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docx

    • 资源ID:15616144       资源大小:20.1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docx

    1、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学语文教材教法 课程代码:05186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它与师范生将来从事的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密切关系。该课程是以语文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理论学科,具有很突出的实践性特点。它又教育学是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是一般的教学现象与教学规律而语文教育学研究的是语文教育的特殊规律。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使其具备一定的语文教育理论修养;训练他们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技能;使他们了解中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培养他们的职业情感,

    2、使学生具有较稳固的专业思想。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时,要求学生已具备中文专业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于本课程同时开的专业选修课有: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在学完本课后程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将进行语文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撰写,同时开设一些选修课,于本学科联系最密切的是专业选修课:语文教育中的文学教育、文言文教学研究、语文教育学专题研究、语文教育科研方法论等。这些都是本学科的后续课程。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本学科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指导下认真学好本课程。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建设的沿革

    3、1.古代语文教学法。(重点)2.近代语文教学法。(次重点)3.现代语文教学法。(一般)4.当代语文教学法。(重点)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的性质1.教学法正名。(一般)2.学科性质的特点。(重点)第三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地位和任务1.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地位。(一般)2.中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重点)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次重点)2.中学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方法。(重点)第一章 语文学科的性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和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

    4、节 语文学科性质概述1.语文学科性质的论争。(重点)2.语文学科的特征。(次重点)第二节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次重点)2.语言是交际的工具。(重点)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次重点)第三节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1.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提出。(重点)2.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一般)3.语文教育与民族精神。(次重点)第四节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1.克服对“工具性”的片面理解,重塑语文学科的科学精神。(重点)2.克服对“人文性”的偏见和误解,重建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次重点)3.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的要求。(一般)第二章 语文教学目标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5、制定和确立语文教学目标,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对语文教学目标的概念、构造以及达成有明确的认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概述1.语文教学目标及作用。(重点)2.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重点) 第二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构造1.教学目标理论和语文教学目标体系。(重点)2.大陆、港台语文教学目标比较及评析。(一般)第三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1.制定计划,明确要求。(重点)2.分类分级,科学安排。(重点)3.求质定量,具体落实。(重点)第三章 语文教学内容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对我国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沿革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语文教学内容

    6、的科学化进程,并对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 语文教学大纲1.语文教学大纲概述。(次重点)2.语文教学大纲的沿革。(次重点)3.现行语文教学大纲。(重点)4.港台语文课程标准。(一般)第二节 语文教材1.语文教材的沿革。(重点)2.现行语文教材评价。(重点)3.港台语文教材评述。(一般)4.语文教材的改革与发展。(次重点)第四章 语文教学原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讲述了语文教学的几个主要原则,通过学习,要求掌握这些原则的内容及其运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 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1.语思结合原则的依据。(重点)2.语思结合原则的实施。(一般)第

    7、二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相结合的原则1.语文双基教学的内容。(次重点)2.语文双基的特点。(重点)3.语文双基之间的关系。(一般)4.语文双基教学的途径。(重点)第三节 语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1.文道统一原则的依据。(重点)2.正确认识和处理文与道的关系。(次重点)3.文道统一原则的实施。(次重点)第五章 语文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语文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特点及其规律,掌握其定义及主要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 语文教学过程1.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一般)2.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重点)3.语文教学的基本过程。(次重点)4

    8、.语文教学过程的优化。(次重点)第二节 语文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概述。(重点)2.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重点)3.教学方法的选用。(一般)第六章 语文教学媒体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语文教学媒体的类型、特点和作用。把握传统和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种类和运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 语文教学媒体概述1.语文教学媒体的概念。(重点)2.语文教学媒体的特点。(一般)3.语文教学媒体的作用。(次重点)第二节 传统语文教学媒体的种类和运用1.教科书和参考书的运用。(一般)2.平面型教具的运用。(一般)3.立体型教具的运用。(一般)第三节 现代语文教学媒体的种类和运用1.视觉型媒体的运

    9、用。(次重点)2.听觉型媒体的运用。(一般)3.视听型媒体的运用。(一般)4.综合型媒体的运用。(次重点)第七章 语文学法指导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语文学习的主体观,掌握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以及语文学习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有效指导教学。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第一节 语文学习主体观概念1.主体、主导之间的关系。(一般)2.语文学习主体观的沿革。(一般)3.确立语文学习主体观的意义。(次重点)第二节 语文学习心理1.语文学习心理概述。(重点)2.培养语文学习兴趣。(重点)3.强化语文学习动机。(一般)第三节 语文学习理论指导1.国内外学习过程理论与语文学习指导。(一般)2.优化语

    10、文学习结果的指导。(一般)第三节 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1.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意义、目标和原则。(一般)2.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3.现代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一般)4.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次重点)第八章 阅读教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深刻认识阅读教学的本质特点和作用,明确阅读能力的构成,掌握阅读教学过程的设计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要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准确掌握。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阅读教学概述1.阅读的本质特点。(重点)2.阅读教学的作用。(次重点)3.阅读能力的构成。(重点)第二节 阅读教学过程1.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的原则。(重点)2.阅

    11、读教学过程设计的措施。(次重点)第三节 阅读教学方法1.导读法。(重点)2.设疑教学法。(重点)3.情境教学法。(重点)第四节 实用文教学1.记叙文教学。(一般)2.说明文教学。(一般)3.议论文教学。(一般)第五节 文学作品教学1.散文教学。(重点)2.小说教学。(一般)3.诗歌教学。(重点)4.戏剧教学。(一般)第六节 文言文教学1.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任务。(重点)2.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次重点)3.文言文教学的常用方法。(重点)第九章 作文教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作文教学的地位、功能,掌握作文教学的训练序列、方式以及具体的作文教学过程。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12、 作文教学概述1.作文教学的地位。(一般)2.作文教学的功能。(一般)3.作文教学的要求。(次重点)第二节 作文教学的训练序列1.文体训练序列。(重点)2.三级思维训练序列。(重点)3.传统作文训练序列。(次重点)4.香港写作训练序列。(一般)5.国外作文训练序列。(一般)第三节 作文教学过程1.写前指导。(重点)2.写中指导。(次重点)3.写后批改。(次重点)4.总结讲评。(次重点)第四节 作文训练的方式1.观察训练。(重点)2.仿写训练。(重点)3.口头作文训练。(一般)4.书面作文训练。(次重点)第十章 口语交际训练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口语交际训练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听

    13、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基本内容和其训练的方式、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口语交际训练的地位和作用(重点)1.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2.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人才的重要手段。3.能够强化思维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4.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增强基础学力。第二节 听话能力训练1.听话的基本能力。(重点)2.听话能力训练的要求。(一般)3.听话训练的方式方法。(次重点)第三节 说话能力训练1.说话能力的构成。(重点)2.说话能力训练的要求。(次重点)3.说话训练的组织形式。(次重点)第十一章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

    14、习,要求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意义、特点及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意义(次重点)1.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规律。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和学习兴趣。3.提高语文学习的科学化进程和语文素质。第二节 语文基础知识的内容1.主要内容。(重点)2.编排原则和形式。(一般)第三节 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特点和方法1.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特点。(重点)2.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方法。(次重点)3.教学语文基础知识应注意的事项。(一般)第十二章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认识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

    15、和特点,掌握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和特点1.语文学科德育的依据(一般)2.语文学科德育的特点(一般)第二节 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一般)1.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素质。2.培养学生优良的政治素质。3.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素质。4.培养学生优良的个人品质。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1.情感熏陶法。(次重点) 2.艺术形象分析法。(重点)3.语言文字品评法。(重点)4.引申教育法。(一般)5.多种媒体辅助法。(一般)第十三章 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开发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语文教学中开

    16、发智力的意义,掌握语文教学中智力开发的内容和途径,尤其注意创造力的培养。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开发智力的意义(重点)1.开发智力是为了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2.开发智力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第二节 语文教学中智力开发的内容和途径(重点)1.培养观察力。2.培养记忆力。3.培养想象力。4.培养思维力。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1.创造力的内涵。(次重点)2.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意义。(重点)3.培养创造力的途径。(次重点)第十四章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内容、过程、途径及方法,了解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规

    17、律。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特点(重点)1.形象性。2.情感性。3.愉悦性。第二节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重点)1.语文教材内容美。2.语文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形式美。3.语文教育现实美的创造。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次重点)1.感知美。2.指导学生理解美。3.指导学生鉴赏美。4.指导学生创造美。5.语文美育的原则。第十五章 语文教学方案设计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语文教学方案设计的类型和方法,学习语文教学方案的设计。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语文教学方案设计概述1.语文教学设计的意义。(次重点)2.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重点)

    18、第二节 语文教学方案设计的类型和方法1.制定教学计划。(重点)2.编写教案。(次重点)第十六章 语文复习与考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语文复习的意义、类型和方法。掌握学生语文学习考评的意义和要求,语文测试的类型和方式,以及语文教师工作的考评。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语文复习1.语文复习的意义。(一般)2.语文复习的类型和方法。(次重点)第二节 学生语文学习考评1.学生语文学习考评的意义和要求。(一般)2.语文测试的类型和方式。(重点)3.语文测试的命题。(一般)4.语文试题的要求。(一般)5.语文测试的评分和分析。(一般)第三节 语文教师工作的考评1.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

    19、意义。(一般)2.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内容。(重点)3.语文教师工作考评的方法。(一般)第十七章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特点和意义,掌握几种校内主要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指导策略。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特点和意义1.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特点。(次重点)2.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一般)第二节 学校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1.课外阅读活动指导。(一般)2.课外写作活动指导。(一般)3.课外听说活动指导。(一般)第三节 家庭、社会语文实践活动指导1.家庭语文实践活动指导。(一般)2.社会语文实践活动指导。(一般

    20、)第四节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策略1.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的原则。(次重点)2.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指导的步骤。(次重点)3.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应重视的几个问题。(一般)第十八章 语文教师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明确语文教师工作的意义,深刻认识语文教师的作用及素质。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内容第一节 语文教师工作的意义(次重点)1.语文教师的职责任重道远。2.语文教师工作虽苦犹乐。3.语文教师的地位日益提高。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作用(次重点)1.语文教师的传道作用。2.语文教师的授业作用。3.语文教师的解惑作用。第三节 语文教师的素质(重点)1.思想政治素质。2.专业文化素质。3.语文教学

    21、能力素质。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指定教材中学语文教学法 钱威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二、考试内容本课程考试内容覆盖到章。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课程的考试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内容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2.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3.本课程较合适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应用题4.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四、题型示例1单项选择1903年颁布了由张之洞等人合订的- 奏定学堂章程 钦定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章程 学务纲要2多项选择 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语文教学过

    22、程教程有- - 叶圣陶、朱自清的精读和略读教程上海育才中学的教程 钱梦龙的六步教程魏书生的六步教程黎世发的六步教程3填空题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原则是精要、好懂、 。4名词解释题语文教学媒体5简答题制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6论述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7综合应用题 。以下两种要求人选其一。 请根据以下课文设计一份简单的教案 请根据以下课文设计一份说课提纲为 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初级语文教科书第一册2004年版)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