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化脓性骨髓炎1doc.docx

    • 资源ID:15449385       资源大小:26.8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脓性骨髓炎1doc.docx

    1、化脓性骨髓炎1doc 化脓性骨髓炎 概述 化脓性骨髓炎是指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的骨膜、骨密质、骨松质及骨髓炎症,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将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力,甚至危机生命。化脓性骨髓炎按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和慢性骨髓炎两种。急性期常有骨质破坏,病程发展为慢性时,则出现骨质硬化。骨髓炎感染途径分为三类:第一类血源性感染,是指细菌从身体其他感染病灶经血性到达骨组织,在身体抵抗力差或细菌具有高度感染力的情况下发生骨髓炎;不少病人无明显感染灶,发生脓毒败血症。第二类创伤后感染,是指由开放伤或骨骼手术后引起的骨髓炎;第三类蔓延性感染,是由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直接蔓延而来。一、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急性血源性骨髓

    2、炎常见于3-15岁的儿童和少年,即骨生长最活跃的时期,男多于女。胫骨和股骨发病率最高(约占60%),其次为肱骨、桡骨及髂骨。 (一)病因: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源于败血症,多发生于儿童长骨的干骺端。致病菌常为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乙型链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偶尔可见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沙门杆菌、肺炎球菌或其他化脓菌,大部分对青、链霉素有抗药性。常见的原发病灶有脓疱、齿龈脓肿及上呼吸道感染。 (二)病理: 骨髓炎的发生,细菌毒力大小是外在因素,全身状况或局部骨骼抵抗力是内在因素。长骨干骺端有很多终末小动脉,循环丰富,血流慢,细菌易于繁殖。有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常聚集成团,在细小动脉内形成栓塞,使血管

    3、末端阻塞,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利于细菌生长和感染的发生。临床上,扭伤和挫伤等所致局部组织损伤,常为骨髓炎发生的间接原因。 感染开始后48h细菌毒素即可损害干骺端的毛细血管循环,在干骺端生成脓液,经过哈佛氏系统和伏克曼管进入骨膜下,使骨膜剥离,导致骨质破坏、坏死和由此诱发的修复反应同时并存。早期以破坏和坏死为主,皮质骨内层接受干骺端的血液供应,血供受损后,骨质坏死,肉芽组织将其与存活的骨分开,形成死骨片,骨膜反应生成新骨称为包壳,包裹感染骨和坏死骨,以后包壳出现缺损形成骨瘘和窦道,引流脓液。后期以骨增生为主。 1.脓肿蔓延途径 (1)脓肿向长骨端蔓延。因骨骺板抵抗感染的能力较强,脓液不易穿破骺板进

    4、入关节腔,多向骨髓腔扩散,致使骨髓腔受累。髓腔内脓液压力增高,可再沿中央管扩散至骨膜下层,形成骨膜下脓肿。 (2)脓液突破干骺端的坚质骨,穿入骨膜下形成骨膜下脓肿;压力进一步增高时,突破骨膜流入软组织。也可沿哈佛管侵入骨髓腔。 (3)穿入关节,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小儿骨骺板是抗御感染的天然屏障,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但成人骺板无抵御能力,较易并发关节炎。如干骺端位于关节囊内(如股骨颈位于髋关节囊内),则脓肿亦可穿破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形成化脓性关节炎。 2.骨的营养 靠近骨髓腔部分由滋养血管供给,贴近骨膜的骨皮质部分由骨膜下小血管网供给。骨膜被脓肿掀起时,该部骨皮质失去来自骨膜的血液供应,严重影

    5、响骨的循环,造成骨坏死。脓液进入骨髓和中央管后,在管腔内通过的滋养血管因炎症而形成血栓和脓栓,骨内血供被阻断,造成骨坏死。坏死区的分布和大小,视缺血范围而定,严重时可发生整个骨干坏死。由于骨膜剥离,骨膜深层成骨细胞受炎性刺激而生成大量新骨,包裹于死骨外面,形成包壳,可代替病骨起支持作用,脓液即由此流出。小块死骨可吸收或经窦道排出,大块死骨则不能排出或吸收,死腔不能闭合,伤口长期不愈,成为慢性骨髓炎。 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起病急,开始即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多有弛张性高热,可达3940,有时并发寒战,脉搏快,口干,食欲不振。可有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患儿烦躁不安,严重者可有谵妄、昏迷等败

    6、血症表现。追溯病史,有的曾有感染灶。 外伤引起的急性骨髓炎,除有严重并发症或大量软组织损伤及感染外,一般全身症状较轻,感染较局限,少有发生败血症,但应警惕并发厌氧菌感染的危险。 2.局部症状 早期有局部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肌肉有保护性痉挛,惧怕移动患肢。患儿常将肢体置于保护性姿势,以减轻疼痛。患部皮温增高,有深压痛,但早期可无明显肿胀。数日后,局部皮肤水肿、发红,为已形成骨膜下脓肿的表现。脓肿穿破骨膜进入软组织后,压力减轻,疼痛缓解,但软组织受累的症状明显,局部红、肿、热,有压痛,并可出现波动。脓液进入骨干骨髓腔后,整个肢体剧痛肿胀,骨质因炎症而变疏松,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检查 1、实验室检

    7、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早期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都在1010的9次方/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可伴有贫血及血沉增快。早期血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50%75%,通常在感染后24h即可获得血液阳性培养结果。局部骨穿刺抽出脓液,涂片找到细菌即可确诊。血液及脓液细菌培养的同时,均应作细菌药物敏感试验,以便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2、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可在骨膜下或骨质内抽出脓性混浊液。选用的内芯的穿刺针,在压痛最明显的干骺端刺入,边抽吸边深入,不要一次穿入骨内,以免将单纯软组织脓肿的细菌带入骨内,抽出浑浊液体或血性液可作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涂片中发现多是脓细

    8、胞或细菌即可明确诊断。任何性质突刺液都应作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 3、X线检查: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异常发现,2-3周后可见骨破坏征象及骨膜反应。用过抗生素的病例出现X线表现的时间可以延迟至1个月左右。X线检查难以显示出直径小于1cm的骨脓肿,因此早期的X线表现为层状骨膜反应与干骺端骨质稀疏。当微笑的骨脓肿合并成较大脓肿时才会在X线片上出现干骨区散在性虫蛀样骨破坏。死骨可大可小,小死骨表现为密度增高阴影,位于脓腔内,与周围骨组织完全游离。大死骨可为争段骨坏死,密度增高为而无骨小梁结构可见!少数病例有病理性骨折。 4、CT检查:可以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对细小的骨脓肿仍难以显示。 5、MRI检查

    9、:可以更早期发现在长骨干骺端与骨干内有炎性异常信号,还可以显示出骨膜下脓肿。因此,MRI检查明显优于X线和CT检查。 6、核素骨显像:病灶部位的血管扩张和增多,使99m锝早期浓聚于干骨端的病变部位的一般于发病后48小时即可有阳性的结果。核素骨显像只能显示出病变的部位。但不能作出定性诊断,因此该项检查只具有间接帮助诊断的价值。 鉴别诊断: 1.软组织炎症 早期急性骨髓炎与早期蜂窝织炎、丹毒等软组织炎症常不易鉴别。软组织炎症时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而局部红肿较明显,压痛较浅。早期急性骨髓炎压痛常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处。以单指检查时,患部四个平面均有深部压痛征,此即肢体圆柱形深部压痛征。软组织炎症时,因病变

    10、居于骨骼之一侧,故压痛只限于一个或两个平面,这一点对早期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此外,两者骨扫描所见也不相同。 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肿胀压痛在关节间隙而不在骨端,关节活动度几乎完全消失。有疑问时,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可明确诊断。测定血中C-反应性蛋白含量有助于判断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否并发化脓性关节炎:合并化脓性关节炎时,C-反应性蛋白值较单纯骨髓炎为高,且起病后迅即出现此种差别;化脓性关节炎患者C-反应性蛋白恢复正常值也较迟。红细胞沉降率虽也具有鉴别诊断意义,但两组患者之差别出现较晚,恢复正常值也迟得多,不如C-反应性蛋白之变化能准确反映临床状况。 3.风湿性关节炎 为风湿病的一部分,起病缓慢,

    11、全身情况(如发热)和局部症状(关节肿痛)均较轻,常为多关节游走性,血沉、抗O等血液检查常呈阳性。 4.恶性骨肿瘤 特别是尤文肉瘤,常伴发热、白细胞增多、X线示“葱皮样”骨膜下新骨形成等现象,须与骨髓炎鉴别。鉴别要点为:尤文肉瘤常发生于骨干,范围较广,全身症状不如急性骨髓炎重,但有明显夜间痛,表面可有怒张的血管。局部穿刺吸取活组织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并发症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过去死亡率很高(约25%),但由于近年来对此病有进一步的认识,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适当抗菌药物与综合疗法的应用,死亡率已大为降低(约2%)。 由于骨骼感染引起骨质破坏,形成死骨,常转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甚至发生各种并发症,影

    12、响功能。常见的并发症为: (一)化脓性关节炎。 (二)病理骨折。 (三)肢体生长障碍,如骨骺破坏,肢体生长长度受影响,患肢变短;或因骨骺附近炎症,血液供给丰富,使骨骺生长较快,患肢反而稍长。有时亦因骨骺部分受累,形成畸形生长,如膝内翻或外翻等。 (四)关节挛缩及强直。 (五)外伤性骨髓炎常因感染而有骨折延迟连接和不连接,以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六)若在急性期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或细菌毒力强,可并发败血症或脓毒血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骨髓炎复发的危险性与感染的部位及发病后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等因素有关:位于跖骨的骨髓炎复发率可高达50%,涉及股骨近端,胫骨近端和远端的干骺端的骨髓炎复

    13、发率为20%30%。而腓骨远端、上肢骨与脊柱的炎症感染则预后较好,易于痊愈。儿童急性骨髓炎经治疗一年后的复发率为4%。 治疗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磺胺及抗生素问世以前,死亡率高,治疗不及时常转为慢性骨髓炎,甚至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化脓性关节炎、病理性骨折和肢体生长障碍,造成肢体短缩或畸形,影响肢体功能。近年来由于做到早期诊断,以及药物疗法和外科处理上的改进,其严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显著降低。急性骨髓炎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应用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和适当的局部处理。 1.全身治疗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高热时降温、补液、纠正酸中毒;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给予易消化富于蛋

    14、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 2.药物治疗 骨髓炎为全身感染的一部分,应及早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随着耐药性菌株的出现,抗生素不断更新换代,作选用抗生素并非产品愈新价格愈贵就愈好,而应根据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使用,一些已长期使用的药物对于适当病例还是有效的。现将用于治疗骨髓炎的几种主要抗生素列举如下。 (1)青霉素类(penicillin):青霉素对酿脓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感染应列为首选,对厌氧菌感染也有良效。者 (2)头孢菌素类(cephalosporin):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胃酸及-内酰胺酶稳定,过敏反应少等优点。 (3)万古霉素(vancomycin):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15、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有很强的作用,对于不能耐受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之患者应列为首选抗生素。 (4)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是对有临床意义的厌氧菌(特别是脆弱杆菌群)作用最强的抗生素之一,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也有作用。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对包括骨在内的多数组织穿透力强,还可渗入脓肿。 (5)利福平(rifampin):利福平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有作用,对凝固酶阳性和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作用尤为强大,但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之作用不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常合并应用利福平与一种半合成青霉素治疗葡萄球菌性骨髓炎。 (6)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

    16、de):氨基糖苷类包括庆大霉素(gentamicin)、妥布霉素(tobramycin)、丁胺卡那霉素(amikacin)和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对需氧革兰阴性菌感染效果好,对革兰阳性菌效果差,对链球菌和厌氧菌也无作用。 (7)喹诺酮类(quinolone):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对细菌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其代表药物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8)三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异恶唑(Trimethoprimi Et Sulfamethoxazoli,TMP-SM2)可注射或口服,主要用于需氧革兰阴性菌感染,对一些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17、球菌和酿脓链球菌也有效。 (9)甲硝唑(metronidazole):甲硝唑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效果好且价廉,可用于除放线菌和微需氧链球菌以外的所有厌氧菌。此药易吸收且易穿透各种组织和脓肿。 对于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应根据感染类型、致病菌种、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及宿主状态,选择适宜的抗生素治疗。用药方式多主张联合用药。 3.局部治疗 早期应用夹板、石膏托或皮肤牵引,抬高患肢并保持功能位,防止畸形和病理骨折,并有利于炎症消退。如给予大剂量抗生素23天后仍不能控制症状,或诊断性穿刺时在骨膜下或骨髓腔内抽吸到脓液或渗出液,即应在压痛明显处骨皮质上钻一系列小孔,然后用电锯或骨刀沿钻孔凿开进行“开窗”引流。

    18、注意勿剥离骨膜。如病人来院时发病已有数日,或发病才来,经强化抗生素和全身支持疗法12天内无显效者,即应切开骨膜进行钻孔,开窗引流。宁失之于过早而不失之于过晚,如引流不见脓液无甚危害,而过迟者, 可形成广泛骨髓腔扩散,大块骨坏死,全身病情趋于危重。对骨膜下的脓液引流的必要性应无争议,但有人认为不一定需要钻开骨皮质。有的学者认为骨内有足够血液供应,抗生素可达骨髓和骨皮质,有效地消灭细菌,控制炎症发展,此对发病12天内进行治疗者可能有效。作者强调早钻开骨皮质有利于判断骨髓腔内感染,及时开窗引流可防止感染扩散。特别是病人来院治疗往往较迟。 预后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在无抗生素的情况下,死亡率很高。在有抗生

    19、素后死亡率下降为2%3%,但治疗效果仍然并不理想,疗程长,常按月计算,严重影响健康。对成人患者症状重,痛苦大。对1岁以下的婴儿的骨髓炎,由于全身症状不明显,因此不能早期诊断,一旦发现,骨骺已遭严重破坏,引起肢体发育障碍,造成终身残废,若能及早诊断,及时进行有效的抗生素局部和全身治疗,可获得痊愈。Cunha指出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治愈率达到92%。 护理 为血行播散感染引起,应积极预防、治疗败血症; 积极防治皮肤、黏膜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等。重点是对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高热时应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酒精擦浴等,预防高热惊厥。急性

    20、骨髓炎初起时伴有高热、寒战、厌食、烦躁等症状。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是局部症状,应按危重病人护理。 2、 全身支持疗法,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退热、补液、计出入量, 贫血时可输新鲜血,给予高蛋白饮食并补充多种维生素。 3、皮肤准备。术前必须清洗皮肤,以清除皮肤污垢,备皮时应避免损伤皮肤。 4、饮食管理:一般手术前8 小时禁食,4 小时禁水。 5、术前检查配合:术前检查对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如督促患儿家长留置大小便标本,护送患儿做好X 光拍片、特殊检查的准备以及做好皮试等。 6、心理护理:患儿到医院后,护士应对患儿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感,细心护理患儿,与患儿建立起融洽的友

    21、好关系。并且多与家长交谈,让家长了解一般疾病知识与护理方法,使家长和患儿对医护人员有一种信任感,从而改善患儿心境,提高信心,促进患儿身心康复。 二、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小儿手术时大多数采取全麻,待返回病区后,一般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测生命体征每30 分种一次,直到全麻清醒。 2注意临近关节有无红、肿、热、痛或积液出现: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抗生素。一般在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2-3周。注意大剂量用药的毒性反应。 3、术后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因制动卧床活动少,易引起便秘,多给予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4、患肢用

    22、石膏托固定,有利于减轻疼痛,防止骨折。但触到骨突部位,若疼痛明显,表明有石膏压迫现象,需及时处理。并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发生。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注意皮肤色泽、温度、感觉、疼痛及肿胀等情况。 5、按医嘱做好引流管持续冲洗及负压引流。注意保持引流通常,及时更换辅料。可用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冲洗骨髓腔,24 小时冲洗液应均匀滴入,注入液量和流出液量要详细记录,若差额数大时,可能有输出管堵塞,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观察引流量、气味、颜色的变化,每日更换无菌引流瓶。并观察患肢伤口敷料外观是否清洁。拔管指征:引流液清亮;肢体肿胀消退;患儿体温正常时根据患儿全身情况可以拔

    23、管。 6、 功能锻炼:早期进行伤止肢肌肉舒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晚期除继续作肌肉舒缩运动外,活动范围可扩展到各大关节为主的全面功能锻炼。 7、预防褥疮:有窦道形成时加强局部皮肤护理。 二、慢性骨髓炎 病因 在急性期中,经过及时、积极的治疗,多数病例可获得治愈,但仍有不少病人发生慢性骨髓炎。形成慢性骨髓炎常见的原因如下: (一)在急性期未能及时和适当治疗,有大量死骨形成。 (二)有死骨或弹片等异物和死腔的存在。 (三)局部广泛疤痕组织及窦道形成,循环不佳,利于细菌生长,而抗菌药物又不能达到。 病理 急性期的症状消失后,一般情况好转,但病变持续,转为慢性期。 由于死骨形成,较大死骨不能被

    24、吸收,成为异物及细菌的病灶,引起周围炎性反应及新骨增生,形成包壳,故骨质增厚粗糙。如形成窦道,常经年不愈。如引流不畅,可引起全身症状。 如细菌毒力较小,或机体抵抗力较强,脓肿被包围在骨质内,呈局限性骨内脓肿,称布劳德氏脓肿(Brodies abscess)。常发生在胫骨上下端,起病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仅于数月或数年后第一次发作时才有局部红肿和疼痛。如病变部骨质有较广泛增生,使髓腔消失,循环较差,发生坚实性弥散性骨髓炎,称加利氏骨髓炎(Sclerosing osteomgelitis of Garre)。最常发生在股骨和胫骨,以间歇疼痛为主。 临床表现: (1)病史:多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开放性骨

    25、折或战伤史。 (2)症状与体征:局部红肿、疼痛、流脓,可伴有恶心,发热等全身症状,反复发作。有时有小死骨片自窦道流出。窦道周围常有色素沉着。有时临床上已愈合,但在数月或甚至数年后突然周身发热,患肢疼痛,原来的窦道口红肿,继而溃破。经休息或治疗;上述症状消退,但多仍遗留窦道,如此反复发作 。炎症静止期可无全身症状。 检查 1 送脓液涂片检查、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2.x线摄片表现为骨质不规则增厚和硬化。有残留的骨吸收区或空洞,其中可有大小不等的死骨;有时看不到骨髓腔。小骨腔和小死骨在硬化骨中有的不能显影,所以实际存在的数目往往比照片上所显示的多。为了明确死骨或骨腔与窦道的关系,可用碘油或12

    26、5碘化钠溶液作窦道造影。 3 皮肤疑有恶变者,应行病理检查 并发症 畸形:由于骨骺受炎症的刺激,使患肢过度生长而变长,或因骨骺板破坏,影响发育,肢体短缩,骨骺板一侧受破坏,发育不对称,使关节呈内翻或外翻畸形;由于软组织疤痕挛缩,也可引起屈曲畸形。 关节强直:由于感染扩散到关节内,关节软骨面破坏,使关节呈纤维性或骨性强直。 癌变: 窦道口皮肤由于不断受刺激,可合并癌变,常见为鳞状上皮疡。 治疗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药物的综合疗法,即改善全身情况,控制感染与手术处理。由于重病长期卧床,尤其在血源性急性发作后,极需改善全身情况。除用抗菌约物控制感染外,应增进营养,必要时输血,手术引

    27、流及其他治疗。 药物应用宜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如有急性复发,宜先按急性骨髓炎处理,加强支持疗法与抗菌药物的应用,必要时切开引流,使急性炎症得以控制。 无明显死骨,症状只偶然发作,而局部无脓肿或窦道者,宜用药物治疗及热敷理疗,全身休息,一般一、二周后症状可消失,无需手术。 如有死骨、窦道及空洞、异物等,则除药物治疗外,应手术根治。手术应在全身及局部情况好转,死骨分离,包壳已形成,有足够的新骨,可支持肢体重力时进行。手术原则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死骨、异物、窦道、感染肉芽组织、疤痕等,术后适当引流,才能完全治愈骨髓炎。骨髓炎手术一般渗血多,要求尽量在止血带下进行,作好输

    28、血准备。 (一)病灶清除开放引流法在过去,常用奥尔(orr)氏开放手术法,目的在清除病灶,消除死腔,充分引流,以利愈合。即彻底去除窦道、疤痕组织、死骨、异物,乱除死腔中的肉芽组织,切除不健康的骨质及空腔边缘,使之呈碟形。但应注意不可去除过多骨质,以免发生骨折。并注意少剥离骨周围软组织如骨膜等,以免进一步影响循环妨碍愈合,伤口不予缝合,用油纱布填充,外用石膏固定。2周后更换敷料,以后每46周更换一次,直至愈至。此法有一定缺点即伤口长期不愈需多次换石膏,臭味较大,邻近关节被固定过久,引起僵硬,肌肉萎缩,疤痕也较大。在小部分病人,如软组织缺损过大,或不能缝合皮肤时,仍有使用价值。 (二)清除病灶、滴

    29、注引流法在彻底清除病灶,死腔碟形化后,洗净伤口,只定点缝合皮肤,不分层缝合。伤口内放两根细导尿管或塑料管,术后其中一根用生理盐水滴注引流,每1000毫升生理盐水内加青霉素80万单位,一日约2000毫升,另一根作负压吸引。当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后一周左右。由于伤口有充分滴注冲洗引流,感染容易控制,骨腔凝血机化,而后骨化。大多数病人伤口在一月内得到愈合。少数术后伤口不愈或复发的病人,大多是由于清除病灶不彻底引起的。再次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和滴注引流后可获成功。术后伤口缝合不可过紧,必须保持不断滴入,同时又能流出,以免引流不畅。滴注引流法的缺点是容易沾湿被褥,因此要防止潮湿,以免病人受凉,一般采用多量敷料吸水,塑料布和护架保护被褥。如用两根细导尿管,一根滴入液体,另一根用负压吸出(如胃肠减压器),可减轻上述情况。 (三)消灭死腔的手术股骨、胫骨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病灶清除术后如死腔很大,可用带蒂肌瓣充填死腔。勿损伤该肌瓣的血管神经,肌瓣不宜太大,避免蒂部扭转。 (四)病骨切除有些慢性骨髓炎,如肋骨,腓骨上端或中分、髂骨等。可考虑采用手术切除病变部分。 (五)截肢在感染不能控制,患肢功能完全丧失,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时,经慎重考虑后,方可采用。 火器伤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处理,要彻底清除病灶,用滴注引流法根治。 _


    注意事项

    本文(化脓性骨髓炎1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