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地质学ppt转换成word第一章.docx

    • 资源ID:15536522       资源大小:338.38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地质学ppt转换成word第一章.docx

    1、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地质学ppt转换成word第一章普通地质学主讲人:周俊杰河北工程大学勘查教研室第1章 地球概况 第一节、太阳系及其起源 第二节、地球的基本参数 第三节、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质量与密度 二、地球的重力 三、地球的磁性 四、地球的温度(地热) 五、固体潮与地球的弹性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第五节 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第一节 太阳系及其起源 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以及谋求进一步向宇宙进军的大本营就是地球。当人类乘阿波罗号升上高空,第一次从大空中回眸地球,眼前美景使宇航员惊喜万状,一个淡蓝色的大气圈包围着小小的地球悬在空中,朵朵白云间隐露

    2、出棕色的陆地和深蓝色的海洋。宇宙的物质创造了地球,地球创造了生物,也创造了人类,地球上充满活力和生机,地球虽是宇宙中的“沧海一粟”,但却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合生命演化和人类发展的“得地独厚”的星球。一、太阳系的天体组成我们天天看到的太阳,是一颗不断发出光和热的恒星,在银河系内存在1500多亿个恒星。太阳是太阳系的核心,在它的外围依次有水星(Vercuc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行星、63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慧星及陨星所组成。 太 水 金 地 火 小 木 土 天

    3、海 阳 星 星 球 星 行 星 星 王 王 星 星 星 带根据行星的离日距离、质量、体积和化学组成等不同参数,可分为三种类型: 类地行星:包括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具有体积小、密度大等共同特征,含重元素高,内部存在金属核。 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与木星的性质相近,称为类木行星(外行星),体积巨大,但密度小,主要由氢、氦、氖等轻元素组成。太阳系其它的天体包括小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小行星:除零星分布的小行星外,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相对集中的小行星带绕日公转。小行星的直径大多小于60一70 km,最大的一颗称为谷神星,直径约760km。估

    4、计小行星总数多达几十万颗,但总质量只有地球的万分之四。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八大行星共有卫星63个,除 水星和金星外,其它行星都有卫星环绕。按卫星多少的排名顺序是土星18个,天王星17个,木星16个,海王星8个,火星2个,地球1个。不同卫星的体积和质量相差悬殊,半径大于1 000 km的卫星有7个,月球即为其一。彗星:以其特殊的明亮长尾和周期性地出现在夜空而引人注意。迄今已知的彗星约1600多颗,每年能观测到的彗星约10个左右。彗星的质量、密度很小,当远离太阳时只是一个由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许多固体尘埃粒子的“脏雪球”。当接近太阳时,彗星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分解成彗头和彗尾,状如扫

    5、帚。1910年哈雷彗星的彗尾曾“扫”到地球,地球上未见明显的异常发生。流星和陨石:行星际空间中的尘粒和固体块,以很高速度(72-11 km/s)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坠落到地面,就是陨石。星际物质:极其稀薄的星际尘埃。 一般来说,太阳系内的各大行星都有自己固定的运行轨道,但小行星和其它天体则不一定如此。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有时一些小的星体可能会偏离原有的轨道而与其它星球相撞,如1994年发生的彗星与木星相撞的事件。二、太阳系形成假说 康德认为,原始星云是由大小不等的固体微粒组成的,“天体在吸引最强的地方开始形成”,万有引力使得微粒相互接近,大微粒把小

    6、微粒吸引过去凝成较大的团块,而且团块越来越大,引力最强的中心部分吸引的物质最多,先形成太阳。外面的微粒在太阳吸引下向中心体下落时与其他微粒碰撞而改变方向,变成绕太阳的圆周运动,这些绕太阳运动的微粒又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这些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朝同一方向转动的行星。卫星形成的过程与行星类似。彗星则是在原始星云的外围形成,太阳对它们的引力较弱,所以彗星轨道的倾角多种多样。行星的自转是由于落在行星上的质点的撞击而产生的。拉普拉斯认为:形成太阳系的云是一团巨大的、灼热的、转动着的气体,大致呈球状。由于冷却,星云逐渐收缩。因为角动量守恒,收缩使转动速度加快,在中心引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星云逐渐变为扁

    7、平的盘状。在星云收缩中,每当离心力与引力相等时,就有部分物质留下来,演化为一个绕中心转动的环,以后又陆续形成好几个环。这样,星云的中心部分凝聚成太阳,各个环则凝聚成各个行星。较大的行星在凝聚过程中同样能分出一些气体物质环来形成卫星系统。 第二节 地球的基本参数地球不是一个圆球体,而是一个实心椭球体,赤道半径长,两极半径短,而且北极比旋转椭球体凸出10m,南极却凹进30m,中纬度在北半球稍凹进,而在南半球稍凸出,用夸大的比例尺来看,地球象一个“梨”形。赤道半经为 6 378.2km极半经为 6 356.8km平均半经为 6 371km赤道周长 40075.2km表面积 S=5100万km2体积

    8、V=10832亿KM3第三节、地球的物理性质一、地球的质量与密度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16g/cm3,地壳上部的岩石平均密度是2.65g/cm3,根据地震资料得知,地球密度是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增大的,并且在地下若干深度处密度呈跳跃式变化,推测地核部分密度可达13g/cm3左右。二、地球的重力 地球的重力: 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合力地表重力受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各点与地心距离的影响,故各地并不相等,且随海拔和纬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据计算:在两极(983.2177cm/s2),重力比赤道(978.0318cm/s2)地区大0. 53%,也就是说把在两极重100kg的物体搬到赤道地区时,

    9、则变成99. 47kg。海拔高度增加,重力值减小,每上升lkm减少0. 31 cm/s2。 若将地球视为均质体,以海平面为基准可计算出不同纬度的标准重力值。 g=978.0318(10.0053024sin2-0.0000059sin22)为纬度重力异常:实际测得的重力值与理论重力值之间的差值。 当实测重力值 理论重力值,称正异常 当实测重力值 理论重力值,称负异常在埋藏有密度较小物质(如石油、煤、盐等非金属矿产)的地区,常显示负异常;而埋藏有密度大物质(如铁、铜、铅、锌等金属矿产)的地区,就显示正异常。所以人们就可以通过重力测量,来圈定重力异常的区域,寻找那些引起重力异常的非金属和金属矿产。

    10、这就是地质勘查中常用的重力探勘方法地球重力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物理性质,它主宰着地球上一切物体的向心运动。平均为980cm/s2的重力值也是一个宇宙中最恰当的数字。它足以形成地球如今的形状,地球内部的物质分异,地球的圈层构造,水和大气不致于离开地球而去,直接间接地促使水和大气以及岩石的运动和循环等等。因而它对维持地球的“生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地球的磁性(地磁) 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示方向,就是因为地球是有磁性的。在它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磁力作用的空间地磁场。位于南半球的叫磁南极和位于北半球的称为磁北极。地球磁场如同置于地球中心的一个大条形磁铁所产生的偶极磁场相类似。条形磁铁的北极指向地球的南磁

    11、极,条形磁铁的南极指向地球的北磁极。其磁力线是从南磁极出发进入北磁极的。磁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磁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但不重合,两者相差1280km,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约为11.5度。地磁场包围着整个地球,其范围可延伸到l0 km上空。地磁场中有无数条磁子午线通过南北两个地磁极。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有一个交角称为磁偏角。所以罗盘指针所指的方向不是地理南北而是磁极南北。磁针在磁赤道附近为水平,向高纬度方向移动,磁针发生倾斜,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磁倾角。在磁北极或磁南极周围一定范围内,磁针受磁场吸引而直立,磁倾角为900磁偏角: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磁偏角的大小各处都不相同。在北半球

    12、,如果磁力线方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为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为西偏磁倾角:指磁针北端与水平面的交角。通常以磁针北端向下为正值,向上为负值。在野外地质观测中,常常要用罗盘测量地形方位。因为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存在着方位差,罗盘测得的方位实际上是地磁场的方位。因此,需要事先根据各地不同的磁偏角,调整好罗盘后,才能正确地测定地理方位。我国东部地区为西偏,必须将罗盘指针向西调一定的角度;甘肃酒泉以西地区为东偏,必须将罗盘指针向东调一定的角度磁异常:地面上每一点都可从理论上计算出它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如磁偏角和磁倾角与理论值不符时,叫做地磁异常。局部的地磁异常主要是由地下岩石磁性差异引起。属于地球物理

    13、勘探方法之一的磁法勘探就是据此寻找地磁异常区,从而发现隐伏地下的高磁性矿床。四、地球的温度(地热) 火山喷发、温泉以及矿井随深度而增温的现象,表明地球内部储存有很大的热能,可以说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地球的温度总体上是从地表向地内逐渐增高的。 外热层(变温层):该层地温主要是受太阳光辐射热的影响,其温度随季节、昼夜的变化而变化,故也称作变温层。日变化造成的影响深度较小,一般仅1-1.5m,年变化影响的范围可达地下2030m。 常温层:该层地温与当地的年平均温度大致相当,且常年基本保持不变,其深度大约为2040m。 增温层:常温层以下,受到地球内部热量的影响,温度逐渐升高。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

    14、向下加深100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在地下更深处,由于受到压力和密度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地温的增加逐渐趋于缓慢。通过多种间接方法测算的结果表明,在地表以下100km处的温度约为1300 0C;1000km处的温度约为20000C;2900km处地温约27000C;地心的温度则高于32000C,据推测最高可达到4000-50000C。地球内的热能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进行释放,如火山喷发、热水活动以及构造运动等都是消耗地热的形式。但地热释放最经常和持续的形式是地球内部热能从地球深部向地表的传输,这种现象称为大地热流。热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经测量统计结果,地表热流平均约为1.

    15、510-6J/cm2 s一年中的放热总量为1.01021J。这个数字相当于燃烧300多亿吨煤放出的热量。可见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 很多地方的地热流值或地热梯度高于平均值,这种地方称为地热异常区。在地热异常区,地热传导给地下水,使之变成热水或蒸汽,然后再沿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这样就会形成温泉、热泉、沸泉或者喷汽孔、冒汽地面等,有时还会形成热水湖。所有这些现象都称之为地热活动的地表显示。凡是具有地热的地表显示或地热异常现象的地区,叫地热田。我国地热资源很丰富,目前我国已发现热泉点2800多处。除热泉、温泉之外,也可以通过钻井把地下一二千米以内的热水抽到地面上来,加以利用。热水除直接利用外,还可

    16、用以建立地热发电站。在西藏羊八井(拉萨西北羊八井热汽井,钻井深30m,而温度达130 0C的热水汽喷高30多m,是大型地热田之一。)建立了第一座直接利用地热汽发电的地热试验站。五、固体潮与地球的弹性 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地球内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在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下,海洋和湖泊有潮汐涨落。地表的固体岩石在日、月引力的作用下也有交替的涨落现象,其幅度为78cm,这种现象称为固体潮。地球也具有塑性,地球的自转能引起地球赤道半径加大而成为椭球。在应力的作用下引起岩石发生弯曲而不破裂等,这些都说明地球具有塑性。由于物质密度分布上的差异、弹塑性变形及自转的影响,地球的外表形态有点像一个不

    17、规则的“梨形”。海洋和固体潮汐的存在不仅使地球的整体形态发生变化,而且不断影响着地球的自转过程和运动规律。一方面,月球的吸积作用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偏移,另一方面,日月潮汐引起的摩擦力使地球的自转速率越来越慢。研究发现,石炭纪时地球每年为397天,现在已减少到约365天。在遥远的将来,地球(和月球)的转速还会进一步减慢,直到逼近以48天为周期的极限自转状态。并且因为太阳潮汐的作用,月地系统的旋转角动量变化将缓慢地传递给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其长期作用的结果会使月球和地球发生相撞的趋势,而最终结合为一体。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具有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可以分为内圈和外圈。内圈指固

    18、体地球部分,外圈则包括生物、大气和水圈。一、地球的内部圈层人们渴望“向地球的心脏进军”,彻底搞清楚地球内部状况,但目前世界上最深钻探记录为12300m(卡塔尔海上的Al Shaheen油田),只占地球半径的1/530,所以还不能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目前主要采用地球物理方法,更主要是利用地震波的传播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构造情况。地震波通常可以分为纵波、横波及表面波三种。纵波(P)传播时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纵波可以通过固体和流体,速度较快;横波(S)的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横波只能通过固体,速度较慢;表面波(L)是沿着地面或某个界面传播的波,其质点振动比较复杂。如果

    19、地球从表及里,是由均一物质组成,则纵、横波速度在任何深度和任何方向都应该相同。但根据地球内部震波传播曲线分析,可以看出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而发生变化,并且有些地方还发生突然变化,可见地球内部物质不是均一的,而且还存在许多界面。地震波在地下若干深度处,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面,称为不连续面。在地表向下(自海平面起算)平均33km处(指大陆部分),纵波速从5.6km/s开始,向深处逐渐加大,以下则急增向8.0km/s;而横波则由4.2km/s增到4.4km/s。这个一级不连续面称莫霍洛维奇(Mohorovicic discontinuity)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在2900km深处,纵波速度

    20、由13.32km/s突然降为8. lkm/s,而横波(S)至此则完全消失,在深度4600km处再度出现。此界面有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古登堡(Gutenberg discontinuity)(1924)首次发现,因此定名为古登堡面。依据两个一级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3个圈层:地壳、地慢和地核。再根据其他二级界面划分出次一级圈层或层带,共可划分出A、B、C、D、E、F、G7个圈层;次一级圈层还可根据更次一级不连续面划分出更次一级的圈层。 地壳 莫霍面(平均33km) 地幔 古登堡面(2900km) 地核 地球平均半径63711、地壳以莫霍面为界分为以上地壳和以下的地幔。地壳是固体地球的最外一圈,由

    21、岩石组成,是一个相对刚性的外壳。地震发现在地壳内部有纵波速度从6km/s突变为6.6km/s的界面,由于康拉德(Conrad)最先(1925年)提出这一界面、故称其为康拉德面。据此面推断地壳分为密度不同的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上层主要成分是氧、硅、铝等轻元素,故称硅铝层。其平均密度为2.7g/cm3,主要岩石为酸性岩浆岩(如花岗岩、变质岩(片麻岩)等,因富含碱金属(钾、钠)和较多的稀有金属元素(铀、钍、稀土、锗等),故也叫花岗岩质层。下层主要成分是氧、硅、铁、镁,故称硅镁层。其平均密度为2.9g/cm3。主要岩石为基性岩浆岩(玄武岩),故又称为玄武岩质层。地壳的厚度和性质

    22、变化很大。它首先可分为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两种类型。陆壳具双层结构,大陆地壳的厚度各地不一,最薄处在沿海的平原上,有的地方厚度不到20km,最厚处在;青藏高原区,可达70-80km,平均厚度为35km。洋壳厚度变化在5-8km之间,平均厚度6km,缺失硅铝层,只有硅镁层。地壳表层长期与大气和水接触,遭受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特别是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形成了沉积岩层,在大洋地壳表层较薄仅有l-5km,在大陆地壳表层较厚可达数公里以上。而且在地壳岩层之中形成有各种地质构造。2、地幔地幔:界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厚度在2800km以上,平均密度为4.5g/cm3,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在1000km深度进

    23、一步划分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次一级圈层。上地幔:从莫霍面至地下1000km,平均密度为3.5g/cm3,成分主要为含铁镁质较多的超基性岩。 在上地幔的上部100-350km存在一个由柔性物质组成的圈层称为软流圈(地震波的低速带)。软流圈的温度大约为700-1 6000C,一般认为在这一层可能有部分熔融,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以及热对流等皆可能与此层有关。在软流圈之上的固态岩石圈层称为岩石圈。下地幔:地下1000km至古登堡面之间,平均密度增大为5.1g/cm3,压力可达1.5 1011Pa温度达27000C。化学成分目前认为相当于铁镁的硅酸盐矿物,与上地幔无甚差别,

    24、但铁质的含量增加。3、地核地核 位于2900km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心部分。地核的密度达9.9812.5g/cm3。其成分以铁镍物质为主。根据其状态可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物态为液态,其成分除铁镍外,可能还有碳、硅和硫;内核:物态为固态,其成分为铁镍物质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在地球的表面以上,充满了大气、水和生物,自然地分别形成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固体地球休戚相关,共同演化,塑造着多姿多彩的地球。三个圈层的相互关系十分密切,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平衡,人类如果要长久地生活下去就必需懂得去保护它们,使之提供优质的食物,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用水。在地球的表面以上,充满了大气

    25、、水和生物,自然地分别形成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大气圈是包围着固体地球的大气层,厚度可达几万公里以上。由于地心引力作用,接近地面的大气较为稠密,向外层逐渐变稀薄,最后过渡为宇宙空间。主要成分为氮78.09;氧20.94;氢0.93%;其他为二氧化碳(0.03),奥氧、水蒸汽及其他小量杂质(如尘埃等),其总含量不超过1%1、大气圈由下向上按密度和成分可将大气圈进一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及外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外层(逃逸层) 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

    26、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是由于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高,受热越少,气温就越低。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中不断的风云、雷电、雨雪等复杂多变的天气现象。支配着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平流层:

    27、从对流层顶到50-55km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尽管厚度是对流层的两倍,但质量确只占大气总量的20 %,可见空气极为稀薄。平流层的大气下重上轻,只能随地球自转产生的温差而进行水平流动,平流层亦因此而得名。平流层中的氧分子受到太阳紫外线辐射分离为氧原子,有少量氧原子结合成臭氧(03),在20-35km范围内臭氧特别集中,形成一个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紫外线的90%,成了地面生物的防护罩。商业客机一般会于离地表10公里的高空,即平流层的底部处航行。这是为了避开对流层因对流活动而产生的气流。而在客机有时遇上的气流,大多是因为在对流层发生了对流超越现象。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地表以上85km的范围。大气

    28、呈对流运动,中间层空气极为稀薄。热层(电离层):从中间层顶到地表以上500km的范围。该层因直接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使温度升高至数XX以上,故称热层。因吸收太阳的紫外线和X射线使大气中的氧和氮分子分离成为原子或离子,因而又叫做电离层。强烈反射无线电波。热层(电离层):从中间层顶到地表以上500km的范围。该层因直接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使温度升高至数XX以上,故称热层。因吸收太阳的紫外线和X射线使大气中的氧和氮分子分离成为原子或离子,因而又叫做电离层。强烈反射无线电波。热层(电离层):从中间层顶到地表以上500km的范围。该层因直接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而使温度升高至数XX以上,故称热层。因吸收太阳

    29、的紫外线和X射线使大气中的氧和氮分子分离成为原子或离子,因而又叫做电离层。强烈反射无线电波。外层(逃逸层):从热层顶到外层空间。物质多以原子、离子状态存在。是地球物质向宇宙空间扩散的部位。大气圈的重要作用 大气供给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须的碳、氢、氧、氮等元素 大气保护生物的生长,使其避免受到宇宙射线的危害 防止地球表面温度发生剧烈的变化和水分的散失 一切天气的变化,如风、雨、雪、雹等都发生在大气圈中 大气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密切,大气质量直接关系着人类健康 大气是地质作用的重要因素 2、水圈水圈:指地球表层水体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等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物态有固、液、气三种状

    30、态。水圈的质量为1. 41 1018t,占地球总质量0.024%,其中海水占97. 2%,陆地水(包括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占2. 8%;而在陆地水中冰川占水圈总质量的2.2%,其它存在于大气及地下岩石空隙中。 地球表层水体的分布水圈的总量是不变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以固、液、汽三种状态不断地相互转化着,同时也在以蒸发、运移、降水等方式经久不息地循环着。循环作用的结果:源源不断地制造淡水供给陆地,净化了空气和大自然,通过河流将陆地表面的松散泥沙及溶解物质送入海洋、湖泊。沉积物质不断集累、压紧转变为沉积岩。水圈的重要作用 水圈是生命的起源地,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 水是多种物质的储藏床 水是改造与

    31、塑造地球面貌的重要动力 水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 水资源的多寡和水质优劣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与人类生存3、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在生物圈内,各种生物组合形成生物链,纵横交错互相依存,与水圈和大气圈进行着复杂的物质交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平衡。 生物界在地球历史中的繁衍与兴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植物界的光合作用改善了大气的成分,促进了生物的发展。生物凝聚碳水化合物使之埋藏在地层中转变成煤和石油。有些细菌参与铁、铜等元素的富集作用从而形成重要的矿产资源。 生物圈的重要作用 改变大气的组成,CO2减少,游离氧的出现与增加,造成氧化环境 生物死亡后的遗体转化成酸类(主要为腐植酸)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在一定的水体条件下,微生物活动会消耗氧气,造成局部缺氧的还原环境 有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并保存下来形成煤和石油 第五节 地壳表面的形态特征地壳表面明显地划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陆地面积为1.49 108km2,海洋面积为3.61108km2,分别占地球表面积的29%和71%。海陆分布极不均匀,65以上的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地表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8.13m,大陆上最低点是死海,海拔为392m,海洋中


    注意事项

    本文(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地质学ppt转换成word第一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