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含答案解析教学文档.docx

    • 资源ID:15452427       资源大小:250.67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含答案解析教学文档.docx

    1、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含答案解析教学文档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 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

    2、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一、选择题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1.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A.合理密植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C.增长光照时间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

    4、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

    5、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下列有利于大棚农作物增产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原理有关的是( )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

    6、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A.人工授粉B.合理密植C.适时松土D.晚上适当降低大棚温度3.植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D.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4.下图示植物

    7、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C.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D.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5.某生物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探究实验(同种植物),该实验探究的是绿色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强度与( )A.叶片的多少(面积)有关B.光线的强弱有关C.环境的温度有关D.环境的湿度有关6.没有晒干又放置过久的玉米堆会发热,那么与玉米细胞产热直接相关的生理作用是(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运输作用7.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多种

    8、,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根吸收的水分中,95%以上被光合作用利用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D.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8.如图为“鲲鹏”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不科学的是() A.B.C.D.9.在完成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探究后,恬恬同学选取了有白斑叶的牵牛花进一步探究。如图所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放入盛有酒 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漂洗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则变蓝的是绿叶、叶绿色部分、

    9、绿叶该实验可说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淀粉是光合作的产物 A.B.C.D.10.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2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别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3将A,C装置放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情况;4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此实验不能验证( )A.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C.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素影响D.旱地生活的植物

    10、,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11. 南瓜植株生长旺盛时,每天要从根吸收大量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时( ) A.组成植物体B.留在植物体内C.蒸腾作用散失D.用于呼吸作用12.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1过程表示光合作用,2过程表示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基础C.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有机物D.绿色植物通过2过程,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13. 栽培植物要适时松土,是为了使根得到充分的氧气直接用于(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输导作用14.如图表示用天竺葵“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 )A.暗处理一昼

    11、夜是让天竺葵内淀粉耗尽B.部分遮光后放阳光下照射1hC.酒精脱色使色素溶解于大烧杯内水中D.该实验要研究的变量是光照15.通过调控温室大柳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产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升温以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B.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C.夜晚适当降温以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D.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16. 害虫啃食农作物叶片,将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 A.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B.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减少C.蒸腾作用减弱,散失的水分减少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17.要探究绿色植物叶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应选用哪两个实验

    12、装置做对照实验?()A.B.C.D.18. 水分进出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A.根毛、导管、气孔B.根毛、筛管、气孔C.气孔、根毛、导管D.根毛、气孔、导管19.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B.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20. 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增加二氧化硫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合理密植延长光照时间 A.B.C.D.二、非选择题21. 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表达式,请据图回答:+ +氧气 (1)图中A表示_ (2)植物通过

    13、蒸腾作用,可促进_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_中,这些能量通过_作用释放出来,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起到了重要作用 (5)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答出一点即可)_ 22.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包括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转化和输出过程,以维持自身稳定。请分析回答: (1)绿色开花植物从环境中获取的水、无机盐、二氧化碳,氧气等物质主要通过_(填结构名称)进入植物体。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参与物质合成和分解,

    14、与之相关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通过一定的结构散发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的_发挥着重要作用。 (2)人体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防经过消化最终分别分解成_,这些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并运到组织细胞。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入肺泡后,需要经过_两次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中的_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能量,产生的废物通过循环系统、_协调活动排出体外。 23.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合成_,并释

    15、放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作用。 24.精准扶贫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金乡白梨瓜因无公害、肉质甜脆、口感清爽深受消费者青睐,如图依次为大棚、梨瓜、叶片进行的三项生理过程,晴朗的夏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以及大棚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请你联系教材内容学以致用:(1)为提高坐瓜率,果农会将当日开放

    16、的梨瓜雄蕊与雌花的柱头“对花”,该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 (2)王大爷将取暖用的蜂窝煤炉搬进大棚,升温的同时还可以提高_的浓度,进而增强梨瓜的_作用。 (3)图三中,梨瓜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填字母)。 (4)图四中,能表示图三C过程的曲线为_(填标号)。 (5)图五中,梨瓜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_(填字母)。 25.如图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叶片的结构模式图,A、B、C、D表示物质,1、2、3、4、5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甲图中的A表示进入的气体是_,则C表示排出的其他是_,产物除了C外,还有D_ (2)乙图中,含有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17、的结构是1_ (3)乙图中,既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又是气体交换“窗口”的结构是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D 【解析】 A、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照作用效率,A不符合题意;B、提高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B不符合题意;C、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增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不符合题意;D、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作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无关,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1、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2、

    18、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2.【答案】B 【解析】 A.人工授粉可以提高受精率,提高了产量,A不符合题意;B.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B符合题意;C.及时中耕松土,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氧气,有利于农作物根的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D.夜晚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可以降低农作物的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也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浓度、无机盐等。3、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

    19、,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3.【答案】B 【解析】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然后通过根、茎、叶中导管运输。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绝大部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所以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故答案为:B【分析】了解植物体吸收水分及散失水分的过程: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部导管茎叶气孔大气。据此答题。1、水分进入植物体内

    20、的途径: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总是比土壤溶液的浓度大,土壤里的水会渗入到根毛细胞里,再向表皮以内的细胞逐步渗入,最后进入导管,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叶被植物吸收进入导管;根内的导管与地上部分茎、叶的导管相通,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输送到茎、叶等其他器官中。2、植物吸收的水分90%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4.【答案】D 【解析】 A、AB段,氧气的释放量是定值,表示光合作用没有进行,A不符合题意;B、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进行,从B开始氧气的吸收量在减少,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D段氧气释放量大于

    21、氧气的吸收量,所以B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B不符合题意;C、C点释放的氧气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即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C不符合题意;D、DE段,释放的氧气大于零,所以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应大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料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有机物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线粒体条件(是否需要光)是否能力转换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内将有机物的能量释放出来5.【答案】A 【解析】 从图中看出,不同组别之间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因此他们探究的可能是叶

    22、片的多少与蒸腾作用强弱的关系。故答案为:A【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6.【答案】B 【解析】 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光合作用储存能量,蒸腾作用吸收热量,因此,没有晒干又放置过久的玉米堆会发热,那么与玉米细胞产热直接相关的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

    23、故答案为:B【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有机物中储存着能量,这些能量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7.【答案】B 【解析】 A.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A不符合题意;B.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

    24、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B符合题意;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C不符合题意;D.气孔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2、蒸腾作用的意义如下:(1)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水分从气孔蒸腾,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从而促进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同时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3)降低植物体的温度。8.【答案】D 【

    25、解析】 A.该实验中用不透光的锡箔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处理可以形成见光和不见光两部的对照实验,此实验的变量是光。该实验现象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A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C.该装置是验证种子萌发时释放二氧化碳的实验。种子萌发时,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将萌发的种子瓶内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C不符合题意;D.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

    26、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2、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干扰实验结果。9.【答案】C 【解析】 在实验中,将牵牛花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运走或消耗掉叶片中的原有的淀粉,可见此说法正确。将此装置放在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显色。此选项说法正确。脱色漂洗后,向叶片滴加碘液,则变蓝的是绿叶的见光部分、叶绿色部分,绿叶不会变蓝,因为瓶子中的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瓶中缺乏二氧化碳,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所以不会变蓝。可见此观点错误。叶绿色部分能变蓝,而白斑部分不会变蓝,因为白斑部分没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的见光部分变蓝,铝箔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绿叶不会变蓝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卷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含答案解析教学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