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零距离潍坊中考地理复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一地理图像与地理计算.docx

    • 资源ID:15588297       资源大小:796.8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零距离潍坊中考地理复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一地理图像与地理计算.docx

    1、中考零距离潍坊中考地理复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一 地理图像与地理计算专题一 地理图像与地理计算(一)地理图像专题透析地理图像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蕴涵丰富的地理信息,它以简明的图像和符号表现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演变过程,使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现象,得以直接展现出来。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学会阅读地理图像是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基本功,它不仅可以促进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技能的培养,还能逐步培养注意力、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地理分析能力乃至创新能力等,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重点突破一、经纬网图1.识别经纬网图上的东西经、南北纬和南北、东西半球(1)在将经纬线画作平行直

    2、线的地图上,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是东经,向东递减的是西经;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是北纬,向北递减的是南纬。(2)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线呈圆弧形的地图上,以北极为中心,则逆时针方向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纬度是北纬;以南极为中心,则顺时针方向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减小的是西经,纬度是南纬。(3)以赤道(0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也是南北纬的分界线。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至160E的半球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的半球为西半球,即:西经度数小于20为东半球,东经度数大于160为西半球。(4)根据纬度的度数来判断低中高纬度,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

    3、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B,C,D,E,F。(2)写出C、D、E三点所在半球:C、,D、,E、。(3)就高、中、低纬度而言,C点位于纬度,E点位于纬度。(4)A点位于C点的方向,D点位于F点的方向。【解析】(1)在经纬网图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由此可知,图中各点的经纬度为:A.20E,20N;B.20W,30S;C.30E,10S

    4、;D.140E,60N;E.170E,40N;F.160W,50N。(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C在东半球、南半球,D在东半球、北半球,E在西半球、北半球。(3)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就高、中、低纬度而言,C点位于低纬度,E点位于中纬度。(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线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A点位于C点的西北方向,D点位于F点的西北方向。【答案】(1)20E

    5、,20N 20W,30S 30E,10S 140E,60N 170E,40N 160W,50N (2)东半球 南半球 东半球 北半球 西半球 北半球 (3)低 中 (4)西北 西北2.在经纬网图上辨别方向在经纬网图上辨别方向主要有侧视图、斜视图和俯视图几种,其中又以侧视图和俯视图最为重要。侧视图主要考查经纬网的侧视图和半球的侧视图;斜视图主要是地球的部分经纬网图,要注意纬线在中高纬度位置的变化;俯视图主要考查的是以南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例2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A B C D【解析】本题是一个较难的题目,三种经纬网地图的辨别方向都进行了考查,特别是B、C选

    6、项中的地图,是典型的斜视图。B图中方向的判定跟基本判定方向完全相反,对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考验,学生在判断时可以把此图进行翻转,转到基本判定时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者直接用“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来判断。D选项是典型的在俯视图上辨别方向,上面已经有了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然后根据俯视图辨别方向的方法判断即可。【答案】B二、地形剖面图1.地形剖面图指用剖面线表示地面起伏态势的图形,简称剖面图。它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即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地形剖面图类试题是以区域性、系统性、综合性为主线的学科内综合试题。2.判

    7、读技巧根据经纬度确定剖面的地理位置。看纵坐标(垂直比例尺),了解图示地区地形起伏变化,确定地貌类型,分析地势特征等。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判断该地区所在大洲、国家、地区、濒临的海洋及与此有关的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问题。3.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步骤与应用(1)判读剖面是沿什么方向做的,了解剖面的方向和位置。(2)根据地形剖面图的弯曲状况和高度,读出沿线经过地区的海拔和地势起伏情况。(3)读出沿线地形分布特征。4.根据剖面图确定剖面线(1)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与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与剖面图是否一致。(2)分析剖面线穿越的最高等高线、最低等高线与剖面图上的垂直高度是否相符。(3)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

    8、键点,如起点、中点、终点等,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线的高度是否相同。5.需要熟练掌握的地形剖面图各大洲的地形剖面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地形剖面图、我国西部沿87E的地形剖面图、美国沿40N地形剖面图、沿0纬线所作的非洲地形剖面图、沿23.5S某大陆附近地形剖面图等。例3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盆地位于最东面C.盆地都位于暖温带D.盆地位于季风区(2)盆地和盆地相比较,正确的是( )A.盆地和盆地内能源资源都很丰富,但种类差异大B.都属于外流区域,都有闻名于世的农业灌溉工程C.两地

    9、所建林业生态工程的生态作用差异大D.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都以风力和流水作用为主【解析】根据经纬度可以进行定位,为准噶尔盆地,为四川盆地,为塔里木盆地,为柴达木盆地。(1)柴达木盆地不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四川盆地位于最东面;准噶尔盆地不在暖温带。(2)盆地和盆地能源种类相似,都多天然气资源;盆地大部分属于内流区;盆地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盆地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答案】(1)D (2)C三、地理原理图地理原理图用简明形象的图形,展示了地理事物的演变规律和过程,生动、直观地表达地理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地理原理图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图、季风形成示意图、六大板块示意图、环境人口资源问题示

    10、意图、可持续发展示意图等。例4 北半球某地8:00日出,且该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极值。据此回答(1)(2)题。(1)这一天,该地昼长为( )A.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2小时(2)此时,澳大利亚西南部沿海地区( )A.高温多雨 B.温和多雨C.炎热少雨 D.寒冷干燥【解析】(1)北半球某地8:00日出,且该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极值,说明该地昼最短、夜最长,即北半球的冬至日,该日8:00日出,16:00日落,其白昼时间是8小时,故A正确。(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正值夏季。澳大利亚的西南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故选C。【答案】(1)A (2)C四、地理统计

    11、图1.线状统计图(曲线图、折线图)(1)看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2)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3)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4)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例5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C.温带季风气候区 D.高寒地带(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

    12、.冬季断流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方式和水文特征。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不一样,气候的两个主要因素气温和降水就有差异,在河流上主要表现为水文特征中的汛期和结冰期两方面。通过对纵坐标和横坐标的判读,发现在冬季时该河流出现断流,流量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凸起,说明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答案】(1)C (2)B2.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的理解和阅读,在初中地理中考查的主要是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看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2)思考各内容之间的联系。(3)对柱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揭示纵坐标因子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例6 读两地的气温、降水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3、1)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地,年降水量多的是地。(2)甲地的气温特点是,降水特点是,因此可以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3)乙地的气温最高月份在月份,气温最低月份在月份,降水特点是,由此可判断乙地位于半球(南、北),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寒带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4)造成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解析】(1)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

    14、用长方形柱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乙地气温年较差大,甲地年降水量多。(2)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甲地终年炎热,全年降水多,因此应该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本题选B。(3)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乙地的气温最高月份在1月份,气温最低月份在8月份,全年降水稀少,由此可判断乙地位于南半球,因此乙地的气候类型是寒带气候,故本题选C。(4)一般来说,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甲地终年炎热,而乙地终年气候酷寒,造成两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本题选A。【答案】

    15、(1)乙 甲 (2)终年炎热 全年降水多 B (3)1 8 全年降水稀少 南 C (4)A3.扇形统计图、饼状统计图(1)看图例或图中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项目,明确结构图的各个组成要素。(2)对这些内容进行“再现”,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3)思考每一图例或主要图例所对应的地理项目。(4)明确各要素的比例及比例大小关系,进而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例7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1)(2)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用水 D.过度养殖(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

    16、于( )A.缓坡退耕,陡坡种植橡胶树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解析】根据饼状统计图的阅读过程,首先要把两幅图的图例看清楚,然后把这两幅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和分析,会发现并不是平原占多少比重种植业就占多少比重,水面的比重和渔业的比重基本吻合,陡坡和林业的比重相差较大,通过分析比较可得出答案。【答案】(1)A (2)D4.地理表格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要灵活运用表格中的数据,从数据中找出表格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切不可被表格中众多的数据所迷惑。一般而言,解读表格题,要能解释或说明表格中地理事物的特征与差异。例8 读甲、乙两

    17、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1)(2)题。国家领土面积/ 万千米22000年人 口/万人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甲国58.23 0104.21.8乙国35.78 2090.620.63(1)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分别约是51.7人/千米2和229.9人/千米2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2)乙国最可能位于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地理表格题目,涉及一些地理计算,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知道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

    18、法,同时要了解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不一样的。【答案】(1)A (2)B五、地理景观图地理景观图主要是指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景物的图片、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影像图片等。因此,地理景观图一般包括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其判读技巧如下:(1)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2)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因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3)根据设问用地理知识作答: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例9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19、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C.东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2)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在陡坡开垦梯田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解析】按照地理景观图的判读步骤和方法,认真对比景观图中的农作物和地形特征,就可以比较明确地判断出本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类型。图中所示地形类型为丘陵,农作物为水稻、茶和柑橘,定位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发展的是立体农业。【答案】(1)C (2)B(二)地理计算专题透析地理计算能力是地理科考试中的能力要求。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

    20、是现代地理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地理计算问题能较好地检验考生对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运用能力,较好地体现对考生思维品质的考查。近几年考试试题中的地理计算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地理计算能力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对某些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应对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重点突破一、比例尺的相关计算在进行比例尺的计算与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比例尺本身没有单位,但计算时要注意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单位换算统一。比例尺的大小实际上是实地距离

    21、缩小的程度,数值上表现为比值的大小。图上距离往往需要在地图上量取。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例1 在一张长60厘米,宽54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并要求留出2厘米的页边距,那么该图最为适宜的比例尺是( )A.14 000 000 B.125 000 000 C.11 000 000 D.110 000 000【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两点:(1)我国东西宽约5 000千米,南北长约5 500千米。(2)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先求留出页边距后实际地图的长(56厘米)和宽(50厘米)

    22、,再按其长宽分别计算比例尺。在选定同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应考虑绘图的方便性、比例尺的整数性,且以较小比例尺为准。【答案】D二、计算时区和区时的三个步骤1.计算当地时区将已知经度数除以15,若余数小于7.5,则除得的商就是该地所在的时区数:若余数大于7.5,则该地所在的时区数为商+1。东经为东时区,西经为西时区。2.计算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时区数相减;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例如东八区与东二区相差6个时区,东八区与西五区则相差13个时区。3.计算区时利用所得的时区差,向东加向西则减。例如当东二区为6时时,东九区的区时为6+7=13时,西三区的区时为6-5=1时。碰到跨年

    23、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才能准确作答。4.日界线和日期的变更国际上规定,原则上把东西十二时区之间的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从日界线西侧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从日界线东侧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即“东减西加”。时区日界线的计算顺口溜:邻区差一时,东加西去减;日界线两边,加减正相反;东西十二区,时差为一天。例2 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解析】伦敦(中时区)时间为12月24日19:00,与

    24、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相差8个小时,北京位于伦敦东边,所以北京时间为12月24日19:00+8小时12月25日凌晨3:00。【答案】12月25日凌晨3:00例3 关于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B.丙地位于西半球、热带地区C.甲地与丁地总是同时日出D.某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加一天【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故A错误;若相邻两条经线的度数向西增大,就是西经,丙地的经度是140W,位于西半球,若相邻两条纬线的度数向南增大,就是南纬,丙地的纬度是10S,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故B正确;图中甲、丁位于

    25、同一条经线上,在春分、秋分时,两地同时见到日出,在夏至日时,甲地比丁地先见到日出,冬至日时,丁地比甲地先见到日出,故C错误;凡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减一天,因此轮船从丁地航行到丙地,日期要减一天,故D错误。【答案】B三、求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解法:1.在原图陡崖崖底和崖顶分别标上两个点A、B。2.根据等高线图的基本知识可知A、B两点的海拔范围,将它们分别以不等式的形式列出来:200A300500B6003.在上面两个不等式中画个“蝴蝶”,如下图:4.根据不等式解法的基本知识,陡崖的相对高度(H)肯定在以下这个范围内:(500300)H(600200),即200H400。例4 据图判断陡

    26、崖底部和顶部的海拔,并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顶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 )A.99米 B.199米 C.249米 D.299米(2)陡崖底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 )A.99米 B.199米 C.249米 D.299米(3)根据崖顶和崖底的海拔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 )A.99米 B.199米 C.299米 D.399米【解析】海拔的判读要明确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海拔的范围就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任一数值,同时要算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陡崖处的相对高度可以用蝴蝶解法得到答案。【答案】(1)D (2)A (3)B四、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的计算1.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

    27、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例5 香港土地总面积约1 104千米2,人口达710万(2010年),香港的人口密度约为人/千米2。(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按照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直接用人口数除以面积即可,但要注意单位的换算。【答案】6 431.2五、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计算1.气温我们平时说的每天的温度就是说的日均温。月均温:把一个月中每天的日均温相加再除以这个月的天数。年均温:把一年中12个月的月均温相加再除以12

    28、。一天中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温减去一天中的最低温。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热月均温减去最冷月均温。2.降水量降水量是指一段时间内,雨水(或融化后的固体降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所积聚起来的水层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降水量一般用雨量器测量。例6 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四个地区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甲,乙,丙,丁。(2)乙地所属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3)寒假临近了,海南岛以其优美宜人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成为我国冬季旅游的热门地区,图中四个地区中,地可能是海南岛,请根据其气候特点判断冬季海南岛是我国旅游热

    29、点的主要原因是。【解析】(1)从图中看出,甲地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为地中海气候;丙地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丁地终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2)乙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与丙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相吻合;因为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而海南岛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因此成为冬季旅游热点地区。【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丙 纬度低,气温高例7 某山山

    30、麓海拔200米处的某日气温为30 ,则山顶2 200米处的气温是( )A.12 B.16 C.18 D.20 【解析】该题考查了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规律: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答案】C自主检测(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3分11=33分) (2016潍坊)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形图,瀑布的落差为48米。据此回答12题。1.某登山队从李村出发,于当地时间正午攀登到虎头峰,此时北京时间13时整,该山峰位于( )A.东6区 B.东7区 C.东8区 D.东9区【答案】B2.莲花湖面的海拔可能是( )A.185米 B.165米 C.155米 D.135米【答案】D 读经纬网图,回答35题。3.关于图中数字代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纬度为165E,23.5NB.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C.地处中纬度地区D.一年之中只有一次阳光直射的现象【答案】D4.下列两点的距离最近的是( )A.从甲到 B.从丁到C.从到乙 D.从丙到【答案】A5.图中各点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零距离潍坊中考地理复专题复习攻略专题一地理图像与地理计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