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音版音乐五上《清晨》教案.docx

    • 资源ID:15562692       资源大小:20.2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音版音乐五上《清晨》教案.docx

    1、人音版音乐五上清晨教案2019-2020年人音版音乐五上清晨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歌曲清晨,能用轻松、愉悦的情绪,轻巧、自然圆润、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用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2. 能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并通过聆听、演唱、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的参与更进一步激起心中对生活的热爱。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 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清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教学设想:1.感受|晨境:通过听赏清晨,让学生感受清晨的气氛,然后初步熟悉清晨歌曲旋律;再通过听和说让学生对知更鸟和歌曲背景有初步了解,并且初步掌握歌曲第一声部旋律和歌词。 2.体验晨歌:通过聆听歌曲和观赏画面,使学生了解旋律

    2、上的情绪变化以及歌词上的感情变化;再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到二声部旋律的特点,从而把握歌曲的内涵并能完整地演唱歌曲。3:通过将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歌曲清晨的学习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表现重唱与合唱这两种演唱形式,是学生真正的区分两者的不同。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清晨。2:区别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教具准备:电子琴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准备课前(问好发声练习) 二:导入。师: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我们聆听一首歌曲清晨。让我们尽情的享受这早晨美好时光。(播放课件歌曲)目的:听赏早晨的音乐,带领学生进

    3、入清晨的情景之中。让学生感受清晨的氛围,并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三:学习新歌 (一):初听歌曲清晨后,师对歌曲简介: 这首歌曲是英国民歌,描述的是知更鸟用歌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介绍知更鸟(是所有鸟类中,英国人最熟悉,最喜爱的一种小鸟,是英国的国鸟,它因多彩的羽毛的婉转的歌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歌曲为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四个乐句。第二乐段是后四句构成,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请同学们说说。(出示课件声乐演唱形式)。(三):学习第一声部。师:新的一天开始了,小鸟们都唱的如此动听,你们想唱吗?(出示第一声部旋律) 1:逐句用啦模唱旋律。师:请同学们注意声音自然圆润,有弹性。杜绝喊唱。 2:随琴用LU哼唱

    4、旋律。 3:逐句填词演唱歌词。4:结合歌词分析两段的情感不同。师:介绍知更鸟迁徙的原因。(知更鸟是候鸟的一种,由于深秋时分,天气转凉,知更鸟已经不适应这里的环境,天气越来越冷,而且吃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所以知更鸟只好飞向温暖的南方过冬,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它们又会从新飞回来)。因此春天的知更鸟是多么的欢快,深秋的知更鸟是那么的忧伤。5:然后学生对比两段的旋律特点,(第一乐段轻快明朗,而第二乐段则是节奏拉开,显得是有些伤感)。 6:有感情的演唱第一声部。(请同学们注意第一乐段欢快,第二乐段伤感)(四):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 1:学生演唱一声部,师演唱二声部。(看你们唱的那么投入,让我也加入进来吧

    5、) 2:请同学说说我们唱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总谱)学生答:两部分的旋律基本上一样,只有一处不同。(板书)即:|7654|和|764| 3:师生互换声部演唱。 4:分声部演唱歌曲。(五):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正确把握歌曲内涵,完整演唱歌曲。 师:谁能告诉我知更鸟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早春清晨的知更鸟是春天的使者,在田间自由的飞翔,快乐地歌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深秋时节,知更鸟已经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不得不飞离家乡,去遥远的南方过冬。歌曲的前后分别表达了知更鸟在早春清晨的欢快和深秋黄昏的伤感之情。 (六):针对声部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训练。以便达到更好的声部效果。并请同学总结

    6、。要想唱好合唱声部配合,只靠好的声音和技巧是不够的,必须大家齐心协力,注意声部均衡,声部统一。不能相互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合唱的最佳效果。 四:拓展(出示课件)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与书中课后拓展一样)学生采用同桌讨论的方式完成设计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五 :结束。附送:2019-2020年人音版音乐五上渔舟唱晚教案 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 近代筝曲欣赏渔舟唱晚设计思路 渔舟唱晚是一首传统筝曲。筝美妙、韵味浓郁的音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因此,本课从以下三点实施教学:1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

    7、境。 2.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3.合作探究小组合作,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首古筝独奏曲,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乐曲描绘了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归的动人画面。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全曲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慢板奏出悠扬如歌的旋律,并配合左手的揉、吟等装饰技巧,展示了优美的湖滨晚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接着,音乐速度加快,起旋律是从第一

    8、段八度跳进的音调中发展而来。从全曲看,“徵”是旋律的中心音,而在此段中用了清角音“4”使旋律短暂离调,转入下属调性,形成对比和变化,形象地表达了渔民们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第二部分活跃欢快,通过复式递升递降的旋律发展手法使旋律线循环往复、跌宕起伏。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随着音乐的发展,速度逐次加快,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突出运用了古筝特有的各种按滑迭用的催板奏法,展现出渔舟近岸、渔歌飞扬的热烈情景。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最后结束在宫音上,出人意料,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介绍民族乐器古筝,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它怎样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

    9、境。 2.通过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教学难点能根据音乐旋律想象音乐画面并能根据乐曲意境联想与之相应的古诗。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古筝、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趣导人1教师配乐朗诵唐代王勃渔舟唱晚,设问:听了老师的朗诵,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同时,你能听出乐曲的演奏乐器叫什么吗?2 认识古筝: 师生共同研究古筝,从古筝的结构、音色及演奏方式这几个方面来研究(出示课件),小组

    10、内交流,然后把交流的结果告诉老师。学生活动,学生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筝曲渔舟唱晚,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营造了学习意境。同时,通过了解古筝的音色,结构及演奏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二、欣赏筝曲,整体感知1教师简介筝曲渔舟唱晚。2设问: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在欣赏之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听到乐曲有明显变化时举手示意。3播放渔舟唱晚 (视频),师生共同欣赏。4板书课题,了解作品。设计意图:通过整体感知渔舟唱晚,使学生对作品写作背景、作者、作品大致有所了解,并能够初步了解古筝这一乐器。三、分段欣赏,互动体验1欣赏第一部分音乐。感悟音乐特点,让学生

    11、谈谈从音乐声中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景色?。2了解古筝的技巧,品味意境。教师(出示课件)古筝的花指-“吟、揉、按、滑”技巧,接着播放第一部分音乐交流:,乐曲中的花指让你们想到了什么?这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速度有怎样的变化?3哼唱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设计意图:分段欣赏,分析细节4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1)播放课件,感受音乐情绪。(2)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设计意图:通过回答老师的问题了解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同时通过肢体活动,活跃课堂气氛.5.欣赏尾声音乐。(1)教师(出示课件)古筝的“刮奏”技巧,播放尾声部分音乐。(2)

    12、讨论交流:乐曲中的“刮奏”技巧,让你想到了什么?尾声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意境?速度有怎样的变化 师小结:尾声部分,在高潮突然切住后,尾声缓缓流出。用左右手交替刮奏,突出古筝特有的韵味,展现水流在满载而归的小船冲击下,激流拍岸的美妙声响。紧接之后,逐渐过渡到原来的慢板节奏,营造出一种余味无穷的氛围,描绘出晚霞里渔舟满载而归的情景。6.完整欣赏师:现在,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好好品味乐曲给我们带来的美妙感受吧设计意图:听音乐并配以生动的语言辅助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四、拓展体验1.配乐渔舟唱晚,朗诵古诗。2.师:听了渔舟唱晚,你觉得古筝善于表现哪种类型的乐曲? 师:现当代的古筝演奏家赋予古筝

    13、更广阔的表现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现代古筝曲东海渔歌,它表现了东海波澜壮阔的美景和渔民们捕鱼是的欢快情景,让我们来体验一下古筝气势磅礴、活泼欢跃的另一面吧。 设计意图:拓展练习,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开阔了眼界。五、板书设计: 渔舟唱晚 古筝 吟 揉 按 滑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渔舟唱晚是一首优美的古筝曲,它的意境非常优美,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又像一首清新的散文诗。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本节课,我一开始就利用配乐朗读导入课堂,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很好的创设了教学情境,吸引了学生随后通过采用音画结合,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和创造性,在强调欣赏的同时分析乐曲,让学生听、想、说、动。使学生一直处于

    14、积极的参与中,课堂自始至终有很浓的音乐气氛。还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关注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四要素,明白了不同的音乐语言表示不同的情景,提高了学生音乐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足之处:依据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本教案。但由于本人能力所限,仍存在许多问题: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入,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仍较少。教学建议:如果本教案有幸被全市音乐教师共享,建议老师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渔舟唱晚的同时,能够加入更多的音乐活动,更充分地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音乐修养,真正达到音乐育人的目的。 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 单利利 教学评优: 2010年1月 获全区小学品德与社会优质课一等奖。 2010年9月 获全市小学品德与社会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 2011年5月 获“ 小哥白尼”杯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指导教师一等奖。 2011年9月 获“读红色经典 树理想信念”读书活动指导教师一等奖。 2012年5月 获山东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指导教师三等奖。2012年7月 获2012年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一等奖。2012年9月 获区级优秀教师。


    注意事项

    本文(人音版音乐五上《清晨》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