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同名43346.docx

    • 资源ID:15516990       资源大小:202.5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同名43346.docx

    1、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同名43346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同名43346)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1.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A.描述统计 B.应用统计C.数理统计 D.推论统计2.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卷尺所测出的长度量值是A.称名变量数据 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 D.比率变量数据3.适合于表示各统计事项在其总体中所占相应比例的图示方法是A.散点图 B.线性图C.条形图 D.圆形图4.算术平均数的缺

    2、点是A.反应灵敏 B.直观易懂C.计算严密 D.易受极端值影响5.与其他差异量数相比,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在于A.易受极端值影响 B.适合进一步的代数运算C.简单易懂 D.全体数据都参加运算6.通常|r|0.2时称为A.高相关 B.中等相关C.低相关 D.极低相关7.下列属于组内常模的是A.发展常模 B.年级常模C.年龄常模 D.百分等级常模8.当测验太容易时,测验总分分布一般呈A.倒U型 B.负偏态C.正偏态 D.J型9.用于表示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的指标是A.信度 B.难度C.效度 D.区分度10.开学后,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出快慢班的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 B.诊断性测验C

    3、.形成性测验 D.终结性测验I1.正态分布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后,其平均数和标准差就成为A.(0,1) B.(1,0)C.(50,10) D.(10,50)12.当一个总体比较大且内部结构复杂,而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时,最适宜的抽样方法是A.整群抽样 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13.统计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由0.05变为0.01,则会A.增加I型错误 B.减少型错误C.减少I型错误 D.同时减少I型和型错误14.对计数数据和交叉分类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最适合的方法是A.t检验 B.X2检验C.F检验 D.Z检验15.测得某市10岁男童的身高(平均135.1厘米)和体重(平均28.1

    4、千克)发展情况,若要比较两者的离散程度,应使用A.方差 B.标准差C.平均差 D.差异系数非选择题部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标准分数常模 17.测验信度 l8.教育统计 19.显著性水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编制简单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 21.简述等级相关的适用条件。22.简述方差分析的目的和条件。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3.已知某次考试分数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这份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1)位于“7579”这组的次数是多少?该组的实际组限是什么?(2)在所有考生中,考分低于74.5

    5、的人数及比例各是多少?(3)如果要录取10的考生,按1:1划线,你估计这条分数线位于哪一组内?分数分组次数累积次数累积相对次数909421001.00 85897980.98 808419910.91 757936720.72 707424360.36 656910120.12 6064220.02 24.某商场随机询问87位顾客对三种不同风味的月饼的喜好程度,结果三种不同风味月饼的选择人数分别为35、40、12人,试问顾客对月饼的喜好程度是否有显著差异?(df=1,X20.05=3.84;df=2,X20.05=5.99,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25.某年高考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分为45

    6、0分,标准差25分。试问:如果当时高考录取率为2.5,某生当年高考分数为550分,他能否被录取?(附正态分布表如下:)正态分布表ZYP1.95.05959.47441 1.96.05844.47500 1.97.05730.47588 1.98.05618.47615 1.99.05508.47670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6.设某年高考成绩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在甲省抽取了653名考生,得到平均分为67.41分,且该省总标准差为5.77分;在乙省抽取了686名考生,得到平均分65.95分,该省的总标准差为5.17分。试问两省在该年考试中平均分是否有显著的差异?(Z0.052

    7、=1.96,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7.试述常模参照测验和标准参照测验及二者的主要差异。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不得分。1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的统计方法是A推断统计B描述统计C应用统计D数理统计2教育测量的特点是A直接性、抽样进行B间接性、总体进行C直接性、总体进行D间接性、抽样进行3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8、趋势,或描述一种事物随另一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的统计分析图是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4下列数据中,能表明量的相对大小,还具有相等的单位,但不能用乘、除法运算的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5假设要反映8岁男童在身体方面的变化究竟是身高差异程度大,还是体重差异程度大,可以使用的特征量数是A平均数B差异系数C标准差D平均差6能反映各组数据的百分比结构的统计量表是A简单次数分布表B相对次数分布表C累积次数分布表D绝对次数分布表7英国著名的统计学家皮尔逊和英国著名的科学家高尔顿在研究中提出了A积差相关分析法B等级相关分析法C点二列相关分析法D列联相关分析法8下列

    9、属于发展常模的是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组内常模9在标准(目标)参照测验中,其项目的难度应该是A尽量接近0.50B由被试的实际通过率决定C由项目的考核要求是否体现应有标准和教学目标来决定D针对划界点(决断点)水平来确定10创造力测验主要测量A发散性思维B智力C逻辑思维D逆向思维11概率分布的表示方法一般不包括A列表法B描述法C图示法D函数法12T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A.(50,10) B.(10,50)C.(15,100) D.(100,15)13在统计决策中,把虚无假设属真却被拒绝的错误称为A“真实”错误B型错误CI型错误D“纳伪”错误14下列中关于双侧检验描述不正确的

    10、是A在抽样分布的两尾各有一个临界值B显著性水平值平均分布在抽样分布的两尾C在抽样分布的两尾各有一块危机域D检验目的是为了判断某个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某个定值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教育测量是()A.观测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内部心理特征B.直接测量个体内部心理特征C.测量个体外在行为表现D.根据个体心理特征,推断其外在行为表现2.下列数据中,运算结果只是反映位次顺序关系的是()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3.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特点的是()A.离散性B.顺序性C.变异性D.规律性4.某校某班学生的家庭出身统计情况是:农民32,工人28,干部30,其他10。若要直观描述

    11、这组统计数据宜采用()A.散点图B.线形图C.条形图D.圆形图5.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体重为25千克,标准差为3.7千克,平均身高为110厘米,标准差为6.2厘米,那么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的关系是()A.体重差异程度小于身高差异程度 B.体重差异程度大于身高差异程度C.体重差异程度等于身高差异程度 D.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无法比较6.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7.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误差可以避免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8.高考属于()A.标准参照

    12、测验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形成性测验9.选择题的优点是()A.编题要求技巧不高B.能考查学生思维发散力C.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D.能测量理解、应用领域中复杂的高级的学习成就10.小概率事件是指()A.P0.05B.P0.05D.P0.111.下列不属于发散性思维特征的是()A.流畅性B.变通性C.突发性D.独特性12.在次数分布表中,若要用代数区间来表示“6065”,恰当的是()A.59.5,64.5B.59.5,64.5)C.(59.5,64.5D.(59.5,64.5)13.衡量测验工具的正确性的指标是()A.测验难度B.测验效度C.测验信度D.测验区分度14.对两独立总体大样本

    13、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采用()A.F检验B.t检验C.2检验D.Z检验15.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区分双侧检验与单侧检验的关键在于()A.样本的分布B.临界值的确定C.检验的目的D.总体参数是否已知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推断统计 17.离中趋势 18.抽样分布 19.I型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与方法。 21.简述建立常模的步骤。22.简述终结性测验的概念及主要目的。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3.下表是某市6岁女生的平均身高、体重和8岁女生的平均身高的统计数据。现该市

    14、有位6岁女生身高114厘米,体重29千克;有位8岁女生身高135厘米。试问:(1)这位6岁女生的身高与体重哪一项发育得更好一些?(2)这位6岁女生与那位8岁女生相比较,谁的身高发育更好一些?(结果保留2位小数)S6岁女生平均身高(厘米)1106.26岁女生平均体重(千克)253.78岁女生平均身高(厘米)1259.724.有一是非选择测验题,每题采用(0,1)记分,共100题,满分100分。下表是20位学生在该测验中的总成绩及第3题的得分情况。(1)试求第3题的区分度;(2)该题的区分度强吗?(Sx=8.88,结果保留2位小数)学生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

    15、617181920总分8482766072747684889078809294968890787674题分10000001111011111000(计算公式:)25.假设某次人事选拔考试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75分和10分,现欲 选出40高分者录取,问分数线应当为多少?(z值表附于卷后,结果保留2位小数)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6.下表是某校对毕业生考研的调查数据,试判断学生考研态度与所学专业是否有联系。(,df=1,结果保留2位小数)文科理科小计考研231740不考研282250小计513990(计算公式: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7.试

    16、述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的关系。附:正态分布表(曲线下的面积与纵高)ZYPZYP.25.26.27.28.29.38667.38568.38466.38361.38251.9871.10257.10642.11026.114091.251.261.271.281.29.18265.18037.17810.17585.17360.39435.39617.39796.39973.40147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

    17、未选均不得分。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A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A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平均

    18、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A0.50B被试的通过率C1.00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A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控制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用( )A随机抽

    19、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代表的是( )A总体标准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标准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不包括( )A命题标准化B评分标准化C分数标准化D施测标准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A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标准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A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A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C检验Dt检验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 17结构效度 18心理测验 19型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0、)20简述实验技能考核需要遵循的原则。 21简述统计量与参数的区别与联系。22简述统计假设检验的反证法与一般的数学反证法的差异。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3已知一组数据为20,12,15,18,10;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保留2位小数)24设参加某次考试人数为10657人,其中有6995人的成绩低于90分,试确定卷面90分这个成绩的百分等级PR。(保留2位小数)25某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三位学生的原始分数分别为110分、100分、70分,试求(1)当该测验平均数为95.1,标准差为10.8时,三位学生的标准分。(2)按T=10Z+50,三位学生的T分数

    21、分别是多少?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10分)26已知一项考试的成绩服从平均数为82,标准差为8的正态分布,问成绩落在70分至80分之间的考生占多大比例?(保留两位小数,Z值表附后)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7试述算术平均数的运算性质及优缺点。附:正态分布表(曲线下的面积与纵高)ZYPZYP.25.26.27.28.29.38667.38568.38466.38361.38251.09871.10257.10642.11026.114091.501.511.521.531.54.12952.12758.12566.12376.12188.43319.43448.43574

    22、.43699.43822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学科与数理统计相交叉结合产生教育统计学()A.教育学、生理学B.教育学、心理学C.社会学、教育学D.生理学、心理学2.下列关于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相互独立B.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基础C.教育统计在教育测量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D.教育统计为教育测量提供数据3.下列属于比率变量的是()A.人的血型B.五级记分制C.气温

    23、D.身高4.在统计分析图中,圆形图通常用于描述()A.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D.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5.假设某小学生语文平时、期中、期末的成绩分别为95、80、86,平时、期中、期末权重按235分配,那么该生语文总平均成绩为()A.85B.86C.87D.88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被试不同测验上的原始分数可以比较B.同一被试不同测验上的原始分数不可以比较C.不同年龄组间的离差智商值不可以比较D.同一被试不同测验上的标准分数不可以比较8.布卢姆认知领域分类中衡量个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的价值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的行为目标属于()A

    24、.评价B.综合C.分析D.领会9.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属于()A.限时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B.限时测验和最高成就测验C.非限时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D.非限时测验和最高成就测验10.在某英语测验中,一位学生的成绩为59分,若该测验的测量标准误为2.68,那么该生的真分数可能是()A.55.5B.56C.60D.621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A.形成性测验B.终结性测验C.既可以是标准参照成就测验也可以是常模参照成就测验D.既不是标准参照成就测验也不是常模参照成就测验12.某市有小学200所,要在该市小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随机样本,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偏低,允许一所小学抽取2个学生,应采用()A.随机抽

    25、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13.原总体非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n30的平均数抽样分布为()A.F分布B.t分布C.2分布D.正态分布14.关于统计假设检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反证法B.最终结论一定是推翻原假设C.若虚无假设被推翻,则整个检验过程不成立D.它所依据的是小概率事件有可能发生的原理15.若要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总体方差差异显著性检验,应采用()A.F检验B.t检验C.2检验D.Z检验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标准分数17.常模参照测验18.命题双向细目表19.测验信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6、20.简述集中量数的作用。21.简述相对评分和绝对评分的涵义,并举例说明。22.简述方差分析的条件。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现象量的取值,把握与认识的层面是( )A.总体B.样本C.个体D.局部2.教育测量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测验工具编制、施测与评分B.教育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C.测验结果的分析和整理D.测验常模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3.体育运动会中

    27、表示各项目比赛结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是属于(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百分等级是( )A.差异量数B.集中量数C.地位量数D.差异系数5.要定量地描述学生体重与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与方向,可以使用(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6.在筛选测验中,决定其项目的难度应该是( )A.尽量接近0.50B.被试的通过率C.项目的考核要求是否体现应有标准和教学目标D.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7.用于教育工作中选拔与分流决策的测验是( )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诊断性测验D.形成性测验8.教师事先设计便于评价或记录学生操作行为表现的表格的做法,体现了实验技能考核中遵守的原则是( )A.客观化原则B.全面性原则C.实践性为主原则D.个性化原则9.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图片排列”主要测量( )A.视觉与分析图形结构的能力B.运算推理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同名43346.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