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济南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含答案.docx

    • 资源ID:15561627       资源大小:31.7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济南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含答案.docx

    1、济南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含答案课外古诗训练1. 寒塘 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早晨起来临水梳弄头发,望着寒塘水面,知是秋天到来的气候。 思乡的心绪无限地浓厚,一只大雁飞入南楼。 ) 1、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 、 的特点。 (2 分) 清、寒(冷、凉 )2、“一雁度南楼”一句是如何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 (2 分 )通过“一”宇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 之情。2、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郁郁葱葱的绿树间交加着鸟儿的啼

    2、叫鸣欢万里晴空下款款的春风将落下的花瓣吹拂得四处飞舞。 我就迷醉在这一片的鸟语花飞的大好春光之中待到第二天酒醒的时候才发现春天已经将要结束了。 ) 1这首诗写的是 时的景物。( 2 分)暮春(或“晚春”“季春”)2.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 除用拟人手法外, 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 分) 修辞手法:夸张。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 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3 、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 稹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

    3、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公元 810 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 810 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洲 司马。 (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你被贬官九江。 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坐了起来。 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1. 诗人“垂死病中”本已不能坐却“惊坐起”,一个“惊”字写出了他对友人怎样的情感? 写出了诗人对友人感情异常深厚( 1 分),也为友人被贬而伤心、震动。2. 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字有怎样的双关意义?( 1分)明写天寒,暗写心寒。(“天寒”“心寒”各 0.5 分。)4、淮上渔者 (唐)郑谷白头波上白头翁,

    4、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花中。【注释】逐:跟随。浦:水边,岸边。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 无边淮河白浪滚滚,白发渔翁以船 为家。水边轻风阵阵,渔船随处飘流。老渔夫刚刚钓得的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在荻花从中忙着吹火饮食。 ) 1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逐 、 移 。( 2 分)2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 分)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 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 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5、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注释】澧( l )水:指唐代的

    5、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枳( zh)壳花:枳树的花。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 分)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2 分)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6、书院二小松 (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注释 秋烟: 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 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 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1.

    6、诗中哪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2 分)数粒、二尺。(写“粒”、“细”或“细韵”也可。)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7、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夕阳西下,含山欲坠,天边的云霞经夕阳映照,色彩斑斓。远处的青山一抹,就仿佛是美人的翠黛。春风吹青了河边的芳草,绿油油的一片,顺着河畔延伸开来。现在还不是望乡思家的时候啊。 ) 1请分析“低”的妙处。( 2 分) 一个“低”字写出此刻晚日沉沉,含山欲坠;落霞经晚日的金光从下面映射,更显得

    7、色彩斑斓,极为绮丽。晚日与绮霞,两者相互 映衬,相得益彰。2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 分) 怀乡、思友8、丰乐亭游春 (宋)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尽,来往亭前踏落花。(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广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无垠。 游春的人们哪管春天将去,脚踏落花在丰乐亭前来来往往。 ) 1根据诗歌提供的信息,说说诗中描绘的春景的特点。( 2 分)写出了暮春季节生机盎然,色彩绚烂的特点。2联系全诗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 丰乐亭边落花满地, 到了红日西斜时, 游人们还依依不舍, 在亭前盘

    8、桓, 欣赏着暮春景色。 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之情。( 2 分)(答出“暮春”得 1 分,答出“留恋”或“怜惜”得 1分)9、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吃过梅子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漫长的夏日,从午睡中醒来不知做什么好,只懒洋洋的看着儿童追逐空中飘飞的柳絮。 ) 1除梅子外,这首诗还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特点的?( 2 分) 芭蕉、柳花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3 分)“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 1 分),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

    9、的喜爱之情( 1 分),呼应了诗题( 1分)。10、西归绝句 (唐)元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释】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 信。( 五年来在江边的艰苦生活让容颜变的苍老残损, 今天终于收到了如春风一般的好消息。 在水边阅读京里友人寄来的信,只觉得商山上的桃树全开满了花。 ) 1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2 分)反衬或衬托 2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2 分)(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

    10、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11、长安九日诗 隋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心随着南去的白云一起飞走,身跟着北来的大雁一起回来。家乡篱笆下的菊花,今天又有多少株盛开? )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用一个成语表述。( 2 分)身不由己 无可奈何 形单影只 2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 2 分)含蓄地表达了思念家乡、牵挂亲人的思想感情。 (2 分)12、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注释】素机:织布机。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 大雁的声音渐响渐

    11、远人声也随着消失,是哪家的纺织机织出了像新下的雪一样的绸缎。我这山野之人一醉醒来之时,百尺高的老松树正衔着半轮明月。 ) 1诗歌首句“ 去雁(仅答“雁”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 2 分)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 2 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13、舟 行明吴承恩白鹭群翻隔浦风,斜阳遥映树重重。前村一片云将雨,闲倚船窗看挂龙。【注释】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挂龙:夏季由积云强烈发展而成的积雨云,顶部向上突起作峰状或塔 状,云底乌黑色,民间称为“挂龙”。 ( 成群白鹭在晚风中飞翔,重重绿树辉映着火红的夕阳。

    12、风雨欲来前面村头乌云 茫茫,我观赏 “挂龙 ”,闲静地倚着船窗。 )1. 首句中的“翻”字极富表现力,凸显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分)“翻 字写出了白鹭在水边迎风轻巧、敏捷地翻飞翱翔,描绘 (凸显 )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评分说明:“白鹭”、“水边 、“翻飞、“充满生机作为赋分点,缺一项扣 1 分,扣完为止。 )2. 从“闲倚船窗看挂龙”中你看到怎样的诗人形象?( 2 分) 诗人以闲适的心情,倚窗而立,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和多变,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热爱。(评分说明:“闲适的心情 、“倚窗而立 1 分;情感 1 分。)14、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

    13、有人来。(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 仿佛一色, 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 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 1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3 分)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2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15、咏 路 宋 邹浩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

    14、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 间。赤路:炎荒之路。伊:句首语气助词。 ( 赤色的道路如像龙蛇,蜿蜒曲折不知有几千丈。出没在山水之间,一 会儿向下一会儿又朝上。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跟这险恶的道路时俯时仰? ) 1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 2 分)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2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楚、愤恨之情;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 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16、 野 池 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

    15、,蜻蜒上下鱼东西。(野外的池塘水满的已经连到秋天的河堤,菱花结了果实草木很茂盛 ,河口雨过天晴风又停止了,蜻蜓和鱼儿自由自在的生活着。 )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 2 分)满溢(满) 丰茂(茂盛、果实丰硕)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17、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初春时节,我乘一小舟 (船 )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感到日渐温暖,而梅花正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轴画般横在天地间,白鸥飞

    16、过,给我带来了吟诗的雅兴。 )1. 诗中有画。 (2 分 ) 发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远处群山若隐若 现,像 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2. 景中有情。 (2 分)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感情 ? 愉悦、快乐。18、 忆钱塘江 宋李觏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注释】觏:读 gu。 涵:包含。 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 ( 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

    17、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 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1. 这首诗描绘了 黄昏(傍晚 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 醉 ”一词。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 微步,美艳动人。19、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注释】精舍:寺庙,指柏林寺。 霁:雨止。 ( 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

    18、寺庙的悠悠钟声。停船拾阶而上, 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 成。 )1. 诗的前两句描写诗人遥闻钟声、 泊舟穿径的情景, “微” 、“深”二字体现出了柏林寺 幽静或幽深 的环境特点。 ( 2 分)2. 诗的后两句描写云峰相依的景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3分)来示例:雨后的山更加青翠了,云雾缭绕在四五座山峰间,如同妙手绘出的一幅水墨画。20、 浣溪沙 【宋】苏轼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准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注释】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午盏:

    19、午茶。蓼( li o)茸:蓼菜嫩芽。春盘:旧俗,立 春时用蔬菜水果、 糕饼等装盘馈赠亲友。细雨斜风天气微寒。 ( 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清澈 的洛涧汇入淮河,水势浩大,茫茫一片。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 1上阕中, 烟(淡烟) 和 柳(疏柳) 两种景物增添了晴天河滩的妩媚。( 2 分) 2“人间有味是清欢”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分)表达了作者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21、野望 【宋】翁卷一天秋色冷晴湾 ,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水 , 忽于水底见青山。

    20、【注释】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 无边秋色,森森寒意透露在晴日照耀着的水湾 ;远远近近,映入眼中的是无数层叠起伏的峰峦。我闲来登上山顶想好好观赏一下山下的湖水,却没想到,低头一看,又在水底看见了青山。 ) 1.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 分)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 ( 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 ) 、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22、暮春 来翁格【清】23、如梦令春思【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

    21、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 “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 黄州,我的居所雪堂之前,有我亲手种下的桃树和李树,到如今已是绿叶成 荫,青青的果实挂满枝头。帘外的鸟儿天刚蒙蒙亮就开始鸣叫,把我从睡梦中唤醒。东坡啊东坡,不要忘记黄州小桥 流水的美景,早日归隐吧。 )1. 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 2分)繁茂,生机盎然2. 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 3分)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24、凭阑人 ?金陵道中 【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瘦弱的马驮着我满腹的诗

    22、情奔走天涯,飞倦了的乌儿哀鸣着,小山村里只有几户人家。柳絮扑打着我的头,给我增添 了白发。 )1.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 分)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2.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2 分)语言: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 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写法: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白描。小令语 言不尚藻饰

    23、,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寓情于景。借对“马” “鸟”“柳 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 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25、 成都曲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新雨初霁,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 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玩的人最喜欢在哪家投宿呢? ) 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

    24、都的?( 2 分)自然景色 市井景况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2 分)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出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 爱。评分标准:答出“问句”具体内容, 0.5 分;答出结构作用, 0.5 分;答出侧面作用, 0.5 分;答出作者情感中, 0.5 分。26 、望江南 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注】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 京)

    25、。 (闲梦悠远,南国春光正好。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 的人们。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 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1. 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 芦花 、孤舟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 肃杀、凄寒 的景色。( 3分)2. 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 3 分) 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

    26、寂之感, 亡国之恨。27、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世人:指统治集 团的人。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 没有见到李白已经好久,他佯为狂放真令人悲哀。世上那 些人都要杀了他, 只有我怜惜他是个人才。 文思教捷下笔成诗千首, 飘零无依消愁唯酒一杯。 匡山那有你读书的旧居, 头发花白了就应该归来。 )1.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2 分) “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独怜才

    27、”“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2.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 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李白同样遭遇的感慨。(答出 两点即可)28、 【甲】论诗 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乙】戏为六绝句(其二) 杜甫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注】 哂:讥笑。尔曹:你们。 ( 李白和杜甫的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但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 王勃、杨炯、

    28、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在当 时的时代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已经达到最高的造诣。四杰的文章被认为是轻薄的,被守旧文人讥笑。你们这些守旧文 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 1“王杨卢骆”即指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时称“ 初唐四杰 ”。2. 【甲】诗中“ 李杜 ”是“才人”的杰出代表,【乙】诗中“ 轻薄 ”对“王杨卢骆”的诗歌哂笑不止。 (2 分) 3【甲】诗一、二句与【乙】诗三、四句都采用了对比手法,两者是怎样对比的?分别突出了什么观点?( 4 分)甲诗 古今对比 古今之人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乙诗 王

    29、杨卢骆与轻薄者对比 突出了王杨卢 骆之文会像长江黄河之水那样万古流传的观点。29、寒 夜 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 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才:仅。 ( 冬夜有客来访,一杯热茶当美酒,围坐炉前,火炉炭火刚红,水便在壶里沸腾。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分)“梅花”有高洁的志趣,( 1 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 1 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 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30、点绛

    30、唇 陆游采 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注释】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黏天浪:连天的波浪。 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 采集药物回来,独自寻找村店买新酿造的酒。傍晚的烟霭云绕在高峻 如屏障的山峰,听渔舟唱晚,声声在耳。 独酌新酿,不禁生起散发扁舟之意,不再怕连天波浪。放纵山水,这一回不受拘束。做一个闲散之人。 ) 1“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 听、听见、听到2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 2 分)围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

    31、、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解析:“采 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片段。3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2 分)围绕“个人生活”和“爱国”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 愤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解析:“作个闲人样”充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的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 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这种感情正是作者无力报国的抑郁之情的反映。31、山房春事(其二) 【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 至。( 梁园之中夕阳已西下, 只有点点乱飞的乌鸦, 放眼望去满目的萧条, 零零落落三两户人家。 园中树木你怎能知道, 人已散尽失去了繁华,一年一度春风又吹过,依然开着昔日的鲜花。 )1.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日落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


    注意事项

    本文(济南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