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训练试题汇编全套.docx

    • 资源ID:15662919       资源大小:138.59K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训练试题汇编全套.docx

    1、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训练试题汇编全套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并列关系2下列交叉分类法正确的是()3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K2CO3 BNa2CO3CNaCl DNaHCO3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酸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难挥发性酸一元酸化合物混合物A BC D5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化学工作者经常要根据物质的

    2、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AH2、O3 BH2SO4、H2CO3CSO2、NO DNa2SO3、KClO36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纯碱食盐水石灰水NaOH液态氧KClO3A碱 B纯净物C盐 D混合物7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石墨 B干冰 C盐酸 D食盐水8下列物质的属类归纳不正确的是()A蔗糖、乙醇、甲烷等这类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C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9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它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是()A3

    3、Fe2O2Fe3O4BCCO22COCNH4HCO3NH3H2OCO2DNa2CO3CO2H2O=2NaHCO310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金属单质碱性氧化物碱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A BC D全部二、综合题11现有空气、蔗糖、碳酸铵、铁、硝酸钾、氧气、石墨、氯化钠、石灰水、蒸馏水共10种物质,若根据物质的组成将它们进行分类,则:(1)属于混合物的是_。(2)若将铁、氧气、石墨分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_。(3)若将碳酸铵、氯化钠、硝酸钾分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_。(4)若将蔗糖、碳酸铵、蒸馏水分为一类,你认为分类的依据可能是_。12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

    4、行分类(如下图所示)。(1)图中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的名称是_。(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的后面。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氢化物化学式HCl_Ba(OH)2Na2CO3_CO2Na2ONH3H2O2(3)写出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实验室由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5)实验室制备常用_和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13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_。(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3)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

    5、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三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_。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1答案B解析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A错;氧化物是一种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二者属于包含关系,B对;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错;化合反应中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不是,二者是交叉关系,D错。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氧化物的交叉分类。其分类依据主要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溶解性等。Mn2O7为酸性氧化物较难理解,可从KMnO4、Mn2O7中锰元素同为7价去分析判断。3答案B解析符合钠盐集合的是B、C、D,

    6、符合正盐集合的是A、B、C,符合碳酸盐集合的是A、B,Na2CO3既是正盐、碳酸盐,又是钠盐,故B正确。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物质组成、物理性质、电离等角度确定HNO3的类别。HNO3属于酸、含氧酸、易挥发性酸、一元酸、化合物等。5答案C解析C2O3属于氧化物,故C项正确。而A项中都属于单质,B项中都属于含氧酸,D项中都属于含氧酸盐,故A、B、D均错误。6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概念和常见物质的俗名。纯碱为Na2CO3属于盐;食盐水、石灰水为溶液,属于混合物;液态氧为单质属于纯净物。7答案B解析石墨是一种矿物名称,化学成分是碳,若按纯净的石墨而言,它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7、而不是化合物。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由同种分子(CO2)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而且CO2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盐酸和食盐水分别是氯化氢和氯化钠的水溶液,都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8答案D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既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同样也可以是盐。9答案C解析由选项所给反应分析,A、B、D为化合反应,C为分解反应,答案选C。10答案D解析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H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化合可得到盐;酸性氧化物或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11答案(1)(2

    8、)它们都属于单质(3)它们都属于盐(4)它们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有金属元素)12答案(1)树状分类法(2)H2SO4(或HNO3等)NaOH(或KOH等)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3)2NaOHCO2=Na2CO3H2O(4)2H2O22H2OO2(5)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将无色无味的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解析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等;常见的碱有NaOH、KOH、Ba(OH)2、Ca(OH)2等;常见的盐有NaCl、Na2SO4、NaNO3、Na2SO3等。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

    9、:CO2(少量)2NaOH=Na2CO3H2O。实验室制备O2常利用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分解反应:2H2O22H2OO2。制备CO2常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是CO2。13答案(1)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2)CaOH2O=Ca(OH)2(3)CaO还可与酸、酸性氧化物、盐反应CaO2HCl=CaCl2H2OCaOCO2=CaCO3(或CaOSiO2CaSiO3)H2OCaONa2CO3=CaCO32NaOH(4)不能解析本题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实际考查碱性氧化物氧化钙

    10、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答时要从氧化钙属于碱性氧化物这一类别入手,去分析思考氧化钙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有很好的吸水性,常作干燥剂。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一、选择题1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C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液体是溶液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溶液与浊液也有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有丁达尔效应,而其他分散系没有C胶体粒子的直径小于1 nmD丁达尔效应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4将

    11、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A冷水 B沸水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5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B都是混合物C无色、透明的液体D呈红褐色6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溶有1 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NA个Fe(OH)3胶粒B将一束强光通过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但与胶体的知识无关D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7“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

    12、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无色透明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呈胶状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8已知胶体遇到酸、碱、盐的溶液均可沉淀。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A2 molL1 H2SO4溶液B2 molL1 NaOH溶液C2 molL1 MgSO4溶液D2 molL1 NaCl溶液9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

    13、,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 nm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红棕色的Fe2O3D向分散系中加入NaCl固体,无明显变化10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二、综合题1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1 molL1 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14、。FeCl33H2OFe(OH)3(胶体)3HCl(1)氢氧化铁胶体中微粒直径的范围是_。(2)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12“纳米材料”是指用特殊方法把固体加工到纳米级(109 m107 m)的超细粉末粒,然后用其制得的各种材料。这种材料由于尺寸很小,因而具有许多与传统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质,且很多性能优于普通材料,如耐磨、耐高温、抗腐蚀等。据预测,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会引起生产和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革命性的变化,是21世纪新技术发展的前沿。请回答下列问题:(1)1纳米(1 nm)是()A1107 m B1108 mC1109 m D11010 m(2)纳米碳就是一种“纳米材料”。若将

    15、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下列对所形成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有_。是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3)如果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的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不稳定,不透明B有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可能是胶体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13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属于_反应。(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

    16、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色,即可制得_。(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后,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2)中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在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用来区别_。(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看到溶液的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又得到棕黄色的FeCl3溶液,发生此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反应也属于_反应。14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

    17、图,该图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原因是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理由是_。(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第2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1答案B解析食盐、蔗糖都易溶于水而形成溶液;泥土不溶于水形成悬浊液;植物油溶于汽油形成溶液。2答案D解析选项A、B不正确,这两种说法中,都忽略了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纯净的水或乙醇等,它们都是均一稳定的、长期放置也不会分层的液体,但它们不是溶液;选项C也不正确,如泥土或植物油放入水中,得到的也是一种物质里分

    18、散着另一种物质的液体,它们是悬浊液和乳浊液,而不是溶液。3答案D解析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现象,故选D。4答案B解析胶体的制取方法有三种:化学反应法,如AgI胶体、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的制取等;溶解分散法,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的制取等;机械研磨法,如黑墨汁胶体的制取。5答案B解析溶液与胶体,其分散质颗粒大小不同,所以A不正确;溶液和胶体都属于较稳定的分散系,都是透明的,Fe(OH)3胶体为红褐色,FeCl3溶液呈黄色,C和D均不正确。6答案B解析Fe(OH)3胶体粒子是许多Fe(OH)3粒子的集合体,并不是单个的Fe

    19、(OH)3粒子;纳米材料只有分散在合适的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7答案B解析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符合胶体粒子直径范围:1 nm100 nm,所以纳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应具有胶体的性质。8答案A解析由题给信息,胶体遇酸、碱、盐的溶液可生成沉淀可知,Fe(OH)3胶体中加入H2SO4、NaOH、MgSO4、NaCl均能生成沉淀,但只有H2SO4与生成沉淀Fe(OH)3发生反应,而使沉淀溶解。9答案B解析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而磁流体为黑色,C错误;该分散系胶粒带电荷,加入NaCl,发生胶体

    20、聚沉,D错误。10答案D解析豆浆为胶体分散系,盐卤可使其发生聚沉成为固体析出;同理,海水中的氯化钠等盐类可使河水中的胶体发生聚沉,渐渐形成沙洲;蛋白质溶液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沉淀。11答案(1)1 nm100 nm(或109 m107 m)(2)让一束可见光通过得到的产物,观察有无丁达尔效应。解析本题目主要考查胶体的制备和性质。检验判断分散系是否为胶体常用丁达尔效应。12答案(1)C(2)(3)BC解析(1)1 nm是1109 m,这是应该了解的常识。(2)对胶体稳定性描述为“介稳性”,不如溶液稳定,但比浊液稳定。若误认为不如溶

    21、液稳定,静置会沉淀,则误选。误区提示:胶体还是比较稳定的,较长时间放置不会凝聚,但加入可溶性酸、碱、盐,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加热等都能破坏胶体的稳定性,发生聚沉。(3)当把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时,所形成的混合物必然具有胶体应该具有的性质布朗运动、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聚沉等。13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1)FeCl33NaOH=Fe(OH)33NaCl复分解(2)红褐氢氧化铁胶体(3)乙胶体和溶液(4)Fe(OH)33HCl=FeCl33H2O复分解解析Fe2O3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铁盐能与碱反应生成Fe(OH)3沉淀。Fe(OH)3胶体中的胶体粒子是

    22、由许多Fe(OH)3微粒聚集形成的,当遇到强酸时发生反应生成铁盐,胶体因此被破坏。14答案(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2)清晨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3)打开暖瓶(内装有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解析(1)光束进入烧杯前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

    23、一束光照射即可。第二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选择题1对电解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因而能导电的物质C氧化钠溶于水能电离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D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2电解质不仅在工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各种生命活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则下列有关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CSO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DNaCl固体不导电,所以NaCl不是电解

    24、质3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A食盐水 BH2OCNaHSO4 DCa(OH)24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ANaCl B酒精CCO2 DNH4HCO35含有自由移动Cl的有()AKClO3溶液 B液态氯化氢C氯化钾溶液 D固体氯化钠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溶液都是纯净物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都是酸能电离出OH的化合物都是碱能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都是盐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A全部 BC D7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下列对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

    25、式盐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8下列各组均为两种化合物溶于水时电离出的离子,其中由酸电离的是()ANa、OH、SO BH、Cl、SOCNa、K、OH DNa、K、NO9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X,X本身不导电,但熔融状态或溶于水中均能够电离,下列关于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X一定为电解质BX可能为非电解质CX只能是盐类DX可以是任何化合物10下列四项都能导电,其中一项与其他三项导电原理不同的是()A氯化钠熔化导电B液态汞导电CH2SO4溶液导电D熔融状态的KOH导电二、综合题11已知Fe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1,写出Fe2(SO4)3的电离方程式:_。该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SO的物质的浓度是_。12有以下10种物质: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时训练试题汇编全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