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x

    • 资源ID:15561441       资源大小:21.18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x

    1、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朗读最大的“书”,知道最大的“书”是指什么。2背诵悯农(其一)。二、重点难点重点背诵悯农(其一)。难点感悟悯农(其一)所蕴含的感情,知道最大的“书”中的“书”指什么。三、日积月累(一)启发谈话。1同学们,谁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谁能给大家背一背?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有关农民的诗,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板书课题:悯农(其一),老师教读,学生齐读。(二)初读古诗。1投影列出学习步骤:(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借助工具书,

    2、理解词语的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2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三)相互交流学习情况。1检查读。(同桌交流)2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悯:同情。粟:谷子,小米。这里泛指粮食作物的种子。四海:泛指全国各地。犹:还。3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交流质疑。4师生共同介绍作者:李绅是唐代诗人。悯农是李绅流传下来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内容深刻,对比鲜明,富有哲理。(四)品析体会。过渡:古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富有想象的人能从中读出各种画面,那么,透过这首诗,你又读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1学生独立想象,畅所欲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

    3、,教师及时进行指导)2结合发言,适时引导学生品析诗句,深化理解与体会。(1)“春种”“秋收”概括了什么?(粮食的生长规律)(2)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写出了什么?(3)从前三句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画面?(农民辛勤地种着田,期待丰收)(4)可农夫等到的结果又是什么?(5)议一议:这真是触目惊心的结局!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他们的劳动成果,陷农夫于死地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朗读,读出悲愤与同情)(五)读读背背。1齐读古诗。2学生自由背诵。四、我爱阅读(一)导入。同学们,据我观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看书,你能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学生自由交流)那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

    4、学习一篇和书有关的短文。(板书:最大的“书”,齐读课题)通过读题,你们发现这篇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指名说)(二)细读品味。1读书品味:最大的 “书”指的是什么?(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岩石)(2)从哪些句段中你知道“书”指的是岩石呢?请生读相关段落。指导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3)看插图,比较思考:岩石和普通的书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相似点:都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不同点:岩石是石头,普通的书是纸质的。2品读感悟:为什么把岩石称为最大的“书”?(1)生自由读书,分组讨论。(2)提问交流,师相机指导。(3)拓展延伸,介绍化石的作用。五、课堂小结六

    5、、梳理板书语文园地六悯农(其一)最大的“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六 -我爱阅读长袜子皮皮【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作者林格伦有所了解。2通过猜读、游戏等形式,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3在阅读过程中,了解长袜子皮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4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学重难点】交流阅读感受,感受皮皮与众不同的性格【阅读过程】1、学生自行阅读该书,勾出感兴趣的语句。2、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故事归纳主要内容。3、全班讲皮皮的故事。4、全班交流阅读汇报感受。【教学过程】一、导入寒假我们开启了阅读的豪华游轮,可爱的孩子,你们就是这艘游轮的船长

    6、。让我们走进阅读,点亮你的阅读的“小船长梦”。孩子们,最近我们共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名叫长袜子皮皮。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这本书,聊一聊长袜子皮皮。二、走进作者1、让我们首先来聊一聊作者。这本书的作者是阿斯特丽德。林格伦。(为了记忆方便,我们一般都说林格伦)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对作者林格伦有哪些了解。2、她,被称为“童话外婆”。她的作品已出版90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一亿三千万册,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它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从这些数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3、儿童文学界有两个奖项,是所有儿童文学家的梦想。第一个谁知道。安徒生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是儿童文学界对儿童作家

    7、最高肯定,也就是说获得了这个奖项的作家,那就是国际一流的儿童文学作家。很有幸,林格伦就是第二个获得安徒生文学奖的人。4、另一个奖项就是以“林格伦文学奖”,这是以谁为命名的,一项是直接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奖项。此时你感觉到了什么?5、他的作品也深受中国孩子们的喜爱,谁来读一读这些书名,希望同学们继续读他的其他书籍。6、孩子们你们知道林格伦为什么会创作长袜子皮皮吗?说来还有一段故事呢!在1941年,女作家林格伦七岁的女儿卡琳因肺炎住在医院,她守在床边。女儿每天晚上都要请妈妈讲故事。有一天她实在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就问女儿:“我讲什么好呢?”女儿脱口就讲出了一个名字。后来,在女儿十岁的时候,她把这个故事写

    8、了出来作为赠给她的生日礼物。这本小说就是长袜子皮皮。二、走进人物(一)、检查读书成果。1、老师做了一次小调查,发现同学们都特别喜欢读这本书,很多同学还读了好几遍呢!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检查检查你们读书的成果。有信心挑战吗?下面我们进行游戏闯关环节:第一关:猜猜她是谁?请同学默读,猜到答案快速举手。恭喜你回答正确。2、下面我们继续进行游戏闯关环节:第二关:情节大探秘同样要求请同学默读,猜到答案快速举手。恭喜你回答正确。(二)人物在线1、看来同学们真是很喜欢读这本书,这些问题都难不倒你们。是啊,这本书中有太多有意思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所以这本书大家都爱不释手。那么我们就走进人物,一起回顾这

    9、位不同寻常的皮皮。2、你认为皮皮到底哪些地方让你觉得不同寻常呢?当我们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你还记得皮皮的样子吗?谁来说一说。3、其实我们书的封底,和封面也专门把皮皮的样子摘录下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4、皮皮的全名谁能说出来?想挑战吗?谁能一口气把他的名字读正确。5、皮皮还有不同寻常的神奇力量,你么么好说一说它的神奇力量吗?(三)人物特点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皮皮。在你的眼中,皮皮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你用将表现皮皮性格特点的词语写下来。(将词语写在日记本上)2、你为什么认为皮皮是这样的孩子呢?能说说理由,请你结合故事情节来说。按照我认为皮皮是个的孩子,因为 。(指导孩子说出原因,能用几

    10、个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好!)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提示学生:在说的时候,一定不能人云亦云,要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2、全班汇报阅读本无对错,教师不做太多的评判,只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个人的意见,激发同学们相互补充。小结:虽然皮皮喜欢撒谎,长得不漂亮,穿着打扮很怪,但是她与众不同的性格,独特的处事方式,却深得每一个人的喜欢,相信孩子们都希望,皮皮来到我们身边。对吧?3、好就是这样,读完一本书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缺点()4、皮皮是镜子,我来照一照:当把你自己和皮皮放在一起的时候,你觉得在哪些方面你比她幸福?又有哪些方面皮皮比你幸福呢?5、皮皮十分善良、对人热情,体贴入微;皮皮喜欢开

    11、玩笑,喜欢冒险,很淘气,常想出许许多多鬼主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许多同学读完这本书还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读书成果,谁能说一说,你选择了哪些方式展示读书成果。5、第三关:成果共分享制作读书小报、绘制思维导读图、写读后感、交流读书卡、演一演皮皮的故事、续编皮皮的故事、对感兴趣情节批注6、总结;在这节课当中,老师发现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读书小能手,能读书、会读书的,爱交流,有想法,真了不起,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也能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7、童话故事是阳光的、是快乐的!让我们以书为友,“像皮皮一样快乐生活吧,只要快乐就好。”三、推荐阅读。淘气包埃米尔小飞人卡尔松大侦

    12、探小卡莱板书设计:长袜子皮皮班级读书会聊作者聊内容聊皮皮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本节课所教学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和“字词句运用”来源于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分两排呈现9个劳动方面的词语,第一排是劳动工具,包括:扫帚、抹布、拖地、水桶、簸箕。第二排是打扫卫生的动作,包括: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其中“扫”是多音字,城里的孩子对“簸箕”这个词语应该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归类。字词句运用设计有两个练习。第一个练习是: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猜测带点字读音和意思。让后通过查字典的方式

    13、来证实自己的猜想。第二个练习是: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3个例句都是比喻句,第1句把大枫树比作绿色的太阳伞;第2句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第3句把小柏树比作战士。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找一找本单元的比喻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认识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识字能力较强的同学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习得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所以,在识字加油站中主要任务是巩固识字方法,如基本识字法、形声字识字法、字理识字法等。还可以采用换偏旁、及写同音字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让识字教学充满生机。此外,还可以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串联成一段话,借此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字词句运用中,教师可以

    14、用“猜”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还可以让学生用“摸”、“读”、“揭”这几个字组成词语练习说话。在第二题中,可以让学生读熟这3个比喻句,还要让学生说几个比喻句,同时,还允许学生在本单元课文中寻找、勾画、熟读课文中的比喻句,让学生充分感受比喻句的特点,能在自己的表达中正确使用比喻句。学习目标:1.能正确认读“识字加油站”的9个词语,巩固识字方法。2.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摸”、“读”、“揭”这3个动词的意思。3.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说比喻句。教学重点:1.继续巩固识字方法。2.正确运用词语和比喻句,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准备

    15、:多媒体课件,自制偏旁识字卡片。教学过程:一、介绍本节课两个学习内容及“识字加油站”的学习目标。二、学习“识字加油站”1.第一关读准字音(1)借助拼音正确拼读9个词语。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特别注意“扫”的不同读音。并依据不同读音进行扩词训练。2.第二关读懂词语的意思。借助图片弄清楚“簸箕”的意思。3.第三关巩固识字方法。(1)偏旁归类(使用偏旁归类卡片识字):“扌”扫抹拖“”簸箕“王”玻璃“土”垃圾“木”桶“彐”帚“巾”帚面批课堂练习,并评价。(2)动词归类(动作表演):扫抹拖(3)“值日工作”和“值日工具”分类(填表归类):值日工作: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值日工具:扫帚、抹布、水桶、簸箕4.练一练:选择“识字加油站”的词语练习说话。5.小结识字方法。三、学习“字词句运用(1)”在具体语境中猜字音和字义。明确学习目标,交流方法。1.猜读带点字的字音和字义。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3.拓展练习:借助具体语境和动作,理解“拍”、“拖”、“拔”的意思。四、学习“字词句运用(2)”发现比喻句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交流方法。1.认真阅读并观察,说说你的发现。通过具体句子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就是“把_比作_”。2.练习说比喻句。3.小游戏“夺红旗”。学写比喻句。4.面批,并评奖。五、小结比喻句特点。六、布置作业。板书:识字把_比作_


    注意事项

    本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