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城市化教案3高一地理.docx

    • 资源ID:15624388       资源大小:100.8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化教案3高一地理.docx

    1、城市化教案3高一地理2.3 城市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的: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 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教学重点: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电视录像机教学方法:比较法、列表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城市化的含义1、 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

    2、城市化含义:(通过P31图2.17分析城市化的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 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1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 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2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3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读图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点拨城布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结果)3、 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学生讨论结合图2. 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

    3、动 力有哪些?然后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1) 拉力: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如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高; 现代建筑居家舒适;社会地位提高等(2) 推力: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如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 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总之,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3) 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4、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过渡: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4、,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 始的。(本部分整体思路:先进行图2 . 20内容的教学,同时结合P34案例4完成P35 活动题。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 对图2. 19和图2. 21进行分析, 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一一稍被拉平的“ S”形曲线(图2. 20) 讨论:|请同学们读取图2 . 20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 观察曲线的倾 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点拨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 25% 30% ;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 25 %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

    5、,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二)世界城市化进程:案例4通过案例应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1案例4是图2. 20的具体实例。2图2. 22和2. 23用伦敦市的发展来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3案例中的文字和图2 . 24说明英国、英格兰地区城市化过程:城市数目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活动 第35页)结合图2. 20和上述案例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 过程的特点。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见的问题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点拨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展趋势常

    6、见的问题初期阶段25% 30%以下,低缓慢缓慢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 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 确中期阶段30 % 一 70%,较咼迅速快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请同学们对图 2. 19和图2. 21进行分析,思考发达 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读图思考读图2. 19,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 的差异。1.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提示读取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数据回答该题。 点拨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达国家城市化快 速发展的时间约为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 为20世纪中叶之后。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提示比较1950年前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斜率变化, 回答该题。点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一些。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提示结合P33的阅读内容,完成该题。点拨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并进一步向全球扩 散,使人类聚落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整个 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 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

    8、民族独立解 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城市化的特点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其中后 者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对此结合教材 P33图2.20加以思考。板书设计:2.3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1、城市化定义: 2、城市化含义: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1)拉力:(2)推力: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一一稍被拉平的“ S”形曲线(2)世界城市化进程:年、美国于1825年、日本于1890年前后开始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时 间晚,如巴西于1

    9、940年、印度于1910年前后开始城市化。2.目前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印度处于城市化的初 期阶段。3.未来英国、美国、日本、巴西城市化发展趋于缓慢,印度城市化发展可能加 快。第二课时复习提问:1什么是城市化?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哪些差异?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经济活动集聚的中心。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地域日益 扩大,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改变,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使得地理环境各要素 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图2. 25)。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这些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问题。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

    10、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 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2.不利影响:来源危害大气圈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 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要 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 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 风速和风向。人们的健康水圈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生物圈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泥”所改变岩石圈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 生再分配使水质、水量和地 下水运动发生变 化。其他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

    11、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 市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教材图2.26)(指导学生读图2.26及图下文字,填写下表,初步了解城市化带来的主要环境 问题。)来源危害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生活排出 的烟尘;工矿企业排 放的烟气;各类交通 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有:煤烟、粉尘、氧化 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 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 危害人们的健康。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饮 用水质不断下降,直接危害人体 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固体废 弃物污 染工业生产、城市建设 居民

    12、消费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社会活动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 至损害人体健康活动我国的城市化虽然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 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阅读 图2. 27,分析下列问题。1).测算19952000年城市人口比重的年增长率,结合我国的人口总数, 计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数。2).根据计算结果,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城市化会给地理环境带来怎样 的压力。3).试提出缓解这些压力的措施。点拨:|1). 1995 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了 5%,年增长率为1%。按 总人口 12亿计

    13、算,每年新增加的城市人口为1 200万。2).城市化给地理环境带来的压力有:总体的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生物栖息地 减少,影响生物多样性;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 量及其运动发生改变;地表和地面环境的改变,使得局部的气候条件发生变化。由于城市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大,自然环境的分解能力有限,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 重等。过快的城市化还带来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问题。3).合理规划城市;使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提高城市绿化程度; 提咼城市居民的绿化意识;分散大城市职能等。3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一一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目标: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

    14、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 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 良性循环。活动在生态城市系统中,城市绿地尤其重要。有人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绿地系统模 式。从图2 . 28所述的三种模式中选择一种进行评价,并提出你的改进意见。 点拨:A模式优点是可以净化从郊区流人城市的空气; 缺点是无法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城市中心污染物不易稀释,尤其是遇到大气稳定少动时更是如此。B模式优点是在A模式基础上,绿地向城市中心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城市 的热岛效应。缺点是城市中心地区其他用地面积比重大,向城市中心延伸的绿地 在调节、净化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限。C模式优点是

    15、在B模式基础上,绿地在城市中心形成网状,进一步减小了城市热 岛效应。而且由于绿地从城市边缘延伸到中心地区,使空气流动较通畅 ?有利于降低城市的大气污染。缺点是城市中心地租高的地区,土地利用率降低。针对三种城市绿地系统模式的缺点,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合理即可。 案例5通过案例应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1、 在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热岛环流”,从而为城市建 设服务。2、 城市的发展必须向生态城市的方向努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应采取的措施。威海作为国家级卫生城市,我们更应关注我们这座城市,爱护这 座城市,把它建设好,把它保护好。板书设计: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2.不利影响:来源危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一一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目标: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 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 良性循环。课后作业:调查自己所在城市的环境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化教案3高一地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