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必修一梳理与探究练习教师版DOC.docx

    • 资源ID:15493202       资源大小:31.8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修一梳理与探究练习教师版DOC.docx

    1、必修一梳理与探究练习教师版DOC 必修一“梳理与探究”复习练习(教师用) 一、优美的汉字1、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 。(甲骨文)2、 可以看做是比甲骨文更加原始的文字, 或 是 汉字最早的样子。(刻画符号、图画字、象形字)3、汉字的演变可分为两大阶段: 阶段和 阶段。两 个阶段的分野是从 到 的转变。(古汉字阶段、 隶书楷书阶段、小篆、隶书)4、汉字形体的演变,按时代和字体的对应,大体上可分为八种字体,具体如 下: 、 、 、 、 、 、 、 。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5、独体字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是“ ”和“ ”。合 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

    2、“ ”和“ ”。前 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 ” “ ” “ ” “ ”“ ”“ ”六种方法,前四种是构字法,后两 种是用字法。(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6、象形字是依据 构成汉字的字形,如:日、月、子等。 (事物的形状)7、指事字是在象形符号上加上指事性的 而构成的字,如:本、上、下等。( 形体或符号)8、会意字是把两个或多个意义相关的 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字,如:休、从、比等。( 象形符号)9、形声字是用表义的 和表声的 合起来而构成的字,如:草、室、泥等。( 形旁、声旁)10、观察教材74汉字字形演变表,并总结汉字字形演变的规律:

    3、 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更快捷,更规范 。11、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歌曲中国娃中有两句歌词“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其中“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 美;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汉字的 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 美。(音、形、意)12、 仿照示例,趣解汉字 示例 选: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被挑选出来的人,应是事事走在别人的前面的。 舒: 舍予是一种忘掉自己的精神,这种境界多么令人舒畅

    4、;只有不断地舍弃和给予,才会感到舒心快乐。 二 奇妙的对联(1)、对联的相关知识 1对联的性质对联,雅称“ ”,俗称“ ”,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它言简意深,句式整齐,声韵和谐,意蕴丰富,琅琅上口,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欣赏价值。(楹联、对子) 对联的种类分为 、 、 、 、 、 、 和 。(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对联由 (也叫上句或出句)和 (亦称下句或对句)两部分组成。其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个字。上下联有 、 、 三种方式。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 ,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起到 、 的作用。(

    5、上联、下联、正对、反对、串对、题目,画龙点睛、相互补充)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如:“神州六号飞天外遨游畅览,环宇双雄瞰地球潇洒归航。”上联写飞船遨游太空,下联写飞船回归地球。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二者相互补充,给人以启迪。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抑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串对,也叫流水对,指上、下联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的

    6、意思。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又如:“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2对联的特点 相等。对联的上、下联不论字数多少必须完全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字数) 相对。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颜色词对颜色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叠词对叠词等。在名词中,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诸如天文(日月风雨霜露)、地理(山水江河城镇)、草木(桃李花果枝叶)、建筑(亭台楼阁门户)、人体(手足

    7、口耳目)等。如果用同一小类中的名词相对,则叫“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属“工对”;若是用不属于同一小类的名词相对,则叫“宽对”。(词性) 相应。上、下联之间的句法结构必须彼此一致,如主谓对主谓,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递进对递进,判断对判断,等等。(结构) 相合。对联的上、下联节奏一般必须相合,如上、下联都是二字一顿、三字一顿等。同时,对联要求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亦即平仄相反。它的起码要求是:上联最末一字 ,下联最末一字 。它的严格要求是:上、下联各自的文字排列一般应以两个字为单位平仄交替出现,不能一平到底或一仄到底。(节奏、仄声、平声) 相关。对联的上、下联的含义必须有

    8、一定的关联,做到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互补关系,二是对立关系,三是承接关系。(内容)声律和谐、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对联的高标准。但作为初学者,只要能做到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大体相同,词性基本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内容彼此相关,也就可以了。此外,还要注意对联的书写和张贴。书写时,上下联都是 书写,从 写到 ,中间不加 。张贴时,面对大门,上联在 ,下联在 。(竖行、上、下、标点符号、右边、左边)二、高考对联命题形式 近年来,历经各地高考命题专家的潜心摸索,对联考查题型出现了全新的变化。现列举常见的几种形式,作些简述,以期能为大家的复习备考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9、1填空式。这种形式可以将对联和教材内容、文学常识结合起来考查。 如: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 。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答案:呐喊2补拟式。这种形式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参照一联,补拟另一联,2004年高考试卷上的对联试题采用的就是这种命题形式。二是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词语拟写对联。 如:请以“尊严”和“傲慢”分别作为上联和下联的开头拟一副对联,不超过30字。 答案:尊严铸造人格让生命崇高,傲慢腐蚀品德使灵魂贬值。3调整式。这种题型可以将

    10、对联的相关知识和语言表达连贯、正确使用修辞方法等考点结合。它的设题模式是,将一副对联的上联或下联的结构打乱,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上联或下联的结构特点,重新整合被打乱的上联或下联,使整副对联对仗工整。如:江西南昌滕王阁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兴废总关情,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下联(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弟子,问江上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下联调整为: 。 下联调整为: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弟子,比当年风景如何。 4情景式。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它的设题模式是,指定一个

    11、主旨,要求考生自主拟写出一副切合主旨的对联。它既有主旨上的限制性,又有选材、结构上的开放性。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如:请撰写一副励志(自勉)联,表明自己的做人原则或处世态度。如刘禹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陶行知“冷眼看天下,赤心报国家”。(提示:不要简单机械地模仿例联,可放开思维) 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 读书作文最忌心猿意马,为人处世力求问心无愧。又如:教师节到了,沐浴着深深师恩的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请你拟一副对联,唱出心中对老师最美的赞歌。 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 师生互爱同渡学海求知识,教学相

    12、长共进智宫取宝藏。5话题式。这种题型只给考生提供一个话题,而其他方面都不加限制,这就为考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舞台,人人得以展个性,显才情,见灵气。如:请从“奉献”“立志”“恒心”等词语中任选取一个作为话题,撰写一副自勉联。示例:奉献 立志 恒心 奉献蜡烛滴泪泪含笑,粉笔扬雪雪沁香。立志学海雄心千里渡,书山壮志万仞攀。恒心绳锯不息木终断,水滴无止石能穿。 6改写式。这种题型一般是在一段文字中划出两个意义相对的句子,要求根据对联知识和语言的简明、连贯以及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等知识进行改写。如: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

    13、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划线部分可改为: 划线部分可改为: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7据事对句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个背景事件,并根据背景事件提供上联,要求考生根据背景事件写出下联。如: 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次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 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 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 功德圆天外,人间欢舞8诗文对句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将某一诗文名句作为上联,要求考生从指定的诗文篇目中找出一个既意蕴相通又对仗工整的句

    14、子来作对。它具有考查考生的修辞能力和名句名篇识记的双重考查效能。如:杨振宁曾赞国文课本中一副酒馆的楹联为“绝对”,其上联为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请从李白的将进酒中遴选出一句作为下联。 示例:与尔同销万古愁9自由整合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将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的结构全部打乱,要求考生根据对联意蕴和修辞的要求,重新整合被打乱的上联和下联,使整副对联对仗工整。如:下面的词句是清末某文学家为武侯祠撰写的对联的组成部分,请把它们整合成上下两联,并将序号填写在横线上。六出七擒 取西蜀定南蛮 中军帐里 点四十九盏明灯 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排八阵 五丈原前 东和北拒 变金木土革爻卦 一心只为

    15、酬三顾上联: 下联: 示例: 上联: 下联:10字词修改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在个别字词上不符合对仗要求的对联,要求考生对其作出修改。如:下面一副对联有一点毛病,请按要求改正。一位高三的同学为街道电视室写了一副对联:“收四海风云,居斗室尽知天下事;看百朝世态,坐片时通晓古今情。” 示例:总体不错,但细细推敲,应将上联的“天下”改为“中外”,与“古今”相对,都由反义词素构成。11词序修改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对仗不工整的对联,要求考生通过调整词语顺序的办法对其作出修改。例: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16、,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上联: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下联: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示例:上联: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 下联: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12内容概括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段背景材料,要求考生用一副对联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它具有考查考生压缩语段能力和修辞能力的双重考查效能。如:下面是一则新闻,读后用对联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法新社雅典8月27日电 在8月27日进行的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中,中国的刘翔旋风般赢得了胜利,从而重新划定了男子短跑赛场的“势力范围”。刘翔,这个21岁的上海大学生,成为第一个登上男子110米跨栏领奖台的中国人,并因此被载入史

    17、册。决赛中,自始至终一路领先的刘翔使把手落下了2米多,这种差距在奥运水平的此类比赛中是少见的。历史上,田径赛场上的短跑项目100米、110米和200米始终是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的势力范围。但在今天的110米栏决赛中,刘翔既战胜了非洲裔选手特拉梅尔(美国籍),又击败了非洲加勒比裔选手加西亚(古巴籍),从而打破了他们对短跑项目的垄断,让中国人乃至亚洲人在这一向来被非洲裔和非洲加勒比裔选手视为“私有领地”的项目中占得了一席之地。作为所有中国人和亚洲人的骄傲,刘翔目前已把目光投向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想在自己的家门口卫冕成功。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似乎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示例: 刘翔超越非洲选手,

    18、短跑刮起中国旋风。刘翔打破跨栏垄断,奥运划定短跑格局。13鉴赏分析式。这种题型的设题模式是,提供一副对联,要求考生对其对错、高下、妙拙作出一定的分析和鉴赏。它具有考查考生修辞能力和赏析能力的双重考查效能。如:下面是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给出的对联,对此,很多网友提出了不同意见,请参照“意见”,回答下面的问题。山东上联: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山西下联: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网友点评:山东人恭维了山西的关公一下,山西人又吹捧了山东的泰山一回。此联总体比较工整,下联中泰山观日和壶口飞瀑,一天一地,没错。不过“壶口烟”这种说法生硬,改为“壶口瀑”如何?请运用对联知识,回答这位网友的问题。 示例

    19、:不可,不符合同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反的原则。“烟”应是平声,因为“义”是仄声,如果改为“瀑”那就成了“仄”对“仄”了。请你点评一下春节联欢晚会的另一副对联。浙江上联:饮龙井茶,品江南丝竹 江苏下联:登虎丘塔,观天下园林 示例:从词性看,上联中的“饮”“品”和下联中的“登”“观”均为动词;上联中的“龙井茶”“江南丝竹”和下联中的“虎丘塔”“天下园林”均为名词;从结构上看,上联中的“饮龙井茶”和下联中的“登虎丘塔”均为动宾结构,上联中的“品江南丝竹”和下联中的“观天下园林”均为动宾结构,“龙井茶”和“虎丘塔”均为偏正式专有名词,“江南丝竹”和“天下园林”均为偏正式名词短语;从平仄上看,上联为“

    20、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下联为“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整体上符合同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反的原则。 三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1、你认为下面词语哪些是新词语,哪些是生造词。 追捧、热销、持平、滥肆、爆满、迷你、沸辣、体惦 新词语: 生造词: 明确:新造词:追捧、热销、持平、爆满、迷你 生造词:滥肆、沸辣、体惦 2、举出两个新词语,并就其新词义作一简要解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动,新词语也频频产生。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一是利用已有的词语形式,赋予该词新的意义,如下海,原指到海中去游泳或打渔,现在很多场合则指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商界做买卖。如: ;如: 。示例:下课,原指上课时间结束,现在

    21、很多场合则指体育教练被解职; 变脸,原指翻脸等,现在很多场合则指事物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2006年高考安徽卷第18题)“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 参考答案:(1)搁置不用(2)有意隐藏(3)隐没无闻 必修一“名著导读”复习练习 一、填空: 1、论语成

    22、书于_之际,是一部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和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字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政治上主张_,鼓励人们_,即“出来做事”。开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人,身通六艺者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答案:1、春秋战国 语录 门人 再传弟子 中庸 孟子 大学 2、丘 仲尼 儒 仁 礼治 入仕 私人 三千 七十二。 2、写出横线上的句子,然后背诵与理解:(课本中出现的例句)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

    23、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知者乐(yo)水,仁者乐(y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

    24、命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颜渊、季路侍

    25、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9、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译文: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 译文: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

    26、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仁就来了。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14、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 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15、子曰:“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

    27、民就会有羞耻之心, 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文: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17、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译文: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 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译文: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

    28、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2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2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23、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译文: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

    29、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25、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2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译文:君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血气还没有稳定,力戒贪恋女

    30、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当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2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译文: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译文:天冷以后,才知道松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落的。 3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3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工


    注意事项

    本文(必修一梳理与探究练习教师版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