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怀念姥姥和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docx

    • 资源ID:15460089       资源大小:20.3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怀念姥姥和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docx

    1、怀念姥姥和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怀念姥姥和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清明节到了,对姥姥的思念与日俱增,这个时候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姥姥我想你了,你在那边还好吗?!姥姥和母亲相依为命的日子姥姥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四年了,她活着的话该是105岁了。但姥姥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和血液里,她走后的这么多年里,我一天没能忘记她,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记忆里,常常想起我的姥姥。记得是在十多年以前了,在读者里偶尔看到一篇写姥姥的文章,我边看边哭,读了不知道多少遍,写的太像我的姥姥了,以至于我直到现在还在找那篇文章,可惜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再也没有能找到那篇文章,于是我今天想试着亲自写写我的姥姥,想把记忆里零碎的片段串成一段故

    2、事,但我实在不想去触动我心里埋藏的最柔软的那个部分,一方面怕自己写不好,一方面也是不想去回忆,毕竟姥姥的离去是我经历过的最痛心的生离死别,不管什么时候想起她依旧是满怀伤感。姥姥出生在民国元年,也就是1912年,17岁时嫁给了我的姥爷,20岁生了我的舅舅,32岁的时候生了我的母亲。姥爷家也算是家境比较殷实,开着一个小铺子,经营着柴米油盐,一家人生活的还算不错。可是好景不长,姥爷身体一直不好,在我姥姥39岁的时候,姥爷就过世了,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就像塌了天一样,我的母亲才7岁,还有19岁的舅舅,那一年是1951年。姥姥有意让舅舅把铺子开下去,可舅舅当时已经结婚生子,无意在继续经营,过他自己的小日

    3、子去了,也就是为舅舅的两次婚姻,把家里的一点积蓄全用光了,姥爷走的时候没有给姥姥留下多少钱,从此姥姥和我母亲相依为命,姥姥一人抗起了生活的全部重压,不仅要供母亲上学还要照顾两个人的生活,可想而知姥姥身上的担子有多么重,那段生活是多么的艰难。按理说姥姥那么年轻,应当带着母亲去改嫁,可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更是为了守着我的舅舅和我的母亲吧。母亲上学一年要5块钱的学费,可是把姥姥愁坏了,姥姥为了让母亲上学到学校哭着求爷爷告奶奶,孤儿寡母的,又有谁会给他们做主呢。无奈之下姥姥也曾让母亲不要再去上学了,可是由于母亲的坚持,姥姥还是在千难万难中凭着自己一手精

    4、湛的好女红,帮人做鞋做袜,换来微薄的收入供母亲读完了6年的小学,初中上了半年后,实在是没有钱没有粮了,母亲终于辍学了。也许是姥姥的举动感动了上苍,母亲辍学不久就赶上学校招收老师,母亲报名参加了考试,竟然考上了,就这样母亲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那年母亲14岁,1958年。母亲当了老师后,最初一个月有了18元的收入,除了8元的伙食费外,剩下的10元全部交给姥姥,姥姥顶多给母亲2元的零花钱。毕竟母亲挣钱了,这一下子姥姥和母亲的生活改善了不少,直到母亲18岁,1962年。在母亲上学期间也得到了姥姥两个弟弟也就是母亲的两个舅舅不少的帮助,一个在兰州,一个在青海,在以后的日子里依然给予了姥姥和我们一家经济上

    5、的不少支持。母亲18岁和父亲结婚,20岁时有了我,那年姥姥52岁。母亲结婚时和父亲讲好的条件就是婚后住到姥姥家,和姥姥生活在一起。在这期间姥姥的父亲去世后,前面提到的姥姥的两个弟弟由于在外地工作,姥姥又把自己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太姥姥接过来和我们一起住,以后随着我弟弟妹妹的出生,祖孙四代组成了一大家庭,靠我父母的工资和我两个老舅经济上的接济,度过了那个经济短缺的年代,一直到我太姥姥82岁去世,那年是1975年,姥姥63岁。和姥姥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我出生的时候,母亲才20岁,姥姥52岁。说实在的,母亲还是一个孩子,又是一名教师,60年代那个特殊时期,一整天就在学校里,除了上课就是政治学习,根本没有时

    6、间来照看我,母亲也就没有学会照顾我。父亲做公安工作,那时候的警察没有假期,半个月能回家一次就不错了。因此母亲是别人家孩子的老师妈妈,父亲是别人家孩子的警察叔叔,我就成了姥姥的孩子,姥姥就成了我的准妈妈。不是吗?当我饿的哭的厉害的时候,姥姥就让我吸她的奶,据姥姥说,每次都把她的奶吸出了水,但也只能让我稍微安静一会,毕竟没有乳汁吸出来,过后可能是觉得受到欺骗的我哭的更厉害,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奶粉,姥姥只好抱着我去学校找我母亲,学校离家也有好长的一段路,姥姥在这条路上不知道走了多少回,我就是这样吃着姥姥的奶水,也许还掺着姥姥的血水,更是沐浴着姥姥的爱一天天长大了。几年后,接连有了我的弟弟、妹妹,母亲

    7、依然是一心一意教她的书,桃李梅天下;父亲依然是安安心心做他的警察,守一方平安。可我的姥姥一个孩子看成了三个,加上我的太姥姥,一天要做五个人的饭,父亲要是回来的话就是六个人,刷锅洗碗一个人全都包了,除了一天三顿饭还要打理一家人的生活,就像一个总管,为我们这个家操劳着。姥姥做饭是一绝,就那么几样菜,几种调料,一点点油,以粗粮为主,白面也很少,可姥姥总能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饭菜,连父亲的同事都说,你丈母娘做的饭就是好吃,但我后来问起姥姥做饭的秘诀时她说就是火候掌握的和别人不一样。姥姥的火候是和别人不一样,就如她的跌宕人生,一个女人家早早就失去了男人的依靠,不得不为命运而抗争,也造就了姥姥的干练和豁达、

    8、聪明和能干、宽厚和慈祥,她像一颗松树伟岸而挺拔,更像一名战士坚强而勇敢,呵护着我们全家。姥姥从旧社会过来的,除了自己的名字,不识几个字,但姥姥的确很聪明,除了做的一手拿手好饭,还会量体裁衣,做的一手好针线活。要过年了,我们兄妹三个的衣服裤子、单衣棉衣、鞋子都是姥姥亲手裁剪缝制的,又合身又好看。穿新衣过大年,吃着姥姥做的年夜饭,还有各种为过年做的点心,那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候。在姥姥的呵护下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姥姥也为我们操碎了心,可能是姥姥的特殊经历,也因为我们是住在姥姥家,在当地看来我们就是外来户,让姥姥自我保护意识特强,每当有人欺负我们时,姥姥总是挺身而出和他们理论,生怕我们受到半点伤害

    9、。姥姥为了我们全家倾尽心血,这一切姥姥值得吗?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说法,外甥是个狗,吃了喝了就走。意思就是说,亲外甥白亲,到头来一场空。姥姥自然知道这些口舌,可我的姥姥从来也没有那么想,我们就像她的孩子,她更像一位母亲为我们铺就成长的路,为我们遮风挡雨,陪伴着我们长大。我从小就暗暗下决心,等我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报答姥姥,让她吃好的穿好的。说起姥姥的勇敢不得不说一下姥姥只身一人去兰州的事情。那是1976年,姥姥已经是64岁的高龄了,姥姥的大弟弟在兰州生病了,捎来口信要让姥姥去照顾一段时间,当时我们全家都很担心,姥姥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没人陪她,上千里的路程姥姥一个人能去得了吗?但这又是一趟不得不去

    10、的旅行。姥姥说没问题,鼻子底下有嘴,怎么也能去了,可是姥姥说的一口方言别人能听懂吗?爸爸将信将疑给姥姥买好了火车票,送到了平遥车站,就这样姥姥手里揣着一份写有大老舅地址的信封开始了她的兰州之旅。几个月后等姥姥回来讲起她一路的经历真像是一部探险小说。从平遥去兰州要在西安换车,姥姥说,在西安下了车还是晚上,她见车就上,逢人就拿出信封让人家看,几次从车上让人家撵下来,最后终于坐上了到兰州的火车。到了兰州火车站后又打三轮车,三轮车夫左饶右绕了半天后才到了大老舅家,再一看原来大老舅家就在火车站的对面不远,但敲开大老舅家的门时,全家人怎么都不敢相信是姥姥一个人来到兰州。后来一直困扰姥姥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

    11、火车整夜都在打竹板,后来才知道那是因为以前铁路线路都是有缝钢轨,车轮滚动时会发出哐当哐当有节奏的撞击声,姥姥就以为是打竹板了。姥姥的聪明还体现在她的打麻将和摸纸牌上,姥姥总是赢多输少。至今我都能想起姥姥80岁时和我们一起打麻将的情形,总是思维敏捷,胸有成竹。姥姥还爱抽烟,那个时候也买不起好烟,就是8分钱一盒的勤俭烟,再贵的姥姥也舍不得买。姥姥的晚年生活1976年奶奶突然去世了,为了照顾爷爷,我们搬回了奶奶家住,母亲也从姥姥家所在的学校调回了奶奶家所在的学校,这个阶段姥姥大部分时间也跟着我们来到了奶奶家,等姥姥想回她自己的家住的时候,母亲一到星期天就去看姥姥,并给姥姥带去钱和吃的。1981年我到

    12、外地上学了,那年姥姥69岁。每次我假期回来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去看姥姥。姥姥爱吃北京的糕点,我就把父母给我的学费省下来,每次给姥姥买一盒北京的鞋盒子点心,一盒10元。姥姥还爱喝藕粉,北京、太原都没有,终于在沈阳的一个商场找到,每次从沈阳给姥姥买上几盒带回来,一盒3毛6分钱,直到我毕业。1984年,我参加工作了,那年姥姥72岁。每次我看姥姥的时候,姥姥不管是在做什么,即便是正在和人打牌也必然是马上下来回到家给我做饭,不多一会几个菜就做好了,并且把那个白锡壶拿出来斟满酒,再倒满一小酒盅酒,划一根火柴引燃小酒盅中的酒,拿起白锡壶对着小酒盅,一壶酒就烫好了,祖孙二人,我贪婪地吃着喝着,姥姥微笑地看着,

    13、那个场面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不能忘怀。姥姥家院子里还有一颗大枣树,每到秋天枣儿熟了的时候姥姥把它做成酒枣给我和弟弟妹妹留着,还让我带给同事吃。我刚参加工作挣的钱也不多,姥姥爱吃太原的黑豆腐干,回家的时候我也给姥姥买着带回去,有时候也给买点好烟给姥姥,也会给姥姥一些零花钱,尽管姥姥从来不要我的钱,说有父母给的钱就够了,让我自己攒着结婚用。姥姥曾经和我说过什么时候能去太原领着我好好逛逛,因为姥姥去过西安、兰州,见过大世面,她向往大城市,但姥姥的这个愿望最终成了我终身的遗憾。那时候我住单身宿舍,三个人一个家。交通也不便利,姥姥70多岁了来太原的话还要坐长途车,去了也没地方住,即使来了上街吧还

    14、得挤公交车,把困难想的太多。实际上没地方住,就和我挤一个床又怎样。我经常说起这些的时候,母亲总是说你已经做的不错了来安慰我,但这成了我永远的痛。在姥姥离开我们的日子里姥姥81岁的时候离开了我们,那年是1993年。最后几年姥姥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年冬天咳嗽的越来越严重,最后还是因为肺心病去世。姥姥去世前的几天我回过一次家,但没有想到姥姥说走就走了,总觉得是慢性病,一年一年都挺过来了。但突然得到姥姥病重的消息赶回家时,一进院子就全明白了,姥姥离我们而去了,我亲爱的姥姥永远的走了,母亲哭着告诉我一切时,我的身子一下子瘫软了下去,怎么也不敢相信姥姥会走得这么快,一句话也没有跟我讲就走了,我还没来得及好

    15、好孝顺呢。由于母亲那时候身体已经有病,怕母亲太伤心,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任凭泪水在脸上泛滥。母亲对我们说,你们到姥姥的灵前好好地去哭哭吧,你姥姥亲了你们一会呢。但母亲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泣不成声,姥姥何止是亲了我们一回,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姥姥给了我们全部的爱。我们兄妹三个拿着已经扎好的花圈,去了姥姥家,当看到姥姥巨大的遗像摆在那里,姥姥就躺在后面的棺木里,我们一下子就跪倒那里嚎啕的大哭起来,那种痛撕心裂肺,周围看的人也都跟着唏嘘起来,但得知我们是姥姥的外甥时说终于没有白亲。姥姥走得也算风光,舅舅为姥姥雇了两家戏班子吹拉弹唱,出殡那天,十六个人抬着姥姥的棺木,硬是走走停停,绕遍了全村,走了一下午才来到祖坟,但姥姥的棺木缓缓下葬,最后变成一个坟丘时,姥姥真的是入土为安了,但留下了我们对姥姥绵延不绝的思念。现在已经是清明节的凌晨两点多了,也是姥姥离开我们24年的日子,谨以此文献给我们亲爱的姥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最想说的就是:姥姥我们想你。 2017年4月4日凌晨2点55分


    注意事项

    本文(怀念姥姥和我们在一起的那些日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