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省语文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10讲 阅读理解B卷.docx

    • 资源ID:15463945       资源大小:516.8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语文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10讲 阅读理解B卷.docx

    1、河南省语文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10讲 阅读理解B卷河南省语文2020年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10讲 阅读理解B卷一、 现代文阅读 (共9题;共158分)1.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没有钓住那条鱼我这一生,有过许多令人难忘的时刻。然而,我经常会想起来的,是第一次跟叔叔去钓鱼。记得那是初秋时节的一天,温煦(x)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树林。叔叔带我去钓鱼。我模仿别人钓鱼的样子,甩出钓鱼线。忽然,诱饵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赶紧猛地一拉鱼竿,没想到扯出的却是一团水草。我失望极了。过了许久,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拽(zhui)我的钓线,并一下子将它拖入了深水中。我连忙往上一拉鱼竿,立刻看到一条逗人喜爱的小

    2、鱼,在璀(cu)璨(cn)的阳光下活蹦乱跳。“叔叔!”我掉转头,欣喜若狂地喊道,“我钓住了一条!”“还没有哩。”叔叔慢条斯理地说。他话音刚落,只见那条惊恐万状的小狗鱼鳞光一闪,箭一般地射向河心。钓线上的鱼钩也不见了。我功亏一篑(ku),快到手的捕获物眨眼间又溜走了。我分外沮丧,可叔叔却意味深长地对我说:“记住!在鱼儿尚未被拽(zhui)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x)你钓住了鱼。事情没成功就自吹自擂一点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不需要自夸,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打这以后,每当我听到人们为一件尚未办成的事情而自我吹嘘(x)时,我就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小河边垂钓的那一幕。(1) 填入适当的量词。一_水草 一_

    3、鱼竿(2) 照样子,写一写。无影无踪(ABAC式):_、_(3)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含意深远,耐人寻味。_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_(4) 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_。这句话中把_比作_。(5) 文中有许多描写“我”心情变化的词语,我找到了这些词:_、_、_等。 (6)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请你在文中找到。2. (17分) (2019五上拱墅期末) 课内阅读 天鹅(节选)布封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

    4、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为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而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典型。可不是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波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舶;尾巴是道地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

    5、,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是说有天生的关质;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藏到灯芯草丛里,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欢喜近人的,只要它在我们这方面发现的是它的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古人描写的那些和鸣锵锵的天鹅,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喑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

    6、感觉,同时也就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吗,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远抵不上我们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为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告别。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歌。这个传说控制了古希腊人的活泼而敏感的想象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

    7、这个传说,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杜撰这种寓言。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话:“这是天鹅之歌!”(1)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布封,他花了40年写了一本巨著_。 (2)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_好像在倾诉,又好像在怨恨。形容声音带有忧郁的味道。_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_(3) 根据文章内容来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古人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

    8、在弥留时歌唱。本篇文章不仅写到了天鹅的形态美,还写了天鹅吃食方面的特点。本文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大量比喻的手法,突出了天鹅形体上的特点而正是这些特点,帮助它成为羽族里第一名的善航者。“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这句话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4) 第一段中“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这“根据”是( ) A . 因为天鹅面目优雅,形态妍美,天性温和B . 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C . 因为天鹅是人人喜爱,欣赏的一种鸟D . 因为天鹅高贵而柔和的优美是大自然赋予的(5) 文章画线句“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中,“天生的美质”指的是什么?“自

    9、由的美德”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点说明。 3. (12分) 课外阅读。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它们的足迹几乎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我曾仔细观察过这种神奇的小动物发现它有一套简单、实用的生存哲学。正是这一套哲学让蚂蚁家族永远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我管这套哲学叫蚂蚁四重奏。第一重:永不放弃。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_翻过或钻过障碍物,_绕道而行。总之,不达目的不罢休。第二重:未雨绸缪。整个夏天蚂蚁都在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刚一入夏,蚂蚁就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这样在万物凋敝的冬季,蚂蚁同样可以丰衣足食。第三重:满怀期待。整个冬天蚂蚁都憧憬着夏天。在

    10、严冬中,蚂蚁们时刻提醒自己严寒就要过去了,温暖舒适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_是少有的冬日暖阳,_会吸引蚂蚁们倾巢而出,在阳光下活动活动筋骨。一旦寒流袭来,它们立刻躲回温暖的巢穴,等待下一个艳阳天的召唤。第四重:竭尽所能。一只蚂蚁能在夏天为冬天做多少准备?答案是,全力以赴地工作。小小的蚂蚁给我们上了一堂多么生动的哲学课啊。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满怀期待、竭尽所能才是成功的秘诀。(1) 在文字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 联系上下文理解“未雨绸缪”这个成语,再列举生活中一个这样的事例。 未雨绸缪:_事例:_(3) 小蚂蚁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4) 读到“万物凋敝”这个

    11、词语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物?请写一段来描述。 (5) 世界万物都充满了灵性,给我们生活许多启迪,作者从小蚂蚁身上发现了成功的秘诀,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不少的作者有这样的发现,请你列举出一篇,并写出作者的发现和启示。 4. (22分) 课外阅读。 童心的天堂早晨,阳光下,一个孩子蹲在一(棵 颗)小草前,凝视着草叶上的一颗露珠。母亲走过来,看孩子在干什么。“妈妈,这草叶上的露珠怎么会越来越小呢?”“被阳光蒸发了。”“最后,整个露珠都会蒸发掉吗?”“孩子,会的。”“多美的露珠啊!就这样消失了,多可惜呀。”只见孩子伸出手掌,小心地盖在露珠的上方。“孩子,你在(做 作)什么呢?”“我在为露珠遮

    12、挡蒸发它的阳光。”“这样做是没用的,最后露珠都会消失的。”孩子说了一句话,令母亲回味了许久:“妈妈,这样(至 致)少可以为露珠遮住一些阳光,让露珠多美丽一会儿。”冬天,母亲和孩子堆着雪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有了。孩子似乎还不满意,绕着雪人转起了圈儿。母亲问,还差点什么呢?孩子突然解开棉衣的(钮 纽)扣。母亲赶忙劝阻,说解开纽扣会冻着的。孩子说,这么冷的天气,雪人一点衣服也没穿,更会冻着。说完,孩子把从身上脱下的棉衣,披在了雪人的身上。深秋,叶子纷纷从树梢落下来。“妈妈,现在怎么不刮风呢?”“现在刮风不是很冷吗?你为什么想要刮风呢?”“_刮风,这些落叶_可以乘着风轻轻地落到地上,就不会摔

    13、得那么疼了。”“孩子,见别人摔倒了,当你懂得去疼别人时,你的心就是垫在地上的棉絮,摔倒的人,就不会感到那么疼了。”(1) 选出文章括号中正确的字。 (2) 在文章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关联词造句。 (3) 草叶上的露珠为什么会越来越小?( ) A . 因为阳光的照射。如果没有阳光的照射,露珠就不会变小。B . 蒸发掉了,但是露珠不会全部消失。C . 因为水分蒸发掉了,即使没有阳光的照射,露珠也会全部消失。D . 被草叶吸收了。(4) 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 文章最后一句:“今后我要多疼别人,让大地多垫些棉絮。”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 5. (23分) (2019五下沂源期末) 阅

    14、读短文,回答问题。青海高原一株柳(节选)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

    15、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圆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青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

    16、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莆田盖地的雷洪点击,被劈断,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过一回又一回摧毁,却能够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我家乡的灞河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对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

    17、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1)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株柳树,你想到的是_。 理由是:_(要符合文章内容)(2) 文章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作者的_,第自然段中柳树生长面对的最大困难是_和_;第自然段则从柳树_的精神这一方面赞美柳树。 (3)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柳树_的精神,实际上是借柳树_。这种写法叫做_。 (4) 由这株柳树你想到了谁,试举例: _的_的_(5) 作者由高原的柳树想到了家乡的柳树,这种写法叫_,后面的内容老师用省略号代替了,你猜想

    18、一下,作者会接着写什么呢,试着写几句。 6. (16分) 课内阅读我最棒。 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

    19、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醒来,枕边一片湿。(1) 怎样理解第段中“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回家时,“我”为什么偷偷哭了? (2) “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中的“新滋味”指什么? (3) “老天不负苦心人”的意思是什么? (4) 为什么“这个船舱里的背影

    20、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 (5) 结尾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 (27分) 阅读碰碰车。 中国第一桥在共和国诞生50周年前夕,举世瞩目的江阴大桥“中国第一桥”胜利建成了。走上大桥,迎面是巍然屹立的70层楼高的桥塔。桥塔上镶嵌(qin)的江总书记题写的“江阴大桥”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下熠(y)熠生辉。桥上,6车道的桥面宽阔平整,白色的行道线清晰地印在黑色的沥青上,不断地向远方延伸。两根海蓝色的主缆似蛟龙腾空而起,排列整齐的一根根垂直吊杆仿佛一排竖琴,正在弹奏豪迈激越的乐章。长江,江水滚滚,西来东去,江面千舟竞发,百舸争流。登上由此而南的汽渡,迎着朝阳远眺,主跨1385米的江阴大桥矫健

    21、优美,飞越长江,宛如水上彩虹一般。江阴大桥,气势宏伟的中国第一桥。江总书记视察时无限感慨地赞扬道:“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1) “举”在字典中解释:向上抬;提出;全;推选。“举世瞩目”中的“举”应选_。 (2) 填上合适的词。 _的桥塔 _的大字 _的工程 _的乐章(3) 写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4) 请从文中摘录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 你摘录的句子:_。你喜欢的原因:_。8. (16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森林与灌木丛一提到森林,你就会想到树木。的确,没有树木的森林是没有的。但是你可知道,_应该有树木,为了使森林生长得更好_需要那些矮小的灌木丛。要知道,森林是一座有成千上万“居民”的城

    22、市。“居民”之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鸟儿,它们很多都是住在灌木丛里。从早到晚它们在树上搜索,一看到甲虫或青虫,立即啄了带回去给巢里的小鸟儿吃。至于啄木鸟,则是森林的医生,它们在树上一边飞一边捉虫。_把灌木丛砍掉了,在里面隐居的鸟儿_飞走了。鸟儿_飞走,虫子_开始过起逍遥自在的日子,大量繁殖起来。要知道,对于虫子来说,树木就是摆好宴席的桌子。它们有的吃树叶,有的咬树根。树木就是这样干枯的。所以,如果你想保护森林,就应该爱护灌木丛,爱护森林里的鸟。(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词语。 但是你可知道,_应该有树木,为了使森林生长得更好_需要那些矮小的灌木丛。_把灌木丛砍掉了,在里面隐居的鸟儿_飞走了

    23、。鸟儿_飞走,虫子_开始过起逍遥自在的日子,大量繁殖起来。(2) “森林是一座有成千上万居民的城市。”这是一个_句。它把_比作_。这里的“居民”指的是_。(3) 为什么说“如果你想保护森林,就应该爱护灌木丛,爱护森林里的鸟”? 9. (8分) (2019五上浙江期末)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阅读内容人数百分比卡通画11256%时文杂志3216%武侠小说3015%文学名著2613%(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调查表中反映的情况。 (2) 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们有何建议? (3) 你喜欢看

    24、哪一类书?原因是什么? 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 (22分) 文言文 终不知车方孝孺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腐而轮败,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注释】越:越国。“辐”(f)”与下文的“辊(n)”、“辕(yu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诸:相当于“之于”。相属:一个接着一个。绐(di):欺骗。(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 辐腐而轮败。_ 以为车固若是。_效而为之者相属。_

    25、越人以为绐己,不顾。_(2) 翻译下列句子。 舟载以归而夸诸人。_及寇兵侵其境。_(3) 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_11. (9分) 课外阅读。 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曾子: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著名的弟子之一。 之:到,去。女:通“汝”,你。 顾:回来。彘:猪。 适:往,到。 特:只不过。待:依赖。子:你。 遂:就。(1) 当

    26、曾子的妻子阻止曾子杀猪时,曾子是怎么说的?(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 这则语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写出你积累的与本文表达的教子观念相同的名人名言。 12. (14分)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龟兔竞走龟与兔竞走。兔行速,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及兔醒,则龟已先至矣。(1) 这个故事是讲_和_的故事。故事的结果是_赢了。 (2) 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9题;共158分)1-1、1-2、1-3、1-4、1-5、1-6、2-1、2-2、2-3、2-4、2-5、3-1、3-2、3-3、3-4、3-5、4-1、4-2、4-3、4-4、4-5、5-1、5-2、5-3、5-4、5-5、6-1、6-2、6-3、6-4、6-5、7-1、7-2、7-3、7-4、8-1、8-2、8-3、9-1、9-2、9-3、二、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45分)10-1、10-2、10-3、11-1、11-2、11-3、12-1、12-2、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语文五升六暑期衔接训练第10讲 阅读理解B卷.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