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1559263       资源大小:485.0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E反应物续表与化学键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H的符号H0(“”号)反应过程图示反应类型大多数化合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物质的缓慢氧化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和CO2、C和H2O(g)的反应 易错警示(1)物质的物理变化过程中,也会有能量的变化,但不属于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在进行反应热的有关计算时,必须要考虑到物理变化时的热效应,如物质的三态变化。(2)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没有必然联系。如吸热反应NH4Cl

    2、与Ba(OH)2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而很多放热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2)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3)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该过程的反应热。(4)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和热能间的相互转化。(5)同温同压下,反应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6)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发生。提示(1)(2)(3)(4)(5)(6)题组一 焓变与反应热的概念1.伴随下列变化而发生的能量变化中,属于反应热的是()A形成1 mol

    3、HCl键放出的能量B石墨转化成金刚石吸收的能量CNa变成Na吸收的能量D水蒸气变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答案B解析反应热是当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许多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现为热量的放出和吸收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无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叫做焓变答案C解析有些吸热反应无需加热也可以发生,例如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题组二 能量变化图象分析3.2014海南高考(双选)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

    4、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答案BC解析A项,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曲线b代表有催化剂参与,错误;B项,由曲线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能量的差值即为该反应的热效应,正确;C项,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从而改变反应的速率,正确;D项,活化能是指分子的平均能量与活化分子的能量差,E1E2不是活化能,错误。4反应ABC(H0),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答案D解析ABC的H0,说明X的能量应高于反应物A、B的能量之和,故C项错误,D项正确。总结提

    5、升正确理解反应过程、能量图象E1: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或称为活化能。E2: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或称为逆反应的活化能。HE1E2,为此反应的焓变。催化剂的作用:降低E1、E2,但不影响H,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起点(反应物)和终点(生成物)能量的高低。题组三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特点与判断5.2015黑龙江模拟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生石灰与水反应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醋酸电离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H2在Cl2中燃烧浓H2SO4稀释酸碱中和反应A BC D解析生石灰与水反应为放热反应;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为吸热反应;醋酸电离为吸热过程,不是化学

    6、反应;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不是化学反应,是放热过程;浓H2SO4稀释是放热过程,不是化学反应。故B正确。6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答案A解析A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B中,N2和H2必须先吸收能量断裂旧化学键,再放出能量形成新化学键,由于放出能量大于吸收能量,故B为放热反应;C中为物理变化;D中为放热反应。题组四 反应热的计算7.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H为

    7、()A1780 kJmol1 B1220 kJmol1C450 kJmol1 D430 kJ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H(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633031601280) kJmol11220 kJ8如图,已知E1134 kJmol1、E2368 kJmol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上图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H的变化是_。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减小不变NO2(g)C

    8、O(g)=CO2(g)NO(g)H234 kJ解析观察图象,E1应为反应的活化能,加入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但是H不变;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和NO的反应热数值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差,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CO2(g)NO(g)H234 kJ反应热的计算(1)根据化学键计算H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能量总和生成物成键所释放的能量总和。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关键是正确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含共价键的数目,注意晶体结构中化学键的情况。常见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H生成物具备的总能量反应物具备的总能量。常见题型

    9、如下。图:HE2E1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图:HE3E1图:H(508600) kJmol10,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例如:在200 、101 kPa时,H2与碘蒸气作用生成2 mol HI气体时,放出14.9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2(g)I2(g) 2HI(g)H14.9 kJ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2H2(g)O2(g)=2H2O(l)H571.6 kJ表示:2 mol氢气和1 mol氧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 kJ的热量。3书写(1)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热与测定条件(

    10、温度、压强等)有关。绝大多数反应是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可不注明。(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溶液。(3)注意符号单位:H应包括“”或“”、数字和单位(kJmol1)。(4)注意守恒关系: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能量守恒。(H与化学计量数相对应)(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以及“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易错警示(1)对于同素异形体,除注明聚集状态

    11、外,还要注明名称。因为同素异形体虽然构成元素相同,但属于不同物质,其本身具有的能量不同,所以反应中的H也不同。(2)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H的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等量的同一物质,气态时能量最大,其次为液态,最小的为固态。(3)不论化学反应是否可逆,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H表示反应进行到底(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2SO2(g)O2(g) 2SO3(g)H197 kJmol1是指2 mol SO2(g)和1 mol O2(g)完全转化为2 mol SO3(g)时放出的能量。1H的单位“kJmol1”的含义和影响H的因素是什么?提示“kJmol1”并不是指

    12、每摩尔具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而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如2H2(g)O2(g)=2H2O(g)H483.6 kJmol1,此反应的反应热是指每摩尔反应2H2(g)O2(g)=2H2O(g)放出的热量为483.6 kJ。H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如H2(g)O2(g)=H2O(g)H241.8 kJ另外反应热还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有关,如2H2(g)O2(g)=2H2O(l)H571.6 kJ2已知N2(g)3H2(g) 2NH3(g)H92.2 kJmol1,若把1 mol N2与3 mol H2混合充分反应时,放出热量为92.2 kJ。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此反应为

    13、可逆反应,1 mol N2和3 mol H2不可能完全反应,故放出的热量小于92.2 kJ。题组一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8 g葡萄糖与适量O2反应,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80.4 kJ热量。葡萄糖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2和液态H2O。已知室温下2 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SiH4自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已知拆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J、391 kJ、946 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

    14、热化学方程式为_。(4)在25 、101 kPa下,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 kJ,其燃烧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吸收可得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2H2(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当有5NA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 kJ的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4 kJ(2)SiH4(g)2O2(g)=SiO2(s)2H2O(l)H1427.2 kJ(3)N2(g)3H2(g) 2NH3(g)H92 kJ(4)C2H5OH(l)

    15、3O2(g)=2CO2(g)3H2O(l)H2Q kJ(5)C2H2(g)O2(g)=2CO2(g)H2O(l)H1300 kJ解析(1)18 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1 mol葡萄糖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2804 kJ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s)6O2(g)=6H2O(l)6CO2(g)H2804 kJ(2)2 g SiH4自燃放出热量89.2 kJ,1 mol SiH4自燃放出热量1427.2 kJ,故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 (3)N2(g)3H2(g) 2NH3(g) H(94643633916) kJm

    16、ol192 kJ(4)根据C原子守恒有C2H5OH2CO22CaCO3。生成100 g CaCO3沉淀,则乙醇为0.5 mol,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5)1 mol C2H2燃烧时转移10 mol电子,则1 mol C2H2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1300 kJ。2图象法是研究化学反应的焓变的一种常用方法。(1)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A每生成2 mol AB时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H (ab) kJ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时放出a k

    17、J能量(2)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1)B(2)NH (aq)2O2(g)=2H(aq)NO (aq)H2O(l)H346 kJ解析(1)由图1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A2(g)B2(g)=2AB(g)H(ab) kJ/mol,利用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知B正确。(2)由图2可写出NH (aq)1.5O2(g)=NO (aq)2H(aq)H2O(l)H273 kJ/mol,NO (aq)0.5O2(g) NO (aq)H73 kJ/mol,利用盖斯定律可得。题组二 热化

    18、学方程式正误判断3.2015洛阳统考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OH(l)3O2(g)=2CO2(g)3H2O(g)H1367.0 kJmol1(燃烧热)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C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DS(s)O2(g)=SO2(g)H296.8 kJ解析燃烧热必须是可燃物生成稳定的化合物对应的热效应,产物H2O应为液态,故A错误;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B错误;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标明物质的状态,C错误。42015甘肃模拟25 、101 kPa时

    19、,1 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 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CH3OH(l)O2(g)=CO2(g)2H2O(l)H725.76 kJ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1.52 kJC2CH3OH3O2=2CO24H2OH22.68 kJDCH3OH(l)O2(g)=CO2(g)2H2O(g)H725.76 kJ解析1 mol甲醇的质量是32 g,则1 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 kJ32725.76 kJ热量,所以1 mol甲醇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

    20、)mol1,A正确。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的“五审”热点题型的解题技巧:反应热的比较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近几年常考知识点,出题点有反应热的比较、能量变化的分析等,整体难度不会太大。方法指导1根据反应物的本性比较等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与同一种物质反应时,性质不同其反应热不同,一般情况,等物质的量的不同金属或非金属与同一物质发生反应,金属或非金属越活泼,反应就越容易,放出的热量就越多,H越小。(1)2K(s)H2O(l)=2KOH(aq)H2(g)H12Na(s)H2O(l)=2NaOH(aq)H2(g)H2H1H2(2)H2(g)Cl2(g)=2HCl(g)H3H2(g)Br2(g)=2HB

    21、r(g)H4H3E(l)E(s),可以判断反应热的大小。(或利用盖斯定律得三态变化的热效应,从而判断H大小)(1)S(s)O2(g)=SO2(g)H1S(g)O2(g)=SO2(g)H2H1(2)2H2(g)O2(g)=2H2O(g)H32H2(g)O2(g)=2H2O(l)H4H33依据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对于燃烧反应,燃烧越充分放出的热量就越多,H越小。2C(s)O2(g)=2CO(g)H12C(s)2O2(g)=2CO2(g)H2对于可逆反应,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就越多,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程度越大,则反应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典例2014课标全国卷

    22、室温下,将1 mol的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1,将1 mol的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2;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2H3 BH1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知,CuSO45H2O(s)溶于水温度降低,反应为CuSO45H2O(s)=Cu2(aq)SO (aq)5H2O(l)H10,CuSO4(s)溶于水温度升高,反应为CuSO4(s)=Cu2(aq)SO (aq)H20。H20,所以A错误;由H1H3H2可知B正确,C、D错误。考题集训12

    23、016扬州质检下列各组变化中,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前者小于后者的一组是()CH4(g)2O2(g)=CO2(g)2H2O(l)H1;CH4(g)2O2(g)=CO2(g)2H2O(g)H2;2H2(g)O2(g)=2H2O(l)H1;H2(g)O2(g)=H2O(l)H2;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1、Q2;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A BC D解析中H1和H2均小于零,由于H2O(l)=H2O(g)吸收能量,故|H1|H2|,因此H1H2。中H12H2,又H1、H2均小于零,所以H1中在恒压容器中建立平衡后SO2的转化率大于恒容容器中SO2的转化率,故Q10,H22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2H2S(g)3O2(g)=2SO2(g)2H2O(l)HQ1 kJ/mol,2H2S(g)O2(g)=2S(s)2H2O(l)HQ2 kJ/mol,2H2S(g)O2(g)=2S(s)2H2O(g)HQ3 kJ/mol。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1Q2Q3 BQ1Q3Q2C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6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学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