供为安全和有利于环境保护而推荐的废弃处置方法信息。提供包括国际运输法规规定的编号与分类信息。主要是化学品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款和标准。进一步提供上述各项未包括的其他重要信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化学品生产供应企业编印,在交付商品时提供给用户;化学品的用户在接收、使用化学品时,要认真阅读技术说明书,了解和掌握化学品危险性,并根据使用的情形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5、,选用合适的防护器具,培训作业人员。2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表示化学品所具有的危险性和安全注意事项。图11是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的样例。图11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样例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B15258-2009)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内容、格式和制作等事项,化学品安全标签要素包括化学品标识、象形图、信号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应急咨询电话、供应商标识、资料参阅提示语等。(三)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危害、抢救及防护用品选用原则1毒性危险化学品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人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慢性中毒症状。毒性危险化学

    6、品在体内的毒性与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产环境、劳动强度、个体因素以及几种毒性危险化学品的联合作用有关。呼吸道。呼吸道是毒物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人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性危险化学品,均可经呼吸道侵人体内。呼吸道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皮肤。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也比较常见。脂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消化道。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

    7、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性危险化学品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途径而进人消化道。误食也是进入消化道的途径,如将亚硝酸钠当食用盐用引起中毒。进人呼吸道的难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人消化道。刺激。刺激说明身体己与有毒化学品有了相当的接触,一般受刺激的部位为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许多化学品和皮肤接触时,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炎症;与眼睛接触轻则导致轻微的、暂时性的不适,重则导致永久性的伤残。一些刺激性气体、尘雾可引起气管炎,甚至严重损害气管和肺组织,如二氧化硫、氯气、石棉尘。一些化学物质将会渗透到肺泡区,引起强烈的刺激。过敏。某些化学品可引起皮肤或呼吸系统过敏,如出现皮疹或水疱等症状,这种症状

    8、不一定在接触的部位出现,而可能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引起这种症状的化学品有很多,如环氧树脂、胶类硬化剂、偶氮染料、煤焦油衍生物和铬酸等。呼吸系统过敏可引起职业性哮喘,这种症状的反应一般包括咳嗽,特别是夜间,以及呼吸困难。引起这种反应的化学品有甲苯、聚氨醋、福尔马林等。窒息。窒息涉及对身体组织氧化作用的干扰。麻醉和昏迷。接触高浓度的某些化学品,有类似醉酒的作用。如乙醇、丙醇、丙酮、丁酮、乙炔、烃类、乙醚、异丙醚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这些化学品一次大量接触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中毒。人体由许多系统组成,所谓全身中毒是指化学物质引起的对一个或多个系统产生有害影响并扩展到全身的现象,这种作用不局限于身体的

    9、某一点或某一区域。致癌。长期接触一定的化学物质可能引起细胞的无节制生长,形成恶性肿瘤。这些肿瘤可能在第一次接触这些物质的许多年以后才表现出来,潜伏期一般为440年。造成职业肿瘤的部位是变化多样的,并不局限于接触区域。如砷、石棉、铬、镍等物质可能导致肺癌;鼻腔癌和鼻窦癌是由铬、镍、木材、皮革粉尘等引起的;膀胱癌与接触联苯胺、萘胺、皮革粉尘等有关;皮肤癌与接触砷、煤焦油和石油产品等有关;接触氯乙烯单体可引起肝癌;接触苯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致畸。接触化学物质可能对未出生胎儿造成危害,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胎儿的脑、心脏、胳膊和腿等重要器官正在发育,一些研究表明化学物质可能干扰正

    10、常的细胞分裂过程,如麻醉性气体、水银和有机溶剂,从而导致胎儿畸形。致突变。某些化学品对人的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后代发生异常,实验结果表明80%85的致癌化学物质对后代有影响。尘肺。尘肺是由于在肺的换气区域发生了小尘粒的沉积以及肺组织对这些沉积物的反应,尘肺病患者肺的换气功能下降,在紧张活动时将发生呼吸短促症状,这种作用是不可逆的,一般很难在早期发现肺的变化。当射线检查发现这些变化时,病情已较重了。能引起尘肺病的物质有石英晶体、石棉、滑石粉、煤粉和铍等。化学毒性危险化学品引起的中毒往往是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如常见毒性危险化学品铅,可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及肾脏损害;三硝基甲苯中毒可

    11、出现白内障、中毒性肝病、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同一种毒性危险化学品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中毒,其损害的器官及表现也有很大差别。例如,苯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造血系统的损害。这在有毒化学品对机体的危害作用中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总之,机体与有毒化学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毒后症状也不一样。救护者现场准备。急性中毒发生时,毒性危险化学品大多是由呼吸系统或皮肤进人体内。因此,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如穿好防护衣,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否则,不但中毒者不能获救,救护者也会中毒,使中毒事故扩大。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救护人

    12、员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在抢救抬运过程中,不能强拖硬拉以防造成外伤,使病情加重,应松开患者衣服、腰带并使其仰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注意保暖。救护人员进人现场后,除对中毒者进行抢救外,还应认真查看,并采取有力措施,如关闭泄漏管道阀门、堵塞设备泄漏处、停止输送物料等以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对于已经泄漏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迅速启动通风排毒设施或打开门窗,或者进行中和处理,降低毒性危险化学品在空气中的浓度,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手套等,并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皮肤。要注意防止清洗剂促进毒性危险化学品

    13、的吸收,以及清洗剂本身所致的呼吸中毒。对于黏稠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可以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敌白虫不能用碱性液冲洗,尤其要注意皮肤褶皱、毛发和指甲内的污染,对于水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先用棉絮、干布擦掉毒性危险化学品,再用清水冲洗。若毒性危险化学品经口引起急性中毒,对于非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应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泻。对于腐蚀性毒性危险化学品,一般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以保护胃黏膜。令中毒患者呼吸氧气。若患者呼吸停止或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复苏术。在采取现场抢救措施的同时,应准备车辆或担架,以便将中毒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清

    14、除有毒化学品污染的措施,主要是用有一定压力的水进行喷射冲洗,或用热水冲洗,也可用蒸气熏蒸,或用药物进行中和、氧化或还原,以破坏或减弱其危害性。对黏稠状的污染物,如油漆等不易冲洗时,可用沙搓和铲除。对渗透污染物,如联苯胺、煤焦油等,经洗刷后再用蒸气促其蒸发来清除污染。对氰化钠、氰化钾及其他氰化物的污染,可用硫代硫酸钠的水溶液浇在污染处,因为硫代硫酸钠与氰化物反应,可以生成毒性低的硫氰酸盐。然后用热水冲洗,再用冷水冲洗干净。也可用硫酸亚铁、高锰酸钾、次氯酸钠代替硫代硫酸钠。对硫、磷及其他有机磷剧毒农药,如苯硫磷、敌死通等首先用生石灰将泄漏的药液吸干,然后用碱水湿透污染处,用热水冲洗后再用冷水冲洗干

    15、净。因为有机磷农药属于磷酸酶类、硫代磷酸酶类、氟代磷酸醋类毒性危险化学品,在碱性溶液中会迅速分解破坏而失去毒性。硫酸二甲酯泄漏后,先将氨水洒在污染处进行中和,也可用漂白粉或5倍水浸湿污染处,再用碱水浸湿,最后用热水和冷水各冲洗一次。甲醛泄漏后,可用漂白粉加5倍水浸湿污染处,因为甲醛可以被漂白粉氧化成甲酸,然后再用水冲洗干净。苯胺泄漏后,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浸湿污染处,再用水冲洗。因为苯胺呈碱性,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如与硫酸化合,可生成硫酸盐。汞泄漏后可先行收集,然后在污染处用硫磺粉覆盖,因汞挥发出来的蒸气遇硫磺生成硫化汞而不致逸出,最后冲洗干净。磷容器破裂失去水保护将会产生燃烧,此时应先

    16、戴好防毒面具,用工具将黄磷移放到完好的盛器中,切勿用手接触。污染处用石灰乳浸湿,再用水冲洗。被黄磷污染的用具,可用5硫酸铜溶液冲洗。砷泄漏后可用碱水和氢氧化铁解毒,再用水冲洗。溴泄漏后可用氨水使生成铵盐,再用水冲洗。2腐蚀性危险化学品腐蚀性物品接触人的皮肤、眼睛、肺部、食道等,会引起表皮细胞组织发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而且被腐蚀性物品灼伤的伤口不易愈合。内部器官被灼伤时,严重的会引起炎症,如肺炎,甚至会造成死亡。特别是接触氢氟酸时,能发生剧痛,使组织坏死,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3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具有放射性的危险化学品能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放出有穿透力、为人们肉眼不可见的射线

    17、(射线、射线、射线和中子流)。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在于它的放射性。其放射性强度越大,危险性就越大。人体组织在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如果人体受到过量射线的照射,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极高剂量的放射线作用下,能造成3种类型的放射伤害: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系统的伤害。这种伤害主要表现为虚弱、倦怠、嗜睡、昏迷、震颤、痉挛,可在两天内死亡。对肠胃的伤害。这种伤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虚弱和虚脱,症状消失后可出现急性昏迷,通常可在两周内死亡。对造血系统的伤害。这种伤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但很快能好转,经过约23周无症状之后,出现脱发、经常性流鼻血,再出现腹泻,极度憔悴,通常在

    18、26周后死亡。4劳动防护用品选用原则一般来讲,在安全技术措施中,改善劳动条件,排除危害因素是根本性的措施,但在一定条件下,如事故救援和抢修过程中,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就成为人身安全的主要手段。从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侵人途径着眼,劳动防护用品应防止其由呼吸道、暴露部位、消化道等侵人人体。如前所述,因工业生产中毒性危险化学品进人人体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呼吸道,所以主要介绍呼吸道防毒劳动防护用具的选用原则,见表12。表12 呼吸道防毒面具选用表品类使用范围过滤式全面罩式头罩式面具毒性气体的体积浓度低,一般不高于1%,具体选择按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B 2890-2009)进行面罩式面具导管式直接式半面罩

    19、式双罐式防毒口罩单罐式防毒口罩简易式防毒口罩隔离式自给式供氧(气)式氧气呼吸器毒性气体浓度高,毒性不明或缺氧的可移动性作业空气呼吸器生氧式生氧面具自救器上述情况短暂时间事故自救用隔离式送风长管式电动式毒性气体浓度高、缺氧的固定作业人工式自吸长管式同上,导管限长10,管内径18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内容v危险化学品仓库应有严格的保卫制度,人员出入应有登记制度。v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对进入库区内的机动车辆应采取防火措施。v严格执行有毒有害物品入库验收、出库登记和检查制度。v各种物品包装要完整无损,如发现破损、渗漏等,需立即进行处理。v装过危险化学品的

    20、容器,应集中保管或销毁。v销毁、处理危险化学品,应采取安全措施并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公安等有关部门同意。v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降温、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v危险化学品仓库四周,应有良好的排水,设置刺网或围墙,高度不小于2,与仓库保持规定距离,库区内严禁有其他可燃物品。v消防安全重点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1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从理论上讲,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三点:(1)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2)消除点火源能引发事故的点火源有明火、高温表面

    21、、冲击、摩擦、自燃、发热、电气火花、静电火花、化学反应热、光线照射等。具体的做法有:v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v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v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3)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包括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及防火防爆分隔等。2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1)替代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例如,用甲苯替代喷漆和涂漆中用的苯,用脂肪烃替代胶水或黏合剂中的芳烃等。(2)变更工艺虽然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往往

    22、是很有限的。这时可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降低化学品危害。如以往用乙炔制乙醛,采用汞做催化剂,现在发展为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或氧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做催化剂。通过变更工艺,彻底消除了汞害。(3)隔离隔离就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4)通风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规定浓度,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5)个体防护当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它仅仅是一道阻止有

    23、害物进人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器具、呼吸防护器具、眼防护器具、躯干防护用品、手足防护用品等。(6)保持卫生保持卫生包括保持作业场所清洁和作业人员的个人卫生两个方面。经常清洗作业场所,对废弃物、溢出物加以适当处置,保持作业场所清洁,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化学品危害。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有害物附着在皮肤上,防止有害物通过皮肤渗人体内。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运输安全(一)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1)储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2)储存危险

    24、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3)贮存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危险货物包装标志(B190-2009)的规定。同一区域储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化学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化学品的性能标志。(4)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5)危险化学品应分类分项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有安全距离,不应超量储存。(6)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7)遇水、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应

    25、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库房应有防潮、保温等措施。(8)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和桶装、灌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存放在温度较低、通风良好的场所,设专人定时测温,必要时应采取降温及隔热措施,不应在露天或高温的地方存放。(9)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危险化学品,不应在同一仓库内存放。(10)爆炸物品贮存管理必须建立库存台帐,发放、退库台帐,回收废旧的爆炸物品台帐,对当日领出、退库的爆炸物品如实登记,未用完的爆炸物品必须退库,严禁施工现场存放爆炸物品。(二)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与要求化学品在运输中发生事故的情况比较常见,全面了解并掌握有关化学品

    26、的安全运输规定,对降低运输事故具有重要意义。(1)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2)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在指定的铁路、公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托运物品必须与托运单上所列的品名相符。(3)危险物品的装卸人员,应按装运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并注意标志,堆放稳妥。(4)危险物品装卸前,应对车(船)搬运工具进行必要的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对装有剧毒物品的车(船),卸车(船)后必须洗刷干净。(5)运输工具及人员要求:(6)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

    27、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7)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运输危险物品的行车路线,必须事先经当地公安交通部门批准,按指定的路线和时间运输,不可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8)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9)运输散装固体危险物品,应根据性质,采取防火、防爆、防水、防粉尘飞扬和遮阳等措施。(10)水运及公路运输:(11)运输危险化学品需要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的,托运人交付托运时应当添加抑制剂或者稳定剂,并告知承运人。(12)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应当对其驾驶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驾驶员、装

    28、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必须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部门考核合格;船员经海事管理机构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方可上岗。四、危险化学品泄漏控制与销毁处置技术(一)泄漏处理及火灾控制1泄漏处理v泄漏源控制。利用截止阀切断泄漏源,在线堵漏减少泄漏量或利用备用泄料装置使其安全释放。v泄漏物处理。现场泄漏物要及时地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在处理时,还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特性,采用合适的方法处理。2火灾控制(1)灭火一般注意事项v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由于灭火剂的种类较多,效能各不相同,所以在扑救火灾时,一定要根据燃烧物料的性质、设备设施的特点、火源点部位(高、低)及其火势等情况,要选择冷却

    29、、灭火效能特别高的灭火剂扑救火灾,充分发挥灭火剂各自的冷却与灭火的最大效能。v注意保护重点部位。例如,当某个区域内有大量易燃易爆或毒性化学物质时,就应该把这个部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在实施冷却保护的同时,要尽快地组织力量消灭其周围的火源点,以防灾情扩大。v防止复燃复爆。将火灾消灭以后,要留有必要数量的灭火力量继续冷却燃烧区内的设备、设施、建(构)筑物等,消除着火源,同时将泄漏出的危险化学品及时处理。对可以用水灭火的场所要尽量使用蒸汽或喷雾水流稀释,排除空间内残存的可燃气体或蒸气,以防止复燃复爆。v防止高温危害。火场上高温的存在不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也会威胁灭火人员安全。可以使用喷水降温、利用掩体

    30、保护、穿隔热服装保护、定时组织换班等方法避免高温危害。v防止毒害危害。发生火灾时,可能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光气等有毒有害物质。在扑救时,应当设置警戒区,进人警戒区的抢险人员应当佩戴个体防护装备,并采取适当的手段消除毒物。(2)几种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安全技术v扑救气体类火灾时,切忌盲目扑灭火焰,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造成严重后果。v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的爆炸威力;另外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v扑救遇

    31、湿易燃物品火灾时,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一般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扑救,但钾、钠、铝、镁等物品用二氧化碳、卤代烷无效。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使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等覆盖。对镁粉、铝粉等粉尘,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以防止将粉尘吹扬起来,引起粉尘爆炸。v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泡沫扑救;水溶性液体最好用抗溶性泡沫扑救。v扑救毒害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v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一般可用水和泡沫扑救,只要控制住燃烧范围,逐步扑灭即可。但有少数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的扑救方法比较特殊。如2,4一二硝基苯甲醚、二硝基萘、萘等是易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放出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


    注意事项

    本文(安全知识复习讲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