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 检测题.docx

    • 资源ID:15471253       资源大小:34.63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 检测题.docx

    1、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 检测题七上语文期中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_姓名:_卷一、积累与运用(4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絮叨(do)脑髓(su)煞有介事(sh)B分歧(q) 瘫痪(tn) 莅临人间(wi)C嫩芽(nn) 熬过(o) 废寝忘食(qn)D攲斜(q) 涔涔(cn) 咄咄逼人(du)【解析】A项“髓”应读su;B项“莅”应读l;D项“咄”应读du。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高邈发髻温馨排徊B粗广 鸟巢 步履 伦敦C脚踝 菡萏 祷告 尴尬D侍弄 桑甚 感慨 抖擞【解析】A项“排”应为“徘

    2、”;B项“广”应为“犷”;D项“甚”应为“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B王春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的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温故知新。C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D他们俩在班上一个管纪律,一个管学习,配合得各得其所。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D)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B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 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 纷纷前来观摩学习。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D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

    3、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解析】A项,“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构成并列短语,而“事件”是不能“批评教育”的,二者不能搭配,可以把“事件”改成“学生”;B项,“昭然若揭”指真相大白,不适用,应该换一个褒义词;C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初中生对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可能比较陌生”。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B)(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_和美丽的人。(2)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_。(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_,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4)我小时候,一年四季_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A温

    4、柔 谢词 映衬 即使B温柔 谢意 映衬 不论C温馨 谢词 映照 不论D温馨 谢意 映照 即使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B)A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B什么,就这么个侏儒?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的是列夫尼克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C“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儿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D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解析】B项语句为心理描写,突出来访者对托尔斯泰丑陋外表的失望。“什么”后应用“?”

    5、表示疑惑;“就这么个侏儒”的后面应用“!”表示惊讶;“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后用“,”,其与后半句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疑问句。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D)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D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解析】A项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D项中的“似乎”表示推测,没有运用修辞手法。8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

    6、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账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它被当作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毫不差。A BC D【解析】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可先确定其中心句,之后可以排除C、D两个选项。细读其余的五个句子,句是对全段的总结,应放在最后,句是围绕中心句对算盘“文化符号”的解读。根据语言标识,句中出现“比如

    7、”,这是在提出中心句后即刻举例,应放在句后,句中有“除了以外”,表明是其他的补充,因此应是与钱财有关象征意义后接的一句,综上所述,正确语序为:。9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李白的诗歌风格平淡质朴,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被后人誉为“诗仙”。B马致远是元代杂剧四大家之一,写有小令、散套二百余首,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C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D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解析】A项,李白的诗歌风格不是平淡质朴,而是豪放俊迈。10下列

    8、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A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金刚琢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娘娘。B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C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铁扇公主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D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社戏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解析】A项中妖怪赛太岁的武器是紫金铃;C项是四位菩萨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D项社戏是

    9、小说,出自小说集呐喊。卷(二)诗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1(1)_我寄愁心与明月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红的像火,_粉的像霞_,_白的像雪_。(朱自清春)(3)岐王宅里寻常见,_崔九堂前几度闻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曹操的观沧海中的“_秋风萧瑟_,_洪波涌起_”。(5)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这正如孔子所说:“_择其善者而从之_,_其不善者而改之_。”(6)我国古代诗文中,“风”的身影随处可见,它陪伴过游子,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_潮平两岸阔_,_风正一帆悬_”。二、阅

    10、读与理解(40分)(一)古诗赏析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第12题。(共5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2(1)开头两句描绘出一幅_深秋僻静_的村野图景,营造了一种_萧瑟凄凉_的氛围。(2分)(2)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_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_(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共11分)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11、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吾日三省吾身_每天_(2)思而不学则殆 _疑惑_14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_温习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_(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并能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_15请从文中写出2个沿用至今的成语:_温故知新_、_博学笃志_。(2分)16“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呢?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学习与交流有怎样的态度呢?(3分)_“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_(三)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719题。(共12分)乡村一树寂寞红杜忠书“七里黄泥红树岗,西风果熟一村香。”秋天的下午,阳光暖暖地照着,凉凉的西风吹着,吹皱了一池秋水,吹蓝了明净高远的天空,吹红了一树树的柿子,也吹起了游子满腔思绪。当柿子红了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柿子。家乡的柿子犹如一串串红红的“灯笼”总在眼前闪烁,

    13、柿叶如同一面面“红旗”总在眼前飘扬,一幅幅“柿”情画意总在眼前浮现,那些温馨的回忆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每到春天,春姑娘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柿树娇嫩的枝条从树上钻出来,青翠欲滴,煞是好看。不几天,柿树就开花了,花很小,有黄色的,有橙黄色的。花朵虽小,但小巧玲珑,精致可爱,朵朵似娇俏可人的小姑娘。点点的清香氤氲,偶尔有蝴蝶飞来,萦绕其间;间或蜜蜂来访,流连其中。一阵春风细雨,满地落花。这可让孩子们高兴坏了,女孩子就用马尾巴草把柿子花一朵一朵地串起来,编成花环,戴在头上;做成手链,戴在手上,或者串一串长长的,制成花冠,那俨然就是花仙子了,个个心里乐开了花。夏天,墨

    14、绿的叶子覆盖了全树,青色的小柿子顶着帽子藏在树叶里,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你很难发现它们。整个初夏,柿子顶着帽子躲在绿叶间,同绿叶儿们一同长大。我们就在树下玩耍,欢闹声中,盛夏已过,秋像藏猫猫的顽皮孩子,一下子窜到面前,调皮地笑着,伴着鬼脸。再看柿树,青涩的柿子,已慢慢地变成橘黄色,像刚学会变脸的顽童,狡黠地笑着,站在枝头,跳着,闹着,直到把枝头压弯了才肯罢休。“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红了皮。”深秋时分,柿子树上的叶子慢慢地变红了。从远处看,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美丽极了。青绿的柿子变成了金黄色的,霜降到了,柿子慢慢地由橘黄变得红通通了,霜降过后,树叶开始凋零。黄柿子慢慢被秋风染红了脸蛋。柿叶,红

    15、中透绿,绿中带黄,一片片随秋风飘落,又经过几场银霜,当你想要留恋那一树红叶,它却早已落光,只剩一树红透了的柿子,像一盏盏漂亮的红灯笼似的,又像一个个肥嘟嘟的小娃娃,可爱极了。火红的柿子,挂满了秋的情愫,点燃了秋的色彩,装点着秋亮丽的风景,深秋柿子红,柿柿如意,红了人们的心情。秋天渐行渐远,满树红通通的柿子,软软的,像极了娇美的小姑娘,羞答答地抿着嘴,偷窥着偶尔路过乡村的面孔。童年的柿树伴随移民搬迁的进一步深入,寂寞孤独地守望着乡村。缺了人们呵护,村里的那些柿子树,叶子都疏疏落落的了,有点干枯委顿地卷着,树上柿子高悬,没人采摘,成了鸟雀们的美餐。秋风乍起,一阵阵的寒风吹过,红红的柿子摇曳枝头。有

    16、些柿子在树上呆得不耐烦起来,便扑通一声,坠在地上,钻进草丛。唯有那些美好记忆犹如昨日,历历在目,时时温暖着游子的心。秋风一阵紧似一阵,只有那一树火红的柿子寂寞地挂在枝头。这一树寂寞红,独守乡村,令人伤感。忽而一只喜鹊,从云层飘摇而至。它缓缓地绕树顶飞了一圈,幽幽飞落于那一树柿子树上,轻轻地啄了两口,忽地抬起头来,“喳喳”地叫着,似在呼朋引伴。不一会儿,就飞来好多喜鹊,兴高采烈地啄着,叫着。哦,如今,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 (选自教师报)17这篇散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家乡柿子树景色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_倒叙。作用: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

    17、人入胜,吸引读者,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_18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4分)(1)春姑娘踩着春风的鼓点亲吻着大地,唤醒了小鸟,也抚摸了乡村的柿树。_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春天到来时的和煦、温暖、快活、轻柔,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_(2)如今,寂寞红不再是寂寞的,而是红成了灿烂如晨间的一片霞光。_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家乡火红的柿子红成一片的灿烂景象,也流露出寂寞红已成为作者对家乡的一种美好寄托。_19文章题目“乡村一树寂寞红”有什么含义?(4分)_一方面指乡村一树柿子寂寞地挂在枝头,另一方面指一树寂寞红独守乡村,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

    18、令人感到感伤。深化了文章主旨。_(四)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4题。(共12分)从天而降的母亲韩浩月习惯了和母亲告别,每一次,我们母子二人分开,谁也不回头再看一眼,我也不是刻意狠起心肠,只是习惯了告别。许多年以前,一直有个问题想要问她:“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这个问题在我30岁之后,就再没有任何想问的念头了。童年时刻骨的伤痕,有一部分来自母亲。有一年需要交学费,我在一个水塘边跟她要钱,不敢看她,仿佛自己在做一件错事。她说“没有”,我呆住了,一直盯着那片池塘绿色的水纹在看,觉得世界坍塌,时间僵直,万念俱灰。母亲走了又回,回了又走。每次回来的时候,都说不会再走了,她在院子里看着我的眼睛

    19、说:“这一次我不会再走了。”我在心里欢呼雀跃,表情却平淡,最多说一个“好”字。当她第三次从她改嫁的那户人家想要回来的时候,被挡在了紧锁的门外,那天下了大雨,她跪在满是泥水的地上哭。以为她不会再离开我们,但几个月之后,她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从此不再相信她。但也知道,她有自己的苦衷,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在一个不但贫穷而且不讲理的大家庭里,想要有尊严地活,是多么艰难的事。在我漫长的少年时代,与母亲再无联系。整整10多年的时间,音讯皆无。她是怎么过的,我不知道。中学时,有同学问到父亲、母亲,通常选择不回答,如果非要回答的话,就会用淡淡的一句:“都不在了。”那时我和母亲居住的地方,相隔30多公里,但这

    20、段路程,足以用空茫来形容,我和她之间,大雾弥漫,我不找她,她也不找我。可是,我总是盼望母亲会突然来看我。像小说或电影里描述的那样,穿着朴素的衣服,带着吃的,敲开教室的门,而我在同学的注视下羞惭地走出去,接过她带来的食物,再轻声地赶她走。在脑海里重复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每逢有别的家长敲门的时候,总觉得会是她。直到我20岁那年,在县城里,我和一个女孩谈恋爱了。母亲仿佛专为此事而来,她笑着问我想要什么礼物,在得到我的答案之后,她给我买了一辆昂贵的变速自行车。那段时间,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我都会经常骑着那辆自行车在街道上飞奔,经常把那辆自行车擦得雪亮,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富有的人。23岁那年,我结婚。有人

    21、问我,愿不愿意让你妈妈过来。“让啊,当然让。”儿子结婚,母亲怎么可以不在场!婚礼前一晚的家宴,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在院子里、大门外的宴席上,吃得热闹非凡。母亲怎么也不肯上桌,任凭几个婶子死拉硬扯,她还是坚持等大家吃完了,在收拾的时候,躲在厨房里偷偷地吃几口。婚礼那天拜堂,司仪在喊“二拜高堂”的时候,却找不到母亲了。客人散去,三婶告诉我母亲在楼上哭。上楼去看她,她立刻停止了哭泣,像个没事人一样。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么多年,仿佛她从没关心过我,我也从未关心过她,这么多年的时光,我们都是怎么过来的?25岁那年,拖家带口漂到北京,妻子背着我给母亲打电话,说让她帮忙带几个月孩子,还承诺,只要把孙子带大,以后

    22、就一定会像对待亲妈那样,对她好,养她的老。母亲来了,我们一家人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团聚。这次是真的以为母亲会永远陪着我们了。但又一次的分别摆在面前。母亲在她的村庄又有了一个自己的女儿,她还要照顾她。要走的前几天,她一遍遍和孙子玩“再见”的游戏。等到孙子睡着的时候,她一句话不说,沉思着,一会儿想想,一会儿笑笑,在我看来,她又成了一个陌生的母亲。这是一位从天而降的母亲,也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母亲,我已没法,也不能再要求她什么。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从乡村回县城的时候,母亲与我们同行。我开车开得有些快,母亲晕车,半路的时候停下来,母亲蹲在路边呕吐。我在司机位上通过窗户看到母亲的样子,内心翻江倒海,那个

    23、久远的问题又飘回了心头:母亲,为何我们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我下车来到母亲背后,默默地给她捶着背,无声地开始流泪。20本文用“从天而降的母亲”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分)_标题表现了文章的基本内容,母亲和“我”不在一起生活,她只是在“我”生命中的一些特定时刻出现;标题新颖,吸引读者,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_21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事件。(2分)_童年时母亲离家;20岁,母亲送礼物;23岁,母亲参加“我”的婚礼;25岁,一家团聚;母亲回去照顾女儿;最后一次开车送别。_22依据文章“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2分)对母亲埋怨对母亲_冷漠_对母亲思念

    24、对母亲_理解_2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_运用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细致生动地写出了“我”跟母亲要钱交学费,被母亲拒绝之后,内心的委屈、痛苦和绝望之情。_24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我下车来到母亲背后,默默地给她捶着背,无声地开始流泪”。此时的“我”,会想到什么? (3分)_“我”会想到家庭的贫穷,家中生活的艰难;想到母亲失去了丈夫,失去了依靠;想到大家庭的不讲理,想到母亲想要有尊严地活着;想到母亲也有苦衷,想到她也是出于无奈而离家;但她也疼爱自己的孩子,虽然“我”从她身上得到的爱很少,可她毕竟还是“我”的母亲呀!_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

    25、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25【剪纸知识】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3分)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_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_26【剪纸欣赏】请你仔细观察右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4分)_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年年有鱼(连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_27【我看剪纸】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

    26、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3分)_示例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示例二: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_四、作文(60分)28(一)话题作文前不久,一首小诗火了“妈妈说我是捡来的,我笑了笑,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爸爸姓万,我也姓万,只有妈妈姓姜,谁是捡来的,不说你也明白。嘘!我会将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成长路上,我们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那些和爱有关的秘密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变成了一颗闪着美丽光芒的琥珀。 请以“秘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二)半命题作文家是我们心灵的温暖港湾,是我们一辈子的深情眷恋。在家里,每天上演着或平凡或跌宕的故事;在家里,有我们可亲可敬的亲人;在家里,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器物,都能启迪我们写作的灵感。 请以“家有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注意事项

    本文(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 检测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