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科版小学艺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音乐.docx

    • 资源ID:15561848       资源大小:23.1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科版小学艺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音乐.docx

    1、教科版小学艺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音乐(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艺术第十册教案 第一单元:装扮我们的校园课题一: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相互合作,整体设计校园环境,能用线描淡彩画法表现校园一景。2、能有创意地装扮自己的教室或校园的一角,能根据需要设计出有特色的校园标志。3、积极参与环境艺术实践活动,并能努力实现自己的设想。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提供活动空间及活动所需的相关工具材料。学生准备:颜料、绘画用笔、制作所需的各种实物材料等。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爱我们的校园1、分小组实地考察校园,讨论教学楼、科技馆、体育馆、操场等的方位布

    2、局。2、选择校园一角,用线描淡形式画一处校园小景。3、回教室,用图形和文字画出校园平面示意图。4、组内讨论怎样使校园更漂亮,如校门的设计及校园里还可以添加什么设施等。5、小组合作整体设计我们的校园先设计平面图,再集体做一个模型大沙盘。6、将模型大沙盘放在学校陈列室,作为给学校的建议。活动二:打扮我们的教室1、与小组成员讨论怎样对教室内外的壁画进行布置和美化,使之成为同学们互相学习、展示和对话的天地。小组长将讨论的内容和方法记录下来,在老师引导下分工合作。2、进行队角布置。3、在教室两侧、后墙或外面走廊的墙壁上有计划地进行布置。4、设计个性化课程表。活动三:动手装扮校园文化墙1、欣赏不同内容、不

    3、同形式的壁画作品。2、观察学校的走廊和围墙,和老师一起讨论怎样进行美化。3、用绘画的方法绘制壁画。活动四:学唱我们可爱的学校1、欣赏歌曲,熟悉、理解歌词内容,有节奏、有情感地朗读歌词。2、欣赏歌曲旋律,感觉其节奏,学唱歌曲。3、注意二声部演唱的和谐、均衡,并注意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课题二:穿出我们的风采一、教学目标1、有兴趣讨论小学生的着装问题,能从服装的色彩、款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观点。2、能在调查、了解各类校服的基础上设计出有特色、款式多样的校服,学会绘制服装效果图。3、乐意设计自己的文化衫,并根据需要画出文化衫上的图案。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乐磁带、录音

    4、机。学生准备:绘画颜料、各种废旧材料。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的校服我设计1、分小组讨论什么是小学生美的形象,什么样的着装适合小学生,小学生是否可以根据自己的着装风格自己设计校服。2、了解邻近学校学生的校服款式,调查他们对校服的满意程度。3、用剪贴等形式收集几款校服款式,讨论其优缺点,小结校服设计的总体要求。4、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白布将设计的款式制作出来,并用彩笔绘制图案。活动二:创意服装秀1、了解服装除了实用以外,还有修饰人的外表、提升人的品位等作用,设计师设计服装时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理念或一种想法。与小组成员讨论在服装的材料和款式上有哪些创意设计的构思。2、确定一

    5、个主题或选择一个故事,为主人公设计有特色的服装款式。3、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画报纸、丝线等装扮自己。4、分小组进行展示:在节奏感强的音乐声中展示创意服装。活动三:学唱二声部全唱歌曲校园里的小白杨 课题三:唱出心中的歌一、教学目标:1、能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感受到校园团结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2、学唱哦,十分钟,能联系自己以前学过的校园歌曲,并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歌曲内容与情感。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空白磁带、简单道具等。学生准备:各种乐器或自制乐器、简单道具、磁带等。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班班有歌声1、唱校歌或班歌。在班级文娱委员组织下,每天课前几分钟

    6、齐唱校歌或班歌。2、老歌填新词。根据以前学过的歌的旋律,小组讨论填上新歌词并唱一唱。3、学唱歌曲哦,十分钟,体会歌曲轻松、活泼的旋律特点,并自编舞蹈进行表演。4、举办主题音乐会。活动二:闻声起舞1、道具:这几年学过的歌曲精选伴奏磁带、录音机、各种头饰。2、游戏方法:任意播放一首歌曲的伴奏音乐,看谁能最快说出这首歌名,并戴好相应的头饰,跟着音乐唱起歌,并创编出舞蹈动作。3让学生回忆并唱这几年所学过的歌曲,并与同伴一起进行即兴表演。活动三:好歌伴我成长1、课前现复习以前学过的歌,听听前两年艺术档案夹里录制的歌,尝试创作自己作曲、作词的歌。2、开展“我最喜欢的歌”歌曲对唱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

    7、歌竞赛。3、创编音乐剧。确定主题,将曾经学过的歌串起来,配合简单道具或服饰进行表演。活动四:优美的课间音乐1、仔细聆听教师准备的各种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说说自己的感受。2、与同学讨论,什么样的乐曲适合在课间播放。3、回家收集音乐磁带,看是否适合在课间休息时听,也可以自己弹奏再录音。4、将大家收集的乐曲整理成一盒磁带,作为课前音乐。 第二单元:方寸之间课题一:邮票寄深情一、教学目标1、积极、主动收集、欣赏各种邮票,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气息及其美的表现形式与方法,了解集邮知识。2、欣赏、学唱邮递马车绿色的书签等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形象,体验歌词内容及所表达的欢快情绪。3、感受歌曲小火柴欢快

    8、、跳跃的节奏及说唱结合的歌曲形式,体验小火柴生命虽短,但发光热做贡献的品质、二、教学准备收集各种邮票,了解集邮知识,邮递马车一枚邮票等相关的音像资料。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畅游邮票天地1、学生收集各种邮票,欣赏和探讨有关邮票内涵,感受方寸之间所记录的历史足迹及多姿多彩的风情,了解邮票的收藏价值,体验收藏邮票的乐趣。2、配乐朗诵诗歌乡愁,感受乡愁与邮票中的情感联系。活动二:歌声中的邮缘1、欣赏歌曲邮递马车,听歌曲中的变化音级,结合手势进行学习和演唱。2、慢速模唱歌曲旋律,以听唱法学唱歌曲。3、感受歌曲旋律的音高变化和节奏较稳定的特点,体验马车奔驰向前及赶马车邮递员愉快心情。4

    9、、用打击乐器为此歌曲进行伴奏,并用动作表现赶马车的形象与情景。活动三:剪纸邮票1、着重欣赏邮票中的剪纸形式,分析比较其运用的方法,了解民间剪纸艺术。2、学习运用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刻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图案。3、鼓励学生表现邮票的多种内容,探究不同花纹的装饰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线条的疏密变化和黑白节奏关系来突出主要形态,完成主题塑造。4、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四:欣赏小品一枚邮票1、欣赏小品表演一枚邮票,感受和体验小品的语言内涵,角色形象及所传递的快乐。2、等对小品的主题、事件、演员技能等进行审美评价,表达自己理解和审美观点。3

    10、、分组汇报表演。4、学唱歌曲绿色的书签,准确的把握歌曲速度、节奏语音准。 课题二:书票藏情趣一、教学目标1、有收集、欣赏各种藏书票的兴趣,能欣赏和感受藏书票所表现的不同内容及表现形式的美感。2、学习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制作藏书票,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情趣、体验制作藏书票的乐趣,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基本的审美创新能力。3、借助诗朗诵、歌曲学唱等艺术活动,加深对藏书票作品的感受,有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的情感。二、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供欣赏的藏书票若干,学生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橡皮、肥皂、颜料等工具和材料。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藏书票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藏书票是外来的艺术形式,是

    11、实用与审美结合、图像与文字并重的一种特殊艺术品。2、欣赏藏书票佳作,说说为什么藏书票补人们誉为“版画珍珠”的缘由。活动二:藏书票蕴藏情趣1、朗诵诗歌方寸之间天地宽,体会、感受诗歌寄予的书票情趣与作者对书票抒发的真挚情感。2、学生尝试创作一首有关藏书票的诗歌,并配乐朗诵。3、学唱歌曲绿色的书签,准确地把握歌曲速度、节奏与音准。活动三:制作藏书票1、了解藏书票是供读书、爱书、藏书者使用的一种标志,也是书籍的一种美化装饰,学生运用橡皮、肥皂等材料设计制作小型版画藏书票。2、学生展示交流,欣赏、评价学生作品,从中感受不同学生的不同情趣与表现技巧。3、在自己的一本心爱的新书扉页上贴印上自己制作的一枚精美

    12、的小小藏书票,让书本立即增光生辉,增添活宝读书的兴趣和爱书的情趣。 课题三:跳动的火花一、教学目标1、收集、欣赏各种火花作品,了解火花的内容、表现形式。运用粉印彩色版画的形式制作设计自己喜欢的火花图案。2、感受歌曲小火柴欢快、跳跃的节奏及说唱结合的歌唱形式,体验小火柴生命虽短,但发光发热做贡献的品质。能准确地演唱这首歌。3、欣赏芭蕾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舞蹈中小女孩的孤单、悲伤和向往幸福生活的积极情感,能用舞蹈动作表现漂亮的火花,运用形体造型表现火花的故事情节。二、教学准备不同的火花资料,水粉颜料、卖火柴的小女孩芭蕾舞光盘等。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发现火花1、老师引导学生

    13、利用网络、书籍、画册查找关于火花的图片、文字资料,相互介绍彼此所认识的火花。2、结合学生自己的经验,请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所见过的最漂亮的火柴盒,说一说,它上面都有哪些好看的图案。3、学生讨论:火花在火柴上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人们喜欢火花?活动二:火花家园1、欣赏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经典火花设计作品。2、了解火花设计的题材包罗万象,讨论哪种表现形式的火花作品是自己喜欢的,并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活动三:歌中舞中看火花1、欣赏和学唱歌曲小火柴,感受歌曲旋律欢快、跳跃的节奏,能清楚的歌唱。2、感受和学习歌中说白与歌唱的衔接,并按照歌曲的力度变化处理自己歌声的强弱,并能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14、。3、欣赏有关表现火花的舞蹈或自己设计舞蹈、形体动作表现火花。4、了解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欣赏芭蕾剧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受舞蹈带给人的足尖舞蹈的美感,理解舞蹈中用了那些动作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及表达情节、情感。活动四:制作火花1、学生运用粉印版画的形式,制作自己设计的火花。2、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说说自己对制作的作品的看法。 第三单元:儿童剧场课题一:音乐之声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的内涵和角色形象,了解音乐剧的特征。2、学唱音乐剧音乐之声插曲哆来咪,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并创编动作分角色表演。3、体验音乐之声插曲雪绒花,体验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感受抒情性三拍子歌曲的美感,

    15、能用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表现歌曲。二、教学准备1、电影音乐剧音乐之声的VCD等。2、自制的打击乐器和其他的乐器。3、自制的表演道具、美术材料和工具。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的哆来咪1、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音乐剧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音乐剧的有关知识。2、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片断,了解剧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引发对音乐的热爱,对老师喜爱。3、欣赏歌曲哆来咪,根据歌曲表现的情节分8个角色和老师进行生动的游戏、歌唱表演,感受角色的不同音高。4、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旋律的音高、节奏,设计人物动作,进行表演准备。培养学生乐句顺畅衔接能力。5、根据音乐剧音乐之声的一个片段内容,分

    16、小组进行道具、舞台背景的设计,大家一起丰富音乐剧歌曲的表演活动,提高学生合作能力。6、学生进行音乐剧歌曲的表演,在欣赏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演兴趣和能力。活动二:我是小小牧羊人1、欣赏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分析歌曲的情绪和角色,了解歌曲的结构,讨论这些歌曲于自己过去在艺术课上学习过的歌曲有那些方面相同和不同,寻找其中的差异。采用多种表现方式进行歌唱练习。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教师以一段旋律带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完成多段歌曲的演唱,在固定联系中进行歌词创编,丰富歌曲中的小动物形象。3、学生制作小动物纸偶或手偶。通过夸张表现,突出动物特征。要求色彩鲜艳,造型据有个性。4、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小音乐剧的编排。在

    17、编排中根据歌曲的歌词内容、旋律情绪,创编不同角色、动作,配合纸偶的道具表演,进行歌曲表演的排练。5、表演孤独的牧羊人。欣赏音乐之声中孤独的牧羊人音像片断。引导学生在观赏比较中发现音乐剧的表演要素。活动三:我爱雪莲花1、师生回顾音乐之声的主要故事内容。谈一谈各自对该剧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音乐片断,为什么能够吸引自己。2、欣赏音乐剧音乐之声中的歌曲雪绒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意义,知道它是男主人公借咏唱雪绒花,抒发内心的爱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学唱歌曲和参加歌舞表演的愿望。3、学唱歌曲雪绒花。学生在演唱中尝试用原版英文唱,提高学生多种歌唱语音的表现力。4、观赏植物雪绒花,并利用多种材料制作雪绒花。5、表

    18、演雪绒花。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作品装扮舞台或教室环境,以小合唱或别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情感体验。课题二:三岔口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欣赏传统京剧三岔口,感受和了解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对传统京剧艺术表演有初步的认识。2、感受哑剧的基本表演特点,参照京剧三岔口中“矮子步”的表演,即兴模仿表演剧中人物动作和情节,体验其中的乐趣。3、学习戏剧中表现生活的几个动作,体验虚拟表演形式的趣味。二、教学准备1、学生对京剧艺术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对三岔口剧目的有关资料的收集。2、京剧三岔口的录像带或VCD,京剧三岔口的画册和剧照。3、京剧拾玉镯的VCD,京剧三岔口的画册和剧照。4、自制的表演

    19、道具和美术材料及工具。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活动一:感受、体验哑剧表演方式1、师生交流自己对京剧的认识,知道京剧是我国国粹。2、共同欣赏京剧三岔口的演出片断,进一步了解剧情。3、欣赏三岔口中的锣鼓经四击头,并尝试用身边的材料进行演奏。发现京剧中的另一种表演方式哑剧。分小组对作品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京剧艺术中的哑剧表演形式进行分析,分析他们的特点。4、了解哑剧所特有的表演形式,哑剧是一种不说话,借着身体的姿态表达思想、情绪或故事的戏剧动作。5、模仿与表演。活动二:表演“矮子步”1、欣赏三岔口中“矮子步”表演的情节,分析戏剧塑造人物角色的方法与手段,了解为什么在这里设计了“矮子步

    20、”的动作来表现这个人物的心理特点。2、分小组模仿剧中“矮子步”的表演方式和姿态,进行表演练习。3、大家对表演和角色的助理进行分析和评价。活动三:联系与拓展1、欣赏京剧拾玉镯片断。2、模仿其中的表演形式,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进行表演活动。3、欣赏京剧拾玉镯的另一个片断中开门的动作。4、学生分小组讨论其中的表演形式,并尝试着进行表演。 第四单元:树的礼赞课题一:好大一棵树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视觉、触觉等感观,感受自然中的树和艺术作品中树的形态特征,有亲近、爱护树木和生态环境的情感。2、能感受歌曲旋律音高的起伏、节奏的疏密特点,体验歌曲深远、思念、赞颂的情绪和以树寄托人们对亲人、家乡的眷恋深情。3、

    21、能主动收集有关赞赏树的文学、歌曲、美术、摄影、戏剧等作品,探究用歌唱、表演、绘画、制作等多种艺术方式,表现丰富多彩的树的形象,表达有关的情感。二、教学准备1、不同类型树木的图片、记录片、美术手工材料。2、好大一颗树歌曲录音磁带和光碟。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触摸身边的树1、寻找生活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树,体会树的造型、色彩变化,感受不同树木在一起所形成的深浅不一、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在与树近距离的接触中,引导学生围绕树的形态、色泽和肌理展开交流,结合文学作品体验树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面貌。2、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形容、赞赏自己所见的树。3、观察和想象在微风的吹拂下,不同树木的

    22、动态,直观对比、品味不同树木的型与寓意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4、教师与学生一起选择生活中的一颗老树进行树干的拓印练习,给作品起个名字。活动二:歌唱心中的树1、赞美不同的树。2、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感受旋律的优美以及歌词所代表的意境,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3、欣赏舞蹈好大一棵树,感受舞蹈的结构,表演的形式,舞蹈队形变化,运用演员的服装造型表现树的形象等美感要素。4、创编舞蹈:好大一棵树。活动三:描绘我喜欢的树1、欣赏教科书中或师生收集到的以树为题材的油画,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感受其美感。2、学生选择不同的形式,以大树为题画一幅画,鼓励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表现。3、学

    23、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形式以及设计创意等方面进行交流、评价、升华情感。 课题二:绿叶对根的情意一、教学目标1、感受和理解绿叶对根的情意旋律倾诉性的特点,体验歌曲深深的依恋情绪,理解歌词所表达的叶与根的相依相恋情怀,并由此升华到母子情、师生情、赤子之情。2、能用文学、美术、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并表现绿叶与根的情感和母子、师生情等自己想要抒发的情感,懂得以物代情,托物的艺术表现手段。二、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有关两峡情、母子情、师生情、海外游子思乡的VCD光盘或电视片等。2、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录音带、伴奏带,故乡的云七子之歌东方之珠鼓浪屿之波录音带或CD。3、各种绘画

    24、工具等。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1、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力度变化。2、欣赏和跟唱全曲。3、配乐有感情地朗诵歌词,请学生谈一谈自己所理解的绿叶与根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情意。4、在动听的背景音乐中,教师或学生将歌曲内容编成故事,表现歌曲的角色形象和情感。5、学生随歌曲伴奏一起演唱歌曲。活动二:绿叶与根的对话1、创设情景,讨论要表演情节,准备戏剧表演所需的有关材料。情景一:绿叶是孩子,树根是妈妈,妈妈用自己身心的爱抚育孩子成长,终于有一天孩子长大了,要离开妈妈,此时此刻他们彼此会说些什么话呢?情景二:叶飘落,离开了根,他们天各一方,彼此思念,此时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2、以歌曲为背景音乐进行戏剧表演。3、教师引导学生除了想象表演绿叶与根的对话以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创设情景。活动三:树的依恋1、学生朗读表演歌谣。2、绿叶与根,大树与小树,你想到了什么?3、引导学生由此展开联想,母子情、赤子情、大海与小鱼.4、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四:美术制作1、欣赏以树木材料为表现手段的手工作品,看一看作品是怎样利用材料的天然形状与肌理的。2、请学生根据自己对“绿叶与根的情意”的理解,拓展想象,创作一副装饰画送给对你厂长有过帮助的人。例如以树叶粘贴的方式来进行制作练习。


    注意事项

    本文(教科版小学艺术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音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