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

    • 资源ID:15465416       资源大小:23.1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

    1、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导教亲三年级科学下册授课人: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学校 主备人: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给动物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 进一步观察动物,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了解常见不同 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囤。蚂蚁是学生生活屮常见的动物,因此 就是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 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重点 是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 奶。通过比较不仅复习巩固了

    2、猫的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和吃食等方血的知识,而且进一步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 生命体具冇一些基木的特征 都是由物质构成的,都冇新陈代谢活动,能适应和影响环境、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进行生长发育。2、 地区上有很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和植物一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的生命世界。3、 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4、 动物有最基木的生存需要:食物、空间和应激性。5、 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会繁殖他们的后代。6、动物有相同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命,会排泄废物,会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3、,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过程与方法1、 饲养一种小动物。2、 运用文字、图恫i记录观察到的内容。3、 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结果。4、 在观察过程屮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川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5、 通过阅读提高对动物基本需要和动物多样性的理解。6、 比较多种动物,总结他们的相同和不同。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 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课时分配:木单元毎课用一个课时完成,整个单元用4课时完成。蚂蚁第一课时日个性化设学校 主备人 授课时间:年 月教学目标:1、 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T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并能

    4、川图 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 简易的昆虫模型。2、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 能力。3、 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能白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教法与学法:合作探究。教具等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犁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找册友。(渗透共同特征)。同学们,上课Z前我们先來玩一个找朋友 的游戏好吗?想成为老师的朋友吗?要成为老师的朋友可不容易,要同时 符合三个条件才行,我们来看一下:(出示要求

    5、:第一条:和我一样(穿 没 穿)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是(短 长)头发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是(男生 女生)的同学。师:你们想来试一下吗?学生游戏:多组。第一条:和我一样(戴 没戴红领巾)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穿 没穿校服)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是(单眼皮 双眼皮)的同学。刚才我们几位同学都找到了 H己的好朋友,但这只是一个游戏, 在实际的生活屮,我们全班同学都应该互相是好朋友,因为我们是一个团 结的集体。在屮国,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是互敬互爱的一家人。在全世界, 我们所有的华人华侨也是团结一起的一家人,你们看过08年奥运火炬在世 界传递吗?,我们看到每到一个城市,祁会有大量的华人华侨

    6、高举五星红 旗在热烈欢迎祥云火炬。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黑头发、黑眼睛、黄皮 肤就是我们的共同特征。师:游戏就做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坐好,我们上课。二、 、猜谜语,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 下。(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 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蚂蚁。(板书课题:19、蚂蚁)三、 探究新知。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汇报6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评价。师:老师还布置大家冋去捉蚂

    7、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 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教师提供观察T具,玻璃培养皿和放大镜。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 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教师交待观察屮需要注意的问题。(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 分?每部分是什么?备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 里,也可以画下来。1、小组观察。师: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2、 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师展示:蚂蚁的身体

    8、结构图。师: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 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3、 再次观察。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 共同特征。(岀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自己喜欢 的蚂蚁认真观察,一会找同学汇报。(师板曲蚂蚁身体简笔画)4、 汇报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师:在黑板简笔tai并填空:5、 介绍蚂蚁基木资料蚂蚁是一起居住的属于社会性昆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资料。(出示蚂蚁基木资料,蚂蚁洞穴图片,蚂蚁的种类。下面配文字)6、 师:我们知道了蚂蚁身体的共同特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同学即兴发表H己的

    9、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交流。最麻通过亲6观察来验证大家的猜测。根据学生说的师点课件展不:准备大量动物图片:蝴蝶、蝎了、蜘蛛、青蛙、蜜蜂、蝗虫。师:请你认真观察,谁来说一下它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吗?师:这些和蚂蚁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师:出示: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 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师:指黑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 部有三对足。这也是昆虫的共同特征。8、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 昆虫还是自然界屮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

    10、物)。四、 巩固训练: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的特征。现在会判断那些动物是 昆虫了吗?老师为每个小纟R准备了一张习题纸,请同学认真观察,小纟冃讨 论,看哪个小纟R判断又快又对。学生汇报结果,然后一同看大屏幕总结。课件出示:出示图片,先说理由,再点结果,再介绍。为什么说它不是昆虫:因为昆虫有三对足,蜘蛛有四对,所以蜘蛛不 是昆虫。没有触角(训练过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充分理解特征的内涵。)为什么说它是昆虫:因为昆虫“,蝗虫,所以它是昆虫。五、 制作昆虫模型。请你用手屮的橡皮泥或泡沫也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制作之 前要想好你要做那种昆虫的模型,这种昆虫有什么特点?想好再动手。

    11、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表扬。五、 小结。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快乐吗?师:有那些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很快乐,小蚂蚁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可是立了大功, 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想家了,下课以后不要忘了把它送冋家,让它 回到自己的家中快乐成长。六、 活动拓展。它们都是鸟第二课时日个性化设学校 主备人: 授课时间:年 月教学目标:1能川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2童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一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难点:1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2意识到要珍爱主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

    12、的观察研究.3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教法与学法: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探究。教具等准备:挂图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鸟的特征1、 学生观察鸟:教师:你认识那些鸟?它们有什么特征?鸟有什么特征?2、 布置探究任务:我们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组探教师及时地提示学生观察屮需要注意的问题.3、 学生进行交流:你观察了那些鸟?他们备冇什么特征?将课本的观察记录表填写好. 学生进行比较归纳.4、 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我们观察的这些鸟有哪些相同之处?5、 学生交流:6、 总结:象鸡、鸽了、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都是鸟.7、 教师出示几种动物,让学生判断

    13、他们是否是鸟?活动二:保护我们的朋友鸟1讨论:有人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2交流.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刖友一-鸟呢?4交流:保护鸟巢,留住我们的朋友,不打鸟.自由活动:教师:我们来组织一个鸟类展示会吧.1、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鸟类的图片或其他展示作品.2、 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准备,3、 展示作品.拓展活动:教师:我们来组织一次爱鸟护鸟的活动吧.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 爱鸟护鸟活动.教学反思:猫和兔第三课时学校 主备人: 授课时间:年 月个性化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猫和兔的外形、运动方式和吃食情况。(身体分为头、 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小动

    14、物吃奶是重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是把桀体分成若干部分,有顺序地进行 观察)。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观察猫的定、跑、蹿,以及上树时的运动状态。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 五部分;小时候吃奶。教法与学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教具等准备:教师准备:小猫、小兔备一只(或猫和兔的标本若干个)。猫和兔的挂 图、幻灯片。学生准备:有关猫和兔的图片或照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提问:青蛙的身体分儿部分?蚂蚁的身体分儿部分?鸽子的身体分 儿部分?2.讲述:在以前的自然课里,我们学习了金鱼、青蛙、蚂蚁、蟋蟀、 鸽了、鹰等动物的一些知识。在这节课里

    15、,我们再来观察两种动物猫 和兔。(板书课题)学习新课1 观察猫的外形(1) 讲述观察目的:我们来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 讨论观察方法:%1讨论:根据我们以前观察金鱼、青蛙、蚂蚁和蟋蟀等动物的经验说 一说,要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观察?)%1教师小结:在观察猫的时候,也M该像观察青蛙、蚂蚁等动物那样, 先看一看猫的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依次观察 备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有什么等等。(3) 学生观察(4) 汇报观察结果:猫的身体分儿部分?猫的全身长有什么?(5) 教师小结:(出示标有猫的身体备部分名称的挂图,或者用观察时使用的小猫。) 猫的身上

    16、长有毛,毛的颜色各种备样,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 四肢、尾五部分。(6) 学生复述:猫身体的外形特征(要求能从敕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表 述)。(7) 指导学生观察猫身体的各个部分%1讲解观察重点:我们已经知道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 肢和尾五部分,下面就按顺序观察这五个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形状, 长短大小如何,上面长有什么等等。%1小组观察、讨论。%1汇报观察结果。%1教师小结:(重点总结猫的牙、舌和足的特征)猫的嘴里有尖锐的牙齿,有长倒 刺的舌。猫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缩,在脚掌上长有肉垫。2.指导学生观察猫的运动(1)观察猫的行走%1讲解观察目的和要求: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猫

    17、是怎样走路的?(观 察活猫走路行困难,也可以观察图片或幻灯片等)%1学生观察、讨论。%1汇报观察讨论结果。(汇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口述,也可以让学生边表述,边表演。)%1教师小结:猫在走路的时候,主要是靠腿和脚。猫在行走时,脚的移动规律是: 如果右前脚先向前边步,左后脚就会跟着往前走,接着是左前脚向前迈步, 右后脚就会跟着向前走。(2)观察猫的奔跑%1讲解观察目的要求:下血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猫是怎样奔跑的?%1学生观察、讨论。%1汇报观察讨论结果。%1教师小结奔跑是猫最快的一种运动方法。奔跑时,猫的四只脚常常是只有一只 与地血接触,英至是四只脚一起离地。猫在奔跑时,四只脚抬起的次序是: 右前、

    18、左前、右后、左后,或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接上述步骤研究猫怎样蹿(往高处跳)?猫怎样爬树?研究猫的运动,不要求学生记住猫的运动规律,只是给儿童打开一个 思路,引起他们以麻随时注意观察衿种动物运动规律的兴趣。3.指导学生观察猫的食性(1) 谈话:猫吃什么?怎么吃?(让儿童根据白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来叙述,教师根据情况再加以补 充。)(2) 讲述:小猫刚生下来时,还不会吃食物,是靠吃猫妈妈的奶长大 的。猫长大后能吃鱼和老鼠。猫吃食物时,用爪子帮助,用牙咬肉,用舌 头舔骨头。猫捉老鼠时,先用耳朵听,再用眼睛看,然后轻轻走近老鼠, 突然一扑,就用爪了把老鼠抓住了。真是个捕鼠能手!(3) 讨论:猫为什么

    19、能成为捕鼠能手?它的身体有哪些适于捕鼠的特 点?(4) 讲述:老鼠常常晚上出来寻找食物。猫的眼睛到了晚上可以变得 又大又圆,能看清出来寻食的老鼠。猫的耳壳能转动,能随时转向声音的 来处,可以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猫的牙齿锐利,便于吃肉,舌头上长有 倒刺,能把骨头上的肉舔光。猫的爪了很尖锐,可以伸缩,脚掌上有肉垫, 猫走路时把爪子缩冋,走路没有声音。猫有这些特点,所以能成为捕鼠能 手,我们要爱护它。4.指导学生观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出示兔的标木或挂图,也可以看课木第24页插图。)(1) 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看见过兔吗?(2) 小组讨论:兔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吃食方面有什么特征?(3) 汇

    20、报讨论结果。(4) 小结:兔的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兔全身长 毛。兔的运动方式是:跳着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时候吃奶,长大了吃青 草、蔬菜。5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如要时间允许,学生能够接受,可以组织学生对猫和兔进行比较。(1) 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1讲解比较重点:我们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从这几方 血进行:外形上的不同,运动方式上的不同,吃的食物不同。%1学生观察、比较、讨论。%1小组汇报讨论结果。%1教师小结:猫的尾巴长,兔的尾巴短。猫的四肢长短相似,兔的四 肢是前腿短,后腿长。猫和兔身体表面的主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猫的耳 朵短,兔的耳

    21、朵长。猫的嘴唇没有裂开,犬齿和臼齿发达,舌上有倒刺, 兔的上嘴唇中间裂开,门齿发达,舌上没有倒刺。猫的爪锐利,兔的爪不 锐利。猫吃鱼和肉,免吃青草、青菜。猫走路时,四只脚先后看地,兔是“跳”着行走的。(2) 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1讲解比较重点。按比较猫和兔行什么不同的地方时所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1学生观察、比较、讨论。%1汇报讨论结果%1教师小结:猫和兔全身表面长毛;身体部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和尾五部分;猫和兔都用奶喂小动物。教学反思:多样的动物第四课时学校 主备人: 授课时间:年 月曰个性化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屮生长看不同 的

    22、动物。过程与方法记录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屮可能碰 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屮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 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在冋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 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稈屮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法与学法:讲授法,练习法,合作探究。教具等准备:1、 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遍)。2、 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教学过程:一、理解小动物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

    23、“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 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3、 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4、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二、 冋忆和報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1、 教师组织学生冋忆、交流在一定范囤内见过那些小动物。2、 过程屮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3、 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 容。三、 寻访活动的准备1、 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 法。2、 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3、 交流寻访过程屮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4、 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5、 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6、 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四、 总结: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科学 下册第五单元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