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版.docx

    • 资源ID:15411318       资源大小:20.8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版.docx

    1、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版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案 (教师用)【导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导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区分联想和想象,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课时】 2课时 【预习导引】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有关传说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

    2、影响的一部新诗集。它确定了郭沫若在我国现代史上新诗歌奠基人的地位。本诗作于1921年10月24日,那时作者留学日本,满怀憧憬,于春末秋初两度回国,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象使他失望了。诗人凝视“缥缈”的星空,幻想出神异的世界,诗中寄托了他美好的社会理想,抨击了黑暗、丑恶的社会现实,唤醒了人民为争取自由、幸福生活而斗争。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注音: 缥pio 缈mio 鲛jio解词: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定然:必定这样。珍奇:贵重稀奇。闲游:悠闲散步。陈列:把东西摆出来供人观看。3认真朗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

    3、考下列问题。 朗读天上的街市,思考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再由星星引出了对天上街市的描写。第二节,具体描绘天上街市的神奇景象。第三、四节,由天上的街市想像到天上的生活。 朗读静夜,思考诗人具体写了什么?那些是写实,哪些是想像?写了:月光、村外、松林、白云、疏星、天河、海雾、鲛人月、村、林、云、星是写实。 “鲛人流珠”是想像。4在文中画出你感到难以理解的句子,认真品读,准备课上与同学老师交流。【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

    4、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 2 学生按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板书)想像 过程: 街灯 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明星 三、探究理解诗歌感情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师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

    5、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1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那朵流星”中,“朵”字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2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上

    6、世纪初,中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的向往和执著的追求。3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另外,在讨论中也可以穿插介绍一下郭沫若的生平及1921年前后的时代背景,但是要简略

    7、,不能涉及得过多过深。 四、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及风格,学习联想和想像的手法 1 引导学生讨论: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首先让学生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联想与想像的手法。如,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很像天上的星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灯与明星联系起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联想。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 第二四小节,诗人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的幸福,都是诗人想像出来的。这

    8、种想像,又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人间天上,亦真亦幻,折射出作者美好的人生理想与追求,体现了诗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以上内容,学生讨论时可能说不全面,教师可以提示,要帮助学生明白产生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2 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这首诗的语言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说,如,a诗句押韵、和谐。例如第一小节的韵脚“星”、“灯”;b用词准确。例“珍奇”、“浅浅的”;c语气亲切。例“我想”、“你看”;d表达信心很坚定。例“定”、“定然”。不要对学生多限制,也不要要求多么理论化,学生能结合诗歌把体会说出来就行了。 学生自

    9、由背诵课文 五、课堂总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六、课后作业 1 背诵这首诗,会默写。 2 发挥想像,将这首诗改写成散文,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第二课时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二、朗读课文 1 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示朗读节奏、重音。 2 学生模

    10、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三、探究学习 1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2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

    11、力,没有生气。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3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4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

    12、,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如喜欢第二小节的诗句“天河何处”,则可以抓住诗人跳动的思绪,由普通的乡间夜景一下子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广袤的宇宙之中,使全诗的境界得以拓宽和提升。但紧接的“远远的海雾模糊”又把读者刚刚放飞的心绪往回收拢,模糊的海雾中有什么?使人想到什么?自然引出下文。而喜欢后两句的则又可以把思维转换到想像的角度,为什么流珠?喜极而泣?伤心落泪?抑或无穷思念?想像的精妙自不待言。 5指导学生练习,学习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 a 发挥联想与想像,续写句子。 牵牛花开放了 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 这个练习很简单,是学生学习联想和想像手法的基础性练习,学生说的答案合理即可

    13、。 b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轻柔地、舒缓地、带点神秘味的反复朗读最后两句,再讨论翻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这首诗的想像世界。可让学生对鲛人做合理的推想,也可以选择天上的街市中的想像部分,用自己的话加以描绘。 四、 拓展延伸 阅读鱼化石一诗,完成习题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探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天不见浪

    14、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1本诗第1节中:“跳跃”与“浮沉”能否调换?为什么?_不能互换。押韵的需要,“浮沉”一词放在末段更朗朗上口 鱼儿一般也不能在大海里“跳跃”,只能是“浮沉”。_。2本诗的前两节通过作者的想像,写出了鱼化石的_来历_。3本诗的第1节写出了鱼儿生前的自由、活泼、快乐的生活,这对后文有何作用?作者在描写鱼儿和鱼化石时寄托了怎样的感情?_第1节极力渲染鱼儿在成为化石之前的快乐、自由,更能反衬出遭受灭顶之灾后的不幸,突出了中心。作者在此寄托了同情、忧伤的感情。_。4本诗点明中

    15、心意思的一节诗是_最后一节_。5第4节中的“但你是沉默的”中的“但”能否删掉,为什么?_不能去掉。因为上一节有一句“在岩层里发现了你,依然栩栩如生,本节的“沉默”、“不能动弹”与之构成了转折关系。_。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作者由眼前的一块鱼化石展开想像与联想,把笔触伸向几亿年以前的远古,然后又回到现实中来。( )本文运用了几处对比,如鱼儿生前的自由、快乐与死后的压抑、痛苦;“栩栩如生”与“不能动弹”;“绝对静止”与“运动”等。( )本文表面是写鱼化石,深层来说又是在写人,在写诗人的不幸遭遇,这明暗两条线结合得很巧妙。 ()五、教师小结。 “鲛人在岸,对月流珠”的故事,激发了我们多么精妙的幻想。它启示我们,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热爱生活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多么美好! 六、课后作业 1 熟练背诵两首诗,会默写。 2 想像练习。 在青岛崂山海滨,有一处风光秀丽的旅游景点石老人。这里因为湛蓝的大海中有一块状如老人的大石头而得此名。请你发挥想像。写一个有关石老人的故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家乡的某一处历史遗迹,或根据自己掌握的民间故事进行拓展写作。 3 推荐阅读:郭沫若诗集女神。【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案教师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