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单元教案.docx

    • 资源ID:15571406       资源大小:54.34K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单元教案.docx

    1、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单元教案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教案1大青树下小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

    2、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教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重点

    3、: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人,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

    4、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1这所民族

    5、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坪坝(b)绒(rng)球花傣(di)族景颇(p)族阿昌(chng)族德昂(ng)族绚丽多彩蝴蝶孔雀舞摔跤(jio)山狸凤尾竹摇晃(hung)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戴

    6、”,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

    7、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

    8、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4第四自然段。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

    9、背出来。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2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来练习朗读诗歌花的学校。 二、读准字音。 1、教师配乐朗诵全诗。 2、每一个孩子都听得

    10、那么专注,你们一定是被这样一所美丽的学校给吸引了。自己想去看看吗?那就赶紧拿起诗歌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 4、想把小诗读得更好,一定要先把诗中的每一个词语读准确。 出示词语:轰响润湿口笛狂欢站壁角碰触飒飒急急忙忙 自由读,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 1、词语读好了,这样的句子你会读吗?试着读读看,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出示长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2、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不完,

    11、恰当地在一些地方停顿一下,读起来会更有诗意。 师范读,生练读。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3、注意这两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句子:你没看见它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么? 你不知道它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么? 4、自己再把这几个长句读一读,指名读,纠正。 三、感情朗读 1、指名读第一节。师:课堂上最美的就是琅琅的书声,谁来给我们读一读第一小节。 师范读,引导学生把握朗读技巧,如语调的

    12、高低、强弱,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等。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2、朗读第二小节 花儿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出示第二小节)谁来读一读? 师范读。 生练读,指名读,纠正。 3、朗读第三小节 雨来了,花孩子们放假了。外面又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 请男孩子和女孩子合作来读一读这一小节。男生读上面一句,女生读下面一句,读出外面世界的热闹和花孩子的急切和快乐。 在雨中花孩子是怎样出来的?“冲”应重读。生试读,指名读。 4、朗读第四小节 这么美丽的风光他们都无心欣赏,这是要急着到哪儿去呀?原来是想家了。谁能读出想家的感觉?(出示第一句) 指名读。谁读得更好一些?好在哪里?让学生自己来比较评析。练读。 和自己

    13、的妈妈在一起,是多么的幸福快乐啊!让我们深情地来读最后一句。指名读,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读。四、配乐朗诵 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学完了这首小诗。诗人写了花孩子的开心和幸福,同时也希望我们这些孩子也能永远开心幸福。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着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五、练习朗读纸船 我们今天朗读的这首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新月集,纸船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的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富于幻想的性格和心理。下面请同学们练习朗读纸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4、掌握诗歌的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初步感知。 1、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爱。当太阳升起,我们会感到光明与希望;而母亲的拥抱,我们会感受到温馨与幸福。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对母亲的爱一起走进泰戈尔先生的金色花,一起来感受母子至深之情。 2、接下来,让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3、扫除字词障碍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祷()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衍() 4、检测同学们朗读准确性,注意纠正字音。 二、整体感悟 (录音范读)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清新自然,韵律优美,我们要读好这首诗,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

    15、录音,然后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你听诗文后的感受。 (可指导生从语速、语调、重音、节奏或诗文的思想感情入手进行谈论) 听过之后,我们都醉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三、倾情诵读,感受语言美。 1、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有代表性的诗句,该用什么语气去读,为什么?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抓关键词:“笑嘻嘻”、“摇摆、跳舞”。朗读指导:关键词重读、读出轻松、欢快的语气,要读出孩子的调皮,得意,骄傲。 (教师提示,学生读)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

    16、一声儿不响。母亲不见了孩子非常着急,语速稍快,读出焦急之情,“哪里”重读,语速稍快。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哪里、坏”重读。语速稍。 语气: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告诉”重读,这句应读出“我”的顽皮,撒娇。 2、我们知道了一些关键诗句的读法,现在请同学们揣摩其他语句,把诗歌完整地朗读一遍。 然后老师请同学来演读、评点。 最后一起来读,再次感受语言美。(朗读指导: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四、配乐齐读:(钢琴曲至高无上的爱) 五、拓展朗

    17、读选文: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 我明白了为什么云中水上会幻弄出这许多颜色, 为什么花朵都用颜色染起 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的孩子。 当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时候, 我彻底地知道为什么树叶上响出音乐, 为什么波浪把它们的合唱送进静听的大地的心头 当我唱歌使你跳舞的时候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重难点 1.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2.理解什么叫私塾。教学课时 两课时课

    18、文分析孙中山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只是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句导读:这句话向我们介绍过去私塾的教学情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段导读:这段话描写了过去私塾里的教学方法,即先生只是要求会读会背,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知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先生只是让学生背诵却不讲解。一天,孙中山照例流利地背出了前一天学的功课。先生在他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读了几遍,很快又背下来了。句导读:这两句话不仅再一次告诉了我们私塾简单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把孙中山的聪明伶俐表现了出来。但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

    19、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段导读:孙中山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敢于不懂就问。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段导读:孙中山向先生提问这一举动,把同学们都吓呆了。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这部分写孙中山在课堂上不懂就问的故事。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你会背了?”段导读:这一段写对于孙中山的提问,先生表示非常怀疑。“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错地背了出来。􀀐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中山坐下,句导读:这句话描写了先生对孙中山怀疑态度的改变。说:“书中的道理,你们长

    20、大了自然会知道的。不过,学问,学问,不懂就问。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段导读:这个段落描写了先生对孙中山怀疑态度的转变,并对孙中山主动提问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先生讲得很仔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句导读:这句话描写了课堂上的变化。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 的学习习惯。段导读:这个段落写先生仔细讲解,大家认真学习,孙中山也养成了“不懂就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我们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孙中山养成了“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字 词 导 读 私塾:我国旧时一种私人办的学校。塾,易与“熟”搞混。背诵:靠记忆把看过的东西念出来。背是多音字,这里读bi,也可读b

    21、i,如背包。流利:话说得快而清楚;文章读起来畅通。圈:画环形,如圈阅、圈点、圈定。圈是多音字,这里读qun,也可读jun,如猪圈。糊里糊涂: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声音。戒尺:旧时老师用来责罚学生的工具。戒,易与“戎”搞混。厉声:表示说话声音大而严厉。长:多音字,本课读zhng;另一种发音为chng,如长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中山乐于思考和探究的学习态度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一导入新课1.出示孙中山的画像挂图。2.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孙中山的简要介绍。孙中山

    22、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于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今中山)。1894年提出政治革新主张,被拒绝后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12年1月在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4年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3.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孙中山小时候学习的故事。(板书课文题目:不懂就问。)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孙中山小时候读书时不懂书中的意思,向老师提问的事。)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思”的读音为“s”,在“意思”中读轻声。“涂”的读音为“t”,在“糊涂”中读轻声。4.自己练读课文,

    23、特别是读得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5.提问: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在课文中不懂的地方用“?”标上记号。 老师对爱问、敢问的学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大家评议:哪些问题是重要的,需要先弄明白;哪些问题可以在学习课文中再弄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不要有问必答,只在紧要处“点拨”。学生甲:“私塾”就是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学生乙:“戒尺”就是旧时教师对学生施行体罚时所用的木板,用来打手心。学生丙:“照例”就是按照惯例,按照常理。学生丁:“厉声”就是声音严厉。三学习课文内容1.学习

    24、第1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私塾里的先生怎样教书?学生甲:先生念,学生跟着读,然后把读的段落背诵下来。学生乙: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解。(2)读了这段,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明白书中的意思吗?)2.学习第27自然段。(1)自读课文,思考:孙中山为什么要问先生问题?找出书中的句子读一读。(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通过孙中山的想法,你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2)小组讨论:既然勤学好问是好事,可是孙中山为什么还“壮着胆子站起来”呢?学生甲:因为那时候先生很严厉,先生怎么教,学生就要怎么学。学生乙:因为那时候对于不听话的学生,先生就会用戒尺

    25、打,所以孙中山心中也有些害怕,但是为了弄懂书中的道理,他还是壮着胆子站起来提问。请你用这种担心的语气读读孙中山的话,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3)同学们听了孙中山的提问是什么表现呢?从这里你能看出什么?学生甲:同学们都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乙:从这里可以看出平时是没有人这样提问的,学生们都很担心孙中山会因此而挨打。请你读出这种担心的语气来。(4)先生听了孙中山的提问后是什么表现呢?默读第47自然段。(先生先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后来收起戒尺,给学生们讲了书中的道理。)(5)小组讨论:先生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学生甲:先生开始以为孙中山不好好学习,故意捣乱。后来发现孙中山已

    26、经把要背的课文背得很熟练了,所以态度发生了变化。学生乙:先生发现孙中山已经把要背的课文背得很熟练后,心里明白了原来孙中山是个勤学好问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学生,先生怎么还会生气呢?所以他给学生们讲了书中的道理。(6)分角色练习朗读。读出先生态度上的变化及孙中山有些担心的语气。分组练习,朗读评议。四总结全文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甲: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乙:我要学习孙中山这种不懂就问的精神。学生丙: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2.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样做的?鼓励学生积极发言。3不懂就问教学设计

    27、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养成”练习说话。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生字卡片。一激情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懂就问这一课,谁来说一说孙中山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这节课,我们要和本课的生字交朋友。二教学识字、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建立音和形的联系。学生可以练习集体读、指名读、小组读。2.分小组自学生字。(1)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2)说一说你帮助了谁或者谁帮助了你。学生甲:我们组学习了“教”字,这个字右边是“攵”,是左右等宽的字。学生乙:我们组选择“理”来记,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是左窄右宽。学生丙:我们组重点学

    28、习了“良”和“尺”,这两个字是独体结构。“很”字去掉左边的“彳”,右边加“丶”,就是“良”。“尸”加一捺就是“尺”。学生丁:我们组学习了“意、思、室、养”,这些字都是上下结构。3.老师对学生说的重点可总结、强调。4.重点指导“良”的书写。良:第六笔“ ”起笔在横中线上,第七笔“ ”起笔在第四、第五笔交叉处,要捺出去。课时练习:1.抄写新词。(每词两遍)意思教室 戒尺良好 养成道理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背诵(bibi)圈了一段(junqun)糊涂(tud) 摇头晃脑(hunghung)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有表达的兴趣和自信,愿意把自己的感受

    29、与同学交流。2.用普通话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态度自然大方。3.认真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认真听别人讲话,同时把要讲的话说得清楚、明白,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教学课时 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老师出示课题:我的暑假生活。2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想法?3师:“假期”的确是令人向往的,我们的许多梦想到要在那个时候实现。因此,“假期”也总是给我们留下美好记忆。二、我来采访。1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在做什么?2她的暑假生活怎样?3接受老师的采访。(1)你的暑假生活是怎样的?(2)你觉得自己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3)你觉得最有意义的是哪一件?三、议一议:我的暑假生活1以4个小组为单位议一议我的暑假生活。要求:(1)向你的同学介绍你的暑假生活,尽量做到说具体、说细致。(2)介绍的暑假生活要有意义。(3)可以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重点介绍。(4)如果可以,你可以给自己介绍的内容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如:最有意义的事、最好吃的美食、最有趣的旅行等。(5)介绍完成以后,可以请同学作补充。(6)在别人介绍的时候,请你认真倾听。(7)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介绍得最完美的同学作为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2各小组交流。


    注意事项

    本文(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2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