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详述.docx

    • 资源ID:15499440       资源大小:77.57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详述.docx

    1、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详述第六节 单句句型 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 把字句 被字句 连谓句 兼语句 双宾句 存现句 名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非主谓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性非主谓句 感叹句 拟声词句 几种常用句式P88-96主谓谓语句: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称为主谓谓语句。1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受事施事动作。例如:(1)这件事大家都赞成。(2)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2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全句的语义关系是:施事受事动作。例如:你这人,锤把都没摸过。他什么酒都尝过。3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例如:他一向态度和蔼。(他的态度)她眼睛熬得通红。

    2、(她的眼睛)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例如:一个边防军人,他时刻准备着为边关奉献一切。这孩子,我也疼他。咱们俩谁也别忘了谁。5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等。大主语如果加上介词,就变成句首状语了。例如:这类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这三个问题,我们讨论了两个。 全村的人,我就服你。“把”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1)我们一定要治好海河。(一般主动句)我们一定要把海河治好。(“把”字句)(2)你收拾一下房间吧!(一般主动句)把房间收拾一下吧!(“把”字句)“把”字句有四个特点:1.动词前后总有别的成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出现,尤其不能

    3、出现单音节动词。例如“把书放在桌子上把地种上庄稼把茶喝了把信带着把情况谈谈”2.“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例如“把书拿来把那支铅笔带上”。3.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就是动词对受事要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没有处置性的动词比较少见,例如“一出门槛,便把慰问对象忘个一干二净只把目录看了一遍”。4.“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家乡的建设我们把困难敢踩在脚下。“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

    4、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它是受事主语句的一种。例如:(1)树叶被风吹跑了。(2)衣服给雨浇湿了。(3)地上的水叫太阳晒干了。(4)一夜之间,许多座百米以上的沙丘让风搬到十公里之外。还有一种“被”字句,“被”字直接附于动词前,这是古汉语用法的延续。例如:(6)他的心灵第一次被震撼了,被人的力量震撼了。在书面语里,还有“被所”的格式,口语里有“让(叫)给”的格式。例如:(7)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所战胜。“被”字句构成和应用的条件:1.动词一般是有处置性的,跟“把”字句里的动词差不多。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如果只用一个双音动词,前面就要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等状语。

    5、例如“自行车叫我弟弟骑走了辽南大地都被依山的太阳涂上了一层金光小鸡被黄鼠狼叼去了一只他被人家搀着,一步一步走上山来这句话可能被人误解”。2.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如果没有特定的语境,就不能说“一本书被他撕破了”;如果“一本书”前加上“这、那”成为有定的,就可以说了。3.能愿动词和表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例如“一切丑恶的现象应该被消灭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这件事已经被人传出去了他大概让朋友留下吃午饭了”。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例如:(1)金生取了笔记本走了。(表先后发生的动作)(2)领导表扬先进树榜样。(前后表方式和目的关系)(3)他低着头沉思往事。(前

    6、一动作表方式)(4)他俩站着不动。(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件事)(5)大家听了很高兴。(后一性状表前一动作的结果)(6)他看书看累了。(前后两件事表因果关系)(7)小二黑有资格谈恋爱。(前后有条件和行为的关系)(8)上车买票。(表先后发生的动作)连谓句内部的几个谓词不管语义关系如何,排列顺序大都是遵循时间顺序,即先出现的动作在前。第一个谓词除了用“来、去”和以此组成的词外,往往不用单个动词,一般要带上宾语、补语等成分,后一谓词没有这种限制。这些谓词都可以分别跟同一个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即都是陈述同一主语的。5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1.使令式:前一动词有使令意义,能引起一定的结

    7、果,常见的动词有“请、使、叫、让、派、催、逼、求、托、命令、吩咐、动员、促使、发动、组织、鼓励、号召”等。例如:老师鼓励学生学好功课。(老师鼓励学生,学生学好功课。)2.爱恨式:前一动词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及物动词,它是由兼语后面的动作或性状引起的,前后谓词有因果关系。常见的动词有“称赞、表扬、夸、笑、骂、爱、恨、嫌、喜欢、感谢、埋怨”等。例如:我感谢你告诉我一个好讯息。(因为你告诉我一个好讯息,所以我感谢你。)3.选定式:前一动词有“选聘、称、说”等意义,兼语后头的动词有“为、做、当、是”等。大家选他当代表4.“有”字式:前一动词用“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等。例如:他有个哥哥

    8、在北京工作。P94-95(兼语句与连谓句的同句使用)双宾句:谓语中心语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双宾语的动词必须是三价动词,例如“我(施事)给(动作)他(与事)苹果(受事)”里,动词“给”是有三个必有成分的三价动词。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与事宾语或间接宾语),一般指人;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受事宾语或直接宾语),一般指物或事。(1)伯父昨天给我两本书。(2)你给了我很多帮助。(3)我借他十块钱。(“向他借”和“借给他”)(4)王老师教过我们语文。(5)他告诉我今天停电。(6)他请教老师两个问题。(7)我问他哪个办法好。(8)教育局分给我校两个英语教师。(9)大家叫她祥林嫂。双

    9、宾句有如下特点:1.动词要有“给出”如例(1)(2)、“取进”例(3)、“询问”例(6)(7)、“称说”例(9)等意义,大都表示“谁给谁什么”等意义。2.近宾语一般指人,回答“谁”的问题,靠近动词,中间无语音间歇,常由简短的代词、名词充当;远宾语一般指事物,也可指人例(9),回答“什么”的问题,远离动词,前头可以有语音间歇或逗号,一般比较复杂,可以由词、短语或复句形式充当。3.双宾句有的可变换为非双宾句同义句,多数用介词将指物宾语提前,例如:例(1)伯父把(那)两本书给了我。(“两本书”加“那”变成有定事物)例(4)王老师教我们的语文。例(9)大家把她叫祥林嫂。(把近宾语提前)宾语离位后都不再

    10、是双宾句。只有动词后头先后出现近宾语和远宾语,才是双宾句。要注意:“学校分配给他新房子”也不是双宾句,因为“给他”是介词短语做补语(也可变为状语),只有“新房子”是“分配”的宾语。“他买了书和笔”也不是双宾句。存现句: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结构上一般有三段,即处所段+存现动词+人或事物;语用上用来描写景物或处所的一种特定句式。1、存在句:是表示何处存在何人或何物的句式。山上有个庙。山顶覆盖着白雪。(“白雪覆盖着山顶”不是存现句)2、隐现句:表示何处出现或消失何人何物,烟囱里冒出一阵阵浓浓的黑烟。(表现出现)昨天村里死了两头牛。(表示消失)存现句的条件:1段是处所

    11、,可以同时出现时间词语。中段是不及物动词或“有”、“是”。后段必有存现宾语句类 陈述句 疑问句 是非问(不用“呢”,“吗”可用可不用) 特指问(用“呢”“啊”,不用“吗”) 选择问(用“呢”“啊”,不用“吗”) 正反问 祈使句 感叹句第七节检查、修改语病的方法和原则P113-123一、常见的句法失误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由于不理解词义的配合或粗心大意而造成主语和谓语在意义上搭配不当。例如:*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主语中心“发电量”和谓语中心“输送”搭配不当。因为“输送”的是“电”,而不是“发电的数量”,所以“的发电量”应改为“发的电”。2、动语和宾语

    12、搭配不当*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例“奠下”和宾语中心“实绩”不能搭配,因为实实在在的功业本身就是稳固、坚实的,不需要再“奠下”使之稳固。所以可以改为“为新诗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改为“显示了新诗运动的实绩”。3、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去掉“知识”或将“打下”改为“掌握”、“学到”,同时把“坚实”改为“丰富”)残缺和多余如果不符合省略的条件而缺少应有的成分,以致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表达的意思不准确,这叫做成分残缺;反过来,由于多了某个成分而使意思不清楚叫

    13、做成分多余。1主语残缺(1)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了条件。(去掉由于)*在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建筑材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掉在下)这几个句子,实际上并非真正缺少主语,而是误将主语放在介词短语之中了(2)偷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前不久,在美国召开的有27个国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三届国际固氮学术会议上,这两个“模型”受到了高度重视,(与会者)给予很高的评价。*(许厂长关怀我们,不让我们干重活。)我们再三恳求,(许厂长)终于答应了,并且发给我们工作服,(我们)多么高兴啊!2谓语残缺(1)一句话说了主

    14、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4米高、20米宽、700米长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看见)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例这个句子的结构是:主语1状语,主语2谓语2,可见前一分句没有出现被状语修饰的中心语,即谓语残缺。可把“经过”提到句首,用“经过南堡人民一个冬天的苦战”作状语,让“一道大坝”作句子的主语。例的错误性质同(2)由于缺少谓语中心造成谓语残缺。*这些杂交高粱产量高,而且(具有)比外国进口的杂交高粱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因此,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推广

    15、面积越来越大。(缺少谓语动词)*伟大思想家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是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千百万妇女中的一个。(主谓短语缺少中心语)3宾语残缺*从中西医结合到完成新医学的过程,必须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种力量同时发展(的过程),不断使中西医结合向深度、广度发展。(宾语缺少中心语)4定语、状语、补语缺少或者不完整*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壮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相当时间”一般是指某一个时间,并不表示某一段时间。例用“相当”做定语是不完整的,必须加一个“长”,使“相当长(的)”做定语。1主语有多余成分*马金龙的成长和发展,使他认识到平凡人也

    16、可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去掉“和发展”)*往事的回忆又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在我眼前映现。(去掉“的回忆”)2谓语有多余成分有些句子已有一个动词或动词性词语作谓语,又加进一个动词或动词性词语作谓语。*读完这篇文章,读者就会被主题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去掉“使读者”)*这种由康柏软件公司研制的型软盘,最高存储量为1、44兆以上个字符。(去掉“以上”因为1、44兆是一个确数,后面就不能再用“以上”了。)3宾语有多余成分动词后本来有合适的宾语,可是还硬要加进不合适的词语,造成宾语有多余的成分。例如: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借神话抒“孤愤”,刺贪虐扬善美,行世200多年来,各种版本难以数计,至

    17、今仍有广大读者群。2国人民决心以实际行动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国庆节的到来。(因为“庆祝国庆节”意思已经完整,加上“的到来”反而同谓语中心搭配不拢)4定语多余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真正具备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我国有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去掉“近”或“左右”)5状语多余*目前财政困难,有些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很快解决。例“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和“不可能很快解决”意思一样,因此“短期内”和“很快”用在一起共同修饰“解决”,造成了重复,应删去其中的一个。6补语多余*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

    18、的怪事来。例中的“发生”就是出现,补语“出”、“来”多余。(三)语序不当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我国棉布的出口深受各国顾客的欢迎。例“棉布的出口”深受欢迎,搭配有毛病,实际上深受欢迎的是“出口的棉布”,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2、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例“接触”是“碰着、挨着”的意思,无所谓“广阔”不“广阔”,“社会生活”则包括各个方面的各种活动,才能讲“广阔”。“广阔”应放在“社会生活”前,状语标记“地”应改为定语标记“的”。3、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有些人把吸烟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沉醉于昏昏然的烟海迷雾之中。例“

    19、昏昏然”应是“沉醉”的状语,用来说明人的精神状态,不是“烟海迷雾”的定语。应说成“昏昏然地沉醉于烟海迷雾之中”。4、状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十年浩劫给予一些青年带来的创伤,是难以一时弥合的。例“难以”是谓宾动词,要求谓词性词语做它的宾语,如“难以形容”、“难以置信”,动宾之间是不插入状语的,如不说“难以一时置信”而说“一时难以置信”。本句“难以一时弥合”就犯了状语位置上的错误。5、把句中状语错放在句首状语位置上*历任美国总统下台后都要造一个纪念图书馆。罗斯福是第一个为自己设立图书馆的总统。1940年,在纽约的海德公园他自己筹款建图书馆。最后一句处所状语:在纽约的海德公园”是修饰“建图书馆”的,

    20、现在错放在句首,成了“筹款”的地点,说罗斯福只在海德公园筹款就违背事实了。应改为“他自己筹款在纽约的海德公园建图书馆”。6、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满怀信心地说:“你们三十七团打防御是有名的,很顽强。”例是说几个团里各团的负责干部呢,还是说一个团的几个负责干部呢?有歧义。从结构来看,“几个”是“团”的定语;但从文意来看,则应是“负责干部”的定语,应改为“我们团的几个负责干部”。7、多层状语语序不当*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例1搞上去”前面有两个状语,按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表对象的状语“把国民经济”应放在表工具、

    21、方式的状语“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后头。(四)句式杂糅1、两种说法混杂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如果说话、写作时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都用上,糅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以农业为基础这个思想,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个思想的正确。例1施事、受事两种不同句式混在一起了。改法有两种:一是改成“以农业为基础这个思想,经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充分证明是正确的。”(主语“以农业为基础这个思想”意念上是“证明”的受事)二是改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无可争辩地证明了以农业为基础这个思想的正确。”(主语“社会主义建设的多年实践”是施事)2、前

    22、后牵连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后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就会造成前后牵连。*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奋不顾身同罪犯搏斗的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很大。例“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前一分句“有”的宾语,又是后一分句的主语,牵连在一起,形成语病。修改时可以在“感觉”后加一个逗号,再加上“这种感觉”四个字。例把“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的英勇事迹”跟“一个中学生的英勇事迹对我们教育很大”这两个分句纠缠在一起。全句可改为“我们听到一个中学生奋不顾身同罪犯搏斗的英勇事迹,受到很大教育。”或者在“对我们教育很大”前头加“这件事”,

    23、并在“这”字前头加个逗号。第八节复句P127-136概念:由两个或几个语义上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作成分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叫复句(复句各个分句间一般有句中停顿)一、联合复句1并列复句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或者是平列关系,或者是对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平列合用 既A,又(也)B 又(也)A,又(也)B 有时A,有时B 一方面A,(另、又)一方面B 一边A,一边B 一会儿A,一会儿B 单用 也又同时同样另外对举合用 不是A,而是B是A,不是B 单用 而而是2顺承复句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

    24、关系。顺承复句又称连贯复句、承接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合用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刚A,就B一A,就B单用便就又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3解说复句分句间有解释和总分两种关系。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语,也有少数在后一分句单用“即、就是说”等关联词语。有后面分句解释前面分句的。例如: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黎明时便幻想出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叫大禹。调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观花。4.选择复句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未定选择,内部又分数者选一(又称任选)和二者选一(又称限选)两类;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又称

    25、决选,内部又分先舍后取、先取后舍两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未定选择数者选一 合用-或者(或、或是)A,或者(或、或是)B是A,还是B 单用-或者或是或还是 二者选一 合用-不是A,就是B要么A,要么B要不A,要不B已定选择先舍后取 合用-与其A,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倒不如)B不A,而B 单用-还不如倒不如 先取后舍 合用-宁可(宁、宁肯、宁愿)A,也不(决不、不)B5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近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内部可区分为一般递进关系和衬托递进关系两类。递进关系必须用关联词语,常用的有:一般递进 合用 不但(不仅、不只、不

    26、光、非但)A,而且(还、也、又、更、连)B不但A,反而B 单用 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以至更还甚至于更何况衬托递递 合用 尚且A,何况(更不用说、还)B别说(慢说、不要说)A,连(就是)B 单用 尚且何况反而二、偏正复句1条件复句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条件关系分有条件和无条件两类,有条件又分充足条件和必要条件两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有条件充足条件 合用 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便、总)B 单用 便就 必要条件合用 只有(唯有、除非)A,才(否则、不)B 单用 才要不然无条件 合用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还)B2假设复句偏句提出假设,

    27、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假设关系分一致关系和相背关系两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一致合用如果(假如、假使、假若、假设、倘若、倘使、若是、若、要是、万一)A,就(那么、那、便、则)B 单用那那么就便则的话相背合用即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A,也(还)B再A,也B 单用也还3因果复句偏句说出原因或理由,正句表示结果。因果关系分说明因果关系和推论因果关系两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说明合用因为(因、由于)A,所以(才、就、便、故、于是、因此、因而、以致)B 之所以A,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B 单用因为由于是因为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以至(于)推论合用既然A,那么(就、又、便、则、

    28、可见)B 单用既然既就可见4目的复句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关联词语都单用。目的关系可分为求得什么和求免什么两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求得单用以以便以求用以借以好好让为的是 求免单用以免免得省得以防5转折复句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根据前后分句意思相反、相对程度的强弱,转折关系分重转、轻转、弱转三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重转合用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固然)A,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还、也、而)B轻转单用虽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弱转单用只是不过倒三、紧缩句P141-142概念:紧缩句是指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又叫紧缩复句。紧缩句可以成对使用或单用一个关联词语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也可以没有关联词。关联词列表如下:141页紧缩句与连谓句的区别:紧缩句:她一上街就买菜。|连谓句:她上街买菜(动作连续)第六章 修辞第一节修辞概说修辞:为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对语言要素进行的选择、加工和调整。“修辞”术语的三个含义: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运用语言的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汉语下册单句复句和词格详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